- 年份
- 2024(1833)
- 2023(2510)
- 2022(2062)
- 2021(1773)
- 2020(1415)
- 2019(3389)
- 2018(3181)
- 2017(6525)
- 2016(3423)
- 2015(3571)
- 2014(3518)
- 2013(3502)
- 2012(3197)
- 2011(2967)
- 2010(2814)
- 2009(2542)
- 2008(2431)
- 2007(2263)
- 2006(1946)
- 2005(1758)
- 学科
- 济(18378)
- 经济(18363)
- 方法(10870)
- 数学(10299)
- 数学方法(10253)
- 管理(9667)
- 业(8364)
- 企(6681)
- 企业(6681)
- 农(4465)
- 贸(3961)
- 贸易(3961)
- 易(3882)
- 财(3839)
- 中国(3543)
- 业经(2986)
- 市场(2959)
- 产品(2778)
- 物价(2656)
- 融(2544)
- 金融(2544)
- 环境(2405)
- 价格(2252)
- 出(2222)
- 产业(2104)
- 学(2094)
- 农业(2086)
- 制(2054)
- 务(2048)
- 财务(2047)
- 机构
- 大学(50329)
- 学院(49300)
- 济(26057)
- 经济(25723)
- 管理(20039)
- 理学(18007)
- 理学院(17868)
- 管理学(17585)
- 管理学院(17500)
- 研究(14761)
- 财(11449)
- 中国(11388)
- 财经(9996)
- 经济学(9592)
- 经(9328)
- 京(9134)
- 经济学院(8980)
- 财经大学(7842)
- 科学(7670)
- 中心(7522)
- 农(7133)
- 业大(6806)
- 所(6780)
- 江(6511)
- 商学(6430)
- 商学院(6356)
- 研究所(6214)
- 融(6068)
- 金融(6007)
- 经济管理(5915)
- 基金
- 项目(35947)
- 科学(29344)
- 基金(28816)
- 家(25163)
- 国家(25009)
- 研究(24539)
- 科学基金(22101)
- 社会(18366)
- 社会科(17767)
- 社会科学(17765)
- 基金项目(14930)
- 自然(14013)
- 自然科(13756)
- 自然科学(13754)
- 自然科学基金(13528)
- 省(12783)
- 资助(12538)
- 教育(11363)
- 划(10805)
- 部(8817)
- 国家社会(8715)
- 编号(8593)
- 教育部(7966)
- 重点(7713)
- 人文(7651)
- 创(7431)
- 科研(7091)
- 创新(7029)
- 发(6972)
- 大学(6902)
共检索到667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国艳
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国内外经济联系程度日益加深和密切,汇率作为一国货币与外币的比价,衡量了国际购买力和本国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是一国经济实力的体现,而汇率的波动将形成对相关价格影响。基于此,本文采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meta方法考察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进口价格以及国内价格的传递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在长期和短期中,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进口价格以及国内价格的传递均是不完全的。与短期相比,长期内国内价格对汇率的冲击响应是显著的和增大的。同时也验证了贸易开放对汇率传递具有正向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艳丽 彭红枫 胡利琴
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汇率预期会通过价格效应和替代效应影响出口需求和价格,汇率预期对出口价格传递的综合效应在单向汇率预期和双向汇率预期下显著不同。本文利用Gregory&Hansen(1996)提出的内生结构变化协整检验方法对1996年至2013年人民币汇率及汇率预期对中国出口价格的传递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人民币汇率对出口价格的传递效应为负,汇率预期对出口价格的综合效应为正,且2008年6月以后汇率及预期的传递效应均显著增强。
关键词:
汇率预期 汇率传递 结构变化 协整检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潘长春
本文采用带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SVVAR)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价格传递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1997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生产者价格以及消费者价格的传递程度总体经历了先升后降的变化过程,表现出明显的时变特征;人民币汇率对价格的传递作用是不完全的,汇率传递不仅存在一定的时滞,而且其作用强度沿着商品流动链依次递减,尤其是汇率对消费者价格的影响极其微弱;汇率制度改革、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变化都会导致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价格传递效应发生显著波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潘长春
本文采用带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SVVAR)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价格传递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1997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生产者价格以及消费者价格的传递程度总体经历了先升后降的变化过程,表现出明显的时变特征;人民币汇率对价格的传递作用是不完全的,汇率传递不仅存在一定的时滞,而且其作用强度沿着商品流动链依次递减,尤其是汇率对消费者价格的影响极其微弱;汇率制度改革、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变化都会导致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价格传递效应发生显著波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思跃 许心星 代杨芳
本文主要研究汇率波动对中国三十多个省市物价水平的影响,并分析了可能影响物价水平的诸多因素。从中国样本省市价格水平方面,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价格水平的影响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验证了人民币汇率传递的程度与经济开放度有关,并得出了应关注汇率传递差异、积极应对物价变化的结论。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汇率波动 价格传递 面板模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夏玲 申之峰 陈利馥
开放条件下人民币汇率波动会引起大宗进口商品价格变化,进而影响国内消费品价格,最终对国内物价水平产生影响。本文首先从影响机制上分析汇率波动对物价水平影响的非线性原因,然后运用NARDL模型实证检验人民币汇率与8种价格指数所代表的物价水平之间的非线性动态传递效应。本文认为从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对物价水平的传递效应总体呈负相关关系,人民币汇率的传递效应存在异质性,与货币供应量相比人民币汇率升值所产生的传递效应更大;从短期来看,人民币汇率对物价的传递存在明显时滞效应,人民币汇率对物价水平的传递效应存在非线性特点。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建议:保持人民币汇率合理、均衡、稳定以稳定国内物价;实施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以稳定宏观经济;加强中国与其他国家间的政策协调以维护经济金融稳定。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晓华 张婧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市场分割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出口厂商依市场定价模型,分析了汇率变动对以外币表示的出口价格不完全传递效应产生的微观原因,并将其应用于对中国出口商品汇率传递程度的实证检验。本文选取中国12种出口商品,利用相关数据分析了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变动对出口价格变动的影响。计量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对出口价格的传递程度是不完全的,出口厂商通过调整价格加成率来改变人民币出口价格,部分吸收了汇率变动对以外币表示的出口价格的影响。
关键词:
依市场定价 最优价格 不完全传递效应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荣岩
本文综合考虑了加工贸易模式下汇率变动对进口中间产品价格和最终产品出口价格的双重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传统的汇率传递模型作了改进,根据改进后的变量关系构建了VAR模型,利用2004年1月至2010年6月的月度数据估计了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我国商品出口价格指数的传递效应,发现传递程度在短期内比较显著,而在长期内明显减弱。另外还发现,成本变化对出口价格影响较大,需求变化对出口价格影响较小。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贺光宇 庞晓波
通过将Taylor(2000)交错价格模型融入新开放宏观经济学模型(NOEM)导出实证模型,有效地将通货膨胀环境与汇率对国内价格传递相融合。选取1998年1月—2012年4月的数据对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传递效应在不同通胀环境下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对传递途径进行了脉冲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动的CPI传递的长短期效应均较低且受通胀环境影响较大,1998年初至2002年末的持续低通胀环境阻碍了汇率传递所有渠道是导致传递效率低的原因所在,2003年初至2012年4月的较高通胀环境下汇率传递的货币渠道较进口商品价格渠道冲击显著但作用符号相反。
关键词:
汇率传递 CPI 通货膨胀环境 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陈晓莉 刘晓宇
本文根据中国涉外金融联系特征,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中国经济的金融传导渠道,并利用中国经济数据实证检验这种金融渠道的存在性与具体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波动通过金融渠道对中国经济产生显著的影响;这种影响比贸易渠道的影响大,且作用方向相反;对于具体作用机制,虽然中国持有巨额外汇储备,但人民币汇率波动通过外币资产的估值效应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非常有限,主要还是通过企业和银行资产负债表上外币负债的变化来影响中国经济。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傅强 吴卯会
本文通过建立SVAR(Structure Vector Auto Regression)模型,实证研究了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国内进口价格、生产者价格和消费者价格的传递效应并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汇率价格传递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①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三类价格的传递是不完全的且存在一定的时滞,在长期内,1个百分点的正向汇率冲击将导致进口价格、生产者价格和消费者价格下降0.55、0.06及0.09个百分点;②汇率冲击对进口价格、生产者价格及消费者价格变动的解释力是沿着商品流通链呈递减趋势的,解释程度在长期内基本维持在18.5%、11%和10%;③全球金融危机对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价格传递效应整...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范卫青
传统的汇率价格传递效应理论是建立在一价定律基础上的,认为汇率变动会对进出口价格产生完全的传递效应。但是,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汇率变动引致的进出口价格相应的变动往往是不完全的。关于汇率变动对进出口价格的不完全传递效应,多数学者从微观经济学的视角展开研究,如不完全竞争、价格歧视、沉淀成本、厂商定价策略等;近年来也有一些学者试图从宏观经济学的视角进行解释,如一国通货膨胀环境、货币政策稳定性等。
关键词:
传递效应 不完全竞争 通货膨胀环境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子联 于涵
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汇率波动的幅度逐渐扩大,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因此而愈加显著。以国内商品价格和资产价格所表征的价格变量为着眼点,首先从不同的渠道就汇率变动影响价格的传导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同时构建了人民币汇率影响物价以及资产价格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并进一步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对此进行了冲击分析,以检验人民币汇率影响价格的传导路径。研究结果显示,汇率对商品价格和资产价格的影响周期较长,但传导不完全,因此,汇率变动对国内价格的影响具有很强的滞后效应;人民币汇率对商品价格的影响从长期来看较为显著,但对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商品价格 资产价格 传导机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子晖 温雪莲
传统的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在现代经济学研究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却发现,传统的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可能因忽略变量间的非线性关系而导致结论出现显著偏差。有鉴于此,本文首次采用最新发展的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Diks和Panchenko(2006)提出的非参检验方法,对中国在价格国际传递链中的地位与作用展开非线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货膨胀在国际传递过程中呈现出显著的非线性动态变化趋势,而进一步的分析则发现在价格水平非线性传递中,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实体的美国发挥着主导作用,而中国对贸易伙伴国物价水平的冲击则十分微小,中国既无输出通货紧缩,也无输出通货膨胀。与此同时,本文还发现,现阶段中国物价水平呈现明显的外部"输入性"特征,因此,为了实现物价的长期稳定,我们必须在较好地应对国际冲击的同时,防范"输入型通货紧缩"与"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引发风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林辉 杨博 董直庆
研究目标:中美技术进步偏向性跨国传递和不同传递路径异质性效应检验。研究方法:利用标准化系统法和似不相关模型测算技术进步偏向性,结合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检验不同路径异质性传递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呈逆要素禀赋的资本偏向特征,可归结于技术进步偏向性跨国传递的结果,主要通过商品进口、FDI和设备引进实现,传递效应依赖于技术进步偏向强度。中美技术进步偏向性传递存在非对称性,中国受美国影响较大,易引发要素结构变化和就业损失,而中国反向传递效应有限。研究创新:从跨国传递视角解释中国技术进步资本偏向成因,检验不同传递路径的异质性效应。研究价值:为中国制造业技术升级路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技术进步偏向性 跨国传递路径 异质性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