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71)
- 2023(8980)
- 2022(7916)
- 2021(7352)
- 2020(6404)
- 2019(14938)
- 2018(14854)
- 2017(29527)
- 2016(16541)
- 2015(18844)
- 2014(19243)
- 2013(19205)
- 2012(18440)
- 2011(16989)
- 2010(17324)
- 2009(16372)
- 2008(16660)
- 2007(15396)
- 2006(13505)
- 2005(12281)
- 学科
- 济(69704)
- 经济(69633)
- 管理(45254)
- 业(43789)
- 企(34906)
- 企业(34906)
- 方法(34639)
- 数学(30431)
- 数学方法(29974)
- 农(19911)
- 财(18404)
- 中国(17305)
- 学(16165)
- 贸(15678)
- 贸易(15674)
- 易(15264)
- 制(13304)
- 业经(13285)
- 地方(13014)
- 农业(12712)
- 银(11636)
- 银行(11602)
- 策(11450)
- 融(11234)
- 金融(11230)
- 行(11053)
- 务(10931)
- 财务(10897)
- 理论(10895)
- 财务管理(10865)
- 机构
- 大学(249629)
- 学院(247522)
- 济(102792)
- 经济(100446)
- 管理(92842)
- 研究(87364)
- 理学(78917)
- 理学院(77980)
- 管理学(76342)
- 管理学院(75875)
- 中国(67693)
- 科学(54268)
- 京(53436)
- 财(49744)
- 所(46387)
- 农(44828)
- 研究所(42001)
- 中心(40604)
- 江(39152)
- 财经(38929)
- 业大(37314)
- 农业(35598)
- 经(35031)
- 北京(33973)
- 范(33137)
- 师范(32835)
- 经济学(31792)
- 院(30680)
- 州(30677)
- 经济学院(28800)
- 基金
- 项目(156974)
- 科学(122514)
- 基金(113418)
- 研究(113394)
- 家(99132)
- 国家(98343)
- 科学基金(82696)
- 社会(69679)
- 社会科(66048)
- 社会科学(66025)
- 省(60428)
- 基金项目(58706)
- 自然(54217)
- 自然科(52931)
- 自然科学(52908)
- 教育(52769)
- 划(52262)
- 自然科学基金(51982)
- 资助(49058)
- 编号(46896)
- 成果(40308)
- 重点(35908)
- 部(35675)
- 发(33581)
- 课题(32846)
- 创(31363)
- 科研(30533)
- 教育部(30021)
- 创新(29439)
- 大学(29234)
共检索到3760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 1999年 4月对成员国的汇率安排按照新的统计方法进行了分类。作者详细比较了汇率安排在新旧统计分类方法下的异同 ,并就成员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 ,以及统计分类方法改变所带来的发展中国家汇率安排统计结果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平 廖强
货币政策操作的最优规则安排谢平廖强一、问题的提出货币政策的功能在于通过政策工具操作有可能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无论该政策目标为经济增长、物价稳定或其它,其最终效果均与货币政策的操作方式密不可分。货币政策操作方式不同,其政策实施效果也不尽相同,因此,中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程祖伟
笔者通过拓广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并突破了传统的“三元冲突”汇率制度安排理论的研究路径,考虑引入资本流动性相对强度系数的概念,又在固定汇率制下引入“冲销”干预政策因素,提出了一个在固定和浮动汇率及不同资本流动性制度安排下财政—货币政策有效性指数曲线的新假说,对汇率—资本流动性制度安排对于宏观经济政策(财政—货币政策)综合有效性的影响问题做了一些较为深入的探讨。笔者认为,我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应尽可能地拥有宏观经济政策的自主权,考虑到我国当前金融市场体系尚不够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还存在严重障碍,所以在近期财政政策的权重应大于货币政策,从而在我国汇率制度改革过程中,为保留宏观经济政策的自主权,在加...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晓辉 张璟
本文利用IMF发布的《汇率安排与汇兑限制年报》,考察了2000—2015年期间全球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框架的发展演变及特征。研究发现:第一,全球,尤其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制度分布并未表现出向两极发展的趋势,虽然固定汇率制度占比持续稳定增长,但浮动汇率制度占比不断减少的同时,中间汇率制度占比持续强劲上升。第二,汇率锚和通货膨胀盯标制的货币政策框架日益盛行。第三,在汇率锚的货币政策框架中,美元是最主要的锚货币,欧元次之。第四,很多经济体在采用通货膨胀盯标制的货币政策框架的同时,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这种浮动
关键词:
汇率制度 货币政策名义锚 FIT范式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刘程 涂红
货币政策名义锚由汇率向其他国内目标的转移是许多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当局面临的一个重要抉择。该文结合部分国家的政策实践经验,通过分析比较货币供应量和通胀目标这两种可能选择的政策特征与调控机制后指出,在满足既定制度环境与政策操作能力要求的条件下,通胀目标制是更为理想的货币政策改革方向。
关键词:
固定汇率锚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目标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毅
自2005年7月21日我国实施汇率制度改革以来,我国继续出现贸易、资本双顺差,外汇储备持续高速增加使人民币升值压力继续存在。国外游资的大量涌入,使得我国银行体系出现"流动性过剩",并凸显通货膨胀压力。央行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包括提高利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发行央行定向票据等,但是效果并不明显,目前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依然严重,通胀压力仍然存在,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严重受到了汇率政策的制约。
关键词:
汇率政策 货币政策 流动性过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涤龙 王平 辛玲
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通货紧缩现象 ,中央银行实行适当的货币政策 ,采取了积极措施。但运行一年多来 ,经济运行速度增幅趋缓、物价持续低迷的态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这源于货币政策效应受到遏制。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效应 统计分析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章丽群
本文从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入手,分析了固定汇率制下和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效果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运用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的结论: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效果更明显,结合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效果,以及我国汇率体制与贷币政策间存在的冲突,提出在我国加入WTO后改革现行的汇率制度和实现利率市场化,是提高我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协调效应的必要途径。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雪 封思贤
基于Bailliu和Fujii(2004)提出的分析框架和2005~2015年的月度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货币政策汇率传导机制的效率。结果表明: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我国货币政策的汇率传导机制总体上是有效的,但传导效率不高;长期传导效率高于短期传导效率;短期传导效率的发挥不依赖于汇率,而主要依赖于货币政策等非汇率因素对价格的作用程度。本文建议,加快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建设步伐、强化对国际资金流动的监管、不断优化国内货币供给政策与汇率政策的组合是提升我国货币政策汇率传导机制效率的重点措施。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文乐 王彬 王继晖
本文首先在新凯恩斯垄断竞争模型框架基础上,建立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理论模型,通过对模型参数的校准、冲击因素脉冲影响的识别,较为详细地考察了国内货币政策、人民币汇率之间的动态关系及其对我国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货币政策调控和汇率波动都会对产出、通货膨胀产生明显的冲击效应,同时货币政策与汇率波动之间也存在着显著作用。而后,基于均值与波动方程的相关计量模型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与人民币汇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均值与波动溢出效应。考虑到我国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深入,资本逐步对外开放,中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之间联系更加密切,在存在升值预期的时候,单一的货币政策或是汇率政策无法实现经济均衡增长,...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孔丹凤
本文深入分析货币政策目标、物价稳定和货币政策框架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中国的适用问题,期望为中国货币政策框架的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物价稳定 货币政策框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蒋济续 卢欣生
以人民币兑欧元及澳元之高频汇率数据为样本,运用高频事件研究方法分析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整对人民币双边汇率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以基准利率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代表的国内标杆性货币政策调整,对所选定的人民币双边汇率的影响效应不显著;相反,未预期的欧洲中央银行及澳洲储备银行(中央银行)的利率政策调整则分别对人民币兑欧元、人民币兑澳元汇率产生了显著的公告效应与政策操作效果。此外,研究结果显示,欧洲中央银行利率政策调整对人民币兑欧元汇率的公告效应于政策宣布30分钟后逐渐趋于平静,相对而言澳洲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整对人民币兑澳元汇率的影响更具持久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人民币汇率 新闻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路妍 吴琼
本文采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计量方法,将其与外汇经销商定价模型相结合,用于研究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调整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arkov Switching模型的转换概率较好地识别与拟合了人民币汇率变动行为;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均有显著影响;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调整通过改变中国与发达经济体的货币供给差和利率差间接作用于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机制,进而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形成了显著的非线性影响;未来时期,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调整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因此,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路妍 吴琼
本文采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计量方法,将其与外汇经销商定价模型相结合,用于研究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调整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arkov Switching模型的转换概率较好地识别与拟合了人民币汇率变动行为;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均有显著影响;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调整通过改变中国与发达经济体的货币供给差和利率差间接作用于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机制,进而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形成了显著的非线性影响;未来时期,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调整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因此,针对这些变化,中国应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减少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保证中国金融市场的安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