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85)
- 2023(9288)
- 2022(8528)
- 2021(8071)
- 2020(6775)
- 2019(15859)
- 2018(15988)
- 2017(31444)
- 2016(16993)
- 2015(19099)
- 2014(19161)
- 2013(18995)
- 2012(17275)
- 2011(15462)
- 2010(15284)
- 2009(13777)
- 2008(13312)
- 2007(11331)
- 2006(9847)
- 2005(8341)
- 学科
- 济(67202)
- 经济(67128)
- 管理(49013)
- 业(47634)
- 企(39259)
- 企业(39259)
- 方法(34416)
- 数学(30025)
- 数学方法(29689)
- 农(18624)
- 财(16159)
- 中国(15792)
- 学(14857)
- 业经(14457)
- 地方(13456)
- 农业(12903)
- 贸(11896)
- 贸易(11891)
- 理论(11542)
- 易(11505)
- 和(11046)
- 制(10735)
- 技术(10571)
- 务(10544)
- 财务(10486)
- 财务管理(10469)
- 环境(10372)
- 企业财务(9920)
- 划(9408)
- 教育(9134)
- 机构
- 大学(240625)
- 学院(237666)
- 管理(100948)
- 济(92417)
- 经济(90406)
- 理学(88869)
- 理学院(87919)
- 管理学(86357)
- 管理学院(85954)
- 研究(76280)
- 中国(55185)
- 京(50834)
- 科学(48541)
- 财(40098)
- 农(38203)
- 业大(37612)
- 所(37576)
- 研究所(34665)
- 中心(34325)
- 财经(33286)
- 江(32277)
- 北京(31887)
- 范(31420)
- 师范(31179)
- 经(30343)
- 农业(29829)
- 院(27646)
- 州(26823)
- 经济学(26284)
- 经济管理(26180)
- 基金
- 项目(170549)
- 科学(134357)
- 基金(124651)
- 研究(124566)
- 家(108182)
- 国家(107294)
- 科学基金(92844)
- 社会(77526)
- 社会科(73366)
- 社会科学(73347)
- 基金项目(67357)
- 省(65783)
- 自然(61867)
- 自然科(60412)
- 自然科学(60400)
- 自然科学基金(59330)
- 教育(56756)
- 划(55593)
- 资助(51562)
- 编号(51522)
- 成果(41043)
- 部(37715)
- 重点(37289)
- 创(35334)
- 发(35192)
- 课题(34061)
- 创新(32820)
- 科研(32738)
- 教育部(32428)
- 大学(31973)
共检索到3284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宫旭红 曹云祥
本文基于1990-2012年全球31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借助基本面方法测度经常账户失衡和汇率失调程度,并运用动态非线性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汇率失调对经常账户失衡调整的影响。汇率失调程度决定经常账户失衡惯性,汇率变化较小不会导致经常账户失衡,然而,当汇率偏离均衡汇率值超过一定的阈值时,汇率失调将加剧经常账户失衡持续性。分国别研究发现,汇率失调阈值在各国间存在显著差异,欧元区几乎为零,发达国家为10%,而新兴市场国家的阈值却达到14%,另外金融危机对失衡调整的作用机制并不大。
关键词:
汇率失调 经常账户失衡调整 非线性效应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宫旭红 曹云祥
本文基于1990-2012年全球31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借助基本面方法测度经常账户失衡和汇率失调程度,并运用动态非线性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汇率失调对经常账户失衡调整的影响。汇率失调程度决定经常账户失衡惯性,汇率变化较小不会导致经常账户失衡,然而,当汇率偏离均衡汇率值超过一定的阈值时,汇率失调将加剧经常账户失衡持续性。分国别研究发现,汇率失调阈值在各国间存在显著差异,欧元区几乎为零,发达国家为10%,而新兴市场国家的阈值却达到14%,另外金融危机对失衡调整的作用机制并不大。
关键词:
汇率失调 经常账户失衡调整 非线性效应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创练 黄楚光 陈创波
近年来,我国稳步推进资本账户开放,同时美元利率、汇率持续走强可能引发国际资本外流。那么,在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增速放缓且总量存在下滑风险的背景下,能否应对由此引发的金融动荡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鉴于此,文章构建了包括重商主义动机和预防性动机的非线性模型,采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PSTR)模型和全球36个国家(地区)的数据,考察了资本账户开放情况下,外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金融风险对上述两类外汇储备动机的影响效应,并结合金融风险门槛变量分析了两类动机估计系数的演变过程。研究发现,由于金融风险增大使出口增长放缓、贸易条件恶化,重商主义动机中出口增长率和贸易条件对外汇储备的贡献逐渐减弱;而预防性动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继勇 郭夏杰
全球经济的失衡是当前复杂的宏观经济问题,而美国和中国经常账户之间的严重失衡成为最引人关注的焦点之一。基于G20确定的经济失衡评估指标和对美中两国当前经济现象的描述,本文建立了一个囊括美中两国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经济增长、财政赤字等诸多因素的均衡模型,并采用VECM模型实证检验这些因素对美中经常账户失衡的影响及程度。本文以G20确定的失衡指标为参照系,分别探讨了美国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经济增长、财政赤字和中国的经济增长等因素是如何影响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美中经常账户的失衡,得出以下结论:长期来看,美元贬值对改善美中经常账户失衡的影响并不显著;美国的财政赤字规模扩大和美中两国的经济增长对加剧美中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艾瑶 叶德磊
以1982-2007年中国经常账户余额、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GDP的增长率构建VAR模型,长期存在协整且具统计上的显著性,升值和经济增长带来经常账户余额增长。速度调整系数显著为负,符合反向修正机制允许短期波动。脉冲响应显示本币升值经常账户余额先升后降,经常账户的波动主要(70%)来自经济增长。
关键词:
J-J协整 脉冲响应 方差分解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马丁·费尔德斯坦 王宇
长期以来美中两国经常账户失衡问题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过市场调整,中期内,失衡可能得到缓解,甚至消失,因为从理论上讲,市场能够自动纠正失衡,汇率将在其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经常账户 汇率 失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丁·费尔德斯坦 司晓凡
即使在中国维持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中国国内物价上涨快于美国,美元的竞争力仍会加强常账户高度失衡是多年来国际上关心的一个主要问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慕绣如
文章在对传统规制指标改进的基础上,运用2003年~2013年中国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就环境规制与FDI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主要结论有:一是考虑地区行业组成特点的环境规制指标更能反应一个地区的规制水平;二是环境规制对FDI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门槛效益,环境规制强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引进,在最优的规制强度区间内,环境规制才能促进外商直接投资。
关键词:
FDI 环境规制 门槛效益 强度异质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政宁 史新鹭
本文在动态一般均衡的框架下,构建一个两国开放经济模型,分别考察了我国生产率上升及央行意愿外汇储备增加对中美两国经常账户失衡的动态影响。通过模拟发现:(1)随着我国贸易中间品厂商的生产率不断上升,我国的经常账户出现盈余,其占总产出的比重由稳态时的0逐渐上升到第40期的3.1%。相反地,美国的经常账户出现赤字,其占总产出的比重由0上升到1.5%。(2)随着我国央行的意愿外汇储备持续增加,我国的经常账户也出现盈余,其占总产出的比重由稳态时的0逐渐上升到0.2%;相反地,美国此时出现经常账户赤字,其占总产出的比重不断上升,由稳态时的0逐渐上升到0.1%。
关键词:
一般均衡 生产率 外汇储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政宁 史新鹭
本文在动态一般均衡的框架下,构建一个两国开放经济模型,分别考察了我国生产率上升及央行意愿外汇储备增加对中美两国经常账户失衡的动态影响。通过模拟发现:(1)随着我国贸易中间品厂商的生产率不断上升,我国的经常账户出现盈余,其占总产出的比重由稳态时的0逐渐上升到第40期的3.1%。相反地,美国的经常账户出现赤字,其占总产出的比重由0上升到1.5%。(2)随着我国央行的意愿外汇储备持续增加,我国的经常账户也出现盈余,其占总产出的比重由稳态时的0逐渐上升到0.2%;相反地,美国此时出现经常账户赤字,其占总产出的比重
关键词:
一般均衡 生产率 外汇储备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黄歆怡 刘方
采用带有随机波动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研究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人民币国际化与经常账户失衡的双向互动影响。结果表明:1)人民币计价份额、进口结算份额的提升会降低经常账户顺差,而人民币出口结算份额上升将扩大经常账户顺差,整体上人民币计价职能的影响大于结算职能的综合影响;反过来,经常账户顺差扩大抑制人民币进出口结算和计价份额的提升,即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2)人民币国际化与经常账户失衡之间的双向影响存在较强的时变特征;3)经常账户失衡与人民币不同货币职能之间的影响趋势及强度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经常账户由“顺”转“逆”或“顺逆交替”将成为常态,未来经常账户逆差与资本金融账户顺差模式可能成为人民币深度国际化后的货币循环模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翟晓英 翟晓鸣
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论证了收入不平等和中国经常账户失衡的数量关系。首先构建了收入不平等和经常账户关系的两期模型,研究表明:低收入人群的跨期消费决策受到参照群体(高消费群体)消费外部性的影响,且这种影响随着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收入不平等对经常账户的影响与金融发展程度相关。随着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增加,金融发展程度越高,经常账户越容易产生赤字;当金融发展程度较低时,低收入人群获得自由借贷的范围和水平受到限制,普遍推迟当前消费,进而导致经常账户盈余。文章还基于中国1980-2012年的统计数据,采用GMM估计方法对收入不平等和经常账户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收入不平等是造成中...
关键词:
收入不平等 经常账户 金融发展程度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炜 姜旭男
人民币汇率影响货币政策实施和物价水平稳定,并与经济运行密切相关。本文使用2005年8月至2018年7月的月度数据,采用MSH(2)-VAR(2)模型和脉冲响应分析,研究不同区制下人民币汇率、货币供给与物价水平之间的非线性动态关系。模型结果表明:三者之间表现出两区制特征,不同区制下变量间具有不同的动态关系。脉冲结果显示: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将使物价水平下跌,货币供给增加导致物价水平上涨,汇率变动会引起货币供给变动,区制2中的响应程度要大于区制1,同时发现不同地区的价格水平受到的冲击是非对称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子寅 范科才
从非线性视角出发,文章首先采用门限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汇率传递与通货膨胀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发现汇率变动对通胀具有显著的"门限效应"。随后,文章利用广义脉冲分析方法分析了汇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动态关系并发现,在不同通胀环境下汇率变动对通胀产生了非对称性影响,即通胀变化超过门限值时的汇率传递效应大于通胀变化低于门限值时的情形。同时,文章指出,货币冲击与国内需求冲击对CPI的影响也受到通胀环境的影响,并且两类冲击给CPI带来的影响程度明显大于汇率冲击带来的影响。最后,文章从预测方差分解的角度进行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可以从预测意义上支持广义脉冲的分析结果。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翟晓英 刘维奇
本文沿着金融发展程度-消费-经常账户失衡的路径对中国经常账户失衡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理论分析结果表明,一国的经常账户余额/GDP受消费率的影响,而一国的消费率又受一国金融发展程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联立方程的方法对我国金融发展程度、消费、经常账户失衡三者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经常账户的失衡受消费率显著负向影响,而消费率受金融发展程度的显著影响。在对金融发展程度变量的处理上,本文选取了代表金融发展的10个指标,对这些金融发展代理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通过提取它们的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来获得一个金融发展的综合变量,从而避免某单一变量或几个变量代表性不足的问...
关键词:
经常账户失衡 消费率 金融发展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