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38)
- 2023(5490)
- 2022(4561)
- 2021(4011)
- 2020(3303)
- 2019(7184)
- 2018(7176)
- 2017(13626)
- 2016(7139)
- 2015(8130)
- 2014(8257)
- 2013(8249)
- 2012(8314)
- 2011(7859)
- 2010(8229)
- 2009(8028)
- 2008(7774)
- 2007(7301)
- 2006(6893)
- 2005(6420)
- 学科
- 济(57692)
- 经济(57652)
- 管理(21319)
- 方法(16604)
- 业(16016)
- 地方(15237)
- 数学(14436)
- 数学方法(14267)
- 企(13415)
- 企业(13415)
- 地方经济(11850)
- 中国(10660)
- 学(10460)
- 业经(9166)
- 农(7653)
- 制(7082)
- 融(7074)
- 金融(7074)
- 财(7039)
- 经济学(6861)
- 贸(6693)
- 贸易(6688)
- 环境(6570)
- 易(6406)
- 体(6293)
- 发(5943)
- 和(5878)
- 银(5727)
- 银行(5719)
- 理论(5680)
- 机构
- 大学(120303)
- 学院(118752)
- 济(61172)
- 经济(60070)
- 研究(46042)
- 管理(40864)
- 中国(35184)
- 理学(34357)
- 理学院(33887)
- 管理学(33209)
- 管理学院(32988)
- 科学(25998)
- 财(25696)
- 京(25403)
- 所(23812)
- 研究所(21282)
- 经济学(20737)
- 财经(20286)
- 中心(19827)
- 经济学院(18294)
- 江(18289)
- 经(18277)
- 农(16754)
- 北京(16408)
- 院(15921)
- 范(15647)
- 师范(15518)
- 财经大学(14768)
- 业大(14403)
- 州(14253)
- 基金
- 项目(69817)
- 科学(55121)
- 基金(51787)
- 研究(50175)
- 家(44831)
- 国家(44491)
- 科学基金(37766)
- 社会(34835)
- 社会科(33051)
- 社会科学(33043)
- 基金项目(26055)
- 省(25813)
- 自然(22648)
- 教育(22535)
- 资助(22287)
- 自然科(22139)
- 自然科学(22134)
- 自然科学基金(21740)
- 划(21445)
- 编号(18311)
- 发(16264)
- 重点(15918)
- 成果(15834)
- 部(15731)
- 国家社会(15148)
- 济(14221)
- 经济(14078)
- 教育部(13840)
- 发展(13724)
- 展(13555)
共检索到1958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明皓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全球经济失衡和再平衡问题引起热议。笔者从分析全球经济失衡的成因入手,说明汇率不是造成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进一步证明全球经济再平衡离不开汇率杠杆,但不完全取决于汇率。
关键词:
经济失衡 经济再平衡 汇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国刚
"全球经济失衡"和"全球经济再平衡"已是国际经济和国际金融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全球经济逐步走出金融危机困境的背景下,实现"全球经济再平衡"成了一些西方国家实行贸易保护和限制发展中国家对外经济发展的重要理由。国际贸易平衡理论是判定"全球经济失衡"的基本理论根据,但它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错误的,它并没有为第一次产业革命以来的200多年历史所证实。"全球经济再平衡"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政策陷阱和交易各方均输的后果。汇率只是影响国际贸易的一个因素,并非惟一因素,更不是根本性机制。在美元依然是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核心货币条件下,美国要实现长期对外贸易平衡是不可能的。对外贸易逆差,是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
关键词:
全球经济 国际贸易 国际金融 再平衡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斌 吴频
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第三次大的失衡,主要表现是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庞大、债务增长迅速,而中国和亚洲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对美国持有大量贸易盈余。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再平衡成为国际治理领域的新话题,二十国集团(G20)围绕再平衡的量化指标已进行了几轮角力。我们认为,以美元为本位币的国际货币体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璞 王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近期发布的一份专题研究报告中指出,全球经济增长距"有力、均衡及可持续"的目标仍相去甚远,经济复苏远不及预期,产出缺口依然较大,内部及外部再平衡进展缓慢。为使中期经济恢复稳健增长,结构性改革不可或缺,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未来政策的着力点将有所不同,前者必须持续改善其需求疲软的现状,而后者则要为外部融资环境可能出现的收紧做好充足的准备。与此同时,二十国集团各成员国间应进一步加强政策协调,通过必要的联合行动,有效减少全球外部失衡以及内部扭曲,真正发挥提振市场信心和降低风险的重要作用。本刊节选该专题研究报告的重点部分翻译并发表,以供国内读者参考,作者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译...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夏先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厚双 李艳秀
全球经济失衡是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并对全球经济的发展造成了重要影响。全球经济失衡和全球经济再平衡引起了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的极大关注和竞相研究。本文在研究了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特点、原因以及全球经济的再平衡等问题的基础上,认为,全球经济失衡并不是单方面因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全球经济的再平衡也就不能仅局限于对汇率或投资—储蓄缺口某一单因素的调节,而应当从结构性因素、供给政策和要素流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世界各国相互协作、各种政策相互结合,各国配合来实现全球经济的再平衡。
关键词:
全球经济失衡 原因 特点 全球经济再平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伟丽
本文主要对全球经济失衡和经济再平衡的内涵进行梳理,从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国际货币体系不健全、各国消费和储蓄习惯不同三方面探究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以及各国内外失衡的表现,指出全球经济再平衡过程将会引致的新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货币体系重新调整、全球流动性过剩继续增加、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的问题,最后提出各国经济再平衡的政策建议,尤其是中国应对西方国家"经济再平衡"战略和实现内外平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许佩倩
始于2007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其本质是全球经济结构严重失衡的结果,回归平衡将是后危机时期世界经济的基本趋势,这必将导致国际经济环境和分工格局发生深刻变化。过去20年,得益于经济全球化和新国际分工体系,我国开放型经济迅猛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但随着世界经济形势和未来国际分工的变化,我国开放型经济必须相应调整参与国际分工的定位,改变过去"大进大出"的发展路径和低成本竞争策略。
关键词:
全球经济 再平衡 开放型经济 新定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坤
全球经济再平衡成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发现,金融发展在全球经济失衡的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具有金融发展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的国家是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来源。随后,本文通过构建动态面板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能够推动经济失衡的调整,同时还能促进危机后各国经济的增长与复苏。与此同时,在强调并重视金融发展在失衡的调整与经济增长和复苏过程中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不能够忽视各经济体存在具有显著差异的个体效应,特别是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和德国等主要国家的个体效应,其中尤以中国的个体效应最为明显。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全球经济失衡 再平衡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潘正彦
2010年,中国贸易顺差1831亿美元,约占GDP的3.15%,这一比重大幅度下降,已经低于德国等贸易顺差大国,这反映了中国实现贸易平衡的政策取向。金融危机后,中国不再追求过大的贸易顺差,而是健康、可持续发展,保持贸易的基本平衡。2010年,美国提出了所谓量化全球经济再平衡的方案,虽然争议比较多。但是,这也是对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再平衡的一个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江涛 鲍晓
当前全球经济再平衡一直是各大重要会议的核心议题。再平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期间将充斥着各国利益的博弈。本文主要阐述我国如何在寻求自身发展利益的前提下,为全球经济再平衡作出贡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海亮 钱惠
随着全球经济由失衡向"再平衡"转变,我国主权财富基金所面临的投资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实际的行业配置与目标值之间往往会出现偏差,使投资组合整体风险超出预期承受范围。此时,投资再平衡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基于全球经济"再平衡"的行业发展趋势,确定了全球经济向实体回归的发展格局,为我国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再平衡策略确定了合理的目标比例;基于此进行数值模拟跟踪,结果表明向实体经济回归的再平衡策略要比过度依赖金融发展的策略好,且再平衡策略长期来看效果会更优。
关键词:
全球经济“再平衡” 主权财富基金 再平衡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贺娅萍
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政治和安全形势打破了传统的国际循环,大规模科技创新活动驱动全球价值链发生解构与重塑。经济增长的理论逻辑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资本-劳动-技术”范式向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复合要素”范式转变,其中具有显著溢出效应的数据成为关键要素,推动全球价值链重构走向。文章通过构建嵌入数据要素的广义生产函数分析数据新要素的全球价值链重构效应,并将全球经济失衡下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变化效应和人力资本溢出效应引入全球价值链重构计量模型,考察数据生产要素对不同类型国家、不同制造业行业影响效应的异质性,探究数据要素推动国际分工格局演变的内在机制。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世界经济失衡倒逼了全球价值链体系发生重构,数据要素赋能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和新优势构建,加速了全球价值链体系调整步伐,并且数据要素的全球价值链重构效应表现出国家和行业异质性特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宇 蔡松锋 张亚雄 张鹏
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推出了一系列促进全球经济再平衡的政策举措。但对于这些政策的影响却很少有学者进行定量的研究和评估,因此,本文采用动态GTAP-Dyn模型测算了美国储蓄率上升对我国的宏观经济影响。模型结果显示,与基准情景相比,2015年中国经济和福利将获得小幅的正面影响,而美国将受到一定的负面冲击。同时,我国生产要素成本增加将会导致我国实际汇率升值。另外,该措施将会增加我国内需比重,降低对外需依赖,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促进作用。从行业产出看,对我国行业有小幅的负面冲击,而对美国产业基本上呈较大幅度的正面影响。从中美双边贸易看,由于需求效应的影响,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出口减少。与此相反,替代效应导致美国对中国工业品的出口大幅增加。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陈锡进 吕永刚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实现"全球经济再平衡"是世界各国战胜危机,实现可持续和均衡增长的战略选择,但"全球经济再平衡"不会是一个自动实现的过程,而将充满博弈与挑战。对于中国来说,既要警惕"全球经济再平衡"可能带来的挑战,也要利用其带来的机遇,积极推动自身经济战略调整,以增强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主动权,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经济失衡 均衡增长 国际分工 战略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