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96)
2023(14693)
2022(12576)
2021(11874)
2020(9924)
2019(23162)
2018(22714)
2017(43893)
2016(23570)
2015(26548)
2014(26172)
2013(26140)
2012(24082)
2011(21919)
2010(21695)
2009(20010)
2008(19656)
2007(16921)
2006(14786)
2005(13234)
作者
(67917)
(56389)
(55986)
(53339)
(36082)
(27008)
(25460)
(22273)
(21492)
(19976)
(19329)
(19120)
(17722)
(17665)
(17416)
(17364)
(16852)
(16560)
(16077)
(16018)
(13853)
(13774)
(13535)
(12684)
(12529)
(12503)
(12307)
(12208)
(11320)
(11057)
学科
(102400)
经济(102288)
管理(67742)
(64990)
(53779)
企业(53779)
方法(50715)
数学(44473)
数学方法(44092)
中国(27150)
(25183)
(25165)
业经(21065)
(20771)
(20243)
贸易(20234)
(19665)
地方(17544)
农业(17023)
(16572)
理论(16331)
(16060)
财务(15998)
财务管理(15971)
企业财务(15282)
(15205)
环境(15163)
技术(14993)
(14943)
金融(14942)
机构
大学(348080)
学院(341383)
(146219)
经济(143510)
管理(137472)
理学(120539)
理学院(119216)
管理学(117306)
管理学院(116706)
研究(116163)
中国(86641)
(73634)
科学(69641)
(64698)
(57515)
财经(53343)
研究所(52774)
(52605)
中心(50982)
业大(49993)
(48872)
北京(46841)
(45994)
经济学(45458)
(44184)
师范(43812)
(41663)
农业(41436)
经济学院(41153)
财经大学(40108)
基金
项目(235836)
科学(187211)
基金(175017)
研究(172039)
(152435)
国家(151224)
科学基金(130476)
社会(111213)
社会科(105603)
社会科学(105574)
基金项目(92560)
(88023)
自然(84455)
自然科(82536)
自然科学(82516)
自然科学基金(81100)
教育(78893)
(75296)
资助(72840)
编号(68164)
成果(55361)
(53888)
重点(52494)
(49330)
(48870)
教育部(46780)
国家社会(46638)
课题(46425)
创新(45577)
人文(45176)
期刊
(151325)
经济(151325)
研究(102654)
中国(59420)
学报(53520)
科学(49814)
管理(48944)
(46975)
(46488)
大学(40991)
学学(38514)
教育(35399)
农业(32847)
(28348)
金融(28348)
技术(27618)
财经(26535)
经济研究(25611)
(22663)
业经(22047)
问题(20058)
(18023)
(17454)
技术经济(17234)
图书(17010)
理论(16344)
世界(15985)
国际(15923)
科技(15799)
统计(14811)
共检索到4884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何蓉  连增  李超  刘洋  
东盟国家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为了更好地研究汇率如何影响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研究结论为:人民币升值会增加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汇率波动幅度的增大会阻碍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预期汇率升值不利于市场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选取了东盟国家2005—2014年相关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差分GMM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汇率水平、预期汇率因素与理论模型预测符号一致且显著,而汇率波动的影响与模型预测一致但并不显著。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何蓉  连增  李超  刘洋  
东盟国家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为了更好地研究汇率如何影响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研究结论为:人民币升值会增加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汇率波动幅度的增大会阻碍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预期汇率升值不利于市场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选取了东盟国家2005—2014年相关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差分GMM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汇率水平、预期汇率因素与理论模型预测符号一致且显著,而汇率波动的影响与模型预测一致但并不显著。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春明  吕洋  
本文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的背景下,利用2005-2008年我国对东盟十国投资的面板数据,运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对我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并与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我国对东盟直接投资与东道国GDP、东道国通信基础设施环境呈正相关,同我国对东道国出口、东道国货币汇率和东道国失业率呈负相关。这说明我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主要以市场导向型为主,市场规模以及投资环境的稳定性是决定我国对其投资的主要原因。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屠年松  王浩  
在分析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状况的基础上,选取2006~2015年相关变量的面板数据,运用时变随机前沿投资引力模型,测算了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效率、前沿直接投资潜力,并研究了影响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非效率因素。研究显示:2006~2015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总体效率逐年递增,但效率值处于0. 242~0. 569的较低区间,直接投资的非效率因素以0. 116的速度随时间递减;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效率国别间差异明显,效率值在0. 7以上的国家只有两个。在此基础上,从合理引导产业转移、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和民间相结合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世腾  
贸易保护因素历来是企业进行海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动因。研究表明,国外关税壁垒的升级导致了近年来中国海外直接投资的增加;反倾销、反补贴及特保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均使得中国加大了对贸易壁垒较少的中低收入国家的直接投资;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东道国市场规模、中国对东道国的出口规模成正比,但没有更多地流入欧盟、东盟及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贸易组织的成员国中。因此在当前中美及中欧等贸易摩擦频繁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应对欧美等发达国家加大直接投资的力度,借此化解国外的贸易保护压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岩  王丽  
本文运用2003—2011年中国对东盟十国的直接投资数据考察了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分别建立了两个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东盟国家的市场规模、资源禀赋、消费能力、基础设施状况和劳动力成本6个因素是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6个显著性重要因素,汇率、规避贸易壁垒因素和政治稳定度也产生一定影响,通货膨胀率影响并不显著,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属于"市场导向型"和"资源寻求型",同时存在降低生产成本动机和规避贸易壁垒动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韦倩青  苏宣云  
本文在分析中国和东盟直接投资流入变化的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后的直接投资效应,得到如下结论:第一,东道国的市场规模、对外开放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对于FDI流入有促进作用;劳动力成本则与FDI流入负相关。第二,在中国与东盟的直接投资效应中,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市场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对中国吸引外资的影响大于东盟;劳动力成本对东盟吸引外资的影响大于中国。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陶士贵  相瑞  
本文运用面板模型,对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前后(样本区间2002~2009年)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进行测算,得出的实证结果表明,随着人民币升值,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是递增的,呈正相关关系;并且在人民币汇率第二次改革以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于汇率的敏感系数呈现显著降低的趋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辉煌  肖慧敏  
笔者利用"两国两公司"模型论证了距离对跨国公司ODI决策的影响。采用中国对其他51个国家和地区2000年~2009年的面板数据,对样本国聚类分析后,考察了中国不同类型的对外直接投资(ODI)对距离的敏感度,发现相对于资源寻求型ODI,距离对市场寻求型ODI的阻碍效应更大,这主要是由我国ODI的动机和特性所致。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迎旭  田中景  
21世纪以来日本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在投资规模、国别分布和行业结构等方面呈现出显著变化。文章对影响日本向东盟直接投资的内、外部要素进行了六大假设和预期,运用2000~2010年的相关数据对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向和作用程度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和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预计短期内日本仍将重视在东盟传统产业的投资,长期看东盟也将是日本未来新兴产业投资转移在亚洲的主要承接区,并将成为中国引入优质日资的有力竞争对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程成  孙文致  
对2002—2018年中国-东盟双向直接投资空间关联网络的总体特征、演进动态、国别特征与动力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东盟双向直接投资空间关联强度不断增加,但受国际经济环境影响较大。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重心呈现“西北-东南”双向迂回,东盟对中国直接投资呈现“先由北向南,再由东向西”方向变动。中国-东盟双向直接投资网络节点层次分化明显,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圈层结构与结构洞差异。双向直接投资空间关联的演进主要受国家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基础设施、资源禀赋、市场规模、制度质量以及国家间贸易规模、接壤情况等8个因素的影响,其中制度质量以及贸易规模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最后从推动节点、要素、网络协调发展的视角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曼怡  石嘉琳  
一、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新时期,中国与东南亚各国既是命运共同体又是利益共同体。中国与东盟的互相投资、双边贸易伴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呈现一片繁荣景象。中国已连续四年荣登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宝座,东盟连续三年成为中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地、第三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2014年,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为4324亿美元,比2013年增长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唐志武  王岩  
自2000年中国和东盟领导人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以来,双方全面区域经济合作的框架不断完善,尤其是《投资协议》的签署,为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近年来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规模逐步扩大、领域逐步拓宽、投资增长迅速,但仍存在总体规模较小、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分布不平衡等问题。应积极采取加强政府宏观引导、提升企业竞争能力、调整投资领域等策略,促进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得以更好的发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优树  陈丹  向鹏达  
一、引言2012年,中国在全球对外投资(ODI)的排名升至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作为一个不断成长的发展中国家,中国ODI的发展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聚类分析法将66个东道国加以分类,①并利用面板数据对影响中国ODI的因素进行实证检验。二、中国ODI影响因素的理论依据本文选取微观理论中Dunning的折衷理论、市场学派理论、制度学派理论作为中国ODI影响因素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钟晓君  
文章在理论剖析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建立计量模型对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各影响因素的大小和方向进行实证检验,甄别出各种不同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服务业外商投资决策排名前三位的因素分别为人口密度、消费者需求以及制造业FDI。鉴于这些因素都和需求有关,由此认为服务业跨国公司对广东的服务业直接投资主要是需求导向型的。为了有效吸引服务业外商投资,总体政策落脚点在于扩大总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