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26)
2023(15911)
2022(13533)
2021(12379)
2020(10482)
2019(23947)
2018(23039)
2017(44194)
2016(23440)
2015(25599)
2014(24870)
2013(24649)
2012(22860)
2011(20699)
2010(20411)
2009(18785)
2008(17931)
2007(15139)
2006(13279)
2005(11867)
作者
(67337)
(56573)
(56218)
(53306)
(35955)
(27075)
(25478)
(22131)
(21657)
(19701)
(19360)
(18951)
(17968)
(17648)
(17645)
(17593)
(16729)
(16468)
(16365)
(16264)
(13922)
(13844)
(13753)
(13100)
(12896)
(12612)
(12334)
(11914)
(11364)
(10940)
学科
(115617)
经济(115516)
管理(65612)
(61341)
方法(51889)
(49809)
企业(49809)
数学(47066)
数学方法(46605)
(25696)
中国(25695)
(24612)
地方(22525)
(21525)
业经(21400)
(20513)
贸易(20504)
(19944)
(17134)
农业(16864)
(15866)
财务(15832)
财务管理(15797)
(15434)
金融(15433)
企业财务(15056)
环境(14801)
(14327)
银行(14276)
地方经济(14170)
机构
大学(332563)
学院(328813)
(149597)
经济(147139)
管理(128155)
研究(115057)
理学(111896)
理学院(110722)
管理学(108778)
管理学院(108198)
中国(88020)
科学(68654)
(67813)
(65511)
(57480)
(57344)
中心(53761)
财经(53242)
研究所(52372)
业大(50540)
(48828)
经济学(48032)
(46759)
农业(45551)
经济学院(43280)
北京(41797)
(41279)
财经大学(40044)
(39076)
师范(38509)
基金
项目(229697)
科学(182175)
基金(172253)
研究(159038)
(152994)
国家(151824)
科学基金(130580)
社会(106145)
社会科(101093)
社会科学(101067)
基金项目(90471)
(86828)
自然(86269)
自然科(84398)
自然科学(84375)
自然科学基金(82939)
(74409)
教育(72548)
资助(71342)
编号(60078)
重点(52108)
(51511)
(48849)
(47839)
成果(46772)
国家社会(46052)
科研(45302)
创新(44920)
教育部(44525)
计划(42907)
期刊
(155420)
经济(155420)
研究(96191)
中国(58541)
学报(56412)
(50527)
科学(50258)
(49269)
管理(47472)
大学(42665)
学学(40689)
农业(33283)
(32642)
金融(32642)
经济研究(28388)
技术(27691)
财经(27355)
(23617)
教育(23079)
业经(22260)
问题(20140)
(18641)
统计(18563)
(18314)
技术经济(17279)
国际(17006)
(16516)
世界(16095)
理论(15692)
商业(15221)
共检索到4848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郑展鹏  刘海云  
文章基于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的视角实证研究了制度因素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从全国来看,市场化水平、政府治理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起到了促进作用,知识产权保护起到了抑制作用。从东部地区来看,市场化水平和知识产权保护分别对其对外直接投资起到了促进和抑制作用。从中部地区来看,市场化水平对中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起到了促进作用。从西部地区来看,市场化水平和对外开放度均对西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起到了促进作用。控制变量人力资本对全国和东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起到了促进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力军  黄波  
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的动态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货币供应量引起了实际产出、通货膨胀率和外汇储备的同向变动,而名义利率则引起了反向变动;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贡献度小于名义利率;中央银行对通货膨胀的政策反应是迅速的。并且建议,中央银行应当继续以控制通货膨胀为首要目标,逐步改革汇率制度,发挥汇率机制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功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凯  庞震  
货币错配是一个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问题,我国是“非中心货币”国家,积累了大量以美元计值的外部债权,存在债权型的货币错配,对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构成威胁。文章利用TVP-VAR模型分析了货币错配、人民币汇率和经济增长的非线性时变关系。研究发现,虽然我国货币错配未达到不可控制的程度,但货币错配促使人民币汇率升值,降低了经济增长率,对宏观政策的掣肘突出。解决货币错配问题的根本途径是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魏蓉蓉  崔超  
利用我国2006年12月~2010年12的月度数据,在VAR模型的基础上,对我国货币供应、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短期内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对货币供应量的效应相反;货币供应并不影响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无关,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具有正面效应。长期来看,通货膨胀和货币供应量之间正相关;经济增长对货币供应具有负效应,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促进经济增长,证实我国存在托宾效应;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作用相反,通货膨胀损害经济增长的弗里德曼假说在我国适用。同时得出我国货币供给具有非中性和内生性特点的结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高丽  
本文基于现代货币数量理论,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我国货币供应量M0、M1和M2与物价及产出水平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论表明,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M1优于M2及M0,但总体而言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不强,其原因是M1、M2的可控性、可测性及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相关性在不断下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易行健  杨碧云  
笔者利用中国1999年~2007年的月度数据估计了包含人民币预期升值率与国外利率的货币需求函数,结论显示人民币预期升值率的上升将通过货币替代效应与资本流动效应显著增加我国微观经济主体对狭义货币与广义货币的持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姜巍  
文章在出口扩展型总量生产函数模型的基础上,从供给的视角实证分析了劳动、资本特别是服务贸易对澳门经济增长的影响和贡献。从1998年2季度至2010年2季度的季度平均值来看,资本和劳动投入对澳门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分别为12%和9%,贡献率较低,而服务贸易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为75%,贡献率较高。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澳门必须调整一业独大的产业结构和过度依赖服务贸易的增长模式,实现产业结构适度多元化,不断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常乃磊  吕默  
使用1996~2009年的季度数据,构建了VECM模型,分别采用协整理论、脉冲响应函数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FDI、国内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结论为:无论长短期,国内投资都促进经济增长,FDI阻碍经济增长;而在短期,FDI促进国内投资,国内投资则抑制FDI;经济增长与国内投资在长期为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而在短期则为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与FDI无论长短期仅为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凡惠  
采用中国2002年1月至2012年10月的月度数据,利用VEC模型对货币供给、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货币供给、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三者存在长期稳定关系,短期中,高经济增长与货币扩张会带来通货膨胀压力,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增长,当出现高的通货膨胀时,政府应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缓解通货膨胀压力。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刚  胡立  
本文采用1994~2003年和2004~2010年制造业面板数据,运用GMM估计方法,分别考察汇率、工资和经济增长对中国全部制造业、不同外向度和不同劳动密集度制造业部门均衡就业的影响。结果显示,不管是整体还是分类回归,2004年前,制造业部门就业都与实际有效汇率、工资负相关,与经济增长、滞后一期就业正相关,但2004后就业与实际有效汇率负相关,与经济增长、滞后一期就业正相关。从整体上看,2004年前经济增长对制造业部门就业影响不明显,2004年后则有微弱的拉动作用,并主要作用于外向度低的部门。在分类检验中,2004年前的就业实际有效汇率弹性大于2004年后,且外向度高的企业就业受汇率升值的不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孟泽龙  
本文利用2007年1月到2013年12月的月度数据,建立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研究我国经济增长、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产生正向影响,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产生负向影响;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比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显著;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敏感程度要高于通货膨胀对货币供给的敏感程度;在宏观经济受到外在冲击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和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易变性,而在宏观经济较为稳定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和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孟泽龙  
本文利用2007年1月到2013年12月的月度数据,建立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研究我国经济增长、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产生正向影响,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产生负向影响;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比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显著;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敏感程度要高于通货膨胀对货币供给的敏感程度;在宏观经济受到外在冲击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和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易变性,而在宏观经济较为稳定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和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红伟  冉芳  
基于我国2001-2015年的实际月度数据,采用时间序列计量经济模型,以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作为资产价格的代理变量,对我国货币供给、资产价格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表明:我国货币供给冲击对资产价格尤其是房地产价格作用明显,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分流了大量的货币供给量;我国货币供给与房地产价格相互影响,货币供给和股票价格波动的相互作用较小;资产价格上涨对实体经济增长的作用甚微;房地产价格与股票价格存在明显的互动效应。因此强化实体经济盈利能力、货币政策关注资产价格变化、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利用大数据建立信息平台、建立资金流量监测系统等措施是引导货币资金回归实体经济的重要选择。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磊  
职业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因果关系,是我国制定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之一。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以1998年至2007年的数据为依据,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框架,研究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与长期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在长期上不仅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正相关,职业教育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原因。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武敬云  
出口贸易量是由出口供给和出口需求决定的均衡数量,据此本文提出一个包含出口供给和出口需求两方面因素的出口贸易决定模型。为解决使用年度数据存在的样本数量不足问题,本文使用了季度数据。通过对变量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本文发现出口贸易、出口退税、FDI和外部需求四个变量存在协整关系,而实际有效汇率、国内GDP和其他变量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VEC模型来反映这些变量间的短期动态关系,而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反映长期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在长期内还是短期内,出口退税政策都是显著而有效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