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89)
2023(7668)
2022(6666)
2021(6008)
2020(5415)
2019(12838)
2018(12480)
2017(24892)
2016(13337)
2015(15031)
2014(15115)
2013(15345)
2012(14459)
2011(13193)
2010(13527)
2009(12484)
2008(12567)
2007(11603)
2006(10011)
2005(9097)
作者
(39656)
(33536)
(33202)
(31971)
(21080)
(16104)
(15350)
(13130)
(12385)
(11851)
(11247)
(11006)
(10572)
(10544)
(10543)
(10471)
(10274)
(9868)
(9763)
(9614)
(8297)
(8278)
(8194)
(7687)
(7623)
(7467)
(7448)
(7361)
(6767)
(6631)
学科
(62815)
经济(62756)
管理(35890)
(34783)
方法(29372)
(27508)
企业(27508)
数学(26226)
数学方法(25968)
(16267)
(15129)
中国(14924)
(12454)
贸易(12448)
(12052)
(11984)
地方(11913)
业经(11110)
(11041)
农业(10574)
(9344)
金融(9342)
(9138)
银行(9109)
(8926)
财务(8904)
财务管理(8880)
(8684)
(8427)
企业财务(8395)
机构
大学(197828)
学院(194984)
(85540)
经济(83803)
管理(74127)
研究(68631)
理学(63663)
理学院(62959)
管理学(61834)
管理学院(61463)
中国(51497)
(41510)
科学(41022)
(39249)
(36392)
(35452)
研究所(32121)
中心(31874)
财经(31199)
(29995)
业大(29965)
农业(28545)
(28296)
经济学(27028)
北京(26156)
(25237)
师范(24999)
经济学院(24685)
(24253)
(23352)
基金
项目(128222)
科学(100501)
基金(93678)
研究(92791)
(82018)
国家(81390)
科学基金(68825)
社会(59111)
社会科(56137)
社会科学(56117)
基金项目(49523)
(49489)
自然(44141)
教育(43344)
自然科(43155)
自然科学(43134)
自然科学基金(42366)
(42091)
资助(38895)
编号(37452)
成果(30867)
(29636)
重点(29334)
(27584)
(26388)
课题(25699)
教育部(25350)
科研(25099)
国家社会(24866)
创新(24729)
期刊
(91076)
经济(91076)
研究(58035)
中国(38474)
(32469)
学报(31994)
(31127)
科学(28403)
管理(25248)
大学(23912)
学学(22343)
农业(21272)
教育(19961)
(19241)
金融(19241)
技术(17163)
财经(15587)
经济研究(15318)
业经(14172)
(13462)
问题(12779)
(12110)
(11597)
技术经济(10595)
国际(10468)
统计(10377)
(9692)
理论(9679)
世界(9227)
(9191)
共检索到2928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戴金平  程义全  
20世纪 70年代以来浮动汇率制度的实践并没有支持当初浮动汇率制度倡导者们的观点 ,汇率的剧烈波动完全超出理论上的预期 ,并对国际经济活动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经济学家们对汇率波动性的研究 ,各国政府对相对稳定的汇率制度的追求 ,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盛行以及双边和多边汇率合作体系的产生。本文通过对不同汇率制度安排下货币冲击的汇率波动特征的分析 ,比较了单边有管理的或自由浮动的浮动汇率制度与双边或多边的汇率合作体系的汇率稳定性效应。基本的结论是 ,双边的或多边的汇率合作更具有汇率稳定性效应。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汤果  田一淋  雷妮  
PPP融资模式在公共建设领域运作的效率是有目共睹的,其核心是通过公私合作与私人机构高效率的示范作用以提高公共部门的绩效水平,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本文基于委托-代理与博弈理论,分析PPP融资模式合作效率的比较优势,并结合相关模型,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茅于轼  任康钰  
本文将汇率还原为一个价格指标,即外汇的价格,将其放在一个简单的供求框架下进行分析。文章首先回顾了对于一般商品而言,其供给、需求及均衡价格之间的关系,以及非均衡价格存在的条件和影响。然后,我们将这一框架应用到汇率上,并以人民币汇率作为对象进行了均衡汇率和非均衡汇率下福利状况的分析。接着,就围绕人民币汇率现状进行了相关问题的深入探讨,揭示了非均衡汇率下各利益相关方的福利状况及货币当局的干预成本等。最后是全文总结及提出的一些思考。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晓天  
本文在建立一个简单的结构模型说明贸易、FDI和汇率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的基础上,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中国的贸易收支、FDI与实际汇率三者关系进行了动态分析,实证结果从短期和长期角度验证了三者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长期来看FDI对贸易余额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人民币实际贬值的J曲线效应明显,贬值改善贸易余额的时滞大约为两年。出口空间的大小不是影响FDI的主要因素,实际汇率的稳定有利于吸引FDI。贸易收支的顺差和FDI的大量流入是近来人民币升值压力的重要来源,人民币的升值在一定时期内不会恶化我国的贸易收支,但会对FDI的流入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周好文  贤成毅  
本文尝试性地引入一个新的简单的货币理论研究框架,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对东亚货币合作的演进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即把影响东亚货币合作的因素嵌入到制度的“需求供给”这一经典的理论框架来进行分析。最后导出一些对东亚货币合作进程较为有益的启示,如制定意向性的货币合作趋同标准、挖掘和宣扬东亚共同价值观、大力推进“硬制度装置”建设、中日担负起制度变迁的初级行为团体责任。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丁骋骋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在实现内部均衡的同时,越来越需关注外部均衡。自1994年以来,我国的国际收支失衡是由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的不平衡引起,其中更主要的是后者。我国在运用政策手段对两个项目收支平衡进行调控时存在缺陷,因此应该寻找其它更好的途径。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大幅波动与我国当前的汇率制度安排有关。同时,理论及经验研究都证明,浮动汇率能更好地调节国际收支,在经常账户上表现为更小波动性。由此,我们应逐步过渡到更为灵活的浮动汇率制度。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余永定  
1998年以来 ,旨在刺激有效需求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使我国的一些宏观经济指标迅速恶化 ,有可能对我国的财政稳定造成影响。本文通过建立分析财政稳定问题的理论框架 ,确立了分析财政问题的基本思路。在此基础上的研究表明我国仍有在保持财政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执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余地 ,但债务依存度和偿债率的提高会对利息率的调整产生压力 ,进而影响财政的稳定。所以我们要密切注意利率的变化对财政稳定的影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龙游宇  
契约稳定性与信用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但新古典的完全理性假设忽视了这一关系,现代契约理论也未能深入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产权是影响契约稳定性的基础性因素,此外还有博弈外因素(包括技术进步、第三方约束等)和博弈内因素(包括局中人的性质)发挥着作用。因此,契约总是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而信用则是在这种相对稳定状态下取得的博弈均衡。当外部因素使原有的契约关系发生变化时,原有信用关系难以为继,要形成新的信用关系则需要满足相应的信用产生的条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长江  
金融稳定与经济健康发展密切相关,对金融稳定的研究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种趋势。近年来,我国也已将金融稳定作为政策当局的一个重要目标,但是对于如何实现金融稳定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本文对金融稳定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金融稳定框架,以此为我国金融稳定相关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个平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葛结根  
近几年来 ,我国虽然出现粮食过剩 ,但并不意味着粮食安全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本文认为 ,粮食供过于求的短期与直接效应是粮食价格下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或下降 ,如果这种效应进一步影响到 (潜在或现实的 )粮食生产能力和粮食供应的持续性 ,那么 ,粮食安全和农业的稳定地位就得不到保障。本文从基本要素和外部环境要素两个方面对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指标进行了剖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庞明礼  张风  
城镇化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被动式城镇化在客观上却成了社会矛盾和社会风险积聚的原因。文章通过构建一个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从经济逻辑、政治逻辑以及政治经济逻辑三个逻辑层面对被动式城镇化社会稳定风险的积聚、压制和风险向危机突变的机理及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正是在风险积聚和压制的相互作用下,风险积聚逐渐逼近相关利益群体所能忍受的边界,农民出于政治考量产生了"政治经济人",政府公务员出于经济考量发生寻租产生了"经济政治人",二者的共同作用导致了风险向危机的突变。为了实现城镇化的根本目的,必须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并举、着力消除农民群体风险焦虑感、实现城镇化管理的科...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邱立成  刘文军  
近几年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诞生了一个新的研究分支,即战略国际人力资源管理(SIHRM),它全面考察了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来源于又作用于跨国公司国际关注的问题和战略活动,本文对这一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分支作一介绍,首先简单回顾了SIHRM的发展,给出 SIHRM的定义,然后重点阐述了SIHRM的分析框架。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孙烽  程阳锋  陈劲松  
基于购买力平价的实际汇率由于平价成立的前提假设较为严格,其在现实经济中难以成立,所以购买力平价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准确地测算出均衡汇率水平和解释实际汇率的波动。90年代以来新兴的均衡汇率理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赵伟  杨会臣  
仅包含贬值预期的经典理论研究表明,钉住汇率制度与经济基本面间存在着正向依存关系。本文拓宽汇率预期假定,分析框架中囊括了汇率贬值和汇率升值两种预期,结果表明,钉住汇率制度的可持续性与基本面之间的关系并不确定。完全信息下的钉住汇率制度只能在一定中间区域存在,而不完全信息下的钉住汇率制度的可持续空间因投机者之间策略行为的协调难度加大而拓宽。只要基本面状态不够良好,钉住汇率制度还是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随着市场交易效率的上升,或者政府对于资本控制的放松,钉住汇率制度的可持续空间将逐步被压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巍  张志超  
本文构建一个包含外汇储备、金融不稳定、资本流动以及实体经济变量的系统分析框架,探讨影响新兴市场经济体外汇储备的相关因素,继而模拟出中国合意的外汇储备规模。研究结果表明,若国内金融稳定受到冲击或者跨境资本流动日益频繁,外汇储备在广义货币量中的占比就会增加;金融不稳定和实体经济状况对外汇储备占比的边际影响都呈现递减的态势,说明外汇储备的作用是有限度的。另外,模拟结果显示,在确保国内金融稳定的前提下,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总量并不过度,正处于合意的区间范围之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