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24)
2023(14157)
2022(11741)
2021(10859)
2020(9219)
2019(21073)
2018(20785)
2017(39777)
2016(21341)
2015(23971)
2014(23671)
2013(23636)
2012(22146)
2011(19679)
2010(19740)
2009(18798)
2008(18695)
2007(16702)
2006(14936)
2005(14031)
作者
(59788)
(50055)
(49832)
(47542)
(32163)
(23914)
(22621)
(19486)
(19036)
(17909)
(17340)
(16849)
(16270)
(16138)
(15796)
(15262)
(14860)
(14477)
(14348)
(14204)
(12548)
(12234)
(12029)
(11505)
(11214)
(11166)
(11150)
(10942)
(9866)
(9855)
学科
(97975)
经济(97831)
(86290)
管理(77392)
(76644)
企业(76644)
方法(40561)
(33132)
数学(32325)
数学方法(32140)
(30818)
业经(29407)
中国(26525)
(23220)
农业(21812)
(21666)
财务(21646)
财务管理(21616)
(20663)
贸易(20648)
企业财务(20428)
(20205)
技术(18249)
(17314)
地方(17293)
(16607)
(16305)
(16239)
(15570)
理论(14961)
机构
学院(309019)
大学(307447)
(140637)
经济(138240)
管理(119904)
研究(105959)
理学(102434)
理学院(101306)
管理学(100109)
管理学院(99503)
中国(86956)
(68444)
(65609)
科学(59953)
财经(53245)
(52653)
(49941)
(48509)
中心(47797)
(47264)
研究所(47038)
经济学(44478)
北京(41516)
业大(41432)
经济学院(40168)
财经大学(39347)
农业(38951)
(38344)
(36898)
师范(36562)
基金
项目(198580)
科学(159470)
基金(148790)
研究(147469)
(128437)
国家(127343)
科学基金(110813)
社会(98665)
社会科(93544)
社会科学(93526)
基金项目(78394)
(74693)
自然(69678)
自然科(68068)
自然科学(68049)
自然科学基金(66941)
教育(65951)
(62508)
资助(60323)
编号(57223)
成果(45926)
(45926)
重点(44541)
(43679)
(42913)
国家社会(42087)
(42013)
(40434)
创新(40169)
教育部(39917)
期刊
(161839)
经济(161839)
研究(98621)
中国(63426)
(57209)
管理(49860)
(47121)
科学(43313)
学报(42205)
大学(33568)
(32336)
金融(32336)
农业(32229)
学学(31732)
财经(27852)
技术(26470)
经济研究(26354)
教育(25757)
业经(25659)
(24129)
问题(21765)
(19898)
(19786)
世界(17966)
国际(17378)
技术经济(17309)
现代(15497)
财会(14583)
资源(14373)
会计(13573)
共检索到4809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田东文  田丽婕  胡娜  
基于Hummel和Klenow(2005)分解方法,利用2000~2010年间中国制造业对43个经济体的出口贸易数据,采用核密度作图揭示了若干典型事实:广延边际和价格边际对中国制造业的出口增长产生显著影响,且作用逐渐增加,集约边际和数量边际的影响十分有限。引入汇率因素扩展了一个企业异质性贸易模型,厘清了汇率及其他相关因素对出口增长模式的影响机制。理论分析认为,汇率下降即出口国货币升值将对集约边际产生负效应,而对广延边际的影响无法确定。基于理论框架并考虑汇率及其滞后因素和波动性,考察了不同贸易成本对各贸易边际的影响路径。实证结果表明:汇率主要作用于集约边际,汇率滞后项则显著影响广延边际;汇率波动...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宗毅君  
本文采用6位数级微观贸易数据,测度了1996-2009年中国制造行业的出口增长"二元边际"与三组"精确贸易条件",从产品种类变化的视角考察了中国制造业出口增长的微观结构,更精确地反映真实贸易条件。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中国制造业出口增长二元边际对精确贸易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1)广度边际对贸易条件改善有积极作用,深度边际则反之。(2)广度边际对"低出口替代弹性"产品的贸易条件改善效应最大,对"高出口替代弹性"产品的贸易条件改善效应最小。(3)在中高技术行业,广度边际对贸易条件改善的正面影响大于中低技术行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川  全裕吉  
文章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2001—2008年中国各区域装备制造业的出口增长结构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需求增长是推动各地区装备制造业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但作用在逐渐减小;产业结构效应对出口增长的作用已经完全丧失,竞争力效应对不同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出口增长作用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竞争优势正在快速减弱,中西部装备制造业正在快速崛起,竞争优势逐步体现出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许和连  成丽红  孙天阳  
服务化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基于2000—2010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的投入产出数据,测算了中国各制造行业的投入服务化程度,以及制造业企业的出口国内增加值率(DVAR),并实证检验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总体来看,中国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与企业出口DVAR之间呈U型关系,这主要是因为投入服务化对不同贸易类型企业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对一般贸易企业出口DVAR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对加工贸易和混合贸易企业出口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许和连  成丽红  孙天阳  
服务化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基于2000—2010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的投入产出数据,测算了中国各制造行业的投入服务化程度,以及制造业企业的出口国内增加值率(DVAR),并实证检验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总体来看,中国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与企业出口DVAR之间呈U型关系,这主要是因为投入服务化对不同贸易类型企业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对一般贸易企业出口DVAR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对加工贸易和混合贸易企业出口DVAR产生U型影响效应;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企业出口DVAR的影响具有明显异质性,依赖于企业贸易类型、技术水平、所在地区、所有制类型及服务要素投入特点;影响机制检验表明,成本降低和技术创新是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提升企业出口DVAR的可能渠道;市场化进程和服务业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或行业,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将显著促进企业出口DVAR提升。本文研究结论对于中国发展服务型制造和企业出口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小平  周记顺  王树柏  
本文利用1998~2011年中国26个制造行业数据,采用反射法和适合度法对制造业出口复杂度进行了测算,研究了制造业出口复杂度的提升对行业增长的影响。我们发现:制造业出口复杂度的变动特点与中国要素禀赋和经济发展阶段相契合,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出口复杂度较低但呈稳步上升态势,资本与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出口复杂度较高但有下降趋势。此外,制造业出口复杂度的提升对行业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不同类型制造行业增长受到的影响不同,重工业、同质性行业和中等技术行业的增长受出口复杂度提升的影响显著,而轻工业、异质性行业和低等与高等技术行业增长受出口复杂度提升的影响较小。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文革  耿景珠  杜明威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成为制造业智能化的重要表征,并对出口贸易产生了愈发深远的影响。研究使用中国2000—2014年行业层面的机器人应用数据、企业层面的机器人进口数据以及中国企业和产品层面的两类微观数据,检验工业机器人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企业和产品层面的实证结果均表明,工业机器人的使用能够显著促进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且在考虑工具变量的因果识别、样本选择偏误及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基于进口工业机器人的准自然实验同样稳健,且促进效应随引进时间递增。机制分析表明,工业机器人主要通过全要素生产率提振、企业创新能力增强和劳动要素升级三个渠道提高企业出口产品质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毛其淋  钟一鸣  
提高产能利用率对于化解过剩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系统考察了出口多元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出口多元化水平的提升显著提高了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从传导机制看,供给侧的提高生产效率机制与需求侧的推动出口扩张机制是出口多元化促进企业产能利用率提升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出口多元化对民营企业和非加工贸易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效应更为明显。本文还比较了不同类型出口多元化策略的相对有效性,发现与出口产品多元化相比,出口市场多元化策略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产能利用率。本文的研究对于如何有效制定出口策略、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价值。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毛其淋  王玥清  
稳就业是“六稳”的首要工作,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中国制造业微观企业数据系统考察了出口模式转变对企业就业变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出口模式转变显著促进了企业的就业净增长,生产规模扩张、提高就业创造和降低就业破坏是出口模式转变促进企业就业净增长的重要渠道。进一步检验发现,出口模式转变对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就业净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大。文章研究还表明,出口模式转变不仅促进了企业就业净增长,而且也促进了就业技能结构的优化;此外,出口模式转变明显降低了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这是因为出口模式转变的生产率提升效应大于工资率效应,从而抑制了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上述结论表明,企业出口模式转变对中国保障就业稳步增长、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鼓励企业直接出口的同时,也要注意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改善收入分配格局。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毛其淋  赵柯雨  
本文以中国"五年规(计)划"政策文件对重点产业的设定为切入点,利用2001—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系统考察了重点产业政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重点产业政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出口概率和出口规模均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影响机制检验表明,"融资约束缓解"和"生产率提升"是重点产业政策促进企业出口的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发现,重点产业政策对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大型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更大;此外,重点产业政策对低外部融资依赖度行业企业出口概率的促进效应更大,而对高外部融资依赖度行业企业出口规模扩张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最后,本文还探究了市场自由化对重点产业政策经济效果的影响,发现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重点产业政策对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更大。本文的研究结论意味着,中国应稳步推进产业政策转型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使"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共同促进中国出口贸易长期稳健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毛其淋  钟一鸣  
提高产能利用率对于化解过剩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系统考察了出口多元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出口多元化水平的提升显著提高了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从传导机制来看,供给侧的提高生产效率机制与需求侧的推动出口扩张机制是出口多元化促进企业产能利用率提升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出口多元化对民营企业和非加工贸易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效应更为明显。本文还比较了不同类型出口多元化策略的相对有效性,发现与出口产品多元化相比,出口市场多元化策略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产能利用率。本文的研究对于如何有效制定出口策略、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价值。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新  陈勇兵  王书飞  
本文利用2000—2005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分析了制造业企业贸易状态转变过程(非出口—出口、非进口—进口、无贸易—只进口、无贸易—只出口、只进口—进出口、只出口—进出口)中的自我选择效应和学习效应。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方面,笔者在传统OP方法的基础上加入了四种贸易状态变量。研究发现,进口方面,企业在非进口—进口过程中存在自我选择效应,不存在学习效应;在只进口—进出口过程中两种效应均不存在。出口方面,企业由非出口—出口、无贸易—只出口以及只出口—进出口过程中的自我选择效应依赖于企业的出口密集度,即此效应只存在于那些出口密集度低的企业中,而学习效应只在只出口—进出口过程中得...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方静  
采用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层面数据研究企业自身特征和出口目的地市场特征与企业选择出口目的地和出口贸易额之间的相关关系。计量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企业规模、企业人均增加值、人均销售产值以及人均工资水平等都与企业出口目的地选择和出口贸易额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出口目的地的GDP、人均GDP、英语虚拟变量也与企业出口目的选择以及出口贸易额呈正相关关系,而与本国的地理距离则与企业出口行为决策呈负相关关系。因企业自身特征和出口目的地个体特征差异导致的企业出口贸易成本差异是促成以上相关关系的核心因素。进一步实证检验发现:企业当期的出口行为决策显著受到前一期的出口行为决策的正向影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方静  
文章基于企业技能结构视角,依据企业出口行为决策与技能构成理论模型建立计量模型,运用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层面出口贸易数据,实证分析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出口目的地与企业工资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企业出口密集度、向高收入国家出口占比与企业工资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采用工具变量估计方法进行检验,发现向高收入国家出口显著促进了企业工资水平的提高,而出口本身对企业工资水平的提高并没有显著的因果影响。文章进一步验证了质量升级机制和出口目的地特定服务机制在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行为中成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袁凯华  张海鹏  南士敬  
本文通过将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拓展至企业层面,系统刻画了2000—201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与数字技术的融合程度及其结构特点。结果表明:尽管随着国内数字化水平的提高,中国制造业企业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取得了显著提升,但是提升背后却隐藏着国内服务数字化缺位束缚制造业发展的困境;无论是跨国对比,还是区分贸易类型,这种“大而不强”的特征都十分明显;考虑到数字服务经济效益高于数字产品,国内数字化水平结构失调很难促进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计量模型显示,市场潜力更加偏好于促进国内数字服务投入,外资渗透度更加倾向于利用国内数字产品替代国内数字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和制造业低端锁定并存的现象,同时为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切实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