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54)
- 2023(14923)
- 2022(12847)
- 2021(11899)
- 2020(9798)
- 2019(22604)
- 2018(22487)
- 2017(43023)
- 2016(23414)
- 2015(26307)
- 2014(26159)
- 2013(26135)
- 2012(24468)
- 2011(22261)
- 2010(22322)
- 2009(20190)
- 2008(19594)
- 2007(17316)
- 2006(15499)
- 2005(13909)
- 学科
- 济(99516)
- 经济(99416)
- 管理(63269)
- 业(61266)
- 企(48986)
- 企业(48986)
- 方法(41359)
- 数学(35642)
- 数学方法(35271)
- 中国(29137)
- 农(26933)
- 地方(25484)
- 财(22718)
- 贸(22449)
- 贸易(22435)
- 业经(22289)
- 学(21988)
- 易(21820)
- 农业(18311)
- 制(16748)
- 环境(15851)
- 技术(15608)
- 银(15401)
- 和(15380)
- 融(15342)
- 银行(15342)
- 金融(15341)
- 理论(15198)
- 行(14800)
- 发(14112)
- 机构
- 大学(334708)
- 学院(332386)
- 济(134291)
- 经济(131391)
- 管理(128922)
- 研究(119437)
- 理学(110908)
- 理学院(109616)
- 管理学(107730)
- 管理学院(107160)
- 中国(88672)
- 科学(75221)
- 京(73194)
- 所(61413)
- 财(60317)
- 农(58917)
- 研究所(56024)
- 中心(53403)
- 业大(51626)
- 江(49792)
- 财经(47831)
- 北京(46717)
- 农业(46280)
- 范(45107)
- 师范(44584)
- 院(43686)
- 经(43561)
- 州(40371)
- 经济学(40301)
- 经济学院(36402)
- 基金
- 项目(227819)
- 科学(178009)
- 研究(164752)
- 基金(164072)
- 家(144520)
- 国家(143303)
- 科学基金(121584)
- 社会(102728)
- 社会科(97349)
- 社会科学(97325)
- 省(89277)
- 基金项目(86860)
- 自然(79707)
- 自然科(77809)
- 自然科学(77790)
- 自然科学基金(76405)
- 划(75632)
- 教育(74925)
- 资助(68271)
- 编号(66556)
- 成果(54025)
- 发(52479)
- 重点(51504)
- 部(49904)
- 创(47091)
- 课题(46769)
- 创新(43917)
- 科研(43615)
- 教育部(42264)
- 国家社会(41942)
- 期刊
- 济(150825)
- 经济(150825)
- 研究(102428)
- 中国(68088)
- 学报(56306)
- 农(54012)
- 科学(51182)
- 管理(48347)
- 财(43114)
- 大学(41916)
- 学学(39290)
- 教育(39137)
- 农业(37915)
- 融(30912)
- 金融(30912)
- 技术(28450)
- 业经(25258)
- 经济研究(24526)
- 财经(22794)
- 问题(19884)
- 业(19660)
- 经(19472)
- 图书(18804)
- 科技(16745)
- 贸(16650)
- 理论(16573)
- 技术经济(16137)
- 实践(15153)
- 践(15153)
- 现代(14949)
共检索到5032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何暑子 范从来
企业的出口与研发是相互关联的经济活动,且影响着宏观经济的内外循环格局。在过去较长时期里,我国企业重出口、轻研发,导致经济在过度依赖外部大循环的同时缺乏竞争优势。只有出口与研发并重,方能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良性互动。汇率是影响企业出口与研发的重要因素,理论分析表明:本币低估是企业偏重出口轻视研发的重要原因;而本币适度升值会增加研发活动的吸引力,促使企业兼顾出口与研发。使用多值选择模型对2009—2020年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支持了上述结论。进一步,针对汇率制度改革不同阶段的回归结果表明,在当前的汇率双向波动阶段,升值对出口的抑制作用减弱,对研发的促进作用增强,总体上更有利于出口与研发均衡发展。由此建议在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同时适度升值,有助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关键词:
汇率 出口 研发 双循环 多值选择模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啟仁 黄建忠
本文基于人民币汇率水平变动和波动弹性增大的背景,分析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出口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以及融资约束等异质性特征的重要调节作用。基于Aghion et al.(2009)的扩展理论分析认为,不利的汇率冲击会减少支撑出口企业研发投资的资金,当企业面临较大的融资约束时,出口企业研发投资的概率显著降低。本文进一步采用2008-2011年"海关"与"全国税收调查"匹配数据库,详细地度量了企业级实际有效汇率等指标,实证研究发现:有效汇率的升值和预期波动风险的增大均显著不利于出口企业研发投资,但是,融资约束越低、出口产品种类和目的地越多的企业却能更好地隔绝汇率的不利冲击,政府的扶持和研发费用所得税减免政策也起到显著的对冲作用。
关键词:
汇率变动 研发投资 融资约束 人民币汇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雅琦 卢冰
本文基于2000-2007年匹配的中国海关和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探究汇率变动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研发支出的影响,并进一步区分处于不同融资约束状况下企业的异质反应。结果表明,企业层面实际有效汇率上升(本币升值)显著促进了出口企业研发支出增加,且企业受到的融资约束越轻,这种效应越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竞争渠道和中间品进口渠道为实际有效汇率上升促进出口企业研发的两个可能渠道。本文在微观层面上证明了融资约束在出口企业创新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为加快金融市场化改革及改善出口企业融资环境提供了政策依据。
关键词:
汇率变动 融资约束 出口企业 研发支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啟仁 黄建忠
本文基于人民币汇率水平变动和波动弹性增大的背景,分析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出口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以及融资约束等异质性特征的重要调节作用。基于Aghion et al.(2009)的扩展理论分析认为,不利的汇率冲击会减少支撑出口企业研发投资的资金,当企业面临较大的融资约束时,出口企业研发投资的概率显著降低。本文进一步采用2008-2011年"海关"与"全国税收调查"匹配数据库,详细地度量了企业级实际有效汇率等指标,实证研究发现:有效汇率的升值和预期波动风险的增大均显著不利于出口企业研发投资,但是,融资约束越低
关键词:
汇率变动 研发投资 融资约束 人民币汇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皖青
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对行业商品出口造成较大影响,为了解汇率变动对服装纺织品出口价格的传递程度,文章分析了影响出口价格的因素,基于含国际价格竞争的汇率传递模型,利用2012年6月至2017年12月北美行业分类标准(NAICS)三分位美国进口中国服装和纺织商品价格数据,采用VAR方法研究发现,中国对美出口价格受竞争对手价格的影响最强,汇率、生产成本及美国收入对出口价格影响较小。因此,中国对美出口服装和纺织品缺乏竞争力。由于汇率对出口价格传递很小,人民币升值将难以改变贸易余额,只会减少出口企业利润。
关键词:
服装纺织品出口价格 汇率变动 价格传导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祝树金 喻紫陌 李江
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进出口数据,基于样本期间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的事实,考察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出口产品加成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上升显著提高了企业出口产品加成率,并且该影响效应在异质性产品、竞争型行业、外资企业以及存在进口行为的企业中更大。机制分析表明,人民币升值通过产品质量效应、边际成本效应、价格竞争效应和市场选择效应影响出口产品加成率,其中产品质量升级和进口成本降低造成的影响占据主导,这是人民币升值显著提高出口产品加成率的重要原因。进一步研究显示,人民币升值的市场选择效应降低了产品内企业间的加成率离散度,提升了企业间的资源配置效率,但在市场选择效应和企业内加成率调整的共同影响下,其对企业内的资源配置效率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汇率变动 出口企业 产品加成率 资源配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欣
本文将价格粘性机制引入传统的汇率传递研究框架,运用面板门限模型研究了汇率变动对我国工业品出口价格的传递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汇率变动对出口价格的传递在一般情况下是线性的,但是当外部经济环境恶化时,随着汇率波动幅度不同,汇率传递呈现出明显的门限效应。
关键词:
价格粘性 汇率传递 面板门限模型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萧琛 崔楠楠
文章比较分析了中国、日本、德国和东盟四个国家(地区)汇率变动对以美元计价的对美出口商品价格指数的传递效应,结果显示中国是唯一在当期存在汇率传递影响的国家,但影响显著为正。短期内德国汇率传递效应最高,中国的传递效应最低。由于中国汇率传递的滞后时间较长,中国累计汇率传递效应值高于日本。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文章认为在短期内无法改变出口商品技术含量和竞争力的情况下,人民币保持稳步的升值步伐比汇率上下波动更有利于企业价格的提高。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许先普
基于跨期最优化贸易模型,通过引入外部不确定性,分析了实际汇率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如果企业生产规模报酬递减,则实际汇率变动率增大将导致企业出口量及利润增加。运用中国1985年-2008年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人民币实际汇率与出口呈正向关系,马歇尔-勒纳假说在中国成立。
关键词:
贸易开放 实际汇率 出口贸易增长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会清
以中国的20种主要出口商品作为研究对象,考察1997年一季度至2016年四季度期间,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于出口商品价格的非对称传递特征。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变动产生了显著的非对称传递效应,人民币升值对出口贸易的负面冲击远强于人民币贬值对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人民币汇率的大幅变动对出口商品价格的影响也远强于汇率小幅变动的情形。汇率传递效应在汇改前后表现出动态的非对称性,汇率因素对出口商品价格的影响在2005年汇改之后才开始显现。由于进口投入品比例上的商品异质性,汇率传递效应及其非对称性传递特征仅限于资源性产品和中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文争为
本文采用单方程动态分布滞后和VAR两种模型,实证估计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价格总指数的动态传递效应。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价格传递不完全,其动态特征为先快速完全传递,然后逐步回调,1年累积传递率约为0.5。长期的人民币汇率出口价格传递率呈上升趋势。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边际成本无显著影响。这意味着汇率不完全传递削弱了人民币汇率调整的支出转换效应,但人民币的持续升值长期来看会提高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调节作用。我国出口普遍选择美元计价且对出口市场依赖性强的特点使我国出口定价行为更多反映了供给而非需求方面的因素,我国出口商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价能力非常弱。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马红霞 张朋
本文探讨了人民币升值对向欧元区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效应及其对中欧贸易顺差的调节作用。作者利用1999年1月至2006年12月的月度数据,在SITC一位数商品分类层面上,考察了人民币/欧元汇率变动对中国向欧元区出口价格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不同类商品的出口价格汇率传递弹性存在较大差异,汇率变动引起中国向欧元区出口价格较大幅度的调整,人民币升值对占中欧出口总额一半以上的第6类和第7类商品出口没有抑制作用。因此,人民币升值对中欧贸易顺差的调节作用有限。
关键词:
汇率传递 人民币汇率 中欧贸易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菁 张朋
本文探讨了人民币升值对中美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效应及其对中美贸易顺差的调节作用,利用1990-2005年出口价格、人民币兑美元的实际汇率、出口商生产成本和美国需求水平的季度数据,考察了中美SITC一位数分类商品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效应。实证结果显示,不同类商品的出口价格汇率传递弹性存在较大差异,汇率变动引起中国向美国出口制成品价格较大幅度的调整,人民币升值对占中美出口总额95%以上的工业制成品出口没有抑制作用。因此,不能只靠汇率手段来调节中美巨额贸易失衡,还需要辅之以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相关手段。
关键词:
汇率传递 人民币汇率 中美贸易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邢永明
根据有效汇率指标,自2011年以来,我国人民币已经累计升值超过30%,自2014年7月至今升值超过12%。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人民币有效汇率自2005年以来升值了38%,自2013年9月以来升值了9%。伴随着人民币的升值,我国出口出现持续低迷现状,甚至在2015年上半年出现负增长状态。根据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经济研究亚太区联席主管研究认为,自1993年至2014年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若鸿
"消费惯性"影响着一国内需,相应的"外需惯性"则影响着一国的出口。对于中国而言,由于外需消费群体的相对稳定性,使"外需惯性"成为影响其出口的主要因素。同时,中国特有的出口退税率调整政策以及汇率变动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中国的出口。从长治久安的发展战略考虑,中国必须逐步减少"外需惯性",而增强本国的"消费惯性",并科学准确地把握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更加有效地调控中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外需惯性 出口退税 汇率 实证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