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96)
- 2023(15726)
- 2022(13616)
- 2021(12818)
- 2020(10684)
- 2019(25015)
- 2018(24433)
- 2017(47272)
- 2016(25177)
- 2015(28513)
- 2014(27987)
- 2013(27695)
- 2012(25292)
- 2011(22763)
- 2010(22215)
- 2009(20241)
- 2008(19442)
- 2007(16458)
- 2006(14042)
- 2005(12037)
- 学科
- 济(106307)
- 经济(106196)
- 管理(71799)
- 业(67651)
- 企(55399)
- 企业(55399)
- 方法(54193)
- 数学(48599)
- 数学方法(48059)
- 中国(28220)
- 农(27411)
- 财(25688)
- 业经(21779)
- 贸(21234)
- 贸易(21226)
- 易(20671)
- 学(19955)
- 地方(18478)
- 农业(17890)
- 制(16874)
- 务(16212)
- 财务(16143)
- 环境(16122)
- 财务管理(16110)
- 技术(15689)
- 和(15501)
- 理论(15485)
- 企业财务(15296)
- 融(14854)
- 金融(14852)
- 机构
- 大学(357421)
- 学院(353557)
- 济(151216)
- 经济(148479)
- 管理(144943)
- 理学(127636)
- 理学院(126345)
- 管理学(124233)
- 管理学院(123608)
- 研究(116248)
- 中国(87321)
- 京(74499)
- 科学(69456)
- 财(65768)
- 所(55738)
- 财经(54884)
- 中心(53083)
- 农(52272)
- 研究所(51337)
- 业大(51303)
- 经(50434)
- 经济学(47335)
- 江(46911)
- 北京(46834)
- 范(44751)
- 师范(44358)
- 经济学院(43033)
- 院(42567)
- 财经大学(41510)
- 农业(41061)
- 基金
- 项目(251948)
- 科学(200404)
- 基金(187362)
- 研究(183609)
- 家(162797)
- 国家(161553)
- 科学基金(140398)
- 社会(118971)
- 社会科(113063)
- 社会科学(113036)
- 基金项目(99044)
- 省(94563)
- 自然(91141)
- 自然科(89106)
- 自然科学(89085)
- 自然科学基金(87512)
- 教育(84319)
- 划(80387)
- 资助(78081)
- 编号(73054)
- 成果(57469)
- 部(57228)
- 重点(55765)
- 发(52539)
- 创(52244)
- 国家社会(50278)
- 教育部(49856)
- 课题(49156)
- 创新(48823)
- 科研(48428)
- 期刊
- 济(149304)
- 经济(149304)
- 研究(101693)
- 中国(57947)
- 学报(53008)
- 管理(50755)
- 科学(50346)
- 财(47747)
- 农(45649)
- 大学(41274)
- 学学(38935)
- 教育(33784)
- 农业(32495)
- 技术(30393)
- 融(27740)
- 金融(27740)
- 财经(26295)
- 经济研究(25948)
- 业经(23330)
- 经(22459)
- 问题(19711)
- 理论(18676)
- 业(17284)
- 技术经济(17183)
- 贸(17172)
- 统计(17085)
- 实践(16959)
- 践(16959)
- 图书(16695)
- 科技(16110)
共检索到4932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杜运苏 赵勇
本文利用VAR模型研究了中国进口价格、生产者价格和消费者价格对人民币有效汇率变动的传递。结果显示,三类价格对人民币有效汇率变动的传递虽然具有统计显著性,但传递率非常低,特别是消费者价格。此外,人民币有效汇率冲击只能解释三类价格变动的很少部分且沿着商品流通链条递减。人民币汇率调整在解决外部失衡和抑制通货膨胀方面的作用可能比较有限。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萍 赖明勇 尹芬华
通过选取国民经济的24个重点行业,使用从2009~2013年的共60个月度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ADL模型,对汇率变动对按国民经济分类行业的进口价格的传递弹性系数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我国人民币汇率变动与进口价格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不同行业和产品的传递弹性存在着较大差异。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进口 价格传递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杜运苏
汇率传递是汇率变动与其经济影响的中间环节。传递弹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汇率变动经济影响的大小。利用分布滞后模型、协整、向量自回归等方法,研究本国企业和外资企业的进口价格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传递效应,结果显示,外资企业进口价格的传递弹性明显大于本国企业,人民币升值对外资企业进口的促进作用较明显。由于外资企业进口的很大部分是用于加工贸易,其较高的传递弹性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进口价格 汇率传递 企业类型 人民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杜运苏
汇率传递是汇率变动与其经济影响的中间环节,进口价格传递弹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汇率变动对进口的影响大小。本文利用分布滞后模型、协整、向量自回归等方法,研究了三种主要贸易方式的进口价格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传递。结果显示,进料加工进口价格的传递弹性要大于一般贸易。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形下,人民币升值对进料加工进口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一般贸易;而来料加工装配进口受人民币升值影响比较有限,更主要受世界需求、国内劳动力成本等影响。
关键词:
进口价格 汇率传递 贸易方式 人民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毕玉江
本文在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适合我国汇率传递研究的分析框架,并将其应用于对我国商品进口价格汇率传递效应的实证检验。使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商品进口价格的汇率传递程度是不完全的,短期和长期传递率存在明显的差异与时滞,进口价格受外国厂商生产成本的影响程度相对更高一些。
关键词:
汇率传递 进口价格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何雄浪 李雪坤
基于中国的月度数据,运用汇率传递理论、协整理论以及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口价格和消费者价格的传递效应。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是影响进口价格指数的显著因素,但对消费者价格波动的影响并不明显;外国厂商生产成本提高对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影响要明显大于人民币汇率对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影响;国内需求和货币供应量波动对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影响并不显著,消费者价格指数上升更多来自其自身粘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文争为
本文采用单方程动态分布滞后和VAR两种模型,实证估计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价格总指数的动态传递效应。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价格传递不完全,其动态特征为先快速完全传递,然后逐步回调,1年累积传递率约为0.5。长期的人民币汇率出口价格传递率呈上升趋势。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边际成本无显著影响。这意味着汇率不完全传递削弱了人民币汇率调整的支出转换效应,但人民币的持续升值长期来看会提高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调节作用。我国出口普遍选择美元计价且对出口市场依赖性强的特点使我国出口定价行为更多反映了供给而非需求方面的因素,我国出口商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价能力非常弱。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杜运苏
本文利用分布滞后模型、协整、向量自回归等方法,研究了三种主要贸易方式的出口价格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传递。结果显示,一般贸易出口价格的传递弹性大于进料加工出口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对一般贸易出口的负面影响明显大于进料加工出口。而来料加工装配出口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比较有限,更主要受世界需求、国内劳动力成本等影响。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具有较强的滞后效应,渐进式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利于降低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冲击。
关键词:
出口价格 汇率传递 贸易方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毕玉江 朱钟棣
文章使用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中国的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消费者价格的传递是不完全的,而且传递过程存在时滞。进口价格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弹性远高于消费者价格对汇率变动的弹性。
关键词:
汇率传递 进口价格 实证研究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曹伟
文章从汇率传递视角探讨了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与贸易收支的关系。结论表明:首先,人民币汇率贬值和升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人民币升值对初级产品贸易收支、工业制成品贸易收支以及贸易总收支几乎没有影响;人民币贬值对工业制成品贸易收支和贸易总收支均存在显著性的影响,但对初级产品贸易收支没有影响。其次,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初级产品的净出口基本没有影响,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对金属矿砂、煤、焦炭、石油等主要初级产品的刚性需求以及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对稀缺资源性产品定价权的缺失与不足。再次,人民币贬值不仅不能增加工业制成品净出口,反而恶化了工业制成品的贸易收支,究其原因,在于占较大比重的机械及运输设备类产品的进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艺卓 吕剑
本文基于2005-2008年6月的月度数据,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农产品价格的传递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升值将显著提高农产品价格水平;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农产品价格的传递效应具有由短期波动到长期均衡的自我修正的动态机制;给定一单位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的冲击,该冲击对农产品价格呈现平稳的正向响应趋势。因此,为稳定农产品价格,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使得人民币维持在基本均衡、合理的水平上。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农产品价格 传递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潘长春
本文采用带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SVVAR)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价格传递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1997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生产者价格以及消费者价格的传递程度总体经历了先升后降的变化过程,表现出明显的时变特征;人民币汇率对价格的传递作用是不完全的,汇率传递不仅存在一定的时滞,而且其作用强度沿着商品流动链依次递减,尤其是汇率对消费者价格的影响极其微弱;汇率制度改革、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变化都会导致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价格传递效应发生显著波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潘长春
本文采用带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SVVAR)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价格传递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1997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生产者价格以及消费者价格的传递程度总体经历了先升后降的变化过程,表现出明显的时变特征;人民币汇率对价格的传递作用是不完全的,汇率传递不仅存在一定的时滞,而且其作用强度沿着商品流动链依次递减,尤其是汇率对消费者价格的影响极其微弱;汇率制度改革、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变化都会导致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价格传递效应发生显著波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萧琛 崔楠楠
文章比较分析了中国、日本、德国和东盟四个国家(地区)汇率变动对以美元计价的对美出口商品价格指数的传递效应,结果显示中国是唯一在当期存在汇率传递影响的国家,但影响显著为正。短期内德国汇率传递效应最高,中国的传递效应最低。由于中国汇率传递的滞后时间较长,中国累计汇率传递效应值高于日本。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文章认为在短期内无法改变出口商品技术含量和竞争力的情况下,人民币保持稳步的升值步伐比汇率上下波动更有利于企业价格的提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艺卓
本文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实证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农产品进口价格和国内价格的传递效应。结果表明:汇率变动对中国农产品进口价格的传递较完全,人民币升值将显著压低农产品进口价格水平;汇率变动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传递效应相对较小,汇率变动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传递是不完全的。因此,中国应该更加关注影响国内农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通过增加对农业的扶持、稳定国内大宗农产品供给来防止中国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
关键词:
实际有效汇率 农产品价格 传递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