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99)
- 2023(14012)
- 2022(12022)
- 2021(11016)
- 2020(9601)
- 2019(21841)
- 2018(21494)
- 2017(41337)
- 2016(22304)
- 2015(24966)
- 2014(24726)
- 2013(24389)
- 2012(22220)
- 2011(19935)
- 2010(19655)
- 2009(18031)
- 2008(17735)
- 2007(15598)
- 2006(12989)
- 2005(11181)
- 学科
- 济(92647)
- 经济(92553)
- 管理(64390)
- 业(62240)
- 企(51286)
- 企业(51286)
- 方法(50819)
- 数学(45526)
- 数学方法(45047)
- 贸(25943)
- 贸易(25935)
- 财(25409)
- 易(25191)
- 农(23073)
- 中国(20912)
- 业经(18802)
- 学(17989)
- 务(17077)
- 财务(17029)
- 财务管理(16993)
- 地方(16227)
- 企业财务(16062)
- 农业(15216)
- 制(15067)
- 技术(13905)
- 融(13202)
- 金融(13199)
- 银(13096)
- 环境(13080)
- 银行(13041)
- 机构
- 大学(321493)
- 学院(319797)
- 济(134099)
- 经济(131714)
- 管理(126610)
- 理学(111355)
- 理学院(110195)
- 管理学(108268)
- 管理学院(107699)
- 研究(102603)
- 中国(75849)
- 京(64742)
- 科学(64244)
- 财(58614)
- 农(58466)
- 业大(52349)
- 所(51380)
- 中心(48898)
- 财经(48593)
- 研究所(47295)
- 农业(46943)
- 江(45353)
- 经(44430)
- 经济学(41813)
- 北京(39198)
- 经济学院(38377)
- 范(37994)
- 师范(37443)
- 院(36967)
- 财经大学(36461)
- 基金
- 项目(226076)
- 科学(177700)
- 基金(167316)
- 研究(156419)
- 家(148209)
- 国家(147067)
- 科学基金(126134)
- 社会(101009)
- 社会科(96118)
- 社会科学(96090)
- 基金项目(89016)
- 省(87782)
- 自然(84875)
- 自然科(83034)
- 自然科学(83007)
- 自然科学基金(81545)
- 划(74741)
- 教育(72480)
- 资助(68873)
- 编号(61156)
- 重点(51054)
- 部(50395)
- 成果(47570)
- 创(47411)
- 发(47225)
- 科研(45169)
- 创新(44434)
- 计划(43391)
- 教育部(43226)
- 国家社会(42711)
共检索到4401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兴帅 王波
中美贸易冲突背景下,难免会引发汇率的调整是否为应对贸易战的猜测。汇率协调虽是促进国际贸易整合的重要举措,但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表明,汇率波动与贸易的关系并不明确。当前我国的汇率机制相对灵活,央行也基本退出常态化干预,人民币汇率主要由前日收盘价和参考一篮子汇率决定,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韩国作为我国最大进口来源国,以此为样本进行汇率变动与贸易收支的影响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实践意义。通过对2005年"汇改"后至2016年的季度数据进行相关计量分析后发现,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中韩贸易收支的改善作用有限,而两国政治环境变化、经济发展水平、进出口贸易结构等也存在一定影响。并提出引导出口企业增强汇率风险意识,转变进出口贸易方式和结构,加强货币互换等金融领域的合作,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等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红 包群 李港
国际游资跨境流动已经严重干扰一国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与健康运行,然而其行为具有高度隐蔽性导致难以被准确识别与监管。基于贸易伙伴国双边统计数据存在巨大差异的典型化事实,本文利用2010—2017年中国与167个贸易伙伴的贸易镜像数据,以“811汇改”事件为政策冲击,考察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通过贸易渠道进行国际游资跨境转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确给资本跨境流动带来了套利机会,在资本不能跨国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国际游资会借助贸易渠道,通过错报贸易数据实现跨境转移,从而导致双边贸易统计数据存在大量差异。贸易伙伴国的异质性检验表明,贸易伙伴的收入水平和贸易规模会影响汇率对双边贸易数据差异的边际效应,而套汇虚假贸易与错报行为不因距离远近而有不同,与同质产品相比投机者更倾向通过差异化产品的错报来实现国际游动资本的跨境流动,相对于低价值产品,投机者更趋向于选择高价值商品进行进出口错报。本文为有效防范与监管国际游动资本跨境转移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借鉴。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冯明 刘庆 刘淳
人民币汇率在中美贸易不平衡的讨论中常常被作为攻讦对象。本文运用1995-2009年月度数据,基于贸易引力模型,通过经典的时间序列分析工具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及其它相关因素对中美双边贸易在长期和短期的影响。本文发现:相对于中美两国的实体经济而言,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影响很小;人民币汇率对中美贸易的影响符合"J曲线效应"。另外,加入WTO对于中国向美国的出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中美双边贸易 引力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曲建忠 任希丽
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国内增加值统计相对于传统的总值统计,是国际贸易统计方法的重大进步,提高了识别双边贸易利益分配的客观度。用KWW的贸易增加值分解方法,对基于国内增加值衡量的中韩贸易利益分配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4年,韩国平均每年在中韩双边贸易中获取的贸易利益约为中国的1.5倍,主要原因是韩国比中国具有更高的商品"价格倾斜"优势,该优势是由中韩之间在价值链上的地位、出口商品结构、相对需求强度等方面的差异形成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金缀桥 杨逢珉
文章根据2003~2013年中韩双边贸易数据,运用贸易结合度、贸易互补性指数和引力模型对中国与韩国之间的贸易现状和贸易潜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虽然中韩贸易结合度和综合贸易互补性出现了微弱递减的趋势,但是中韩两国双边贸易规模大,增长快;中韩双边贸易潜力呈现出递增态势;随着中日韩自贸区的深入推进,中韩双边贸易潜力有很大的扩展空间。
关键词:
中韩贸易 贸易互补性 贸易潜力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武敬云
文章使用FF方法对中美贸易进行贸易类型分解,结果显示美国在中美双边贸易中处于高质量贸易地位,中国则处于低质量贸易地位,而且中国在主要产业部门中的贸易劣势地位进一步加强,从而揭露了美国一方面占优得利,另一方面又将其贸易逆差归罪于中国的所谓"中美贸易悖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叶永刚 胡利琴 黄斌
本文分别对中美、中日双边贸易收支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之间的关系采用协整技术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实证结果进行了比较。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有效汇率对中美贸易收支和中日贸易收支的影响是不同的。无论长期还是短期人民币有效汇率与中美贸易收支之间均不存在因果关系,但是中日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有效汇率之间互为因果关系;人民币有效汇率对中美贸易收支和中日贸易收支均不存在J-曲线效应。据此,本文认为,变更人民币汇率并不是改善中美、中日双边贸易收支的有效工具。
关键词: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 协整 贸易收支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于峰 孙洪波
对外双边贸易失衡已严重制约中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本文在回顾与评析贸易均衡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中国与114国在1995~2008年间的双边贸易面板数据,应用修正后的Zakir和Ismail(2010)模型来实证分析中国对外双边贸易均衡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伙伴国与中国的相对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和贸易加权距离增加将恶化中国贸易收支状况;伙伴国与中国的相对实际人均收入和双边实际汇率增加会改善中方贸易收支状况。据此,本文提出中国平衡对外双边贸易收支的地区与国别政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叶菁菁
针对中俄之间的经贸合作落后于政治合作,中俄贸易严重滞后于中美、中日贸易的现实,本文运用国际贸易理论,结合实际数据,对两国之间的贸易模式、贸易基础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两国贸易前景良好。文章还提出了谋求双赢的措施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曹伟 言方荣 鲍曙明
本文将邻国效应引入汇率与贸易关系理论框架,运用空间面板模型,以"一带一路"国家为研究对象,采用OLS、相依回归以及面板数据两阶段工具变量法等估计方法和灵敏度分析法,研究了汇率变动、邻国效应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双边贸易的影响。结论表明:(1)整体而言,当期人民币升值反而使中国自"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口贸易减少,但滞后一期升值导致进口增加;当期和滞后一期的人民币贬值均有利于我国的出口贸易。(2)汇率变动对双边贸易的影响普遍小于邻国效应的影响;各国之间的邻国效应大小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但无论是中国自"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口贸易还是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贸易,邻国效应普遍表现为"竞争抑制"关系。(3...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晶梅 赵志国
基于增加值视角,对2001—2011年中韩双边贸易及贸易隐含碳进行重新估算。结果表明:中国对韩国存在逆差,但逆差规模远小于传统贸易统计法测算的结果。同时,贸易隐含碳呈现顺差。采用LMDI方法,对中国向韩国出口隐含碳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结果显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是推动中国出口隐含碳增长的主要原因,技术效应和增加值效应则起抑制作用。
关键词:
增加值 贸易隐含碳 国内中间品 LMDI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卓
对中美双边贸易收支不平衡现状的分析李卓(武汉大学经济学院)自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以来,两国间的经贸合作迅速发展。据统计,双边进出口总额已从1979年的24.5亿美元增加到了1995年的408.3亿美元;中美两国相互间的贸易地位也逐年上升,198...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磊
文章借鉴Schumacher提出的引力模型,利用1992~2010年的中韩贸易数据估计了两国贸易中可能存在的本地市场效应。结果表明,在SITC一位数10大类产品中有6类存在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在SITC二位数35类制造业产品中有15类存在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本地市场效应已经成为中国对韩出口中最重要的比较优势源泉之一。中国政府应该调整贸易政策,对外要继续加强市场竞争力,对内要深度挖掘国内市场,充分发挥本地市场效应的作用,保持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
引力模型 本地市场效应 双边贸易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曾珠
中日韩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中日韩三国的必然选择。而贸易一体化又是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和前提。本文分别阐述了中日、中韩双边贸易的现状、问题和趋势,然后对中日韩贸易一体化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最后为各国今后的努力指明了方向。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子联
从一个标准的凯恩斯比较静态模型出发,本文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美国进出口及就业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人民币升值是否能够有效地改善美国的贸易逆差及提高其就业率,应取决于中美两国贸易产品价格需求弹性的富缺及产业内贸易水平的高低。利用1999年第1季度以来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第一,中美贸易产品缺乏价格需求弹性,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美国进出口数量的影响微乎其微;第二,中美两国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贸易产品的互补性对就业具有较强的吸纳能力;第三,人民币急剧升值对于改善美国的贸易逆差和提高其就业率并非有效,敦促人民币升值不符合中美两国的贸易分工原则。
关键词:
汇率变动 贸易收支 就业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美贸易结构收支的影响——基于SITC分类标准的实证分析
物流基础设施对双边贸易影响实证研究——基于31个国家和地区贸易数据的分析
双边贸易成本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对中美双边贸易利益结构的测算与分析——基于WWZ方法的测算与实证研究
人民币实际汇率弹性的非对称性研究:基于中国与G-7各国双边贸易数据的实证分析
中日双边贸易中的国内生产要素分解:基于WIOD数据库的实证分析
自然人流动对中国双边贸易的影响效应——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FTAs对促进中国双边贸易的影响分析——基于配对计量方法的引力模型实证研究
人民币汇率对中美双边贸易的影响——基于多边汇率与双边汇率的研究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的影响——基于空间视角的邻国效应与中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