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36)
- 2023(12113)
- 2022(10694)
- 2021(9892)
- 2020(8315)
- 2019(19343)
- 2018(19166)
- 2017(37080)
- 2016(20342)
- 2015(22911)
- 2014(22673)
- 2013(22703)
- 2012(21070)
- 2011(18953)
- 2010(18644)
- 2009(16834)
- 2008(16204)
- 2007(14112)
- 2006(12336)
- 2005(10664)
- 学科
- 济(82895)
- 经济(82803)
- 管理(55659)
- 业(52528)
- 企(42612)
- 企业(42612)
- 方法(39534)
- 数学(34755)
- 数学方法(34400)
- 农(23439)
- 地方(20186)
- 中国(20182)
- 学(19421)
- 财(18983)
- 业经(17781)
- 农业(15359)
- 贸(15186)
- 贸易(15178)
- 易(14694)
- 环境(13281)
- 制(12876)
- 理论(12701)
- 和(12569)
- 技术(12360)
- 务(11499)
- 财务(11441)
- 财务管理(11421)
- 划(10929)
- 企业财务(10829)
- 融(10756)
- 机构
- 大学(287541)
- 学院(284798)
- 管理(114550)
- 济(112172)
- 经济(109723)
- 理学(100246)
- 理学院(99106)
- 研究(98291)
- 管理学(97309)
- 管理学院(96836)
- 中国(70565)
- 科学(64374)
- 京(61362)
- 农(52462)
- 所(50262)
- 财(48682)
- 业大(47664)
- 研究所(46476)
- 江(45113)
- 中心(44626)
- 农业(41610)
- 财经(39746)
- 北京(37774)
- 范(37731)
- 师范(37266)
- 经(36253)
- 院(35945)
- 州(33569)
- 经济学(33026)
- 省(31626)
- 基金
- 项目(205425)
- 科学(160782)
- 基金(149075)
- 研究(145761)
- 家(131597)
- 国家(130550)
- 科学基金(111454)
- 社会(90659)
- 社会科(85857)
- 社会科学(85830)
- 省(82460)
- 基金项目(80144)
- 自然(75262)
- 自然科(73453)
- 自然科学(73430)
- 自然科学基金(72102)
- 划(68315)
- 教育(66082)
- 资助(61812)
- 编号(58623)
- 重点(46221)
- 成果(46144)
- 部(44874)
- 发(43925)
- 创(42340)
- 课题(40451)
- 科研(39827)
- 创新(39537)
- 计划(38446)
- 教育部(37735)
- 期刊
- 济(118201)
- 经济(118201)
- 研究(81464)
- 中国(52201)
- 学报(50577)
- 农(46242)
- 科学(45362)
- 管理(40126)
- 大学(37207)
- 学学(35150)
- 财(34095)
- 农业(32529)
- 教育(29448)
- 技术(23605)
- 融(21922)
- 金融(21922)
- 业经(19658)
- 经济研究(18733)
- 财经(18316)
- 业(16687)
- 理论(16178)
- 经(15514)
- 图书(15281)
- 问题(15263)
- 实践(15143)
- 践(15143)
- 科技(14632)
- 资源(14121)
- 技术经济(13640)
- 业大(13509)
共检索到4084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煌杰
本文利用2002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浙江省月度进口数据,自行构建浙江省名义有效汇率以及浙江省进口价格指数,研究了汇率变动对浙江省进口价格和省内物价水平(以浙江省CPI衡量)的传递效应。研究表明:(1)浙江省名义有效汇率对进口价格和CPI的传递都是不完全的,并存在明显的时滞效应;(2)汇率对进口价格的传递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效应,即汇率贬值对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大于升值;(3)汇率对省内物价水平的影响明显比汇率对进口价格的影响要小。
关键词:
进口价格指数 名义有效汇率 汇率传递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阳
在设定汇率传递效应方程的基础上,利用汇率制度改革后的月度数据,研究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我国物价水平的传递效应。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物价水平具有显著影响,并且具有不完全性;国外的价格水平、国内的需求状况以及货币的供应数量对我国的物价水平的变动具有明显的作用;在不同的样本区间内,汇率的传递效应并不相同:人民币汇率升值较大的时期,传递效应较强,反之亦然。
关键词:
人民币 汇率变动 物价水平 传递效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杜运苏
汇率传递是汇率变动与其经济影响的中间环节。传递弹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汇率变动经济影响的大小。利用分布滞后模型、协整、向量自回归等方法,研究本国企业和外资企业的进口价格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传递效应,结果显示,外资企业进口价格的传递弹性明显大于本国企业,人民币升值对外资企业进口的促进作用较明显。由于外资企业进口的很大部分是用于加工贸易,其较高的传递弹性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进口价格 汇率传递 企业类型 人民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杜运苏
汇率传递是汇率变动与其经济影响的中间环节,进口价格传递弹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汇率变动对进口的影响大小。本文利用分布滞后模型、协整、向量自回归等方法,研究了三种主要贸易方式的进口价格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传递。结果显示,进料加工进口价格的传递弹性要大于一般贸易。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形下,人民币升值对进料加工进口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一般贸易;而来料加工装配进口受人民币升值影响比较有限,更主要受世界需求、国内劳动力成本等影响。
关键词:
进口价格 汇率传递 贸易方式 人民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萍 赖明勇 尹芬华
通过选取国民经济的24个重点行业,使用从2009~2013年的共60个月度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ADL模型,对汇率变动对按国民经济分类行业的进口价格的传递弹性系数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我国人民币汇率变动与进口价格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不同行业和产品的传递弹性存在着较大差异。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进口 价格传递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周杰琦
本文运用长期约束的结构VAR,试图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实证考察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我国价格水平的传递效应。文章特点在于考虑了汇率和价格可能都是受各种宏观经济因素影响的内生变量,以深入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1)当发生汇率冲击时,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国内各价格水平的传递是不完全的,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的影响强于对消费者价格的影响;(2)一旦考虑了经济体受到其他类型的宏观经济冲击后,估计的人民币汇率价格传递率则显得更为明显;(3)汇改后我国汇率传递效应趋于强化。本文还分析了实证结果背后可能的深层次原因,并讨论相应的政策启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储成兵
本文在分析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农产品进口价格传递效应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汇率变动对农产品进口价格传递效应的协整模型,并运用2005年8月至2011年10月月度数据,实证检验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农产品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以期对人民币汇率传导效应有个更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
进口价格 人民币汇率 传递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思跃 许心星 代杨芳
本文主要研究汇率波动对中国三十多个省市物价水平的影响,并分析了可能影响物价水平的诸多因素。从中国样本省市价格水平方面,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价格水平的影响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验证了人民币汇率传递的程度与经济开放度有关,并得出了应关注汇率传递差异、积极应对物价变化的结论。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汇率波动 价格传递 面板模型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杜运苏 赵勇
本文利用VAR模型研究了中国进口价格、生产者价格和消费者价格对人民币有效汇率变动的传递。结果显示,三类价格对人民币有效汇率变动的传递虽然具有统计显著性,但传递率非常低,特别是消费者价格。此外,人民币有效汇率冲击只能解释三类价格变动的很少部分且沿着商品流通链条递减。人民币汇率调整在解决外部失衡和抑制通货膨胀方面的作用可能比较有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皖青
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对行业商品出口造成较大影响,为了解汇率变动对服装纺织品出口价格的传递程度,文章分析了影响出口价格的因素,基于含国际价格竞争的汇率传递模型,利用2012年6月至2017年12月北美行业分类标准(NAICS)三分位美国进口中国服装和纺织商品价格数据,采用VAR方法研究发现,中国对美出口价格受竞争对手价格的影响最强,汇率、生产成本及美国收入对出口价格影响较小。因此,中国对美出口服装和纺织品缺乏竞争力。由于汇率对出口价格传递很小,人民币升值将难以改变贸易余额,只会减少出口企业利润。
关键词:
服装纺织品出口价格 汇率变动 价格传导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毕玉江
本文在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适合我国汇率传递研究的分析框架,并将其应用于对我国商品进口价格汇率传递效应的实证检验。使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商品进口价格的汇率传递程度是不完全的,短期和长期传递率存在明显的差异与时滞,进口价格受外国厂商生产成本的影响程度相对更高一些。
关键词:
汇率传递 进口价格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曹伟 万谍 钱水土 金朝辉
针对"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后各省(直辖市)主要贸易伙伴的动态变化,本文构建了省际进口加权有效汇率指数,基于汇率传递非对称性效应理论机制,运用面板数据研究了人民币汇率传递的非对称性效应和省际异质性,并采用双重差分法(DID)考察了"一带一路"倡议对进口汇率传递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1)各省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和非对称性,经济越发达的省份,汇率传递效应越低,人民币升值较贬值对大部分省份进口价格传递效应更大。(2)各省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占比越大,则人民币贬值促使进口价格上升的幅度越大。(3)"一带一路"倡议整体上提升了中国在进口市场中的国际定价权,特别是对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中国的定价权大幅提高。论文的政策含义在于:一是中国进口贸易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省际汇率传递效应存在的异质性;二是中国需要大力发展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口贸易,同时应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以减轻对欧美市场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进口依赖程度。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段玉婉 陈锡康 杨翠红
本文利用反映加工贸易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和计量经济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考虑进口品对国内品的替代作用和部门间的价格传导效应,从生产成本角度分情景测算了人民币升值对中国CPI和PPI的影响。测算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可以有效缓解国内的通胀水平,但其传导效应并非是完全的,对CPI和PPI的传递率分别约为13.64%和17.8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史新鹭 周正宁
文章基于开放经济菲利普斯曲线,研究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的物价传递效应,并利用滚动回归估计方法进一步对汇率传递趋势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汇率变动对物价的传递并不完全,而且不同于以往将汇率传递趋势归因于通货膨胀环境的改变。消费篮子中进口品比重与汇率传递趋势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即相比于通货膨胀环境,汇率传递效应受我国贸易依存度的影响更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吕剑
本文基于1994~2005年的月度数据,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的传递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创新之处在于引入了国际石油价格作为外部冲击的代理变量,并以使用消费物价指数(CPI)、生产物价指数(PPI)和零售物价指数(RPI)衡量国内物价的变化,通过运用E-G二步法、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对三个指标受到的传递效应进行了比较分析。结论:长期而言,人民币汇率变动显著地影响了国内物价水平,其中CPI对汇率变动的弹性大于RPI,RPI的弹性大于PPI。而且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的传递效应具有自我修正的动态机制,其中CPI修正功能最强,其次是PPI,再次是RPI。传递效应在4个月之后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