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96)
- 2023(11497)
- 2022(9804)
- 2021(8754)
- 2020(7667)
- 2019(17595)
- 2018(17035)
- 2017(33594)
- 2016(18567)
- 2015(20594)
- 2014(20388)
- 2013(20428)
- 2012(19313)
- 2011(17486)
- 2010(17440)
- 2009(16287)
- 2008(16178)
- 2007(14727)
- 2006(12661)
- 2005(11349)
- 学科
- 济(81272)
- 经济(81177)
- 管理(52708)
- 业(52557)
- 方法(42699)
- 企(42254)
- 企业(42254)
- 数学(38685)
- 数学方法(38403)
- 财(22619)
- 农(21001)
- 中国(20455)
- 学(17807)
- 贸(16763)
- 贸易(16761)
- 易(16297)
- 业经(15755)
- 制(14822)
- 务(14521)
- 财务(14506)
- 财务管理(14468)
- 地方(14261)
- 农业(14126)
- 企业财务(13821)
- 融(12104)
- 金融(12102)
- 银(11811)
- 银行(11749)
- 技术(11303)
- 行(11088)
- 机构
- 大学(278654)
- 学院(274617)
- 济(116409)
- 经济(114275)
- 管理(104051)
- 研究(95380)
- 理学(91154)
- 理学院(90106)
- 管理学(88564)
- 管理学院(88081)
- 中国(70323)
- 科学(61064)
- 京(57988)
- 农(57098)
- 财(51988)
- 所(50343)
- 业大(47439)
- 研究所(46264)
- 农业(45943)
- 中心(43559)
- 财经(42597)
- 江(40455)
- 经(38942)
- 经济学(37434)
- 北京(36007)
- 经济学院(34319)
- 院(33808)
- 范(33623)
- 师范(33062)
- 财经大学(31967)
- 基金
- 项目(189895)
- 科学(148865)
- 基金(140625)
- 研究(128593)
- 家(126417)
- 国家(125412)
- 科学基金(105867)
- 社会(83437)
- 社会科(79264)
- 社会科学(79238)
- 基金项目(74729)
- 省(73394)
- 自然(71704)
- 自然科(70121)
- 自然科学(70094)
- 自然科学基金(68938)
- 划(63290)
- 教育(59726)
- 资助(58474)
- 编号(48773)
- 重点(43589)
- 部(42971)
- 发(40169)
- 创(39369)
- 成果(38658)
- 科研(38006)
- 计划(37599)
- 创新(36900)
- 教育部(36333)
- 大学(35362)
- 期刊
- 济(117620)
- 经济(117620)
- 研究(75328)
- 学报(53909)
- 农(49362)
- 中国(48183)
- 科学(45806)
- 财(40505)
- 大学(39226)
- 学学(37545)
- 管理(35005)
- 农业(32876)
- 融(24375)
- 金融(24375)
- 财经(22072)
- 教育(21870)
- 技术(20780)
- 经济研究(20692)
- 经(18908)
- 业经(18499)
- 业(18051)
- 问题(16482)
- 版(14614)
- 技术经济(14083)
- 贸(13942)
- 业大(13845)
- 统计(13522)
- 商业(13108)
- 科技(12630)
- 理论(12376)
共检索到389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居励
本文由Frenkel两部门理论模型,采用IMF提供的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实际汇率升值会显著减少贸易部门就业,即人民币升值使贸易部门就业人数显著减少,非贸易部门第二产业工人就业人数会增加,对第三产业工人就业影响不大,但就业工人实际工资水平都会有所提高。所以本文的结论是,人民币升值能提升中低阶层福利水平,支持人民币升值。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伟呈 范爱军
本文通过构建小国经济的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模型,推导出汇率变动影响就业的传导机制及均衡劳动力和均衡工资的表达式,然后利用岭回归实证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就业和工资的影响,并考察了行业特征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通过进口投入水平和出口份额两条传导机制,人民币升值不利于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就业和工资增长,但细分行业的进口投入水平上升或出口份额下降会部分抵消这一不利影响。此外,经营活动的性质是造成行业间就业水平差异的显著因素;平均受教育水平、专业技术水平、经济性垄断程度和所有制垄断程度能够对行业间工资回报差异产生决定性影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徐伟呈 范爱军
文章通过构建劳动力市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创新性引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进出口额占比指标,推导出汇率影响就业的全新路径机制,并使用2000-2016年中国31个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实行之后,汇率变动对就业和就业结构的影响变小。人民币升值可能导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比重下降,造成外贸企业面临较大的汇率风险,不利于就业增长,还会导致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下降及贸易与非贸易部门就业之比降低,不利于就业技能结构改善。人民币结算的"跛足"特征会增强上述负向作用,但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实施之前相比,这种不利影响在减弱。此外,汇率对"一带一路"地区就业和就业结构的影响较小,并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的地区不均衡,扩大地区间就业和就业结构所面临的汇率风险的差异。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巴曙松 王群
本文尝试从理论上给出了实际汇率变动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三种传导途径,并从有效汇率的角度出发,通过协整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的方法对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产业、就业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升值提升了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并增加了该产业就业人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同时相应地对第二产业的就业造成了负面影响。总体上来看,人民币有效汇率的上升将有助于长期改善我国的产业结构,但短期会造成一定的就业压力。
关键词:
实际汇率 产业结构 就业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国伟 夏江
本文主要从实证的角度 ,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总产出的影响。首先 ,提出一个理论框架 ,在此框架上 ,运用协整检验的方法分析人民币实际汇率与总产出的长期关系 ,接着运用误差协整模型探讨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总产出影响的短期动态机制。最后给出结论 ,无论从长期还是从短期看 ,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动对总产出的影响都是相当微弱的。
关键词:
实际汇率 总产出 协整检验 误差纠正模型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晓龙 时光
本文采用协整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的方法,就国际贸易顺差、利率、通货膨胀率和外汇储备对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检验结果表明,从长期看,上述因素均与人民币汇率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贸易顺差越大、利率越高、外汇储备越多的情况下会促使人民币升值,但通货膨胀会促使人民币贬值。从误差修正模型看,误差修正项均具有反向调整能力,存在短期到长期的动态调整过程。从脉冲响应函数图看,国际贸易顺差、实际利率和外汇储备对汇率的冲击始终为负,通货膨胀对汇率的冲击始终为正。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曲洋 万相昱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日贸易是关乎亚洲乃至世界经贸格局和未来趋势的关键,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中日汇率变动对各自贸易状况的影响,揭示了两者动态关联性中更深层次的现实,这对指导我国相关贸易政策的制订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中日贸易 汇率 对策分析 全球金融危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石清 谢璐
汇率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杠杆,不仅会直接影响国内外商品的相对比价,进而影响国际收支的平衡,而且也对国民收入、物价水平等宏观经济变量产生重要的影响。我国理论界的很多实证分析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的每次波动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进而对经济增长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面对日益增大的人民币升值压力,我们必须正确地把握汇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辨证关系,从而合理地调整人民币汇率水平,延长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期。
关键词:
汇率 进出口 经济增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丹 许少强
本文考察了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以来汇率变动对东亚四国(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出口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韩国和泰国的汇率变动对其各自的出口基本上没有影响;马来西亚的汇率变动对其出口有较明显的影响,汇率的贬值能够有效的刺激其出口的增长;印度尼西亚的回归结果拟和效果不佳,我们并未发现支持汇率变动对其出口有明显影响的证据。
关键词:
汇率 出口 东亚四国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明娟 张建武
文章利用1978~2009年的样本数据,运用ARDL方法分析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行业就业和工资的影响发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就业影响存在一定的行业差异,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就业的影响在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之间的差异不明显;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大部分行业实际工资没有显著影响,人民币汇率对行业工资影响更接近中性;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对行业工资的长期影响程度要高于对行业就业的长期影响程度。
关键词: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 ARDL 就业 工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项卫星 王冠楠
人民币汇率变动能否解决中美双边贸易失衡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与争论的焦点。实证分析表明,人民币汇率的水平变动无法起到调节中美两国贸易收支的作用,但适度增加汇率波动弹性有助于缓解贸易失衡。因此,只有消除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以及改善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向,才能从根本上恢复中美之间的贸易平衡。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君潞 王博 杨新铭
当前中国经济外需紧缩、出口受阻的现实使人民币汇率变动的贸易效应再次成为理论界和政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1981~2006年SITC标准分类的产业数据,本文运用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对人民币汇率变化影响出口贸易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的高低在决定出口绩效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出口额的影响无论长期还是短期都是显著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出口分类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按影响程度的大小依次为制造业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食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
关键词:
汇率波动 出口贸易结构 产业结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余菊
本文采用1978~2011年数据的状态空间模型,对人民币汇率波动与国内就业结构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总体上对就业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但不同产业的汇率就业效应存在一定差异,第二、三产业的汇率就业弹性系数明显高于第一产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就业结构 状态空间模型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利 潘志远
在考察地区就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回归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研究技术进步对地区就业结构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技术进步对各地区就业产生负向影响,同时对不同地区就业的影响存在差别:技术进步对东部地区第一、三产业就业有负向影响;对中部地区第二产业就业有负向影响;对西部地区的第二、三产业就业有负向影响。为优化地区就业结构,应在加快技术进步的同时,选择适合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先进技术。
关键词:
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 地区就业结构 劳动力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仇喜雪 蓝乐琴
在国内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和人民币逐渐升值的背景下,研究人民币汇率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汇率影响就业的理论分析基础上,选择1980-2011年相应变量数据建立SVAR模型并赋予约束条件,实证检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就业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实际有效汇率与就业量存在负向的均衡关系,人民币升值在长短期内都将抑制就业的增长。
关键词:
实际有效汇率 就业 SVAR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