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29)
2023(16623)
2022(14493)
2021(13446)
2020(11492)
2019(26283)
2018(26083)
2017(50906)
2016(27804)
2015(30744)
2014(30495)
2013(29824)
2012(26909)
2011(23978)
2010(23931)
2009(21585)
2008(20638)
2007(17810)
2006(15195)
2005(12660)
作者
(79673)
(66454)
(65788)
(62570)
(42078)
(32009)
(29747)
(26327)
(25250)
(23277)
(22393)
(22282)
(20946)
(20758)
(20537)
(20272)
(20151)
(19792)
(18957)
(18914)
(16707)
(16213)
(15988)
(15095)
(14918)
(14618)
(14564)
(14553)
(13330)
(13327)
学科
(105080)
经济(104964)
管理(76370)
(74026)
(60742)
企业(60742)
方法(54354)
数学(48272)
数学方法(47504)
(29027)
中国(27518)
(26013)
(23210)
业经(22875)
农业(19684)
(19433)
贸易(19426)
地方(19211)
(18900)
理论(18367)
(18078)
技术(17100)
(17009)
财务(16924)
财务管理(16893)
(16011)
企业财务(15958)
环境(15950)
(14381)
(14052)
机构
学院(382696)
大学(382611)
管理(152265)
(148069)
经济(144918)
理学(134277)
理学院(132808)
管理学(129881)
管理学院(129219)
研究(123592)
中国(88680)
科学(80990)
(79987)
(68291)
(63963)
业大(63799)
(62069)
研究所(57549)
中心(56748)
农业(54181)
(53396)
财经(53205)
北京(49349)
(48919)
(48713)
师范(48292)
(45097)
经济学(44730)
(43158)
技术(42009)
基金
项目(276699)
科学(216537)
基金(200835)
研究(194320)
(177915)
国家(176474)
科学基金(151274)
社会(121380)
社会科(115048)
社会科学(115017)
(109182)
基金项目(106857)
自然(102403)
自然科(100108)
自然科学(100078)
自然科学基金(98255)
(92378)
教育(91140)
资助(83794)
编号(78379)
重点(62154)
成果(60866)
(60026)
(57861)
(57810)
科研(53990)
课题(53912)
创新(53888)
计划(52402)
大学(51391)
期刊
(149036)
经济(149036)
研究(101444)
中国(69345)
学报(68090)
(60484)
科学(59663)
管理(53011)
大学(51006)
学学(48571)
(47497)
农业(41914)
教育(41342)
技术(34056)
(26418)
金融(26418)
业经(25428)
财经(24826)
经济研究(24755)
(21665)
(21213)
科技(19606)
问题(19333)
(19236)
业大(18767)
统计(18184)
技术经济(17903)
图书(17550)
理论(17125)
商业(16995)
共检索到5251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姚大庆  
本文在开放条件下的内生劳动供给模型中假定居民可以将一定比例的收入以资产的形式持有,以此来分析汇率变动对就业的影响。结果发现,汇率变动对均衡就业水平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它取决于商品消费的相对风险规避系数和其临界值的相对大小。由于我国的现实条件所限,当前中国居民的相对风险规避系数较大,因此汇率升值将不利于我国就业,1980年至2005年中国制造业就业的实证分析验证了这个结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孝成  
本文首先在个体跨期最优理论模型中引入内生劳动力供给因素,建立以中国就业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模型和相应的计量模型,然后运用Johansen协整分析法、Granger因果检验法及VEC模型探讨1985~2007年期间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中国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而言,人民币实际汇率贬值将促进中国就业,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则会抑制就业;而世界实际利率与中国就业显著正相关。在短期内,人民币汇率调整对就业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甚至会出现与长期关系相反的现象;世界实际利率与中国就业关系与长期相左。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国君  陈林  
本文基于扩展的内生劳动力供给模型,从进出口、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汇率波动影响一国就业的传导机制。选取1994-2016年人民币实际汇率与我国不同部门就业的相关数据,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与我国就业呈负相关关系,但是其对贸易部门就业水平的影响显著高于对非贸易部门的影响,而对全国总体就业水平的影响则介于两者之间。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倩   郝文倩   廖泽芳  
以中国官方发布的汇率新闻为对象的研究,从文本措辞角度对2010年至2023年中国央行和外汇局的官方网站新闻进行分类,构建“汇率升贬”、“汇率弹性”、“汇率制度”、“人民币国际化”和“美元相关”五种新闻措辞指数,进而利用TVP-VAR模型研究官方新闻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官方新闻对人民币汇率存在明显时变特征,产生的冲击效应在短期尤为明显,长期趋近于零;官方新闻中不同措辞类型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官方新闻指数对人民币汇率有升值影响,对汇率波动有增强效果,且离岸市场受到的影响更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鄂永健  丁剑平  
文章在个体跨期最优模型中引入内生劳动力供给,并同时假定对资本流动存在限制,以此来分析实际汇率变动对就业的影响。结果发现:只有当消费者对商品消费的相对风险规避程度比较大,即消费的跨期替代弹性比较小时,本币实际贬值才会促进就业的增加,反之贬值会使就业减少。考虑到中国当前的具体情况,消费者商品消费的相对风险规避程度会比较大,因而人民币实际贬值会有利于就业。对中国的实证分析支持了这一结论,且该实证分析通过了实际汇率的超外生性检验。鉴于从长期来看中国消费者的相对风险规避程度有下降的趋势,过分的依赖于低币值的汇率政策来解决失业问题是不可行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朱勤  魏涛远  
文章研究老龄化背景下中国未来劳动供给的变动趋势及其经济影响。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将不同年龄劳动者在劳动效率方面的差异纳入劳动供给要素的考察范围,定量评估人口规模与年龄结构、劳动参与率与劳动力总量、有效劳动总量的变动趋势及其对劳动力要素价格、经济产出及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有效劳动供给在达到峰值后的降速将快于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的变动,且更具波动性;在以有效劳动衡量劳动供给变动的模拟情景下,21世纪上半叶中国GDP增长率的降速将快于只考虑人口总量或劳动力总量变动的情景;若只考虑劳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朱勤  魏涛远  
文章研究老龄化背景下中国未来劳动供给的变动趋势及其经济影响。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将不同年龄劳动者在劳动效率方面的差异纳入劳动供给要素的考察范围,定量评估人口规模与年龄结构、劳动参与率与劳动力总量、有效劳动总量的变动趋势及其对劳动力要素价格、经济产出及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有效劳动供给在达到峰值后的降速将快于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的变动,且更具波动性;在以有效劳动衡量劳动供给变动的模拟情景下,21世纪上半叶中国GDP增长率的降速将快于只考虑人口总量或劳动力总量变动的情景;若只考虑劳动年龄人口变动对劳动供给的影响,而忽视不同年龄劳动者在劳动效率方面的异质性,则有可能低估未来经济增长。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立燕  
基于我国34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对单位劳动力成本、汇率风险与我国出口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单位劳动力成本与出口存在双向抑制作用,即工资上涨不利于出口规模的扩张,出口也无法促进工资增长率的上升,但出口显著地提升了劳动生产率;汇率变动对出口脉冲响应函数值正负交替,呈现出不确定性,出口对汇率变动产生了超调现象;我国存在"进口引致出口"机制,且出口也能通过收入效应和汇率两条路径影响进口;产出对出口的影响关系呈现不确定性,但出口可以带动产出。在方差分解中,单位劳动力成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明娟  张建武  
文章利用1978~2009年的样本数据,运用ARDL方法分析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行业就业和工资的影响发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就业影响存在一定的行业差异,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就业的影响在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之间的差异不明显;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大部分行业实际工资没有显著影响,人民币汇率对行业工资影响更接近中性;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对行业工资的长期影响程度要高于对行业就业的长期影响程度。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盛鹏飞  杨俊  丁志帆  
基于局部均衡模型,探讨了中国环境污染影响劳动供给的具体机制。采用ARDL方法构建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并利用1991—2010年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短期内,环境污染会显著降低劳动供给水平;从长期来看,随着环境污染程度的加剧,劳动供给水平会先升后降;劳动者收入水平的提高会加大环境污染对劳动供给的负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鄂永健  
本文在货币效用模型中引入内生劳动力供给,以此来分析货币政策对就业的影响。结果发现:只有当消费者对商品消费的相对风险规避程度比较大,即消费的跨期替代弹性比较小时,货币供给增长率上升才会促进就业的增加,反之,货币供给增长率上升反而使就业减少。考虑到中国当前的具体情况,消费者商品消费的相对风险规避程度比较大,因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有利于就业,对中国的经验检验结果支持了这一结论,而且该分析通过了货币供给增长率的超外生性检验。从长期来看,中国消费者的相对风险规避程度有下降的趋势,过度依赖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解决失业问题是不可行的。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陈平  李凯  
目前,人民币处于一个长期升值的趋势中,但是我们政府对升值幅度仍非常审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际经济学中一个基本定律:货币升值对经济是紧缩性的。传统国际经济学认为,货币升值至少在短期将提高国内商品对外国商品的相对价格,导致本国出口下降和进口商品对国内生产商品的替代,从而降低总需求,造成中国经济增长放慢和失业上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余静文  
汇率作为开放宏观经济中的重要价格,对贸易依存度较高的中国经济有着深远影响。在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背景下,本文基于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来分析和研究汇率变动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采取倾向性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的方法来识别汇率变动与劳动生产率间的因果关系,尝试从微观层面揭示汇率在中国经济转型和增长驱动模式转变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升值使得劳动生产率有所提升,能够解释2005年至2007年6.5%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研究还进一步识别了汇率变动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机制,人民币实际升值加剧了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余静文  
汇率作为开放宏观经济中的重要价格,对贸易依存度较高的中国经济有着深远影响。在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背景下,本文基于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来分析和研究汇率变动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采取倾向性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的方法来识别汇率变动与劳动生产率间的因果关系,尝试从微观层面揭示汇率在中国经济转型和增长驱动模式转变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升值使得劳动生产率有所提升,能够解释2005年至2007年6.5%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研究还进一步识别了汇率变动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机制,人民币实际升值加剧了竞争程度,竞争的加剧能够通过逃离竞争效应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邓小华  李占风  
汇率变动的贸易收支结构效应是指汇率变动对出口和进口不同影响引起贸易收支的变化过程。考察汇率变动贸易收支结构效应,可以探讨汇率变动对收支平衡的作用,进而探讨汇率调节贸易收支的马歇尔一勒纳条件是否成立。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年度数据为基础探讨汇率变动的贸易收支结构效应,刻画两者之间的脉冲响应关系,从而得出我国实际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的影响,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