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275)
- 2023(21662)
- 2022(18414)
- 2021(17070)
- 2020(14513)
- 2019(33107)
- 2018(32549)
- 2017(61860)
- 2016(33638)
- 2015(37717)
- 2014(37015)
- 2013(36899)
- 2012(33530)
- 2011(30188)
- 2010(29998)
- 2009(28231)
- 2008(27956)
- 2007(24571)
- 2006(21607)
- 2005(19310)
- 学科
- 济(138693)
- 经济(138504)
- 业(113369)
- 管理(109168)
- 企(99537)
- 企业(99537)
- 方法(64067)
- 数学(53522)
- 数学方法(52908)
- 财(41674)
- 农(40452)
- 业经(37421)
- 中国(36296)
- 制(29629)
- 务(28145)
- 财务(28065)
- 财务管理(28018)
- 农业(27383)
- 贸(27051)
- 贸易(27039)
- 学(26680)
- 企业财务(26599)
- 易(26339)
- 技术(23421)
- 理论(23382)
- 地方(23345)
- 和(23085)
- 体(21535)
- 银(21522)
- 银行(21455)
- 机构
- 学院(482637)
- 大学(482521)
- 济(198230)
- 经济(194359)
- 管理(190504)
- 理学(164679)
- 理学院(162910)
- 研究(160616)
- 管理学(160184)
- 管理学院(159299)
- 中国(123584)
- 京(102569)
- 科学(98479)
- 财(93015)
- 农(83807)
- 所(80496)
- 财经(74410)
- 业大(73797)
- 研究所(73191)
- 中心(72806)
- 江(70305)
- 经(67849)
- 农业(66030)
- 北京(64492)
- 经济学(60288)
- 范(59560)
- 师范(58880)
- 院(58054)
- 州(56068)
- 财经大学(55264)
- 基金
- 项目(326295)
- 科学(256963)
- 基金(238963)
- 研究(234683)
- 家(209818)
- 国家(208070)
- 科学基金(178808)
- 社会(150056)
- 社会科(142317)
- 社会科学(142280)
- 省(125874)
- 基金项目(125614)
- 自然(117277)
- 自然科(114586)
- 自然科学(114553)
- 自然科学基金(112548)
- 教育(107641)
- 划(106373)
- 资助(98928)
- 编号(93614)
- 成果(75222)
- 重点(73124)
- 部(72225)
- 创(68874)
- 发(68545)
- 课题(64382)
- 创新(63983)
- 科研(62633)
- 国家社会(62521)
- 教育部(61954)
- 期刊
- 济(216340)
- 经济(216340)
- 研究(140410)
- 中国(90216)
- 学报(78843)
- 农(76630)
- 财(74284)
- 管理(73348)
- 科学(71654)
- 大学(60165)
- 学学(57126)
- 农业(52345)
- 教育(46834)
- 融(42917)
- 金融(42917)
- 技术(42146)
- 财经(37236)
- 业经(36008)
- 经济研究(35148)
- 经(31968)
- 业(29707)
- 问题(28156)
- 技术经济(24271)
- 版(23618)
- 贸(23253)
- 科技(22754)
- 统计(21755)
- 现代(21754)
- 商业(21726)
- 理论(21681)
共检索到7087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逯宇铎 宋倩倩 陈阵
文章运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与海关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测算了我国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企业出口的国外增加值率,并实证分析了汇率变动对中国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在20002006年间,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企业出口的FVAR从65%下降到52%,其中下降的主体是加工贸易企业。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于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企业而言,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企业总体及一般贸易出口FVAR有显著抑制作用,但对加工贸易出口有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逯宇铎 宋倩倩 陈阵
文章运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与海关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测算了我国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企业出口的国外增加值率,并实证分析了汇率变动对中国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在2000~2006年间,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企业出口的FVAR从65%下降到52%,其中下降的主体是加工贸易企业。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于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企业而言,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企业总体及一般贸易出口FVAR有显著抑制作用,但对加工贸易出口有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任永磊 李荣林 高越
本文利用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数据实证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度提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度提升有积极影响,但价值链嵌入度计算过程中考虑了中间商贸易后影响力有所减弱;人民币升值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度提升的作用,因嵌入程度高低及企业所有制、生产率和融资约束的不同有所差异;产品质量改善有利于企业价值链嵌入度的提升,并且人民币升值对产品质量越高的企业价值链嵌入度提升的积极作用越强。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全球价值链嵌入度 企业异质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任永磊 李荣林 高越
本文利用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数据实证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度提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度提升有积极影响,但价值链嵌入度计算过程中考虑了中间商贸易后影响力有所减弱;人民币升值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度提升的作用,因嵌入程度高低及企业所有制、生产率和融资约束的不同有所差异;产品质量改善有利于企业价值链嵌入度的提升,并且人民币升值对产品质量越高的企业价值链嵌入度提升的积极作用越强。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全球价值链嵌入度 企业异质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何茜茜 高翔 黄建忠
工业机器人凭借其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技术应用在制造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广泛应用已成为提升企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重要战略工具。本文利用2000—2014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以及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工业机器人数据,从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供给端和需求端双侧视角,探究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应用工业机器人对其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工业机器人应用显著增强了制造业企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在采用工具变量的因果识别策略和进行多重稳健性检验后,本文结论依然显著;具体而言,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制造业企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一般贸易企业、非国有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从影响机制来看,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制造业企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影响主要通过资本深化效应、技术创新效应、生产率效应以及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最后,本文还讨论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影响中的来源风险、断裂风险和行业扩散效应。本文为运用智能化、自动化手段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助力中国制造业企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提供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郑玉 王高凤 姜青克
基于贸易附加值核算框架,测算出19992011年间14个制造业细分行业内嵌的国内、国外服务附加值以衡量制造业国内、国外服务中间投入,并以此为依据采用FGLS估计国内外服务价值嵌入总额与嵌入结构对制造业价值链分工地位影响的差异性。研究发现:第一,从总体层面来看,国内服务价值嵌入总额对制造业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国外服务价值嵌入总额显示负向影响;国内现代服务价值嵌入对制造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但国外现代与传统服务价值嵌入均呈现负向影响。第二,从分样本层面来看,国内现代与传统服务价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潘秋晨
文章运用1995~2014年WTO与OECD联合发布的Ti VA数据库和中国装备制造业部门的面板数据,测度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GVC)嵌入程度,构建了中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标体系,并运用GMM方法,实证考察了GVC嵌入对中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995~2014年,中国装备制造业整体的转型升级效果在震荡中呈现上升趋势,且在GVC中表现出"深参与、低嵌入"的特征,但存在一定的行业异质性。实证研究发现,GVC嵌入能够推动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且呈现边际递增趋势。同时,中国装备制造业嵌入GVC会通过中间品效应、链中学效应、竞争效应改善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成效。但上述改善机制存在一定的行业异质性,技术水平越高的行业越依赖于由中间品效应产生的GVC中低端嵌入路径实现转型升级,技术水平越低的行业则越依赖于由竞争效应产生的GVC高端嵌入路径完成转型升级,而由链中学效应产生的GVC高端嵌入路径则能够带动装备制造业完成整体转型升级,且对高技术行业的带动效应更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娜 齐欣
基于最优生产决策动态模型,采用世界银行企业问卷调查的微观数据,对中国制造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嵌入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当企业具有较强市场控制力时,上下游投资呈替代关系,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越接近上游,股权模式生产的可能性越大;反之,当企业的控制能力较弱时,投资呈互补关系,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越接近上游,非股权模式生产的可能性越大。由此可见,我国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的嵌入模式选择,与全球价值链的嵌入位置和控制能力密切相关。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德学 吴旭梅
文章基于OECD TiVA数据库构建跨国面板数据模型,从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数量和质量双重视角实证考察信息通信技术对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1)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数量和质量均能显著提高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但二者的作用大小存在明显差异,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数量提升的效果更强。(2)机制检验表明,信息通信技术能够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生产率两条路径促进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3)异质性分析表明,信息通信技术对交易环节少、价值链短、信息技术密集度高的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的促进作用更明显。
[期刊] 改革
[作者]
余东华 田双
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嵌入全球价值链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并选取2001~2014年的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采用KPWW和全面FGLS方法实证检验了13个制造业行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后的转型升级状况。研究发现,嵌入全球价值链总体上能够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由于"低端锁定"及"吸收门槛"效应的存在,嵌入全球价值链并未产生显著的技术创新效应,从而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产生了间接的消极影响;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地位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程度之间存在"U"型关系,低端嵌入不利于制造业转型升级,迈过"拐点"后的中高端嵌入能够明显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业亟须抓住新工业革命带来的契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跃升,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获取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技术创新效应,从而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国际竞争力提升。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技术创新效应 制造业转型升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唐宜红 张鹏杨
企业全球生产链位置的明确对于分析中国企业国际分工角色的演变、实现产业升级和企业增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微观层面研究了中国企业的全球生产链位置及其变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8年,中国企业出口生产链位置实现了小幅提高,而进口生产链位置取得了大幅提升,其中加工贸易企业、国有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是推动全球生产链位置提升的主要动力。对于全球生产链位置变动进行结构分解,发现出口生产链位置变动主要由产业链升级效应主导,而进口生产链位置变动则由贸易结构效应和产业链升级效应共同主导。进一步探究企业生产链位置变动的机制,发现引进外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及进出口国别差异均是影响企业全球生产链位置变动的重要原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解生
尽管部分中国企业以OEM承接商的角色在低端环节嵌入相关全球价值链具有种种不尽人意之处,但这类企业若能通过自身的持续努力不断实现价值链或价值链环节的提升,仍具有相当的发展前景。本文对中国企业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嵌入的状况、积极影响、链节提升的一般路径与必要条件等问题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企业 全球价值链 嵌入 链节提升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唐青青 王珏
本文运用微观企业数据,借鉴行业上游度的方法测算企业出口上游度,刻画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嵌入位置,检验企业价值链嵌入位置变动与出口产品质量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出口上游度提高显著促进了我国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采用企业到最近港口距离作为工具变量并控制一系列变量以降低内生性问题后,回归结果依然稳健;由作用机制检验分析可知,出口上游度通过企业劳动力和中间品投入规模效应、进口产品种类、进口产品质量及进口产品技术溢出效应来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出口产品质量升级,而企业研发效率的中介效应并不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出口上游度提升对一般贸易企业、本土企业、高技术行业企业及中西部地区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更大。因此,应鼓励企业在优化全球价值链嵌入方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同时更加注重自主研发能力,选择可持续性的内生增长模式促进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吕越 吕云龙 莫伟达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探讨通过开放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是全球价值链福利效应分析的核心议题。文章利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中的数据,基于目前最权威和准确的企业层面价值链嵌入度指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倍差法(PSM-DID)和广义倾向得分法(GPS)对价值链嵌入如何影响企业就业的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就业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尤其是资本密集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民营企业和东中部企业,其价值链嵌入的就业效应最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嵌入会通过
关键词:
就业 价值链嵌入 全球化 企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晓霞 冯正强
选取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实证检验人工智能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显著提升了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这一作用在“一带一路”沿线省份中尤为显著。传导机制分析发现,人工智能通过技术进步、产业融合间接影响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嵌入。门槛检验显示,人工智能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存在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和人力资本质量的门槛效应,在跨越门槛值后,人工智能的赋能效应显著增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