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29)
2023(9893)
2022(8889)
2021(8475)
2020(7049)
2019(16500)
2018(16436)
2017(32364)
2016(17481)
2015(19838)
2014(19741)
2013(19712)
2012(18158)
2011(16342)
2010(15980)
2009(14529)
2008(14204)
2007(12317)
2006(10852)
2005(9637)
作者
(50226)
(41305)
(41071)
(39128)
(26467)
(19754)
(18860)
(16368)
(15894)
(14785)
(14380)
(13830)
(13094)
(12920)
(12816)
(12764)
(12359)
(12287)
(11817)
(11734)
(10224)
(10086)
(10045)
(9392)
(9356)
(9256)
(9252)
(9099)
(8273)
(8070)
学科
(66180)
经济(66101)
管理(48034)
(45333)
(38935)
企业(38935)
方法(33660)
数学(29053)
数学方法(28742)
(19689)
银行(19542)
(18249)
(17734)
中国(16978)
(16378)
(15973)
(15362)
业经(14352)
(13757)
金融(13756)
地方(13174)
理论(12303)
(11569)
贸易(11559)
(11213)
(11197)
(10988)
财务(10929)
财务管理(10914)
(10831)
机构
大学(244755)
学院(240469)
管理(99384)
(93342)
经济(91155)
理学(86203)
理学院(85268)
管理学(83859)
管理学院(83431)
研究(79000)
中国(64418)
(52439)
科学(49420)
(42907)
(39446)
(38529)
中心(36861)
研究所(36145)
业大(36038)
财经(34960)
(34011)
北京(33311)
(31861)
(31503)
师范(31219)
农业(30443)
(28639)
(28405)
经济学(27401)
财经大学(26377)
基金
项目(166804)
科学(130518)
研究(121782)
基金(121287)
(104956)
国家(104105)
科学基金(89721)
社会(74724)
社会科(70808)
社会科学(70789)
基金项目(65314)
(64369)
自然(59835)
自然科(58418)
自然科学(58406)
自然科学基金(57340)
教育(55657)
(54522)
资助(50710)
编号(50099)
成果(40459)
(36885)
重点(36700)
(34510)
(34416)
课题(33656)
科研(32131)
创新(32089)
教育部(31759)
大学(31497)
期刊
(98150)
经济(98150)
研究(75472)
中国(42687)
学报(38254)
管理(35467)
科学(35125)
(33995)
(33625)
金融(33625)
(31157)
大学(28653)
学学(26784)
教育(26464)
农业(22564)
技术(19681)
财经(16622)
经济研究(15485)
业经(15217)
理论(14973)
图书(14460)
实践(13966)
(13966)
(13901)
问题(12384)
科技(12133)
技术经济(11242)
(11133)
现代(10973)
情报(10719)
共检索到3525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茹渟  王聪  
文章就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汇率变动与银行业稳定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主要是从基于传统货币危机模型中的汇率变动与银行稳定研究,基于银行业危机模型的汇率变动与银行稳定研究,银行业间接汇率风险和直接汇率风险的衡量方法等视角对国外汇率变动与银行稳定的新进展进行综述和评价。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秋实  江春  
近期有大量文献分别从竞争与银行风险转嫁激励,竞争与银行授信行为, 以及竞争与银行危机传染等不同的角度研究了银行竞争与银行业稳定之间是否存在权衡关系。虽然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并未就此达成一致的看法,但某些观点对于制定银行管制政策却给出了新的思路。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庆君  何德旭  
次贷危机、金融危机乃至主权债务危机持续牵动着金融从业者的神经,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尤其是银行系统的稳定性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在金融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日益发展的今天,银行业竞争的格局也在发生着深刻地变化,那么,市场竞争到底是有利于银行系统稳定还是不利于银行系统稳定?通过从特许权价值假说、竞争稳定假说以及市场竞争对银行稳定影响渠道等方面,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以期为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龙江  
本文从实证模型设定、模型估计技术和方法、名义汇率或实际汇率、双边汇率或加权有效汇率、汇率波动性和汇率错位的衡量方法、部门加总贸易或产品贸易、样本期与国家、数据频率和平稳性检验、主要估计结果这九个方面对汇率变动的农业贸易效应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详细述评,描述了汇率变动的农业贸易效应研究动态,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贺晓波  李婧怡  
汇率对物价的传递是国际金融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衡量物价水平的指数有许多,如进口价格、生产者价格、消费者价格及其分类指数等,故可以采取不同数量、种类的物价指数,运用多种实证研究方法,实现不同的研究目的,进而得到丰富的汇率传递研究结果。在梳理国内外实证研究汇率对物价传递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未来研究的新方向。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雄兵  
传统的观点认为银行业的集中有助于系统的稳定,这导致众多国家采取各种监管政策来限制竞争。但是,对于银行系统的竞争与集中对稳定性的影响,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均给出模糊的结论。本文分析各种度量竞争与稳定的方法,并在对1990~2010年间有关竞争、集中与稳定性的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银行业的监管提供启示和借鉴。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马广元  吴凌寒  刘军  
随着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币汇率浮动的不确定性日益凸显,我国商业银行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将面临很多过去未曾遇到的新问题、新矛盾,将处于一个错综复杂,变幻莫测的经营环境中,其管理和抗风险能力存在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这一切最终必将以影响商业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龙江  
已有文献从微观和宏观视角构建了汇率变动的农业贸易效应模型,指出汇率水平变动、汇率波动性风险负面影响农业贸易流。尽管这些模型得出了一致的结论,但却根基于不同的假定之上,由此可将其归结为出口供给模型、进口需求模型、出口供给进口需求均衡模型、出口需求方程、引力模型五类。对于前三类模型,要得出汇率波动性风险负面影响农业贸易流的结论,必须依赖于厂商风险厌恶假设。未来研究需要基于发展中国家特点提出假设条件拓展已有模型,同时在模型中引入合适的变量,以突出农业贸易特征。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胡颖  李文军  
商业银行效率研究是金融领域一个重要的热点问题。本文对国内外关于商业银行效率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指出了研究中尚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孙清  李东  
金融稳定概念的提出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频繁发生的金融危机导致经济波动密切相关。金融稳定的理论研究在国内外尚处起步阶段,因而对已有经济、金融危机理论发展过程的总结有利于明确金融稳定理论的内涵。本文按实体经济运行不均衡,货币、银行信用不稳定和汇率、金融体系脆弱性为主线,归纳各种危机理论的主要观点。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宁  
价格的稳定与金融的稳定息息相关。在金融稳定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可以在较长时期内维持稳定,经济体之间可以较为稳定、反映市场因素的价格进行比较平等交易,公众对金融机构有着充分的信心。因此,市场上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机会也会更为稳定。由戴翔、何启志合著的《价格波动与金融市场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18年11月),详细介绍了价格波动的测量方法,选择、测度市场关系的计量方法,以及前瞻性的调控方法及政策,为我国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秋实  朱小梅  
随着金融基础结构的变化,理论上对于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是否存在本质区别的争论一直很激烈。本文对这些理论争论进行了梳理,并根据现代金融理论的最新发展,分析了银行的特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朝晖  杨柳  李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守伟  何建敏  
2007年~2009年的金融危机更加强调了银行系统性风险在金融危机形成中的作用,从而引起了学术界和金融监管部门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更为广泛的关注。文章在对银行系统性风险内涵梳理的基础上,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有形传染渠道和无形传染渠道,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进行了系统的评述,最后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未来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云  刘帅光  李宝伟  王壬玚  
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以及影子银行的迅速崛起,银行挤兑再度成为经济学讨论热点。本文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银行挤兑理论的两大学说以及理论模型,从源头分析银行挤兑的内在原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银行挤兑危机归根结底是由于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性错配,当某一时点上银行的流动性需求超过其短期资产价值时,挤兑就有可能发生;(2)银行挤兑危机的防范政策上以存款保险制度、流动性供应以及资本金管制为主。这三项政策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体系,其通过保障存款人的利益及对金融中介提供流动性支持降低了挤兑风险,本文的研究为我国将来如何有效防范金融机构的挤兑风险提供了理论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