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499)
- 2022(450)
- 2021(442)
- 2020(351)
- 2019(963)
- 2018(989)
- 2017(2240)
- 2016(1264)
- 2015(1437)
- 2014(1439)
- 2013(1611)
- 2012(1594)
- 2011(1594)
- 2010(1465)
- 2009(1340)
- 2008(1363)
- 2007(1075)
- 2006(948)
- 2005(870)
- 2004(816)
- 学科
- 济(7264)
- 经济(7264)
- 方法(5448)
- 数学(5368)
- 数学方法(5359)
- 贸(2620)
- 贸易(2618)
- 易(2599)
- 管理(2126)
- 货(2064)
- 业(1672)
- 融(1580)
- 金融(1580)
- 企(1500)
- 企业(1500)
- 理论(1206)
- 银(1120)
- 银行(1120)
- 财(1101)
- 行(1089)
- 期货(1087)
- 币(956)
- 货币(953)
- 市场(944)
- 中国(933)
- 国际(808)
- 出(807)
- 出口(705)
- 出口贸易(705)
- 口(705)
- 机构
- 大学(19066)
- 学院(18033)
- 济(11138)
- 经济(10998)
- 中国(7076)
- 研究(6395)
- 管理(6224)
- 融(5457)
- 金融(5418)
- 财(5380)
- 理学(5180)
- 理学院(5149)
- 管理学(5089)
- 管理学院(5063)
- 财经(4461)
- 经济学(4419)
- 经(4129)
- 经济学院(4101)
- 银(3795)
- 银行(3722)
- 中心(3508)
- 财经大学(3506)
- 京(3467)
- 人民(3436)
- 行(3376)
- 国人(3239)
- 中国人(3234)
- 所(3219)
- 中国人民(3213)
- 金融学(2992)
共检索到292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施建淮
在开放经济中汇率对国内通货膨胀有重要影响。汇率变动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渠道影响国内物价水平。首先,汇率变动通过影响进口最终消费品的本币价格直接影响以消费者价格指数衡量的通货膨胀;其次,汇率变动会影响进口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本币价格,并且通过消费者价格指数对工资设定的影响,汇率变动也会影响名义工资水平,在这两种情形下汇率变动都会影响本国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影响通货膨胀。再次,汇率变动改变了本国产品和外国产品的相对价格,从而影响本国和外国经济主体对本国产品的需求,通过总需求渠道间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项后军 潘锡泉
本文运用内生结构突变检验与考虑结构突变的ARDL-ECM方法,同时将货币政策变量纳入模型中从而把汇率变动、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联系起来重新对汇率传递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分别在2003年4月和2005年9月发生了结构突变。在此背景下,本文发现汇率传递效应仍是不完全的,但其长期传递弹性却由2005年9月结构突变前的0.065迅速增大到了结构突变后的0.118,且与现实中自2006年开始的较高通货膨胀环境也相当吻合,支持了Taylor(2000)提出的观点,但比起施建淮等(2008)得到的传递效应依然较弱,表明其所建议的可以通过人民币升值有效抑制通货膨胀的观点仍值得商榷。而体现货币政策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对CPI的长期传递弹性为2.254,远远高于汇率传递弹性,这显示政策当局完全可以运用独立的货币政策来稳定通货膨胀水平且相比于通过人民币升值的汇率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具有更好的效果。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其友 陈银忠 易小丽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变动对一国通货膨胀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状态空间方法研究了人民币汇率、流动性过剩与通货膨胀三者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对于通货膨胀的抑制作用有限,并且流动性过剩对通货膨胀的推动作用也有限。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产生的流动性过剩,导致了市场的投机和炒作行为的出现,从而形成了市场的通货膨胀预期,最终推动通货膨胀。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成思
汇率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动态走势是否具有驱动效应,对应着治理通货膨胀的不同政策选择。通过分析1998~2008年期间中国通货膨胀的动态传导机制和驱动因素,表明人民币加速升值并不是平抑这段时期国内通胀的有效策略。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暗示,在短期内,人民币汇率的持续大幅波动会影响市场预期,造成国内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进一步加大。从长期看,如果人民币继续大幅快速升值,贸易萎缩和资本流出的通缩效应将占主导地位,从而会增加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在全球新型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需要在维持汇率稳定的基础上适度增加人民币汇率变化的不可预测性,合理引导市场预期,遵循内外兼顾、动态协调的原则来调整汇率政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丹 廖怡恺
自从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汇率升值2%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从盯住美元转变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就使得人民币汇率逐步成为衡量我国经济生活状况的重要依据,尤其体现在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方面。本文首先阐述了汇率对价格的传递效应,介绍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演变,回顾了2005年7月至2014年5月的人民币汇率和国内物价水平的变动情况,探究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价格变动的传递效应,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通货膨胀 传递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亚 李伟平 杨宇俊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变动对一国通货膨胀水平的决定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自回归分布滞后(ARDL)模型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以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衡量的国内通货膨胀的传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以CPI衡量的通货膨胀水平的传递是不完全的且存在明显的时滞,长期和短期汇率传递效应都很低;汇率变动对我国CPI的传递效应受食品价格冲击的影响非常大。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和货币政策实施等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詹小颖
本文通过构建人民币汇率与通货膨胀率的传导模型,探讨汇改前后两个时期人民币汇率与通货膨胀的动态相关性。实证研究显示,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对通货膨胀有一定的逆向冲击,这种逆向冲击的强度在汇改后表现得更强,从长期来看,两者协整且呈显著的正相关性,但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带来的通货膨胀抑制效应弱于长期内人民币升值对通货膨胀的驱动效应。从这个角度来看,新汇制对我国货币政策绩效的改善效应并不明显。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通货膨胀 汇改 货币政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家玮 孙华妤 门明
本文利用我国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价值量表和相应的数量模型,测算了人民币名义汇率变动通过进口中间投入对国内各部门以及社会生产不同环节价格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进口产品本币价格对汇率变动反应完全的情况下,人民币升(贬)值1%将引起的国内通货膨胀水平下降(上升)0.2%左右。但是由于进口产品本币价格对汇率反应不完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上升、热钱流入和人民币汇率升值空间限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汇率政策不适宜承担过多的反通货膨胀职能。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高瞻
本文在对外汇储备变动和汇率变动对物价水平产生影响的传导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VEC模型检验了在引入汇率因素的情况下外汇储备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分析表明,外汇储备变动可以通过货币供应量变动对通货膨胀产生影响,汇率变动也可以对通货膨胀产生影响,但是影响均比较小。而且,我国汇率变动会削弱外汇储备变动通过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外汇储备 汇率 物价水平 通货膨胀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贺光宇 庞晓波
通过将Taylor(2000)交错价格模型融入新开放宏观经济学模型(NOEM)导出实证模型,有效地将通货膨胀环境与汇率对国内价格传递相融合。选取1998年1月—2012年4月的数据对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传递效应在不同通胀环境下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对传递途径进行了脉冲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动的CPI传递的长短期效应均较低且受通胀环境影响较大,1998年初至2002年末的持续低通胀环境阻碍了汇率传递所有渠道是导致传递效率低的原因所在,2003年初至2012年4月的较高通胀环境下汇率传递的货币渠道较进口商品价格渠道冲击显著但作用符号相反。
关键词:
汇率传递 CPI 通货膨胀环境 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郝立君
在当前通货膨胀预期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如何稳定物价总水平已成为央行金融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2010年6月份我国重启人民币汇率改革,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本文运用VAR模型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以CPI为衡量指标的我国通货膨胀水平的影响,结果验证了学界关于人民币汇率升值能够通过传递效应降低国内的通货膨胀压力的观点,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贺力平 马伟
20世纪80年代以来,相对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经济增长呈现出三大特点:经济增速较快,贸易部门扩张较快以及持续的较高通货膨胀。毋庸赘言,贸易扩大有利于经济增长。但是贸易较快的增长如何能够出现在相对严重的持续性通货膨胀条件下?本文认为,可以通过扩展的货币替代模型来对这一问题进行解释。在加入了对于物价水平的适应性预期之后,货币替代模型得出一个结论,货币政策扩张(由通货膨胀上升来表示)使得国内居民部门对外汇的资产偏好加强,并由此推动本币持续贬值;不仅是名义贬值,而且还会有实际贬值;进而,实际汇率贬
关键词:
贸易扩张 持续性通胀 实际汇率 货币替代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润华 胡海鸥
文章采用VAR模型和协整分析的方法,实证分析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同比升值率(NERR)与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增长率(CPI)关系,结果表明:NERR变动与CPI变动之间是显著的格兰杰(Granger)相互因果关系,NERR变动对CPI变动的正向影响主要在当月,第一月至第三月快速消失,第七月具有短期的负向影响;CPI变动对NERR变动的正向影响在每个月份。而且,两者之间存在正向的长期均衡协整关系:CPI每上升1%,NERR就会上升1.539%。本文分析出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的作用机制,并在健全央行票据发行、完善外
关键词:
通货膨胀 人民币汇率 货币发行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程千杰
本文采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对经济政策、汇率变动和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支出的增加没有引起通货膨胀,广义货币供给量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由负逐渐转为正,说明货币供给量对通货膨胀的正向影响存在较长的时滞,提高利率可以在短期内缓解物价上升的压力,经济增长通常伴随着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升(即人民币升值)可以起到控制物价上涨的作用。
关键词:
通货膨胀 经济政策 经济增长 人民币汇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孟楠 赵茜
本文立足于我国当前现实情况,引入了外汇占款这一衡量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国际热钱流入情况的变量,旨在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并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VAR)、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量化汇率、外汇占款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方向、大小和时滞。实证结果发现,本币升值对通货膨胀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汇率的传递是不完全的,其作用过程受到人民币升值预期、全球流动性过剩、大宗商品和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微观厂商行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汇率 外汇占款 通货膨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