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13)
- 2023(18572)
- 2022(16057)
- 2021(15011)
- 2020(12558)
- 2019(29316)
- 2018(28475)
- 2017(54880)
- 2016(29247)
- 2015(32807)
- 2014(32260)
- 2013(32058)
- 2012(29334)
- 2011(26401)
- 2010(26199)
- 2009(23962)
- 2008(23256)
- 2007(19873)
- 2006(17274)
- 2005(15176)
- 学科
- 济(121630)
- 经济(121494)
- 管理(81854)
- 业(78695)
- 企(64703)
- 企业(64703)
- 方法(58522)
- 数学(51761)
- 数学方法(51116)
- 中国(33514)
- 农(31312)
- 财(31110)
- 贸(25704)
- 贸易(25693)
- 学(25330)
- 易(25060)
- 业经(24943)
- 地方(22550)
- 农业(20873)
- 制(20767)
- 务(18818)
- 财务(18738)
- 财务管理(18698)
- 理论(18654)
- 环境(18457)
- 技术(18193)
- 融(18012)
- 金融(18010)
- 和(17989)
- 企业财务(17769)
- 机构
- 大学(415757)
- 学院(409907)
- 济(172456)
- 经济(169185)
- 管理(162693)
- 理学(142025)
- 研究(140672)
- 理学院(140487)
- 管理学(137909)
- 管理学院(137175)
- 中国(105580)
- 京(87945)
- 科学(85346)
- 财(77707)
- 所(69399)
- 农(64777)
- 研究所(63653)
- 中心(63439)
- 财经(63357)
- 业大(60507)
- 经(58082)
- 江(56957)
- 北京(55482)
- 经济学(53965)
- 范(53492)
- 师范(52965)
- 院(51353)
- 农业(50865)
- 经济学院(48879)
- 财经大学(47699)
- 基金
- 项目(287501)
- 科学(227822)
- 基金(212988)
- 研究(207392)
- 家(186867)
- 国家(185211)
- 科学基金(159458)
- 社会(133661)
- 社会科(126912)
- 社会科学(126877)
- 基金项目(111696)
- 省(108437)
- 自然(104075)
- 自然科(101740)
- 自然科学(101712)
- 自然科学基金(99910)
- 教育(95298)
- 划(92377)
- 资助(88802)
- 编号(81773)
- 成果(65866)
- 部(64665)
- 重点(64395)
- 发(60434)
- 创(59345)
- 国家社会(56514)
- 课题(56131)
- 教育部(55884)
- 创新(55456)
- 科研(55392)
- 期刊
- 济(176363)
- 经济(176363)
- 研究(121074)
- 中国(75350)
- 学报(66271)
- 科学(61212)
- 管理(59101)
- 财(58237)
- 农(57626)
- 大学(50912)
- 学学(47853)
- 教育(42413)
- 农业(40345)
- 技术(34829)
- 融(34153)
- 金融(34153)
- 财经(30848)
- 经济研究(30517)
- 业经(26959)
- 经(26465)
- 问题(23211)
- 业(22287)
- 贸(21534)
- 图书(20157)
- 统计(19844)
- 技术经济(19514)
- 科技(19074)
- 版(19042)
- 理论(18929)
- 世界(18538)
共检索到593595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程显宏 王佳昊 杨珺涵
“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济的互惠互利。本文从企业进出国际市场动态决策层面,探究汇率变动对出口持续时间生存变化特点的影响,并考察不同汇率变动方向对中国与沿线国家出口持续时间的非对称性影响。研究发现:汇率变动增加会显著减少中国与沿线国家出口的持续时间;汇率变动对中国与沿线国家出口持续时间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影响,即当人民币贬值时,中国与沿线国家出口持续时间增加;中国与不同收入水平沿线国家的出口持续时间受到汇率变动的非对称性影响,中低收入水平沿线国家汇率变动的非对称性效应与中高收入和高收入水平沿线国家相反;不同类型产品中,中国与沿线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持续时间中存在非对称性效应且效应相反,初级产品中非对称性效应并不显著。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曹伟 言方荣 鲍曙明
本文将邻国效应引入汇率与贸易关系理论框架,运用空间面板模型,以"一带一路"国家为研究对象,采用OLS、相依回归以及面板数据两阶段工具变量法等估计方法和灵敏度分析法,研究了汇率变动、邻国效应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双边贸易的影响。结论表明:(1)整体而言,当期人民币升值反而使中国自"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口贸易减少,但滞后一期升值导致进口增加;当期和滞后一期的人民币贬值均有利于我国的出口贸易。(2)汇率变动对双边贸易的影响普遍小于邻国效应的影响;各国之间的邻国效应大小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但无论是中国自"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口贸易还是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贸易,邻国效应普遍表现为"竞争抑制"关系。(3...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小雪 王艳芳
在经济新常态及"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如何在汇率制度改革与对外贸易上寻求均衡以促进经济发展、稳定就业、提高人们的福利水平是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30个国家出口贸易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究出口贸易对中国人均GDP的贡献程度,并以出口为间接指标综合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人均收入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人民币贬值有利于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人民币贬值一个单位会引起出口增加约0.72个单位;出口占GDP的比重每增加1个百分点,人均收入约增加2.52个百分点。最后基于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出口贸易 人均收入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诚伦 王学凯
引入汇率变动引力模型,采用"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2002-2015年面板数据,研究汇率变动和外贸依存度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汇率变动不是影响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贸易的最重要因素,人民币升值促进了出口贸易,原因在于中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汇率变动不是很大;外贸依存度对出口贸易影响显著且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外贸依存度越小,出口潜力越大;两国之间距离对出口贸易有显著负向影响;缔结自由贸易协定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尚未显现。因此,我国应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以外贸依存度大小分类实施不同贸易政策,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并细化自由贸易协定。
关键词:
汇率变动 外贸依存度 出口贸易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广青 杜海鹏
贸易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内容。首先,本文研究了人民币汇率水平及波动变化对我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贸易的影响及汇改前后的差异。接下来,进一步研究了自贸区2的成立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人民币升值及波动增加均会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不利影响,但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远小于升值的影响;我国同其它国家成立自贸区有利于降低汇率变动对出口的不利影响;汇改前后,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存在差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收入水平的提高是拉动我国出口的重要动力。最后,针对得出的结论,本文提出了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汇率 汇改 自贸区 出口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邹宗森 王秀玲 冯等田
本文基于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SITC-5位码层面的出口数据,运用生存分析方法和离散时间模型,考察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贸易关系生存时间的分布特征以及第三方汇率波动对中国出口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关系平均生存时间仅为5.28年;第三方实际汇率波动幅度越大,双边出口贸易关系失败的风险越小,双边实际汇率波动幅度越大,双边出口贸易关系则越难维系;人民币国际化能够有效降低出口贸易关系失败的风险。实际汇率波动显著影响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因此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同时,应加强与沿线国家的货币政策协调,平抑汇率剧烈波动带来的风险,推动贸易、金融和区域经济合作,建立互利共赢的区域价值链体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肖平平 侯佳敏
现有研究汇率变化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普遍忽略了中国在第三国投资的变化。本文从空间角度出发,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利用2003-2016年中国在42个"一带一路"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估计汇率变化,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以及第三国效应的具体表现,实证发现:(1)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对外直接投资第三国效应普遍表现为"互补效应"。(2)人民币升值或东道国货币贬值会促进中国对东道国对外直接投资。(3)传统研究方法未考虑第三国效应探讨汇率变动对OFDI影响,计量结果存在正偏误。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邹宗森 郭昌明 冯等田
本文考察了1996—2018年人民币双边实际汇率变动和空间溢出效应对中国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的影响。研究发现:人民币双边实际汇率变动显著影响中国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口且存在门限效应,人民币升值能增加进口,贬值则抑制进口;实际汇率变动幅度低于门限值时对进口的影响明显超过高于门限值时产生的影响;中国自沿线国家进口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且表现出集聚性,在选择邻接矩阵、地理距离逆阵和经济距离矩阵作为权重矩阵以及在模型中引入因变量时间滞后效应后结论依然稳健。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时,应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基本稳定;同时应充分考虑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注重优化贸易结构和区域布局,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协同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平
本文将邻国效应和中心效应纳入传统的贸易需求模型,精细地刻画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外贸易受到邻国和该地区经济领先国家影响的程度与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实际汇率变动对欧洲区域的贸易具有显著影响;邻国效应在所有区域都十分显著,中国与某个国家的进出口在当期与其邻国构成竞争抑制关系,但是这种状况会在下一期得到调整;中心效应整体上表现出溢出效应,中心国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会带动整个区域的外贸发展,但是这种积极的辐射作用并不适合于同一区域中的所有国家,区域内某些国家的中心效应表现为挤出效应。据此,中国应实施差别化的贸易政策,以保证国别贸易与区域贸易之间的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马佳羽 韩兆洲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总量已经有所突破。与此同时,产品出口是否也变得更加稳定?本文采用高度细分且重复观测的出口纵向生存数据,使用Cox随机效应混合模型进行两种时期的对比研究,并在模型中考虑交互作用。研究发现:总体上,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出口贸易更加稳定,各地区差距明显缩小,高技术产品出口稳定性显著提升,技术型产品与非技术型产品拉开了差距,出口产品结构有所优化;同时对于GDP或人均GDP较低国家的出口稳定性推动最明显,尤其体现在技术型产品上;出口贸易几乎不受汇率波动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远距离对出口的不利影响,且较大的初始贸易额所带来的优势对高技术产品出口稳定性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双边贸易联系的紧密性体现得更明显,而且双边贸易联系越紧密越有利于技术型产品出口。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薇 李冉
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分为资源寻求型、市场寻求型、效率寻求型和战略配置型四种类型,并利用面板数据构建模型,对不同类型投资的出口贸易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均能促进出口,其中,资源寻求型和效率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具有较强的出口创造效应,市场寻求型和战略配置型出口创造效应相对较小。建议进一步加强对资源丰富、具有生产要素比较优势国家和地区的直接投资,同时积极开展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对外直接投资,从而加强同"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合作,促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伟雄 马文怡
加快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贸易,进一步深化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是中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10~2019年中国与49个沿线国家的数据,测算沿线各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并将其引入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以探讨沿线各国贸易便利化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从地理位置看,贸易便利化水平从中东欧到东南亚呈现出先降后升的"U"型发展趋势,地区差异和国别差异仍然较大;贸易便利化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大部分沿线国家的贸易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因此,本文提出借助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机遇,促进沿线各国贸易便利化,进一步挖掘中国文化产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潜力,加快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晓钟 吕培培
本文基于2007-2016年61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面板数据,从整体、区域和时间维度上分析互联网的发展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互联网总体上显著地促进了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但在互联网对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影响上存在着区域差异,而且互联网对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具有动态性,2007—2011年期间影响不显著甚至有抑制效应,而2012—2016年期间则大多呈现出促进效应甚至趋强的态势。本文进一步探讨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互联网+"行动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提供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
互联网 一带一路 进出口贸易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樊兢
本文以2007~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47个国家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数据为样本,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非效率的影响因素、贸易效率和贸易潜力。研究结果表明:自由贸易协定与进口国的基础设施、通关效率、创新能力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削减是促进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其出口的因素;进口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商业市场成熟度是阻碍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其出口的因素;贸易效率最高和最低的区域分别是东南亚7国和西亚北非10国;贸易潜力最大和最小的伙伴国分别是印度和黑山。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崔远淼 沈璐敏
以"一带一路"沿线45国2003~2014年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出口经验能否提升对外直接投资。研究结果显示,出口经验显著提升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在基准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公共治理、能源禀赋和地理区位与出口经验交互项的实证结果还显示,出口经验对直接投资的促进效应随着东道国治理水平提升而提高,对陆上丝绸之路国家的作用显著低于海上丝绸之路国家,而能源禀赋并未直接或间接通过出口经验对直接投资产生作用。这些研究结论说明,企业在不确定性外部环境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倾向于通过建立出口学习曲线并依此进行直接投资决策。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