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37)
2023(6694)
2022(5476)
2021(4869)
2020(4125)
2019(9530)
2018(8924)
2017(17757)
2016(9583)
2015(10769)
2014(10787)
2013(10861)
2012(9648)
2011(8392)
2010(8564)
2009(8252)
2008(8772)
2007(8081)
2006(7145)
2005(6705)
作者
(28406)
(23751)
(23459)
(22008)
(15071)
(11238)
(10799)
(9037)
(8885)
(8434)
(8050)
(7850)
(7587)
(7334)
(7309)
(7075)
(7011)
(7011)
(6873)
(6725)
(5709)
(5688)
(5665)
(5418)
(5308)
(5218)
(5138)
(5135)
(4622)
(4618)
学科
(69655)
企业(69655)
(63862)
管理(52618)
(48053)
经济(47991)
方法(26472)
(21466)
数学(19287)
数学方法(19217)
业经(18821)
(18684)
财务(18679)
财务管理(18671)
企业财务(17817)
技术(13329)
企业经济(11886)
(11728)
经营(11025)
(10812)
(10440)
技术管理(10256)
理论(10103)
(10086)
决策(9153)
(8738)
计划(8685)
(8333)
贸易(8326)
(8136)
机构
学院(149892)
大学(147172)
(68660)
管理(68474)
经济(67585)
理学(58918)
理学院(58457)
管理学(58000)
管理学院(57701)
研究(40710)
中国(35539)
(34233)
(29326)
财经(27422)
(24820)
(23203)
商学(21101)
商学院(20932)
科学(20840)
经济学(20761)
财经大学(20389)
(19489)
中心(19459)
业大(19044)
经济学院(18801)
(18335)
经济管理(18289)
北京(17967)
(17566)
研究所(17064)
基金
项目(92937)
科学(76569)
基金(72063)
研究(67240)
(61153)
国家(60563)
科学基金(55418)
社会(46307)
社会科(44248)
社会科学(44231)
基金项目(38473)
自然(36640)
自然科(35944)
自然科学(35936)
(35908)
自然科学基金(35446)
教育(31126)
资助(29485)
(29018)
编号(25544)
(22359)
(21777)
(21584)
创新(20135)
重点(19758)
教育部(19582)
人文(19474)
国家社会(19328)
成果(19117)
(18842)
期刊
(76191)
经济(76191)
研究(42155)
(32905)
管理(31646)
中国(25472)
科学(19293)
学报(17587)
(16536)
金融(16536)
财经(15405)
技术(14272)
大学(14214)
学学(13841)
(13814)
(13293)
业经(12147)
经济研究(11992)
财会(10835)
技术经济(10523)
问题(9180)
农业(8801)
会计(8537)
(8412)
商业(8222)
现代(8058)
经济管理(8027)
教育(7492)
国际(7469)
(7466)
共检索到2229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雅琦  卢冰  洪圣杰  
基于2007—2011年全国税收调查数据和中国海关数据的匹配数据,本文从要素市场扭曲角度研究汇率变动对不同地区企业绩效的差异化影响。研究发现,对于进口企业而言,人民币升值对企业绩效提升的作用在高要素市场扭曲地区更加明显。通过构建一个具有内生化中间品进口决策的模型,本文提出,最终品生产企业的中间品进口比例会随地区要素市场扭曲度提高而增加,因此,本币升值对位于高要素市场扭曲度地区(高中间品进口比例)的企业更有利。另外,本币升值还会通过扩大下游企业产出进一步促进国内上游中间品生产企业的产量提升。实证检验结果支持了理论分析的预测,并在一系列检验中保持稳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寿峰  邓宇铭  
本文利用中国取消农业税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探讨区县级政府财政压力对政府决策和微观企业资源配置的影响,进而分析由此带来的宏观经济绩效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行为受到财政压力的影响,农业税改革带来的财政压力使企业资本要素投入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缺口上升5.72%,企业资本要素投入不足情况加剧,而对劳动要素投入的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财政压力对企业资本要素投入的扭曲效应更多源于税收征管提高、环境规制放松、交易费用增加和企业规模分布变异,这一干扰效应最终导致经济总量生产率平均下降约19.32%。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文珍  李平  
文章利用中国微观企业数据,分析、检验了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OFDI的平均效应及其异质性特征,并使用离散时间生存模型考察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OFDI相关存续时间的影响。结果发现,要素市场扭曲与企业OFDI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即要素市场扭曲促进了企业OFDI;异质性特征检验说明要素市场扭曲更倾向于促进非国有企业和高效率企业前往高治理水平东道国进行OFDI;进一步地,要素市场扭曲显著缩短了企业的OFDI准备时间和持续时间,这表明要素市场扭曲在促进企业进行OFDI的同时,受其驱动的企业可能不具备较强的国外"生存"能力。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磊  朱帆  
企业进入退出选择机制和资源再配置机制是提升生产率水平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实证分析要素市场扭曲、企业进入退出与生产率三者之间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要素市场扭曲抑制了以生产率为基础的市场选择机制对企业退出的影响,要素市场扭曲程度越高,低效率企业退出概率越低;要素市场扭曲降低了企业更替的竞争效应与学习效应对生产率动态演化的影响。此外,通过对省级层面总量生产率进行静态与动态分解,发现要素市场扭曲阻碍了资源再配置机制对总量生产率的贡献。要素市场扭曲降低1%,企业间资源再配置效率提高0.53%,企业进入退出净效应对总量生产率的贡献提高1.43%。本文研究对于理解要素市场改革与总量生产率演化之间的内在机制提供了独特视角与政策启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肖建忠  彭甲超  程胜  
现有经济增长文献强调要素市场扭曲的消极作用,且在研究中忽视产业的特殊性和禀赋特征。本文基于Hsieh和Klenow模型引入资本偏袒,讨论要素市场扭曲对能源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结果表明,资本市场扭曲“良性”影响能源企业TFP,资本扭曲程度提高1%,能源企业TFP将上升1.43%;而劳动力扭曲则制约能源企业TFP,劳动力扭曲程度下降1%,能源企业TFP将提升4.33%;要素市场扭曲对TFP的影响效应呈现异质性特征,这种特征根源于企业性质、行业特征与区位因素等。“反事实”框架指出,纠正资本和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后,能源企业TFP提升分别约51.8259%和9.8093%。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戴魁早  刘友金  
本文基于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归纳,提出了要素市场扭曲影响创新绩效的几个假说,利用要素市场扭曲指数及中国高技术产业1997-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多种面板计量方法,经验考察了要素市场扭曲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要素市场扭曲显著地抑制了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提升,而且对创新绩效较低地区的负面影响尤为突出;在规模较大、外向度较高、经济绩效较好以及技术密集度较低的企业中,其抑制效应较小;企业特征对于要素市场扭曲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均表现出显著的门槛效应,成为规避要素市场扭曲的创新抑制效应的关键因素。因此,进一步推动中国要素市场发展以及适当改变企业规模等企业特征,对提升中国产业创新绩效及...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杰琦  汪同三  
考虑到中国转型期要素市场存在扭曲的典型事实,首先从产业结构、环保技术、要素市场扭曲及经济发展等渠道,阐释FDI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机理;然后构造联立方程组,检验FDI和要素市场扭曲影响碳排放绩效的机制;最后采用弹性分析法测算FDI对碳排放绩效的总效应及细分效应,并基于反事实检验法评估要素市场扭曲引发的FDI环境效应的损失。结果发现:(1)FDI通过产业结构与要素市场扭曲途径恶化了碳排放绩效,但能通过推动环保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改善碳排放绩效;(2)要素市场扭曲不仅强化了FDI负面的产业结构效应,且弱化了FDI对环保技术正向的溢出效应,因此不利于发挥FDI对环境的积极影响;(3)FDI总体上改善了碳排放绩效,消除要素市场扭曲可使FDI的环境福利效应提升约102.4%。因此,深化要素市场改革,对促进FDI正向的环境效应,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杰琦  汪同三  
考虑到中国转型期要素市场存在扭曲的典型事实,首先从产业结构、环保技术、要素市场扭曲及经济发展等渠道,阐释FDI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机理;然后构造联立方程组,检验FDI和要素市场扭曲影响碳排放绩效的机制;最后采用弹性分析法测算FDI对碳排放绩效的总效应及细分效应,并基于反事实检验法评估要素市场扭曲引发的FDI环境效应的损失。结果发现:(1)FDI通过产业结构与要素市场扭曲途径恶化了碳排放绩效,但能通过推动环保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改善碳排放绩效;(2)要素市场扭曲不仅强化了FDI负面的产业结构效应,且弱化了FDI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江波  谭周令  
从要素市场扭曲的视角分析了中国出口企业对外贸易额保持高速增长而企业研发投入长期不足这一现象的形成机制,并从企业微观层面进行了经验验证。结果表明:要素市场扭曲对出口企业研发行为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企业对廉价生产要素的过度依赖;在考虑市场竞争后,要素市场扭曲对处于低竞争程度行业中的企业研发抑制作用更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杰  周晓艳  郑文平  芦哲  
本文从中国要素市场扭曲这一典型事实出发,研究其是否会激励中国企业出口及其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可能具有的负面效应。研究发现:要素市场扭曲激励了中国本土企业出口,同时也激励了外资企业的出口动机,但这种激励效应要小于本土企业;要素市场扭曲程度较高的地区中本土企业的利润率相对较低,且扭曲程度越高,有出口的本土企业利润率越低。这表明要素市场扭曲相对提升了外资出口企业在中国本土市场的竞争力。本文的研究昭示中国到了着力推进要素市场的市场化进程以促进出口导向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鲁  王磊  邓芳芳  
资源错配突出表现为企业间持续而显著的生产率差异,这一现象在中国制造业中尤其明显。文章基于中国要素市场化改革滞后性的典型事实,研究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间生产率差异的影响机理。在放松了经典模型关于企业进入与退出某一行业是外生的基本假设后,新的理论分析揭示:扭曲的要素价格影响了企业的生产行为及其进入与退出决策,降低了市场均衡时生产率分布的临界值,从而使得低效率的企业得以继续存活,造成优胜劣汰的市场选择机制部分失灵,最终导致企业间生产率差异的扩大。进一步地,文章基于中国市场化指数估算了行业要素的价格扭曲程度,并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的制造业企业数据检验要素市场扭曲与企业间生产率差异...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郑腾飞  赵玉奇  
文章基于Melitz (2003)企业异质性理论构建厂商出口决策模型,利用2005-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库,从要素市场扭曲角度分析交通设施影响企业出口的微观机制。研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对企业出口倾向和出口数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进入国内市场固定成本大于进入国际市场成本时,地区要素市场扭曲程度越高,交通基础设施的促进作用越明显。聚焦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可以进一步发现,要素市场扭曲对非国有部门企业的抑制作用更突出,改善交通基础设施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更有助于带动非国有企业的出口。研究结果还显示,交通基础设施和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交通基础设施和要素市场扭曲对中西部地区企业出口数量的促进作用比东部地区企业更大。这一结论不受内生性的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杰  周晓艳  李勇  
本文使用2001—2007年间工业企业样本分析要素市场扭曲是否抑制了中国企业R&D投入,结果发现:在要素市场扭曲程度越深的地区,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企业R&D投入的抑制效应就越大;要素市场扭曲对不同特征企业R&D投入的抑制效应存在显著差异,要素市场扭曲所带来的寻租机会可能会削弱或抑制企业R&D投入;要素市场扭曲对外资企业R&D投入也产生了抑制效应,外资企业可能也利用寻租活动来获得中国要素市场扭曲所带来的低成本要素投入和租金收益;要素市场扭曲是造成本土企业和外资企业竞争力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地方政府对要素市场的管制或控制,短期内虽然可能有助于地方政府调动资源促进经济增长,但这会显著抑制地区内企业R...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葛立宇  
Baumol认为企业家行为模式受到所在制度环境的影响,良好的制度环境会促进企业家从事增加社会福利的生产性活动,比如创新;而制度环境不佳会导致企业家从事攫取社会利益的非生产性活动,比如寻租。Baumol的企业家才能配置理论在中国具体情境中,是否有其适用性?以我国2009-2014年省级层面面板数据,利用各省份人均土地出让面积作为地区要素市场扭曲的工具变量,在有效控制内生性可能导致的模型估计偏误后,实证考察了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家寻租活动的作用效应。研究发现,转轨时期我国地区要素市场扭曲程度越深,企业家寻租活动就越多。进一步通过系数检验以及Bootstrap方法考察企业家寻租活动在地区要素市场扭曲和企业创新强度之间的中介效应,证实了"要素市场扭曲→企业家寻租活动增多→企业创新强度减弱"传导机制的存在,可为深化中国要素市场机制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伯强  杜克锐  
节能是我国现阶段能源战略最主要的部分。"十二五"期间政府关闭落后产能等行政措施的操作空间将大大减小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完善要素市场,系统性考虑能源效率问题,才能有效地激发节能潜力。本文利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SFA模型和反事实计量的方法,对我国1997—2009年要素市场扭曲的能源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要素市场扭曲对我国能源效率的提升有显著负面影响;消除要素市场扭曲年均可提高10%的能源效率和减少1.45亿吨标准煤的能源浪费;要素市场扭曲的能源损失量占总能源损失的24.9%—33.1%之间。因此,进一步推动我国要素市场市场化进程,提高能源效率,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对建设节约型社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