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64)
- 2023(12558)
- 2022(10114)
- 2021(9096)
- 2020(7446)
- 2019(16736)
- 2018(16277)
- 2017(31558)
- 2016(16604)
- 2015(18425)
- 2014(18169)
- 2013(18239)
- 2012(16981)
- 2011(15260)
- 2010(16015)
- 2009(15298)
- 2008(14585)
- 2007(13320)
- 2006(12178)
- 2005(11660)
- 学科
- 济(84290)
- 经济(84205)
- 业(79249)
- 企(72702)
- 企业(72702)
- 管理(61522)
- 业经(30667)
- 方法(29683)
- 中国(28402)
- 财(27245)
- 融(26861)
- 金融(26861)
- 农(26526)
- 银(24458)
- 银行(24450)
- 行(23901)
- 地方(22687)
- 数学(21713)
- 数学方法(21612)
- 农业(19734)
- 务(19719)
- 财务(19693)
- 财务管理(19673)
- 制(19625)
- 贸(18797)
- 贸易(18779)
- 企业财务(18648)
- 易(18353)
- 技术(17993)
- 策(15027)
- 机构
- 学院(241562)
- 大学(232704)
- 济(111795)
- 经济(109803)
- 管理(96093)
- 理学(80571)
- 理学院(79817)
- 研究(79528)
- 管理学(79047)
- 管理学院(78590)
- 中国(70761)
- 财(53972)
- 京(48930)
- 科学(42467)
- 财经(41676)
- 所(39268)
- 江(38894)
- 中心(38202)
- 农(37910)
- 经(37741)
- 研究所(34619)
- 经济学(34499)
- 州(31510)
- 经济学院(31263)
- 北京(31257)
- 财经大学(30600)
- 业大(30070)
- 农业(29158)
- 商学(28766)
- 商学院(28508)
- 基金
- 项目(147011)
- 科学(118203)
- 研究(113568)
- 基金(106953)
- 家(89962)
- 国家(89011)
- 科学基金(78904)
- 社会(75489)
- 社会科(71924)
- 社会科学(71909)
- 省(59562)
- 基金项目(55907)
- 教育(50202)
- 自然(47305)
- 划(47291)
- 自然科(46249)
- 自然科学(46242)
- 编号(45790)
- 自然科学基金(45497)
- 资助(43547)
- 发(37825)
- 成果(36021)
- 业(34869)
- 创(34582)
- 重点(32667)
- 部(32518)
- 发展(31807)
- 课题(31806)
- 创新(31381)
- 国家社会(31372)
- 期刊
- 济(134457)
- 经济(134457)
- 研究(78116)
- 中国(52803)
- 财(44892)
- 管理(42598)
- 融(40657)
- 金融(40657)
- 农(37359)
- 科学(29000)
- 学报(27136)
- 农业(25075)
- 业经(24410)
- 技术(23743)
- 大学(22316)
- 教育(21927)
- 财经(21571)
- 经济研究(21339)
- 学学(21284)
- 经(18695)
- 问题(17317)
- 贸(15807)
- 业(15322)
- 技术经济(15024)
- 国际(14562)
- 世界(13895)
- 现代(13061)
- 商业(12960)
- 经济管理(12116)
- 财会(12091)
共检索到3945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雅琦 卢冰
本文基于2000-2007年匹配的中国海关和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探究汇率变动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研发支出的影响,并进一步区分处于不同融资约束状况下企业的异质反应。结果表明,企业层面实际有效汇率上升(本币升值)显著促进了出口企业研发支出增加,且企业受到的融资约束越轻,这种效应越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竞争渠道和中间品进口渠道为实际有效汇率上升促进出口企业研发的两个可能渠道。本文在微观层面上证明了融资约束在出口企业创新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为加快金融市场化改革及改善出口企业融资环境提供了政策依据。
关键词:
汇率变动 融资约束 出口企业 研发支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伯伟 田朔 许家云
基于2000~2006年中国出口企业层面的数据,实证检验汇率变动与企业出口之间的关系是否受到融资能力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融资能力是影响出口企业对汇率变动承受能力的重要因素,不同的企业类型及不同金融发展水平下融资能力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进一步基于倾向评分匹配的倍差法分析可知,企业上市行为在其承受汇率变动时起到的作用相比传统融资而言较弱。
关键词:
汇率变动 融资能力 企业出口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啟仁 黄建忠
本文基于人民币汇率水平变动和波动弹性增大的背景,分析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出口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以及融资约束等异质性特征的重要调节作用。基于Aghion et al.(2009)的扩展理论分析认为,不利的汇率冲击会减少支撑出口企业研发投资的资金,当企业面临较大的融资约束时,出口企业研发投资的概率显著降低。本文进一步采用2008-2011年"海关"与"全国税收调查"匹配数据库,详细地度量了企业级实际有效汇率等指标,实证研究发现:有效汇率的升值和预期波动风险的增大均显著不利于出口企业研发投资,但是,融资约束越低、出口产品种类和目的地越多的企业却能更好地隔绝汇率的不利冲击,政府的扶持和研发费用所得税减免政策也起到显著的对冲作用。
关键词:
汇率变动 研发投资 融资约束 人民币汇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啟仁 黄建忠
本文基于人民币汇率水平变动和波动弹性增大的背景,分析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出口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以及融资约束等异质性特征的重要调节作用。基于Aghion et al.(2009)的扩展理论分析认为,不利的汇率冲击会减少支撑出口企业研发投资的资金,当企业面临较大的融资约束时,出口企业研发投资的概率显著降低。本文进一步采用2008-2011年"海关"与"全国税收调查"匹配数据库,详细地度量了企业级实际有效汇率等指标,实证研究发现:有效汇率的升值和预期波动风险的增大均显著不利于出口企业研发投资,但是,融资约束越低
关键词:
汇率变动 研发投资 融资约束 人民币汇率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申祥 王玉 王晓迪
为了验证市场竞争、融资约束与出口企业研发的关系,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2005—2007年的微观企业数据,考察了市场竞争与融资约束对出口企业研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市场竞争对出口企业研发的影响呈现为倒U型关系,即:一定程度的市场竞争会促进出口企业的研发,而过度的市场竞争则会抑制出口企业研发。融资约束对出口企业研发具有抑制效应,但是对于不同类型的所有制企业,其抑制的显著性存在差异。融资约束对民营和外资出口企业的研发抑制作用显著,而对国有出口企业的影响不明显。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申祥 王玉 王晓迪
为了验证市场竞争、融资约束与出口企业研发的关系,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2005—2007年的微观企业数据,考察了市场竞争与融资约束对出口企业研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市场竞争对出口企业研发的影响呈现为倒U型关系,即:一定程度的市场竞争会促进出口企业的研发,而过度的市场竞争则会抑制出口企业研发。融资约束对出口企业研发具有抑制效应,但是对于不同类型的所有制企业,其抑制的显著性存在差异。融资约束对民营和外资出口企业的研发抑制作用显著,而对国有出口企业的影响不明显。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旋
本文从企业的融资约束角度出发,研究汇率变动对中国企业出口的影响,在考虑中国企业融资特性、放宽既有研究中出口不能获得外部融资假设的基础上,构建了融资约束条件下的微观企业出口模型,并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融资约束在汇率升值对企业出口的影响中具有双重正向效应,一方面,汇率升值通过降低出口企业的融资约束直接促进出口;另一方面,汇率升值会通过融资约束降低企业的出口生产率条件,从而间接促进出口。(2)产权性质分组中,汇率变动的融资约束机制在国有和私营企业中影响较大,在外资企业中作用较小;动态决策分组中,融资约束机制在企业是否进入出口市场中起关键作用,在增减出口量中作用较小,在是否退出市场中不直接发挥作用。由此从微观角度解释了"中国汇率调整之谜",即人民币升值能够有效提高国有和私营企业的流动性,帮助更多企业满足融资约束条件进入出口市场,从而带动出口增加。
关键词:
汇率变动 融资约束 中介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罗长远 季心宇
出口和研发被认为是具有互补性的企业活动。然而,在融资约束之下,这两类活动均会受到不利影响。特别是,它很可能导致出口和研发不再同时可行,并在二者之间引起权衡取舍的关系。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利用2009~2013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构造反映企业融资约束的代理变量,我们借助多项式选择模型进行实证研究。估计结果显示,融资约束对企业只出口或只研发产生了负向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它削弱了企业同时出口和研发的可能性。进一步地,融资约束对研发的负向影响超过了对出口的负向影响,在出口和研发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出口对研发活动的"挤出"效应。在尝试了其他融资约束指标之后,这些估计结果依然稳健。
关键词:
融资约束 出口 研发 互补性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曹珂
"融资难、融资贵"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使用世界银行发布的《投资环境调查(2005)》的中国企业数据,实证分析融资约束对中国企业出口参与的影响。研究结论认为,由于中国金融发展的独特性,导致融资约束对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出口参与的影响机制存在着显著差异。融资约束并未构成制约中国国有企业出口参与的主要因素;而中国民营企业出口参与可能性的增加则依赖于融资成本的降低;融资约束对外资企业的出口参与不具有影响作用。
关键词:
金融发展 融资约束 所有制 生产率 出口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毛毅
利用世界银行投资环境调查数据,研究了融资约束、金融发展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融资约束与金融发展是影响企业出口概率及出口收益的重要因素。进一步研究发现,融资约束与金融发展对企业出口概率及出口收益的影响因所有制不同而存在差异。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降低对其出口概率及出口收益将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融资约束的降低对出口概率及出口收益的影响不显著。另外,金融发展对不同所有制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也存在差异,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将得到显著缓解,而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却不显著。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连星 张杰 金群
本文利用中国海关贸易和工业企业的合并数据,通过构建企业运营资本投资敏感性指标作为企业融资约束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融资约束对企业出口三元边际的影响效应。计量模型的检验结果显示:第一,融资约束对企业出口的进入边际以及扩展边际呈现显著的制约效应,对企业出口的集约边际影响不大,企业融资约束与扩展边际存在典型的"U型"关系。金融发展程度的提升能够极大改善企业的融资约束的制约效应;第二,从不同出口方式来看,融资约束对加工贸易企业的出口进入形成一定的抑制效应。在扩展边际方面,融资约束对从事加工贸易和混合贸易企业的高端出口能力产生极大的制约效应,而对一般贸易的出口能力影响不显著。此外,作为"看得见...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徐榕 赵勇
本文就融资约束对企业出口决策的影响进行分析。在构建一个包含融资约束因素的异质性企业出口决策模型基础上,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大样本微观企业数据考察了融资约束影响企业出口决策的机制。结果发现,企业融资约束的降低不但能直接提高企业出口市场进入的可能性,还会通过放大企业的"自选择效应",间接地提高生产率对出口市场进入的促进作用。同时,企业所处的外部融资环境的改善还会对企业自身融资约束对出口的影响起到进一步的放大作用。而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不但在出口市场的进入倾向上存在差异,企业融资约束状况变化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出口市场进入决策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关键词:
融资约束 出口决策 生产率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何欢浪 陈琳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的中国企业微观调查数据,在中国独特的制度环境下考察政治关联、融资约束如何影响中国企业的出口行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国内市场分割的背景下,政治关联的存在不利于企业出口;在金融市场欠发达的情况下,融资约束的存在也不利于企业出口;但是,融资的改善可以鼓励有政治关联的企业更多地走向出口市场。本文的研究意味着,有政治关联的企业倾向于利用国内市场,而没有政治关联的企业则侧重于发展国外市场。政府整合分割的国内市场,可以鼓励没有政治关联的企业服务国内市场;政府积极改善融资环境,可以鼓励有政治关联的企业走向国际市场。这样,有或没有政治关联的企业都可以同时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需求,发挥规模经济效应,最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政治关联 融资约束 市场分割 企业出口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史恩义 李珍 岳泽亮
企业信贷声誉是影响企业出口的重要因素。数理模型分析表明:信贷声誉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出口;但总的来说,二者关系表现出非线性特征。文章通过界定并测度企业信贷声誉,使用probit和tobit模型并选取工具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1)我国企业信贷声誉水平呈正态分布。(2)企业信贷声誉不仅直接促进企业出口决策,还可以通过影响融资约束这一间接渠道放松企业参与出口的条件,增大出口可能性,这一点在中小型企业中表现尤为明显;此外,企业信贷声誉也通过相同的渠道对出口密集度产生影响。(3)我国企业信贷声誉对出口的影响存在"倒U型"的关系,即随着企业信贷声誉的不断积累,其对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明显减弱,这可能是因为地区市场化水平与信贷声誉机制具有相互替代关系。因此,我们要注重培育良好的企业信贷声誉,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关键词:
信贷声誉 融资约束 企业出口 非线性关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蒋冠宏
与直接出口相比,间接出口降低了企业出口的固定成本,但增加了出口的可变成本。本文首先在Melitz(2003)的理论框架下引入融资约束和多种出口模式,研究发现融资约束大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间接出口模式,以节约出口固定成本和缓解融资约束。基于此,本文利用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融资约束对我国企业出口模式的影响。本文发现:第一,融资约束的增加不仅增加了企业间接出口的可能性,也增加了间接出口规模;第二,对外部融资依赖较大的企业而言,融资约束的增加对企业间接出口模式和间接出口规模的影响更加明显;第三,生产率对企业出口模式的影响不明显,但企业规模、经营时间、外资和研发投入的增加降低了间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