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39)
2023(18317)
2022(15932)
2021(14483)
2020(12144)
2019(27951)
2018(27572)
2017(53473)
2016(28702)
2015(32078)
2014(32061)
2013(31737)
2012(29453)
2011(26569)
2010(26596)
2009(24408)
2008(23519)
2007(20573)
2006(18322)
2005(16251)
作者
(83133)
(69599)
(68957)
(65451)
(44238)
(33306)
(31240)
(27322)
(26436)
(24683)
(23665)
(23474)
(22122)
(21932)
(21560)
(21396)
(20611)
(20166)
(19868)
(19829)
(17329)
(17169)
(16802)
(15943)
(15686)
(15484)
(15326)
(15072)
(14139)
(13652)
学科
(134826)
经济(134700)
管理(79925)
(77232)
(61638)
企业(61638)
方法(56558)
数学(49752)
数学方法(49184)
中国(34532)
(33480)
地方(30953)
(30749)
业经(27728)
(26747)
农业(23352)
(21673)
贸易(21659)
(20879)
(20869)
环境(19025)
理论(18806)
(18679)
金融(18677)
(18434)
(18368)
银行(18315)
技术(18305)
(17744)
财务(17664)
机构
大学(410192)
学院(409170)
(174408)
经济(170963)
管理(160171)
研究(142211)
理学(138461)
理学院(136954)
管理学(134529)
管理学院(133804)
中国(105698)
(87245)
科学(86144)
(78086)
(71396)
(66928)
研究所(64894)
中心(63854)
财经(62458)
业大(60570)
(59834)
(56888)
北京(55317)
经济学(53772)
(53593)
师范(53032)
农业(52055)
(51610)
(48284)
经济学院(48280)
基金
项目(278350)
科学(218970)
基金(202292)
研究(201938)
(176844)
国家(175392)
科学基金(150648)
社会(128773)
社会科(122170)
社会科学(122140)
(108130)
基金项目(106571)
自然(97700)
自然科(95453)
自然科学(95431)
自然科学基金(93727)
教育(92732)
(91008)
资助(84532)
编号(81142)
成果(65199)
重点(62434)
(62235)
(61586)
(57356)
课题(56226)
创新(53615)
国家社会(53449)
科研(53227)
教育部(53043)
期刊
(193619)
经济(193619)
研究(124384)
中国(77596)
学报(64381)
(60371)
管理(60021)
科学(59143)
(58707)
大学(49074)
学学(46448)
教育(42838)
农业(41652)
技术(37097)
(37045)
金融(37045)
经济研究(32313)
财经(31087)
业经(30536)
(26653)
问题(24844)
(21368)
技术经济(21308)
统计(19780)
图书(19569)
理论(19505)
科技(18906)
(18555)
商业(18529)
(17923)
共检索到6091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马宇  安晓庆  
汇率在各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选取92个经济体1997—2016年的样本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并利用系统GMM方法估计汇率变动对不同收入水平经济体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收入和中高收入经济体汇率升值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中低收入和低收入经济体汇率升值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汇率变动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两大间接渠道的影响效果会因收入水平不同而有所差异。同时,利用变量替换和TSLS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基本一致。最后得出政策启示,即任何经济体使用汇率作为宏观经济调控工具必须与经济发展阶段协调一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永忠  夏孟秋  
新世纪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十五”计划以来,我区国民经济出现了加速发展的态势,呈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较快发展,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净出口三大需求快速增长的良好格局。今年以来,这种经济加速度发展的势头表现得更为充分,且初步实现了速度与结构、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上海市统计局综合处课题组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经济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尤其是1992—2007年,地区GDP连续1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但近年来,在外部环境深刻变化和自身增长因素转变的综合作用下,上海经济增长平台已显趋势性下移,下阶段上海经济将如何运行,支撑经济增长的动力格局将如何演变,是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本文从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经济增长的4个阶段入手,着重分析各个阶段经济增长动力格局及其演变,并对“十三五”时期上海经济面临的宏观环境和增长动力要素的变化趋势作基本判断,在此基础上对经济增速作出情景分析和预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可  徐唐奇  李平  张安录  
城市用地扩张与土地财政现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两者存在耦合关系。利用中国大陆地区264个城市2002-2011年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提升,城市用地规模与土地财政收入呈递增趋势,组内差距扩大,两者具有相关性;城市用地扩张对土地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城市用地扩张都是土地财政收入增长的GranGer原因,但仅在全面工业化阶段存在反向关系。在现有制度设计下,城市用地扩张增加了土地供给,但仍满足不了城市因经济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产生的用地需求,是土地财政产生的根本原因,土地财政的增长是城市用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天配  
本文选取单位GDP废水排放总量、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烟尘排放量和工业粉尘排放量来体现中国环境质量的好坏,以人均GDP为影响变量,构建了6个非线性回归模型来实证研究中国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证明了不同研究阶段以单位GDP"三废"排放所体现的环境质量与人均GDP之间遵循的轨迹。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海鸣  
中国经济发展阶段与增长方式的转变孙海鸣一、经济发展阶段与增长方式:要素替代分析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增长,各种类型的结构变动,是增长的衍生物或逻辑结果。虽然,结构变动的优劣,会影响经济增长的数量或质量,但是,它不会影响经济增长是财富积累主体来源的基本趋...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坤荣  滕永乐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增速呈现连续回落调整态势,主要宏观经济指标持续走低,但是并不能简单地判断为周期性调整。由于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分配结构和需求结构等长期趋势正在发生逆转,标志着原有经济增长模式的终结,经济已经进入发展阶段转换时期。为此,必须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增长效益上来,通过在规模效率、技术效率、配置效率和管理效率四个维度持续推动改革,激活市场活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茜  苏利阳  汝醒君  
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最重大问题之一,探讨社会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就成为国际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焦点问题。文章采用探讨二者变量关系的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不同发展阶段下6个典型发达国家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个典型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之间具有长期协整关系;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是不同的;即使在相同的发展阶段,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也不同。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姜海  曲福田  
准确把握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的长期关系对于科学制定耕地保护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C-D生产函数和线性回归方法,应用江苏省县(市、市区)面板数据,对不同发展阶段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响应进行了经济计量分析。结果表明:①1996-2004年,江苏省第二、三产业增加值的固定资本、就业人数和建设用地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529、0.318、0.19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5.6%、4.2%、1.7%;②苏北地区建设用地弹性系数为0.264,明显高于经济相对发达的苏南和苏中地区;③技术效率对地区建设用地扩张存在显著的负向作用。随着发展阶段提升,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减小,集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倪国华  徐丹丹  谢志华  
1978~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0.5倍,被称为"中国奇迹"。然而,有关国有企业在中国奇迹形成过程中的功能与效率仍存在很大争议。为了定量回答这一核心问题,本文构造了全新的变量指标体系,并基于国泰安数据库横跨31个省份的企业面板数据,采用WLS、分位数回归及固定效应模型等方法定量分析了国有企业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相对效率差异,进而模拟国有企业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效率图谱。效率图谱表明:虽然处于起飞阶段的地区迅速实现技术模仿工业化,国有企业具有较强的宏观效率,但国有企业在微观效率方面的短板也将随相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逐步显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燕  
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强相关关系。技术创新主要是通过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提高产业效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文章在构建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和技术创新水平的理论模型基础上,选择产生技术创新的相关要素和经济增长与技术创新水平进行分阶段实证分析,发现在不同的工业化发展阶段,相关要素的弹性存在差异。最后,文章提出分阶段采取不同的R&D经费投入策略、合理配置研发劳动力的投入、注重技术创新成果向生产力的合理转化、注重知识资本市场的建设等相关结论和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燕  
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强相关关系。技术创新主要是通过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提高产业效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文章在构建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和技术创新水平的理论模型基础上,选择产生技术创新的相关要素和经济增长与技术创新水平进行分阶段实证分析,发现在不同的工业化发展阶段,相关要素的弹性存在差异。最后,文章提出分阶段采取不同的R&D经费投入策略、合理配置研发劳动力的投入、注重技术创新成果向生产力的合理转化、注重知识资本市场的建设等相关结论和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燕  
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强相关关系。技术创新主要是通过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提高产业效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文章在构建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和技术创新水平的理论模型基础上,选择产生技术创新的相关要素和经济增长与技术创新水平进行分阶段实证分析,发现在不同的工业化发展阶段,相关要素的弹性存在差异。最后,文章提出分阶段采取不同的R&D经费投入策略、合理配置研发劳动力的投入、注重技术创新成果向生产力的合理转化、注重知识资本市场的建设等相关结论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