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78)
- 2023(6231)
- 2022(5155)
- 2021(4461)
- 2020(3689)
- 2019(8398)
- 2018(8184)
- 2017(15950)
- 2016(8392)
- 2015(9517)
- 2014(9439)
- 2013(9872)
- 2012(9629)
- 2011(9105)
- 2010(9365)
- 2009(8944)
- 2008(8543)
- 2007(7775)
- 2006(7538)
- 2005(6998)
- 学科
- 济(62041)
- 经济(62001)
- 管理(23790)
- 方法(18842)
- 业(18196)
- 数学(16827)
- 数学方法(16712)
- 地方(16513)
- 企(13397)
- 企业(13397)
- 学(12526)
- 地方经济(12388)
- 中国(12245)
- 农(10331)
- 业经(9822)
- 资源(8436)
- 环境(8242)
- 财(8034)
- 和(7779)
- 农业(7744)
- 经济学(7517)
- 发(7345)
- 制(7279)
- 融(6730)
- 金融(6730)
- 贸(6630)
- 贸易(6624)
- 易(6336)
- 体(6118)
- 产业(6036)
- 机构
- 大学(137280)
- 学院(135578)
- 济(68846)
- 经济(67649)
- 研究(56832)
- 管理(46594)
- 中国(42729)
- 理学(38988)
- 理学院(38499)
- 管理学(37832)
- 管理学院(37592)
- 科学(34533)
- 所(30739)
- 京(29943)
- 财(28541)
- 研究所(27911)
- 农(25436)
- 中心(24222)
- 经济学(23066)
- 财经(22418)
- 江(21533)
- 经济学院(20388)
- 经(20333)
- 农业(20056)
- 院(19992)
- 业大(19737)
- 北京(19378)
- 科学院(18492)
- 省(17779)
- 范(16808)
- 基金
- 项目(85701)
- 科学(66345)
- 基金(62819)
- 研究(58391)
- 家(56868)
- 国家(56479)
- 科学基金(46530)
- 社会(39013)
- 社会科(37067)
- 社会科学(37054)
- 省(32256)
- 基金项目(31808)
- 自然(29920)
- 自然科(29051)
- 自然科学(29037)
- 自然科学基金(28537)
- 划(27412)
- 资助(27356)
- 教育(25126)
- 编号(21229)
- 发(20717)
- 重点(20095)
- 部(19063)
- 成果(17553)
- 国家社会(17237)
- 创(16510)
- 发展(16338)
- 科研(16204)
- 计划(16159)
- 展(16114)
共检索到2226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少英
本文基于贸易的视角,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汇率变动、可耗竭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得出贸易传导机制下的"资源诅咒"在我国虽然存在不明显,这种局面到底能持续多久,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我国资源的承受力和可持续性的结论。最后给出了从长远来看,人民币适度升值,可以化解"资源诅咒"的陷阱的建议。
关键词:
汇率变动 贸易传导机制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凤良 郭杰
资源的可耗竭性对持续的经济增长起到严重的制约作用。抵消资源耗竭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只能依赖于技术进步。在内生经济增长的框架中 ,引入知识积累将抵消资源耗竭的作用 ,实现持续增长。同时 ,由于自主决策会产生低效率 ,因而需要借助于政府干预 ,促进知识积累 ,抵消资源耗竭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关键词:
资源可耗竭 知识积累 内生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乔永璞 储成君
可耗竭资源的不恰当开发会扭曲市场机制,庇古税改革迫在眉睫。本文构建庇古税改革、可耗竭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发现在不存在庇古税时,稳态下社会福利和经济增长是受约束的最优状态。同时,庇古税对稳态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水平的影响呈倒U型,但不同类型的庇古税由于征收对象的不同致使其结果存在明显差异。环境税实施后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水平明显低于资源税实施后的影响,且环境税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影响的倒U型拐点要晚于资源税,但环境税和资源税对环境污染排放量的影响不存在曲线形状上的差异。因此,政府应依据不同区域的经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颖
文章运用水平差异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由于耗竭性资源的利用带来的污染问题,并揭示了代表性消费者心理贴现率、污染强度变化率等与经济增长之间所满足的动态关系,并给出中国能源的战略选择策略。
关键词:
耗竭性资源 污染 内生增长模型 能源消费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莫涛
本研究以汇率的杠杆作用为切入点,试图在经济学领域内定义产品附加值,明确内涵经济增长的含义以及它与产品附加值之间的联系,并从微观视角考察人民币汇率变动通过何种传导机制影响我国出口产品附加值。由此,本文系在姜波克教授的“均衡汇率理论和政策新框架的再探索”和“均衡汇率理论和政策新框架的三探索——基于资源角度的分析”两篇文章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初步建立了一个“人民币汇率变动—微观传导机制—产品附加值变动—内涵经济变动”的分析框架。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产品附加值 内涵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聂丹
现有文献对石油等可耗竭品价格的决定鲜有论及,但凡论及也都是以霍太林定理来解释,但霍太林定理只是一个无套利条件,而非终极的价格决定理论。文章在重新梳理可耗竭品价格决定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了可耗竭品的概念,构建了适用性更强的理论模型,可将其视为对霍太林定理的拓展,并从中得出了中国增长模式中经济产出与社会福利损失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
可耗竭品 霍太林定理 跨时期分析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沁清
本研究从出口企业行为出发,探讨汇率变动对生产率的微观影响机制,将其刻画为内涵经济增长。本研究认为,汇率变动对生产率的影响分为三个阶段:主动促进阶段,倒逼促进阶段和促退阶段,本币升值超过合理范围会使生产率下降。本币升值在水平上应当以不带来难以吸收的需求冲击为限,在速度上应当与流动性约束和技术约束的放松同步。本研究还根据本币升值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企业行为 人民币汇率 内涵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星 李玉双
文章将汇率变动分解为预期到的汇率变动和未预期到的汇率变动,并构建一个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从总需求和总供给两个方面来研究汇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理论研究显示:(1)未预期到的汇率升值通过进出口贸易和货币需求这两个渠道对总需求的影响结果是不确定的,通过生产成本这一渠道对总供给的影响是起正向作用的。(2)预期汇率升值将会减少国内总需求,扩大国内总供给。
关键词:
汇率变动 总需求 总供给 经济增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程选 叶丰
在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十年中,我国的价格水平变动大部分年份低于2%,从决策层、学者到民众,可接受的通货膨胀水平普遍随之下降,近来CPI的上升引起舆论的哗然和人们的紧张。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自1994年以来,保持了十余年的稳定,直到2006年以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曹海军 金丹燕
在人民币升值、工资上涨的背景下,研究了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复苏时汇率、工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认为发展中国家汇率贬值有助于经济的恢复,而且是可持续的。由于中国劳动力市场长期受到压抑,工资价格效应难以发挥资源配置的效应,而工资上涨不会引发通胀,应当适当提高工资水平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汇率 工资收入 经济增长 劳动力市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葛世龙 唐丁祥 周德群
目前,我国可耗竭资源开采回采率普遍较低,企业可以通过追加投资来提高资源的管理及技术水平,进而提高资源开采回采率,减少资源浪费。文中基于Hotelling横向差异化模型,构建了一个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采用逆向归纳法的思路,分析了可耗竭资源开采企业追加投资的动态行为。首先在企业通过竞争形成的价格和市场份额给定的基础上,分析第三阶段实行价格歧视消费者的转移情况,得到两企业的竞争策略;接着将第三阶段的最优价格策略和利润考虑到第二阶段中,讨论两企业的价格竞争均衡问题,分别得到两企业的需求;最后将第二阶段的利润贴现到第一阶段,可得到企业追加投资的策略,给出了该动态博弈模型存在唯一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的条件和...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胡敏 王铮 顾高翔
将全世界划分为10个国家(或地区),在全球经济一般均衡框架下,模拟并分析了不同汇率情景下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变化。模拟结果显示:中国的GDP将于2035年超过美国;人民币升值会导致中国的GDP增速放缓,而对其他国家的GDP增长有促进作用;人民币贬值有利于中国GDP的增长,但不利于其他国家GDP的增长;人民币升值后,中国农业、轻工业和建筑业的比重下降,食品加工业、能源业、化学工业和重工业的比重上升,而印度和俄罗斯与中国在地缘经济上是竞争关系,欧美国家与中国在地缘经济上是合作关系,因此印度和俄罗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陶磊 刘朝明 董晓松
为了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最近的内生增长理论开始将耗竭性资源和环境问题纳入其中,但现有文献均将耗竭性资源作为内生变量来处理,这种处理方式并不能保证资源可以使用到无限时间。本文通过分别求解资源作为外生变量与内生变量情况下模型的平衡增长解,然后分析其作为内生或外生变量的合理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江曼琦
资源开发,尤其是可耗竭的矿产资源开发,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是"福"还是"祸"?实践中既有因资源而兴并顺利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转型的成功案例,也不乏跌入资源优势陷阱并走向衰落的失败案例。学术界的观点也是正反两议:大多认为"资源诅咒"现象存在,并对其验证与阐释;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车卉淳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解释了资源耗竭问题的两大主要原因,即自然资本与人为资本具有完全替代弹性的理论与正值贴现率政策。二者从“经济人行为假定”出发,虽然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但是由于忽略了“代际公平”,因而是与可持续发展相背离的行为规范。为了真正实现资源的持续性使用,必须遵循最低安全标准和代际公平原则,这样才能有利于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从而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完全替代弹性 贴现率 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