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92)
2023(6786)
2022(5369)
2021(4752)
2020(4147)
2019(9268)
2018(9129)
2017(17989)
2016(9473)
2015(10546)
2014(10271)
2013(10446)
2012(9415)
2011(7996)
2010(8272)
2009(7914)
2008(8169)
2007(7462)
2006(6599)
2005(6333)
作者
(25819)
(21641)
(21586)
(20094)
(14032)
(10210)
(9758)
(8307)
(7933)
(7730)
(7284)
(7189)
(7152)
(6726)
(6677)
(6504)
(6413)
(6277)
(6154)
(6092)
(5275)
(5225)
(5163)
(5103)
(4831)
(4761)
(4722)
(4684)
(4317)
(4019)
学科
(68321)
(65952)
企业(65952)
(49794)
经济(49737)
管理(48355)
业经(23759)
方法(22584)
(21585)
(18690)
(17086)
财务(17083)
财务管理(17072)
企业财务(16119)
数学(15447)
数学方法(15404)
技术(14591)
(14188)
贸易(14185)
农业(14095)
(13960)
(11811)
企业经济(11744)
(11639)
(11115)
经营(10609)
(10250)
(10097)
技术管理(10046)
理论(9310)
机构
学院(143312)
大学(135628)
(69343)
经济(68436)
管理(63989)
理学(54823)
理学院(54467)
管理学(54119)
管理学院(53866)
研究(38764)
中国(34721)
(32697)
(26911)
财经(25913)
(23565)
(22973)
(22712)
经济学(20887)
商学(20120)
商学院(19962)
科学(19656)
经济学院(19171)
财经大学(18868)
业大(18491)
(18408)
经济管理(18392)
中心(18350)
农业(18084)
(17134)
北京(16326)
基金
项目(88332)
科学(72502)
研究(67552)
基金(66911)
(55631)
国家(55060)
科学基金(50539)
社会(46457)
社会科(44344)
社会科学(44334)
基金项目(35497)
(35321)
自然(31392)
自然科(30746)
自然科学(30741)
自然科学基金(30308)
教育(29424)
(27828)
(27125)
资助(26933)
编号(26320)
(22447)
(20280)
创新(19915)
(19656)
国家社会(19573)
(19142)
成果(19069)
重点(18807)
人文(18602)
期刊
(79950)
经济(79950)
研究(41387)
(29940)
管理(29237)
中国(24539)
(22510)
农业(15937)
科学(15930)
业经(15801)
技术(15123)
(14173)
金融(14173)
学报(13640)
财经(13477)
经济研究(12707)
大学(11856)
(11728)
学学(11616)
(11336)
(11078)
技术经济(10816)
问题(10701)
财会(9781)
世界(9559)
国际(9236)
现代(8644)
商业(8565)
会计(7702)
经济管理(7632)
共检索到2174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田朔  张伯伟  慕绣如  
本文采用2000—2006年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匹配后的微观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企业层面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包括汇率变化和汇率波动两个方面)对中国企业出口额及出口扩展边际的影响,重点考察上述影响过程中进口中间品的作用。总样本的研究结果表明:中间品进口能够抵消汇率水平变化对企业出口额及扩展边际的影响,汇率波动影响企业出口的过程中进口中间品的作用不够稳健。按照三种标准划分的子样本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样本分组企业的中间品进口在汇率变动时所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倩  宋鹏  李瑞子  
基于2000—2010年中国海关企业-产品层面的交易数据,研究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出口产品质量的关系,并识别中间品进口在两者关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升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并且中间品进口的增加会加强这一正向作用;异质性分析显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及其与中间品进口的共同作用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因企业所有制、贸易方式、产品技术以及出口目的地等异质性表现出明显差异,对内资企业、一般贸易方式、低技术及出口到OECD国(地区)的产品质量提升作用更大。丰富了汇率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经验研究,为中国出口产品优化升级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余淼杰  王雅琦  
本文主要分析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动对中国企业产品出口决策的影响。基于对中国企业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变动是解释企业出口产品决策的重要因子。人民币名义汇率的升值会带来企业出口种类的减少,同时也使得企业出口商品中核心产品比重显著上升。我们还发现人民币有效汇率的变动对于企业出口产品决策的影响呈现明显的企业异质性。面对升值压力,规模大或者高生产率的企业会更为明显地缩减产品线并集中生产其核心产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韩剑  郑秋玲  邵军  
汇率变动影响产品边际成本以及加成率大小,从而影响进出口企业市场定价。在Berman等(2012)基础上,本文引入产品质量、外国进口中间产品投入以及出口目的国消费偏好因子,研究产品异质性对出口价格汇率传递的影响。结论是出口产品生产效率越高,使用国外中间产品投入越少,产品质量越高,出口价格对汇率变动的弹性越大,汇率传递越不完全。随后,本文采用中国19万多家企业对153个国家或地区的海关出口数据,从企业、产品和东道国的三维层面(Firm-Product-Destination Level),分别检验产品绝对销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啟仁  黄建忠  
本文基于人民币汇率水平变动和波动弹性增大的背景,分析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出口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以及融资约束等异质性特征的重要调节作用。基于Aghion et al.(2009)的扩展理论分析认为,不利的汇率冲击会减少支撑出口企业研发投资的资金,当企业面临较大的融资约束时,出口企业研发投资的概率显著降低。本文进一步采用2008-2011年"海关"与"全国税收调查"匹配数据库,详细地度量了企业级实际有效汇率等指标,实证研究发现:有效汇率的升值和预期波动风险的增大均显著不利于出口企业研发投资,但是,融资约束越低、出口产品种类和目的地越多的企业却能更好地隔绝汇率的不利冲击,政府的扶持和研发费用所得税减免政策也起到显著的对冲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雅琦  卢冰  
本文基于2000-2007年匹配的中国海关和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探究汇率变动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研发支出的影响,并进一步区分处于不同融资约束状况下企业的异质反应。结果表明,企业层面实际有效汇率上升(本币升值)显著促进了出口企业研发支出增加,且企业受到的融资约束越轻,这种效应越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竞争渠道和中间品进口渠道为实际有效汇率上升促进出口企业研发的两个可能渠道。本文在微观层面上证明了融资约束在出口企业创新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为加快金融市场化改革及改善出口企业融资环境提供了政策依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啟仁  黄建忠  
本文基于人民币汇率水平变动和波动弹性增大的背景,分析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出口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以及融资约束等异质性特征的重要调节作用。基于Aghion et al.(2009)的扩展理论分析认为,不利的汇率冲击会减少支撑出口企业研发投资的资金,当企业面临较大的融资约束时,出口企业研发投资的概率显著降低。本文进一步采用2008-2011年"海关"与"全国税收调查"匹配数据库,详细地度量了企业级实际有效汇率等指标,实证研究发现:有效汇率的升值和预期波动风险的增大均显著不利于出口企业研发投资,但是,融资约束越低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田朔  齐丹丹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2000-2007年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两大微观数据库的合并数据,实证检验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而言汇率升值和汇率波动均对企业利润产生负向影响,且汇率波动的影响相对更大,在替换核心变量后该结论依然稳健。同时,汇率变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在不同企业所有制类型、行业竞争程度、进口中间品投入、出口强度等方面呈现异质性特征。进一步地,本文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机制检验,汇率变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渠道的重要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出口收入效应、生产率效应、扩展边际效应、进口中间品投入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伯伟  田朔  许家云  
基于2000~2006年中国出口企业层面的数据,实证检验汇率变动与企业出口之间的关系是否受到融资能力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融资能力是影响出口企业对汇率变动承受能力的重要因素,不同的企业类型及不同金融发展水平下融资能力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进一步基于倾向评分匹配的倍差法分析可知,企业上市行为在其承受汇率变动时起到的作用相比传统融资而言较弱。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林令涛  刘海洋  逯宇铎  
本文在异质企业贸易理论模型中引入企业和进口中间品的技术构建企业依据技术水平进口中间品的生产决策模型,证明了进口中间品与企业的技术匹配程度是影响进口中间品提升企业出口能力的重要因素,进而利用2000—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进出口贸易的匹配数据进行了检验。通过引入不同技术类型中间品,并结合企业技术水平的研究表明:进口中间品能够提升企业出口能力,并且与进口中间品技术匹配程度越高的企业,通过进口中间品对企业出口能力的提升作用也越高。然而,由于中国企业因所处发展阶段受到自身技术的限制,整体上,进口中、低技术中间品对企业出口能力的提升作用更高,而高技术中间品对企业出口能力的提升较低。因此,中国企业进口不应当盲目追求高技术,而应当注重技术匹配程度。本文的研究为深化中间品贸易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对强化企业技术升级、培育企业出口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维薇  
在全球生产网络迅速扩大的背景下,本文基于新新贸易理论的框架,构建企业异质性模型用来解释中间品进口影响最终品出口的微观机制,在该机制中TFP成为有效的传导路径并决定了生产企业的出口选择。利用中国2003年到2010年7个制造业的贸易数据进行计量检验,结果证明零部件进口规模和种类都会促进对应行业最终资本品的出口,这种促进是通过TFP的提升来实现的,并且该产业参与全球生产网络的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这种促进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方静  
文章采用2002~2006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借鉴Harrigan等(2011)的方法测算我国制造业企业出口质量指数,实证分析中间产品进口与企业出口质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进口中间产品与企业出口质量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即进口中间产品对企业出口质量存在显著促进提升作用。通过将进口来源地划分为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进一步实证分析发现,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中间产品都对企业出口质量存在显著促进提升作用,而从低收入国家进口的中间产品对企业出口质量的提升更大,即产品多样性互补效应的作用更大。另外,企业人力资本水平、研发营销、企业规模与企业出口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资本密集度与企业出口质...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纪月清  程圆圆  张兵兵  
首先通过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对进口中间品、技术溢出与企业出口产品创新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解析;然后,基于匹配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从微观企业视角,对进口中间品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影响企业出口产品创新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全样本而言,进口中间品的水平和垂直技术溢出效应均会对企业出口产品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分类来看,进口中间品的技术溢出对不同贸易模式及不同所有权性质企业出口产品创新的影响具有异质性;进口中间品的水平技术溢出有利于一般贸易模式下企业出口产品创新能力的提升,但不利于进料加工贸易型企业;垂直技术溢出则有利于一般贸易、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模式下企业出口产品创新能力的提升,但不利于其他贸易型企业;进口中间品的水平和垂直技术溢出对私营和国有企业出口产品创新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此外,水平技术溢出还有利于中外合资企业出口产品创新能力的提升;垂直技术溢出效应对外商独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的影响则为一正一负。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田朔  张伯伟  陈立英  
本文采用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匹配后的微观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企业层面实际有效汇率变动(汇率变化和汇率波动)对中国企业出口扩展边际(出口市场个数和出口商品种类数)的影响。总体样本的研究结果表明,汇率波动对企业出口扩展边际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相比之下汇率值的变化则与企业出口市场数正相关,人民币升值时会促进企业拓展出口市场;OLS和固定效应下汇率变化对企业出口商品种类的影响符号正负不一。本文进一步按照四种标准划分的子样本回归结果显示,不同企业在面临汇率变动时的反应具有异质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秀芳  施炳展  
本文主要从中间品进口多元化的角度入手,分析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决定因素和提升机制。理论上,进口中间品多元化可以通过边际成本、固定成本等渠道影响出口产品质量,并受限于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实证方面利用中国海关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匹配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企业进口中间品多元化水平呈现下降趋势;从所有制分布看,国有企业进口中间品多元化水平最高,私营企业最低,外资企业居中;平均看,进口中间品多元化提升了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但这一提升作用仅限于外资企业、源自OECD国家的中间品和2004-2006年样本;对于本土企业、源自发展中国家的进口中间品和2000-2003年样本并不显著,可能的解释在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