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61)
- 2023(12287)
- 2022(10622)
- 2021(9627)
- 2020(8441)
- 2019(19863)
- 2018(19708)
- 2017(38607)
- 2016(20876)
- 2015(23839)
- 2014(23895)
- 2013(24071)
- 2012(22620)
- 2011(20834)
- 2010(21221)
- 2009(20295)
- 2008(20640)
- 2007(18880)
- 2006(16565)
- 2005(15264)
- 学科
- 济(94605)
- 经济(94472)
- 管理(65969)
- 业(61723)
- 企(52811)
- 企业(52811)
- 方法(45705)
- 数学(39450)
- 数学方法(39040)
- 财(27823)
- 中国(23393)
- 农(22648)
- 制(22181)
- 学(19621)
- 业经(19497)
- 务(17152)
- 财务(17107)
- 财务管理(17061)
- 贸(17054)
- 贸易(17047)
- 易(16537)
- 理论(16526)
- 企业财务(16281)
- 银(16150)
- 银行(16121)
- 融(15910)
- 金融(15905)
- 地方(15804)
- 行(15319)
- 体(14842)
- 机构
- 大学(321710)
- 学院(315061)
- 济(135343)
- 经济(132557)
- 管理(119729)
- 研究(104889)
- 理学(102447)
- 理学院(101316)
- 管理学(99682)
- 管理学院(99054)
- 中国(82158)
- 财(68628)
- 京(66722)
- 科学(60519)
- 财经(53796)
- 所(53092)
- 江(48777)
- 经(48676)
- 中心(48322)
- 农(48151)
- 研究所(47470)
- 经济学(43567)
- 业大(42630)
- 北京(42282)
- 范(41567)
- 师范(41188)
- 财经大学(39930)
- 经济学院(39254)
- 州(38468)
- 农业(37632)
- 基金
- 项目(198238)
- 科学(156920)
- 基金(146288)
- 研究(146193)
- 家(125983)
- 国家(124965)
- 科学基金(107300)
- 社会(95177)
- 社会科(90282)
- 社会科学(90256)
- 基金项目(76361)
- 省(75395)
- 教育(69269)
- 自然(67572)
- 自然科(66032)
- 自然科学(66011)
- 自然科学基金(64892)
- 划(63989)
- 资助(61210)
- 编号(58407)
- 成果(50296)
- 部(46510)
- 重点(45013)
- 发(41160)
- 课题(41015)
- 教育部(40780)
- 创(40672)
- 制(40460)
- 国家社会(39767)
- 人文(38964)
- 期刊
- 济(150472)
- 经济(150472)
- 研究(99693)
- 中国(62217)
- 财(56619)
- 学报(48607)
- 管理(44499)
- 科学(43878)
- 农(43006)
- 大学(37622)
- 学学(35114)
- 融(34868)
- 金融(34868)
- 教育(34752)
- 财经(29490)
- 农业(27569)
- 技术(26442)
- 经(25281)
- 经济研究(24141)
- 业经(21853)
- 问题(20586)
- 贸(17793)
- 技术经济(16187)
- 理论(15685)
- 统计(15467)
- 版(15335)
- 业(14805)
- 国际(14551)
- 图书(14182)
- 商业(14009)
共检索到4809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崔瀚中 黄少安
汇率制度选择一直都是国际金融界具有争议的论题,其相关理论随着国际经济环境变化不断的调整和完善。本文提出一个一般化理论:对于不同国家或一个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存在一种理论上的最优汇率制度;决定最优汇率制度的因素有国家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和总体发展阶段、总体经济规模、金融发展水平、贸易开放度和贸易地理集中度、国际储备和经常账户状态、贸易冲击、经济政治稳定程度等,它们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影响的权重不同,这些因素及其组合决定特定国家特定阶段的最优或最合适的汇率制度;理论上的最优汇率制度是动态的,随着国家不同或国家发展阶段不同而变化。并且利用国际经验事实证实了这一理论或汇率制度选择的一般规律。对照我国现阶段几个因素的状态,本文认为现阶段总体上利用选择浮动汇率制度比较合适,但是在金融危机前后,选择中间汇率制度的概率明显上升。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三宝 周宇 李增来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汇率制度如何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相协调,成为货币当局和学术界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和主要国家货币国际化历史进行梳理,得出结论:货币国际化的早期阶段应该保持汇率的稳定。目前,人民币国际化尚处于起步阶段,为了使人民币能够走出去,人民币汇率应该保持稳定,落实到汇率制度,保持稳定、适度升值的管理浮动制较为适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执树
金融全球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世界范围内流动,大部分受货币冲击的国家最终被迫放弃中间地带的汇率制度安排。在这样的背景下,"中间汇率制度消失论"开始出现并且得到了理论界的关注。选择"角点汇率制度"而放弃采用"中间汇率制度"是政府的最优选择。同时,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短期、中期和长期选择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海生
从1880年起的100多年的国际汇率体系的演变历程表明: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体系。在整个演变期间,有关汇率制度选择的争论从未停止,相关争论主要围绕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孰优孰劣(简称"固定"与"浮动"之争、"两极"之争)以及"两极"与"中间"之争,即两极汇率制度和中间汇率制度之争。本文重点讨论的是"两极"与"中间"之争,并探讨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
关键词:
汇率制度 中间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制度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全新 任山庆
本文在分析人民币汇率制度现状的基础上,从De facto的角度对2005年7月21日后我国汇率制度进行了短期实证研究,提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在短期内仍将是"参考美元为主的钉住的汇率制度",最后,对现行汇率制度的改进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盯住汇率制 浮动汇率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云峰
在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建议。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绝不仅仅是静态的,它本身是一国央行对该国经济情况的有机选择。“自由浮动”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将成为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的最终选择。
关键词:
汇率制度 人民币 GDP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南琪 周彬 胡铃
汇率制度的选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可将基于BBC规则的监控汇率带体制作为近期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
关键词:
货币政策 BBC规则 监控汇率带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燕 赵敏
我国加入WTO,金融业全面开放,直接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资本项目下货币自由兑换。国内一些学者在接受克鲁格曼三元悖论的前提下,主张为维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人民币应该选择浮动汇率制。本文认为为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而选择浮动汇率制不妥,主张我国至少在未来3-5年内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姚斌
本文从福利角度,结合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应用"新开放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框架对我国中短期内的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建立了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结构化模型,以我国1985—2005年的历史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和仿真分析,并得出结论:随着国际实际需求和国际价格指数的不断增长,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居民的福利水平,人民币汇率制度应该继续朝着更具灵活性的战略方向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鮀华
一国所选择的汇率制度,应是既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又能促进经济的协调运行。印度与中国具有大致相同的有关汇率制度变革需求的现实背景,但是印度货币当局在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中,保持了卢比汇率的基本稳定,值得我们借鉴。目前,中国具有支撑人民币强势的坚实基础。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应该根据中国在全球金融经济链条中的民族利益而不是屈从于某些大国政治利益而确定。
关键词:
人民币 汇率制度 钉住汇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平 王曦
现阶段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及汇率制度改革的中短期安排陈平王曦现阶段的汇率制度及其微观市场安排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公告》及央行行长戴相龙在1996年11月27日的讲话,目前我国汇率制度的基本特点为:一、政府对经常账户下的贸易和非贸...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谢作诗 张原浩
固定汇率固定的只是名义汇率,实际汇率会通过工资和物价变动间接得到调整;浮动汇率无非是通过调整名义汇率直接调整实际汇率。人为能够控制的是名义汇率,控制不了的是实际汇率,实际汇率总是要调整。汇率问题本质乃是选择调整名义汇率来调整实际汇率的调整成本更低,还是选择调整工资和物价来调整实际汇率的调整成本更低的问题。文章认为,既不是弗里德曼主张的浮动汇率对,也不是蒙代尔主张的固定汇率对,不同国家应该选择不同的汇率制度。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应该选择固定汇率,发达国家则可选择浮动汇率。中国的劳动力市场自由度高,况且汇率间接调整的方向是工资和物价上升,这没有障碍,因此长期中人民币汇率不存在严重低估的问题。这可以...
关键词:
固定汇率 浮动汇率 调整成本 政治博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