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85)
2023(6956)
2022(6082)
2021(5633)
2020(4903)
2019(11022)
2018(11068)
2017(21375)
2016(11827)
2015(13431)
2014(13541)
2013(13147)
2012(12427)
2011(11201)
2010(11544)
2009(11148)
2008(11528)
2007(10634)
2006(9555)
2005(8793)
作者
(34136)
(28958)
(28715)
(27453)
(18480)
(13858)
(13016)
(11215)
(10960)
(10357)
(9815)
(9787)
(9342)
(9285)
(9213)
(8732)
(8561)
(8447)
(8354)
(8342)
(7438)
(7028)
(6980)
(6621)
(6619)
(6484)
(6429)
(6387)
(5795)
(5613)
学科
(45681)
经济(45578)
管理(44034)
(38440)
(34220)
企业(34220)
方法(19649)
(16692)
数学(16363)
数学方法(16080)
(15529)
(12058)
中国(11775)
业经(10885)
(10670)
(10621)
财务(10588)
财务管理(10562)
企业财务(10080)
(9653)
(9222)
银行(9209)
体制(8969)
(8758)
(8638)
贸易(8631)
(8588)
金融(8586)
(8451)
(8137)
机构
大学(177802)
学院(174835)
(72651)
经济(71092)
管理(68330)
理学(58433)
理学院(57830)
研究(57016)
管理学(56817)
管理学院(56496)
中国(45477)
(38688)
(37270)
科学(32864)
财经(29709)
(28650)
(27508)
(26821)
(26670)
中心(26538)
研究所(25287)
业大(23879)
北京(23317)
经济学(22373)
财经大学(22042)
(21449)
师范(21213)
(21169)
(20568)
农业(20545)
基金
项目(110972)
科学(88584)
基金(83184)
研究(80715)
(71991)
国家(71404)
科学基金(62044)
社会(53313)
社会科(50451)
社会科学(50437)
基金项目(43463)
(41552)
自然(40115)
自然科(39233)
自然科学(39223)
自然科学基金(38574)
教育(38087)
(35212)
资助(34786)
编号(31962)
成果(27660)
(26279)
(25966)
重点(24788)
教育部(22852)
(22500)
国家社会(22218)
课题(22137)
人文(21900)
(21881)
期刊
(84523)
经济(84523)
研究(54442)
中国(37544)
(32772)
管理(27932)
学报(26551)
科学(25282)
(24880)
大学(21175)
学学(20004)
(19160)
金融(19160)
教育(18290)
财经(16079)
农业(15893)
技术(14937)
(13755)
经济研究(12603)
业经(12404)
问题(10994)
(9216)
技术经济(8868)
(8862)
理论(8310)
财会(8218)
国际(8099)
(8062)
统计(7924)
现代(7730)
共检索到272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凤城  
一国政府或货币当局对汇率制度的选择过程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本文从汇率制度的选择与各利益集团的利益权衡、汇率制度选择中的政府与政府间的博弈行为、汇率制度选择中的政府与金融投机商之间的博弈行为来说明汇率制度选择中的博弈行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袁鹰  
本文从产权制衡的角度探讨了汇率制度选择问题。在对产权、产权制度、汇率制度这三个范畴做出界定的基础上,我们分析了制度选择的客观标准及产权本质,认为产权安排在制度选择中起着根本的制衡作用,接着从汇率制度选择的四个层面分析了这种制衡作用。文章最后得出结论认为汇率制度安排的选择与相应的产权制度安排具有高度的依存和互动关系,因而必须结合产权制度变迁的轨迹来探讨汇率制度的选择与重构问题。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谢作诗  张原浩  
固定汇率固定的只是名义汇率,实际汇率会通过工资和物价变动间接得到调整;浮动汇率无非是通过调整名义汇率直接调整实际汇率。人为能够控制的是名义汇率,控制不了的是实际汇率,实际汇率总是要调整。汇率问题本质乃是选择调整名义汇率来调整实际汇率的调整成本更低,还是选择调整工资和物价来调整实际汇率的调整成本更低的问题。文章认为,既不是弗里德曼主张的浮动汇率对,也不是蒙代尔主张的固定汇率对,不同国家应该选择不同的汇率制度。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应该选择固定汇率,发达国家则可选择浮动汇率。中国的劳动力市场自由度高,况且汇率间接调整的方向是工资和物价上升,这没有障碍,因此长期中人民币汇率不存在严重低估的问题。这可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蒋锋  
本文简述了汇率制度选择的最终目的以及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国际经济环境的特点 ,提出了选择汇率制度时应该遵循的原则 ,并根据这些原则对包括美元化、货币发行局制度在内的硬性钉住汇率、清洁浮动汇率以及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在遭受实际和货币冲击时进行了比较 ,指出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是最佳选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易纲  
本文简要考察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 ,汇率制度在时间上的演进。通过分析了固定汇率和自由浮动汇率以及二者之间的各种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安排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资本帐户没有开放的发展中国家不可能有完全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在选择资本管制的参数体系时 ,问题的核心是权衡效率与稳定之间的两难。在国际货币体系的游戏规则改变之前 ,在资本帐户开放的情况下 ,实行中间汇率制度将很危险 ,只有汇率完全市场化才是有效而保险的。一般而言 ,对于一个资本帐户未开放的国家 ,无论政府名义上宣布采取何种汇率制度 ,事实上它都将收敛于固定汇率制。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海生  
从1880年起的100多年的国际汇率体系的演变历程表明: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体系。在整个演变期间,有关汇率制度选择的争论从未停止,相关争论主要围绕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孰优孰劣(简称"固定"与"浮动"之争、"两极"之争)以及"两极"与"中间"之争,即两极汇率制度和中间汇率制度之争。本文重点讨论的是"两极"与"中间"之争,并探讨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萧高励  
自改革以来,我国出口创汇留成比例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并且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意味着我国的两重汇率制度已经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而外汇市场随之也在对外贸易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因此,外汇市场的均衡及其变动趋势就成为一个急待研究的课题。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作些探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凤城  
20世纪90年代东亚和拉美等地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出现的金融危机几乎都与资本流动有密切的关系。东亚危机发生后,大量的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学家都认为在资本高度流动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应该放弃中间汇率制度而采用两极汇率制度。鉴于此,本文就资本流动对中间汇率制度的影响以及资本控制的决策对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进行概要的论述。
[期刊] 征信  [作者] 尹航  
我国货币错配程度的累积加剧了金融体系脆弱性,增大了货币政策操作难度。在测算我国货币错配程度的基础上,用开放经济均衡模型分析错配约束与汇率波动的产出冲击效应,并对人民币汇率安排进行经验证据检验。结果发现:非对称特征使资产型错配对我国的冲击更大、错配逐渐积累加剧浮动恐惧并表现为害怕升值,进而严重阻碍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定价进程。有针对性提出如下政策建议: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提升汇率管理效力,加大对外投资力度并推进人民币境外贷款,加快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和人民币国际合作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齐琦部  
在反思199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及其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本文比较研究了固定盯住汇率、浮动汇率、目标区汇率以及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指出没有一种汇率制度是完美的,不存在任何不足和风险,也没有任何一种汇率制度适合于所有国家和所有时期。一种汇率制度是否适合于一个国家,主要应取决于该国特定的经济和金融环境。1994年以来,尽管中国实行固定盯住汇率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应看到,面对新的国内和国外经济环境,继续维持固定盯住汇率安排,其成本将是很高的。目前中国尚不满足成功的浮动汇率制度运行所需要的条件,而目标区汇率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两个严重的内在不足,因此,相比之下,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比较适合于中国...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晓辉  范从来  
汇率制度选择研究历来就是在标准的分析框架下,根据不同的制度选择标准进行的,恰当的分析框架和合理的选择标准缺一不可。在分析框架上,主流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经历了M -F-D范式向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范式的演变;在制度选择标准上,则经历了由宏观稳定性标准向微观的福利性标准发展演变的历程。本文对此做了扼要的回顾并对以后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指出了已有研究对中国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和进一步完善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曦  朱洁瑜  
本文梳理了汇率制度选择文献的研究方法,确定了"国际经验中国应用"的分析思路,通过利用77个国家1998~2003年的数据,以LYS事实汇率分类法的数据为被解释变量,利用有序Probit模型,考虑不同的样本口径分三个阶段探讨了国际汇率制度选择的经验规律,并将中国数据应用于国际经验模型,得出中国选择各种汇率制度的概率分布。我们发现,发达和非发达国家具有不同的汇率制度选择规律;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了非发达国家的选择规律;以发达国家经验来看,中国选择浮动汇率制度的概率接近1;而以非发达国家经验来看,中国选择固定汇率制度的概率为0.67。数量分析解释了这种表面上的矛盾。关于中外争议颇大的人民币汇率弹性问题,...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苏萍  邓晓卓  
本文分析汇率制度的发展趋势,提出人民币汇率稳定应以经济稳定为前提,资本项目可兑换后则应实施浮动汇率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