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38)
- 2023(14539)
- 2022(12341)
- 2021(11573)
- 2020(9994)
- 2019(23258)
- 2018(23292)
- 2017(45126)
- 2016(24442)
- 2015(28015)
- 2014(27989)
- 2013(27419)
- 2012(24985)
- 2011(22538)
- 2010(22676)
- 2009(21137)
- 2008(21015)
- 2007(18683)
- 2006(15986)
- 2005(14174)
- 学科
- 济(100344)
- 经济(100207)
- 管理(76235)
- 业(71660)
- 企(60619)
- 企业(60619)
- 方法(51011)
- 数学(45498)
- 数学方法(44764)
- 财(29190)
- 农(26075)
- 中国(24285)
- 制(22275)
- 业经(21356)
- 学(19117)
- 务(18609)
- 财务(18535)
- 财务管理(18490)
- 贸(18383)
- 贸易(18375)
- 易(17900)
- 企业财务(17530)
- 地方(17301)
- 农业(16885)
- 理论(16478)
- 银(15710)
- 银行(15679)
- 技术(15410)
- 体(15033)
- 融(14994)
- 机构
- 学院(352563)
- 大学(352038)
- 济(144582)
- 经济(141636)
- 管理(139216)
- 理学(121107)
- 理学院(119849)
- 管理学(117403)
- 管理学院(116755)
- 研究(111228)
- 中国(84230)
- 京(72400)
- 财(68690)
- 科学(68230)
- 农(56688)
- 所(55562)
- 财经(54887)
- 中心(52673)
- 业大(52515)
- 江(52403)
- 研究所(50404)
- 经(49777)
- 经济学(45079)
- 北京(44716)
- 农业(44663)
- 范(43358)
- 师范(42872)
- 州(41036)
- 财经大学(40923)
- 经济学院(40878)
- 基金
- 项目(239815)
- 科学(189731)
- 基金(175808)
- 研究(172537)
- 家(153153)
- 国家(151943)
- 科学基金(131610)
- 社会(109960)
- 社会科(104381)
- 社会科学(104351)
- 省(94174)
- 基金项目(92668)
- 自然(86730)
- 自然科(84795)
- 自然科学(84773)
- 自然科学基金(83266)
- 教育(81960)
- 划(79146)
- 资助(73284)
- 编号(69685)
- 成果(55992)
- 重点(54249)
- 部(53866)
- 创(50376)
- 发(49873)
- 课题(47990)
- 创新(47122)
- 教育部(46675)
- 科研(46637)
- 制(46282)
共检索到5036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玉平
选用13个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典型变量,采用随机效应多元排序选择模型对147个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进行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水平、美元化程度、货币错配程度越高,实际资本开放程度越大,政府越强,具有高经济增长和长期通货膨胀历史的国家有较高采用相对固定汇率制度的概率;而经济规模、贸易开放度越大以及外债债务比率越高将会促使一国选择灵活性较高的汇率制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珊珊 黄梅波
本文从汇率的本质出发,认为汇率制度内生于它所依托的经济系统,以此为基础构建多元排序Probit模型,分析与中国宏观经济环境相适应的汇率制度选择,并通过控制相关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发现:一是中国的汇率制度选择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还较弱;二是有限弹性汇率制度是最适合中国宏观经济实际的;三是通货膨胀率和金融市场发展水平对中国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是稳健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君潞 吕剑
本文以26个转型经济国家为样本,分别建立Probit和Logit模型,对这些国家的汇率制度与金融危机发生概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所得模型稳定可靠,定量变量、虚拟变量和控制变量均具有较强的显著性。其后,将我国的数据代入模型进行模拟和预测,结果表明,自1995年以来,我国实行硬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引发金融危机的概率是最小的,远远小于实行中间汇率制度,明显小于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所引发金融危机的概率。因此,当前应该继续维持固定汇率制度,长远目标是实行灵活的浮动汇率制度,坚决杜绝中间汇率制度,以保证我国宏观经济金融的平稳运行。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祺
本文构建了一个事前(exante)汇率制度选择和事后(expost)货币投机可能性都是内生决定的模型来分析两者的战略关系,通过投机者和政府的博弈分析解释了各类成本、政府偏好对均衡的影响以及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1)降低货币之间交易成本的金融自由化促使政府采用更具弹性的汇率制度。(2)偏好汇率稳定的小型开放国家比相对封闭的大国更倾向采用较窄的汇率区,但是更容易遭受频繁的货币攻击。(3)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简单估计表明,现阶段我国政府有必要提高对稳定汇率制度的偏好,并同时实施对资本项目的适度控制措施
关键词:
汇率制度选择 投机攻击 政府偏好 汇率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朱孟楠 曹春玉
基于当前中美贸易战的现实,使用包含金融加速器机制的新凯恩斯主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结合传统利率规则和基于外汇市场干预的汇率安排等双工具货币政策组合,研究了美国发动贸易战对中国贸易均衡、金融稳定和实体经济的整体影响,进而分析了不同汇率安排下外汇储备需求规模的动态调整。研究发现,面对不利贸易条件和进口需求降低的冲击时,中国需要根据具体经济形势在金融稳定、贸易均衡及实体经济稳定等目标之间做出相应的汇率安排;对于中美贸易战中出现的人民币外源性贬值,可以适度干预汇率,以维持金融稳定;为应对中美贸易战的不利冲击,对提升商品出口退税率、增加政府财政支出和升级产业技术水平造成的人民币汇率的内源性升值,可以通过放开汇率干预、畅通汇率传导机制方式增强经济体系调节内外均衡的能力和弹性。长期而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是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主要驱动因素。
关键词:
中美贸易战 汇率安排 储备需求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曹琦 樊明太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以能源的高效利用为基础的,因此研究我国能源的高效利用意义重大。该文首先使用DEA方法测算了我国2005—2012年各省份的能源效率,并以此为依据对各省的能源使用效率评级。采用通过多元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各种宏观经济因素对各省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2005-2012期间,我国能源效率在地理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的阶梯状格局,在时间上则表现为"先降后升"的"U型"趋势;并且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所有制结构、技术进步以及资本深化程度对各省能源效率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胜 陈继勇
本文对美国经济因素与中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定量研究,实证分析了1993~2007年中美经济关系、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中国汇率政策传导机制和效果的影响。通过因素增强型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我们发现中美两国经济关系呈现出高度的协同性。中美经济交流和互动对中国汇率政策传导机制和效果产生了明显影响,主要表现为美国因素弱化了汇率政策的短期效应。人民币名义汇率能够浮动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国内外供需矛盾,减小实际升值对外贸顺差的负面效应,但加剧了产出衰退。
关键词:
汇率政策 美国经济 脉冲响应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苏平贵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所隐含的假设前提与我国目前存在的利率管制及外汇管制的客观现实,指出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并不满足该模型所隐含的假设条件,因此,有必要根据我国宏观经济客观条件对该模型进行适当的改进。运用改进后的模型,本文分析了盯住汇率制度下我国目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指出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及人民币可兑换性的提高,我国应对人民币汇率制度作出重新选择与安排,适时放弃盯住美元固定汇率制度,逐步恢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适当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范围,以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汇率制度 货币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明华 刘海虹
本文从产权分析的角度探讨了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首先对产权、产权制度、汇率制度这三个范畴做出了界定 ,然后分析了制度选择的客观标准及产权本质 ,认为产权安排在制度选择中起着根本的制衡作用 ,接着从汇率制度选择的四个层面分析了这种制衡作用。本文最后得出结论 :汇率制度安排的选择与相应的产权制度安排具有高度的依存和互动关系 ,因而必须结合产权制度的变迁来探讨汇率制度的选择与重构问题。
关键词:
汇率制度 产权 制度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建泉 周茂荣
本文拓展了MichaelFrenkel和ChristianeNickel(2 0 0 1 )等人的研究 ,主要利用修正的Dornbusch“超调”模型 ,研究了一个具有微观结构的外汇市场在不同的资本控制及其不同的控制程度下系统的稳定性以及资本控制对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一个投资者和投机者同时存在的外汇市场上 ,不同的资本控制以及不同的资本控制程度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仅仅在于系统是鞍点稳定还是全局稳定 ;弹性汇率制度下放松对资本流动的限制将使经济由鞍点稳定转变为全局稳定 ,从而使系统变得更加稳定 ,这部分支持了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国际汇率制度“两极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资本控制 弹性汇率制度 经济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雷强 苏立峰
基于中国特色的IS-LM-BP模型分析人民币升值压力下的资本账户开放和汇率制度的选择所得出的结论都将与经典理论有很大差别。最终结论指出如果汇率制度先变革,财政货币政策应该反方向运作,或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短期产量下降,由于资本账户的开放程度不同,长期产量增减不确定,完全浮动汇率制度不适用于中国。如果先开放资本项目,为保持内外均衡,必须保持汇率稳定,需要同方向实行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短期和长期产量都大幅度增加。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姚斌
本文从福利角度,结合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应用"新开放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框架对我国中短期内的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建立了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结构化模型,以我国1985—2005年的历史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和仿真分析,并得出结论:随着国际实际需求和国际价格指数的不断增长,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居民的福利水平,人民币汇率制度应该继续朝着更具灵活性的战略方向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姝彤
在牙买加体系下,国际汇率制度呈现各国自主选择的市场化趋势,三元悖论对于一国汇率制度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本文基于74个国家1980~2020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基于三元悖论分析的国际汇率制度选择因素,研究表明:资本开放和货币政策独立性对于汇率稳定性有负向作用,各国进行汇率制度选择时,三元悖论仍然是可信的指导原则。贸易开放度越高、国内金融发展程度越低,一国越倾向于采用固定汇率制度;经济发展水平与一国汇率稳定性选择呈现倒U型关系,即仅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一国才会采用更加浮动的汇率制度。外汇储备规模越高,央行维持汇率稳定的能力越强,一国汇率稳定性越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鮀华
一国所选择的汇率制度,应是既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又能促进经济的协调运行。印度与中国具有大致相同的有关汇率制度变革需求的现实背景,但是印度货币当局在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中,保持了卢比汇率的基本稳定,值得我们借鉴。目前,中国具有支撑人民币强势的坚实基础。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应该根据中国在全球金融经济链条中的民族利益而不是屈从于某些大国政治利益而确定。
关键词:
人民币 汇率制度 钉住汇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强
从外部监管要求还是商业银行内部管理的需要来看,区域风险评级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区域风险评级的定义出发,介绍了区域评级的模型构建思路和方法,采用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的相关宏观数据,给出了具体的实证分析结果。基于区域评级模型的量化结果,本文最后从等级划分、客户评级及组合管理层面提出了应用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