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50)
- 2023(6997)
- 2022(6079)
- 2021(5712)
- 2020(4761)
- 2019(10869)
- 2018(10991)
- 2017(20920)
- 2016(11738)
- 2015(13450)
- 2014(13938)
- 2013(13483)
- 2012(12502)
- 2011(11263)
- 2010(11786)
- 2009(11173)
- 2008(11449)
- 2007(10588)
- 2006(9714)
- 2005(9245)
- 学科
- 济(41794)
- 经济(41703)
- 管理(41639)
- 业(36356)
- 企(31500)
- 企业(31500)
- 财(16694)
- 制(16301)
- 方法(14534)
- 农(13193)
- 中国(12990)
- 数学(11641)
- 数学方法(11376)
- 业经(11281)
- 体(10732)
- 务(10406)
- 财务(10365)
- 财务管理(10325)
- 银(9813)
- 银行(9803)
- 企业财务(9740)
- 行(9302)
- 体制(9003)
- 理论(8684)
- 融(8520)
- 金融(8517)
- 贸(8464)
- 贸易(8456)
- 学(8407)
- 易(8273)
- 机构
- 学院(169333)
- 大学(167615)
- 济(67553)
- 经济(65835)
- 管理(61256)
- 研究(55255)
- 理学(50558)
- 理学院(50001)
- 管理学(49113)
- 管理学院(48793)
- 中国(45535)
- 财(38850)
- 京(35639)
- 科学(31090)
- 江(29123)
- 财经(28744)
- 所(28171)
- 中心(26119)
- 经(25619)
- 研究所(24283)
- 农(23535)
- 州(23181)
- 北京(23050)
- 范(22231)
- 师范(22036)
- 财经大学(20913)
- 经济学(20800)
- 业大(20789)
- 院(19958)
- 省(19468)
- 基金
- 项目(98840)
- 研究(77516)
- 科学(77201)
- 基金(69654)
- 家(58975)
- 国家(58400)
- 科学基金(50071)
- 社会(48205)
- 社会科(45461)
- 社会科学(45451)
- 省(39277)
- 教育(37134)
- 基金项目(35913)
- 编号(33091)
- 划(32200)
- 自然(30462)
- 自然科(29698)
- 自然科学(29693)
- 成果(29553)
- 自然科学基金(29159)
- 资助(29157)
- 制(24596)
- 课题(24212)
- 重点(22611)
- 部(22419)
- 性(21504)
- 发(20690)
- 创(20530)
- 项目编号(20120)
- 年(19887)
共检索到2795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喻国平 段长征
汇率制度的两极论作为一国货币汇率制度选择的理论依据,其中任何一种汇率制度形式都可能带来社会福利损失。基于两极论阐述了"不可能三角原理"与BBC规则之间的内在关系,提出不完全资本流动下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未来改革与选择取向: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BBC汇率制度→管理浮动的汇率制度→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熊连庆
基于汇率制度的演变和依存条件,运用“三元冲突”定律,笔者在分析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政策效应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基本思路:长期取向应当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中短期取向则应实行目标区管理制度,加强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机制建设。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肖鹞飞
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对促进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中国经济金融的进一步的对外开放,这一制度的缺陷也逐渐显现出来。本文对人民币汇率制度近10年来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归纳了其四个方面的特征,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措施。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制度 特征 问题 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艳
文章利用行为均衡汇率模型估计出人民币均衡汇率,重点考察了2001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失调的情况,结果表明:目前人民币实际汇率并没有趋势性偏离均衡汇率,但人民币汇率被低估的程度呈逐步扩大趋势,因此需要进行汇制改革。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均衡汇率 汇率制度改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蒋锋
本文简述了汇率制度选择的最终目的以及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国际经济环境的特点 ,提出了选择汇率制度时应该遵循的原则 ,并根据这些原则对包括美元化、货币发行局制度在内的硬性钉住汇率、清洁浮动汇率以及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在遭受实际和货币冲击时进行了比较 ,指出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是最佳选择。
关键词:
汇率制度选择 内部均衡 外部均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易纲
本文简要考察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 ,汇率制度在时间上的演进。通过分析了固定汇率和自由浮动汇率以及二者之间的各种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安排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资本帐户没有开放的发展中国家不可能有完全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在选择资本管制的参数体系时 ,问题的核心是权衡效率与稳定之间的两难。在国际货币体系的游戏规则改变之前 ,在资本帐户开放的情况下 ,实行中间汇率制度将很危险 ,只有汇率完全市场化才是有效而保险的。一般而言 ,对于一个资本帐户未开放的国家 ,无论政府名义上宣布采取何种汇率制度 ,事实上它都将收敛于固定汇率制。
关键词:
汇率制度 资本帐户 不可能三角形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崔大沪
我国现行汇率双轨制是一种过渡性的汇率制度,它必须进一步改革,这已成为共识,但如何改革,在何时、何种程度上与国际规范相符合值得进一步探讨。我们的意见是,人民币汇制改革可考虑三步进行:第一步应实施双轨合一,使之符合关贸总协定中有关规定。第二步是改革现行的固定汇率制,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适应国际汇兑制度的发展趋势。第三步是逐步放宽外汇管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谢作诗 张原浩
固定汇率固定的只是名义汇率,实际汇率会通过工资和物价变动间接得到调整;浮动汇率无非是通过调整名义汇率直接调整实际汇率。人为能够控制的是名义汇率,控制不了的是实际汇率,实际汇率总是要调整。汇率问题本质乃是选择调整名义汇率来调整实际汇率的调整成本更低,还是选择调整工资和物价来调整实际汇率的调整成本更低的问题。文章认为,既不是弗里德曼主张的浮动汇率对,也不是蒙代尔主张的固定汇率对,不同国家应该选择不同的汇率制度。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应该选择固定汇率,发达国家则可选择浮动汇率。中国的劳动力市场自由度高,况且汇率间接调整的方向是工资和物价上升,这没有障碍,因此长期中人民币汇率不存在严重低估的问题。这可以...
关键词:
固定汇率 浮动汇率 调整成本 政治博弈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晓峰 陈雨蒙
本文通过修正的非抛补利率平价模型设立资本流动管理政策指标,建立DSGE模型比较不同汇率制度下的中央银行政策组合及福利损失。研究结果表明:相比资本完全自由流动,对资本流动进行管理有利于央行降低福利损失;同时采用货币政策、汇率政策以及资本流动管理"三位一体"的政策组合带来的福利效应始终优于其他政策实行方案。因此,存在这样一条中间路径,即同时采用管理浮动汇率制与资本流动管理二者相结合的宏观政策组合,从而在维护经济和金融稳定发展的前提下,有序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改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晓峰 陈雨蒙
本文通过修正的非抛补利率平价模型设立资本流动管理政策指标,建立DSGE模型比较不同汇率制度下的中央银行政策组合及福利损失。研究结果表明:相比资本完全自由流动,对资本流动进行管理有利于央行降低福利损失;同时采用货币政策、汇率政策以及资本流动管理"三位一体"的政策组合带来的福利效应始终优于其他政策实行方案。因此,存在这样一条中间路径,即同时采用管理浮动汇率制与资本流动管理二者相结合的宏观政策组合,从而在维护经济和金融稳定发展的前提下,有序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改革。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海生
从1880年起的100多年的国际汇率体系的演变历程表明: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体系。在整个演变期间,有关汇率制度选择的争论从未停止,相关争论主要围绕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孰优孰劣(简称"固定"与"浮动"之争、"两极"之争)以及"两极"与"中间"之争,即两极汇率制度和中间汇率制度之争。本文重点讨论的是"两极"与"中间"之争,并探讨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
关键词:
汇率制度 中间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制度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孙鲁军
该文对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汇率制度选择的"两极论"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并不符合现实。鉴于汇率制度选择实际上是权衡各种汇率制度的优点和缺点,该文对固定盯住汇率、浮动汇率、目标区汇率以及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该文分析了汇率退出机制和退出策略。
关键词:
两极论 汇率制度 退出机制
[期刊] 征信
[作者]
尹航
我国货币错配程度的累积加剧了金融体系脆弱性,增大了货币政策操作难度。在测算我国货币错配程度的基础上,用开放经济均衡模型分析错配约束与汇率波动的产出冲击效应,并对人民币汇率安排进行经验证据检验。结果发现:非对称特征使资产型错配对我国的冲击更大、错配逐渐积累加剧浮动恐惧并表现为害怕升值,进而严重阻碍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定价进程。有针对性提出如下政策建议: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提升汇率管理效力,加大对外投资力度并推进人民币境外贷款,加快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和人民币国际合作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