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91)
- 2023(16725)
- 2022(14584)
- 2021(13727)
- 2020(11564)
- 2019(26700)
- 2018(26689)
- 2017(52526)
- 2016(28423)
- 2015(31915)
- 2014(32119)
- 2013(31476)
- 2012(28995)
- 2011(26466)
- 2010(26685)
- 2009(24993)
- 2008(24825)
- 2007(21894)
- 2006(19683)
- 2005(17818)
- 学科
- 济(113761)
- 经济(113603)
- 管理(88814)
- 业(82592)
- 企(69464)
- 企业(69464)
- 方法(52084)
- 数学(45720)
- 数学方法(45210)
- 财(34762)
- 中国(31982)
- 农(31043)
- 制(28961)
- 业经(25880)
- 贸(22623)
- 贸易(22613)
- 易(22011)
- 学(21348)
- 银(21116)
- 地方(21114)
- 银行(21079)
- 务(20521)
- 财务(20443)
- 财务管理(20395)
- 行(20109)
- 农业(19910)
- 融(19687)
- 金融(19684)
- 体(19494)
- 企业财务(19342)
- 机构
- 大学(408247)
- 学院(405551)
- 济(169907)
- 经济(166261)
- 管理(161580)
- 理学(139065)
- 理学院(137605)
- 管理学(135528)
- 管理学院(134763)
- 研究(134746)
- 中国(104223)
- 京(86254)
- 财(85667)
- 科学(78118)
- 所(66704)
- 财经(66697)
- 中心(60878)
- 经(60566)
- 江(60197)
- 研究所(59728)
- 农(59185)
- 业大(55426)
- 北京(55203)
- 范(52439)
- 师范(52023)
- 经济学(51904)
- 财经大学(49566)
- 院(48910)
- 州(48299)
- 经济学院(46883)
- 基金
- 项目(265783)
- 科学(210138)
- 研究(199071)
- 基金(193992)
- 家(166701)
- 国家(165332)
- 科学基金(142999)
- 社会(126856)
- 社会科(120340)
- 社会科学(120315)
- 基金项目(102059)
- 省(101847)
- 教育(92297)
- 自然(90966)
- 自然科(88790)
- 自然科学(88773)
- 自然科学基金(87223)
- 划(85578)
- 编号(81563)
- 资助(80834)
- 成果(67997)
- 部(60508)
- 重点(58949)
- 课题(56302)
- 发(55762)
- 创(55077)
- 教育部(52817)
- 制(52444)
- 国家社会(52063)
- 人文(51442)
- 期刊
- 济(188758)
- 经济(188758)
- 研究(129371)
- 中国(78865)
- 财(65836)
- 管理(61112)
- 学报(57395)
- 科学(53651)
- 农(53288)
- 教育(46841)
- 大学(44935)
- 融(44480)
- 金融(44480)
- 学学(42014)
- 农业(35900)
- 技术(34484)
- 财经(33462)
- 经济研究(30595)
- 业经(30390)
- 经(28579)
- 问题(24626)
- 贸(20975)
- 理论(20745)
- 技术经济(19472)
- 图书(18839)
- 实践(18673)
- 践(18673)
- 现代(18448)
- 商业(18381)
- 科技(17832)
共检索到6121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詹小颖
人民币汇率弹性化改革以来,我国出现了"理论上可提高货币政策的绩效"与"实践上的无改善效应"的"货币政策绩效之谜"。本文运用VAR模型对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前后两个时期的货币政策绩效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新汇制使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对最终目标的政策力度更大,灵敏性更强,但货币政策工具对中介目标的传导作用并不明显,人民币汇率的有限弹性与基准汇率形成机制对我国货币政策绩效的提升空间有限。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制度 货币政策 有效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吴晓芳 谢建国 葛秋颖
在一个向量自回归模型基础上,本文研究了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效果的影响。结果认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中国货币政策变得更为有效:其一,经济过热时利率上升不仅能使通货膨胀率下降,而且对通货膨胀率下降的贡献率明显提高;其二,利率能够有效调控和管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表现在能使其向有利于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方向变动;其三,利率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调节产出,但作用空间较小。本文结果还显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并没有增强宏观经济波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吴晓芳 谢建国 葛秋颖
在一个向量自回归模型基础上,本文研究了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效果的影响。结果认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中国货币政策变得更为有效:其一,经济过热时利率上升不仅能使通货膨胀率下降,而且对通货膨胀率下降的贡献率明显提高;其二,利率能够有效调控和管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表现在能使其向有利于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方向变动;其三,利率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调节产出,但作用空间较小。本文结果还显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并没有增强宏观经济波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游
在当前汇率制度下,央行在维持有管理浮动汇率时,向市场大量买入外汇,被动超发大量基础货币,同时,为确保人民币币值稳定,又被迫动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从市场中回收流动性,这种机制最终导致我国当前的通胀压力,货币政策效果不佳。因此,我国应采取措施逐步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同时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配合下,逐步放宽资本项目的管制,促使经济内外均衡发展。
关键词:
汇率制度 人民币 货币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永 杨传宇 李昊宇
货币政策影响外汇市场的作用机制是评估一国宏观经济调控能力的重要依据。文章将国家主权信用的政治、经济与金融作为政府实施货币政策的内在要素考察其对汇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首先,在样本期内,无论国家主权信用水平高低,总量型货币政策对外汇市场的调控作用较为有限,而价格型货币政策对汇率有显著影响。其次,在国家层面中稳定的政治、经济与金融环境是影响政府制定宏观政策调控外汇市场的重要内在因素。相对发达国家,政治和金融稳定对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政策效果而言更为重要。最后,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汇率制度改革会显著加剧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汇率不稳定性。异质性研究表明,对于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金融层面的国家主权信用在货币政策对汇率的影响中发挥了重要内在作用。研究结论表明,价格型货币政策将对稳定一国汇率发挥积极作用,国家主权信用中的金融环境是影响一国实施宏观政策效果的重要内部因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剑飞 王绮
在开放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货币错配是新兴市场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货币错配的大量积累会对整个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文章探讨了新兴市场国家货币错配形成的国内因素和国外因素,为同样面临着长期货币错配问题的中国提供借鉴,同时探讨中国货币错配问题,最后从汇率制度改革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错配 汇率制度 危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浪南 柳阳
本文采用TVAR模型实证检验不同汇率制度下我国货币政策能否产生净出口的需求效应,并运用广义脉冲响应(GIRF)分析了该效应的作用强度和持续时间。实证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在不同汇率制度下均产生了净出口需求效应,但是随着汇率浮动幅度增大,货币政策的净出口需求效应出现非线性的变化。这种非线性效应主要表现为,货币供应环比增速的增长引起净出口环比增速波动的幅度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明显大于固定汇率制度下;净出口环比增速受到货币政策冲击后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能够恢复到初始状态,而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则一直在正负双向波动中逐渐扩大。此外,货币政策对净出口需求的有效性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仅有一年,而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则始终存在。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净出口需求 TVAR GIRF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建中
本文就我国现行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效应的这一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得出在不同的汇率制度下会产生不同的货币政策效应的结论。并进一步分析了在我国现行汇率制度下的国债市场、利率机制、外汇管理制度以及外汇储备结构等自身存在一些问题也会对我国的货币政策效应产生不同程度的制约。
关键词:
汇率制度 货币政策 效应制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马勇 高翔
本文首先回顾了固定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制约的理论争论 ,指出在统一的框架原则下 ,各国学者对此研究的侧重点各有不同。文章又考察了我国现行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的具体制约 ,指出在货币政策独立性 ,利率市场化 ,社会资金分配 ,货币供应量的控制以及资本流动等方面 ,当前的固定汇率制度制约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
固定汇率 货币政策 制约和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志忠 梁珺 刘博
本文通过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等方法,实证检验2005年8月至2008年9月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与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人民币汇率稳定的目标下,贸易顺差可带来广义货币供给和狭义货币供给的增加。因此,在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萎缩的形势下,我国应确立人民币稳定的汇率目标,保持贸易顺差所带来的货币供给的增加,从而拉动国内经济的增长。
关键词:
贸易顺差 货币供给 汇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潘敏 夏庆 刘小燕 张华华
本文采用上交所国债交易数据对Nelson-Siegel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得到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水平因子和倾斜度时间序列。在此基础上,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分别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银行间隔夜拆借平均利率、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水平因子和倾斜度四个时间序列进行了单变量和多变量的区制转换检验,并对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水平因子和倾斜度对人民币汇率变化冲击的动态响应进行了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水平因子和倾斜度在汇率制度改革前后均发生了显著的结构性变化,汇率制度改革以及相应的货币政策变化共同解释了国债利率期限结构水平因子和倾斜度的变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朱堰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镜冰 郑珍远
文章选用2005年汇改后的最新数据,实证发现:凭借简单ARMA模型不足以解释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的动态行为。同时,货币供应量、汇率和利率三者之间没有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汇率对利率有负的反应,自汇改以来,汇率弹性得到改善。相比之下,汇率对利率有正效应,在利率非市场化条件下,利率对汇率的反应不够灵敏。滞后一期的货币供应量对汇率和利率有显著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效应大大减弱。最后,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受对外经济的影响较大,而受对内经济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
指数衰减 动态相依 脉冲响应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云峰
本文将1986~2005年的20年按不同的汇率制度分为若干阶段,并就在不同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分组研究讨论。试图找出各个汇率制度下,最能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对在不同的汇率制度下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发现: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大;而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利率成为最能影响宏观经济变量的因素。
关键词:
汇率制度 汇率改革 货币政策 有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