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78)
2023(17152)
2022(14513)
2021(13343)
2020(10967)
2019(24978)
2018(24525)
2017(46370)
2016(25140)
2015(28445)
2014(28467)
2013(28141)
2012(26992)
2011(24903)
2010(25381)
2009(24040)
2008(23845)
2007(21597)
2006(19876)
2005(18833)
作者
(74311)
(61870)
(61770)
(59098)
(40091)
(29675)
(27906)
(23862)
(23791)
(22373)
(21583)
(20861)
(20374)
(20256)
(20118)
(19332)
(18595)
(18192)
(18125)
(17672)
(16143)
(15413)
(15092)
(14426)
(14084)
(13987)
(13916)
(13827)
(12502)
(12387)
学科
(120461)
经济(120303)
管理(72709)
(66786)
(53033)
企业(53033)
方法(40864)
中国(37590)
数学(35624)
数学方法(35233)
(31592)
地方(29138)
(28135)
(26714)
业经(25756)
(23418)
贸易(23396)
(23239)
(22739)
(21892)
银行(21854)
(21220)
(21208)
金融(21206)
农业(20582)
(17854)
环境(17819)
地方经济(16910)
(16900)
(16614)
机构
大学(369893)
学院(367394)
(167082)
经济(163703)
研究(140987)
管理(132523)
中国(111649)
理学(110528)
理学院(109201)
管理学(107545)
管理学院(106850)
(80907)
(80780)
科学(79915)
(72307)
研究所(64460)
中心(63218)
财经(61379)
(60240)
(59466)
(55674)
经济学(53135)
北京(52781)
(50387)
(49524)
师范(49031)
业大(48470)
经济学院(47385)
农业(46619)
(46362)
基金
项目(227715)
科学(180010)
研究(169403)
基金(166345)
(145552)
国家(144044)
科学基金(121681)
社会(110777)
社会科(105134)
社会科学(105112)
(86217)
基金项目(84764)
教育(77298)
自然(74727)
(73610)
自然科(72911)
自然科学(72888)
自然科学基金(71639)
资助(70022)
编号(66453)
成果(57485)
(53935)
重点(52397)
(52133)
课题(48780)
国家社会(46978)
(46565)
教育部(45057)
(45043)
(44174)
期刊
(203301)
经济(203301)
研究(127328)
中国(87395)
(61702)
(57342)
管理(55027)
学报(54849)
科学(52644)
(47278)
金融(47278)
教育(43266)
大学(42713)
学学(39799)
农业(38280)
经济研究(33434)
财经(32413)
技术(31755)
业经(29919)
(28157)
问题(26164)
(23837)
国际(22309)
世界(21601)
(20633)
技术经济(19004)
统计(16999)
现代(16611)
图书(16538)
(16418)
共检索到6097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龚刚  高坚  何学中  
本文中,我们将研究在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及汇率固定条件下货币政策的管理机制问题。我们的目标是探讨货币政策能否在此种情况下继续独立而有效地稳定国内经济。为此,我们建议两种制度上的约束。给定这些约束,我们证明货币政策仍然有效。同时,本文讨论了此种制度选择对发展中国家和小国经济的意义。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黄海洲  Priyanka Malhotra  
汇率制度选择在国际金融学和发展经济学领域都是一个重要课题。已有的理论文献和实证研究文献试图通过研究汇率制度选择对各种宏观经济变量和金融变量的影响来确定一种最优汇率制度,但这两组文献都未能提出令人信服的答案。本文运用雷因哈特和罗格夫(2004)提出的新的汇率制度分类方法,研究汇率制度选择与亚洲新兴发展中经济体和欧洲发展国家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了两个有趣的经济规律:第一,对发达的欧洲国家而言,更具弹性的汇率制度带来较高的经济增长率,而经济增长率的差异并非取决于汇率制度选择;第二,对于亚洲新兴经济体而言,更具弹性的汇率制度却会带来较低的经济增长率,并且会导致经济增长出现更大的波动性。我们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爱俭  侯志昊  
笔者倾向于发展中国家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对汇率的过度波动进行干预并适当地保持汇率的弹性能使一国更好地对实际冲击做出调整。本文在探讨了发展中国家如何选择汇率制度的基础上,对我国的汇率制度选择提出了设想。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黄盛  
发展中国家汇率安排方式的变化,体现了一种从固定汇率到中间汇率,又从中间汇率到两极汇率的发展趋势,但两极汇率制度真的像部分经济学家宣扬的那样适合发展中国家吗?本文在分析中间汇率制度缺陷的同时,阐述了两极汇率制度对发展中国家的不适用性,并最终对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提出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继忠  
文章运用随机效应、面板数据、多元离散选择模型来分析发展中国家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的汇率制度选择。文章使用模拟最大似然值方法估计了静态与动态模型。解释变量包括最优货币区原则、最优稳定化需要以及和货币危机有关的因素。文章发现,最优货币区原则对选择汇率制度有指导意义,而很多变量对中间汇率制度的影响不同于对浮动或固定汇率制度的影响。此外,汇率制度选择的较高序列相关性主要由汇率制度选择的状态依赖性引起。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朱孟楠  陈文奇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下,发展中国家应通过设定汇率目标区或采取不事先公布干预方式的管理浮动,加强区域性货币合作和限制投机性资本流动,以适当的汇率弹性和央行干预克服汇率内外稳定机制的偏差,促使两者的协调与完善,从而确保汇率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龚刚  高坚  李炳念  
国际货币与非国际货币之区分构成了当前国际金融体系典型的非对称特征。该种区分必将影响不同国家间汇率及汇率制度的选择。本文试图提出一种观点:发行非国际货币的发展中国家所选择的汇率制度可以形容为"储备型汇率制度"。在该种制度下,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不断进行干预以实现其国际货币储备的不断积累,由此而造成本币长期贬值(或低估)和贸易的持续顺差。该种观点不仅与当今世界汇率与汇率制度分布之事实相一致,而且还可通过一个反映发展中国家中央银行行为的动态优化模型进行严格的理论证明。尽管"储备型汇率制度"可能与当前IMF所规定的反"货币操纵"条款相冲突,但是在当前这种不公正和非对称的国际货币体系下,该制度无疑是发展中...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平  范跃进  
本文运用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研究 1 996年 1 2月~ 2 0 0 3年 7月 G- 3汇率波动对 1 0 0多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货币稳定的影响。经检验 ,发现 G- 3汇率波动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货币汇率波动存在着广泛的影响。 G- 3汇率波动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货币汇率波动间互动性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 :G- 3汇率自身的波动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汇率制度或汇率政策与 G- 3货币间的紧密联系。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金雯雯  郭永济  李伯钧  李鹏  
基于77个国家和地区2000年至2010年间的面板数据,利用GMM方法研究汇率制度弹性变化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控制了通货膨胀、经济增长、贸易开放度等因素后,汇率制度弹性与货币政策独立性之间显著正相关;资本管制导致这一关系在新兴和其他经济体中被弱化;金融发展水平的阶段性差异导致金融发展对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独立性具有显著的增强效应,而对新兴与其他经济体的货币政策独立性具有显著的削弱效应;总体上,各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在美联储升息期要高于美联储降息期。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刚  李玥  
本文主要讨论汇率制度同经济稳定性之间的联系及发展中国家在当代的汇率制度选择。在现行国际经济体系下 ,如何确定汇率制度是发展中国家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问题。选择任何一种汇率制度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都会有一定的风险 ,但是它们还是可以根据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来选择较适合自己的汇率制度。文章重点讨论了不同汇率制度同经济稳定性之间的联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安增军  杨继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姜凌  马先仙  
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后汇率制度选择与应对G-3国家①汇率波动冲击之间关系的研究证实:就发展中国家应对G-3国家汇率波动的冲击而言,从汇率管理方式看,依据均衡汇率②进行的管理优于依据一篮子货币进行的管理;从汇率制度选择看,在国际金融一体化背景下,浮动汇率制度优于固定汇率制度。从总的趋势看,外汇市场的发展和灵活的汇率安排有利于消减G-3国家汇率波动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冲击。据此,本文认为我国自2005年7月21日开始实行的人民币新的汇率形成机制,尽管更为适合我国国内外经济的实际,有利于应对G-3国家汇率波动冲击,但仍然具有过渡性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倪克勤  刘柯柯  
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程度还很低 ,主要表现为市场规模小 ,参与者较少 ,同业拆借市场风险较大。这些问题使得货币市场总体上流动性不强、活跃程度不高 ,交易价格———利率不能全面反映社会货币资金的供求关系 ,严重制约了金融市场功能的高效率发挥 ,进而对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对外开放形成了障碍。中国加入WTO后 ,更为灵活的汇率制度、规模扩大的资本流动既有利于我国参与世界金融资源的配置 ,也是对中国货币政策调控能力和金融安全的一个严峻考验。本文从汇率制度、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的新视角分析加入WTO后我国货币市场发展的问题。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艾洪德  武志  
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货膨胀目标制货币政策成为一种趋势,西方发达国家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货币政策之后在促进经济增长及抵制通货膨胀方面取得了良好绩效;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通货膨胀目标制货币政策的适应性却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对大量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财政的主导地位及金融基础设施不良严重妨碍着独立货币政策的实行范围,因此目前尚不具备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货币政策的条件;因此,发展中国家需要进行综合的公共部门改革,扩大税基,减少对铸币税及来自金融压制的其他收入的依赖,从而使金融系统恢复活力,这样,通货膨胀目标制也许会成为一种极具吸引力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