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24)
2023(16894)
2022(14675)
2021(13892)
2020(11681)
2019(27093)
2018(26727)
2017(52203)
2016(28239)
2015(31781)
2014(31560)
2013(30661)
2012(27772)
2011(24922)
2010(24979)
2009(22721)
2008(22083)
2007(19297)
2006(16755)
2005(14731)
作者
(78287)
(65084)
(64675)
(61737)
(41507)
(31040)
(29425)
(25677)
(24776)
(23168)
(22191)
(21799)
(20523)
(20455)
(20078)
(19985)
(19451)
(19288)
(18631)
(18610)
(16013)
(15811)
(15717)
(14946)
(14557)
(14437)
(14294)
(14291)
(13052)
(12651)
学科
(108731)
经济(108576)
管理(86255)
(78577)
(67120)
企业(67120)
方法(52999)
数学(46372)
数学方法(45582)
(31957)
(28266)
中国(27648)
业经(24881)
(23681)
(22125)
地方(19976)
(19500)
(19491)
贸易(19490)
财务(19400)
财务管理(19354)
理论(19147)
(18989)
农业(18516)
企业财务(18326)
技术(17706)
(17155)
(16792)
银行(16752)
环境(16597)
机构
大学(392441)
学院(389805)
管理(157463)
(154487)
经济(151167)
理学(137122)
理学院(135658)
管理学(132972)
管理学院(132246)
研究(125032)
中国(93599)
(82668)
科学(76715)
(74068)
(60976)
财经(58776)
(58214)
中心(57820)
业大(57065)
(55975)
研究所(55459)
(53535)
北京(51846)
(50182)
师范(49704)
经济学(46808)
(46084)
农业(45285)
(45086)
财经大学(44040)
基金
项目(270818)
科学(213895)
研究(198444)
基金(197699)
(171521)
国家(170168)
科学基金(147596)
社会(124997)
社会科(118585)
社会科学(118555)
(104890)
基金项目(104423)
自然(96618)
自然科(94409)
自然科学(94388)
自然科学基金(92651)
教育(92265)
(88386)
资助(82163)
编号(81334)
成果(65518)
重点(60218)
(60007)
(56459)
(56152)
课题(55266)
创新(52667)
教育部(52106)
科研(51864)
(51681)
期刊
(164192)
经济(164192)
研究(112888)
中国(73100)
学报(59482)
管理(58461)
(58319)
科学(54998)
(52017)
大学(46450)
教育(43767)
学学(43545)
农业(35827)
技术(35683)
(32165)
金融(32165)
财经(28417)
业经(26799)
经济研究(26585)
(24238)
问题(21166)
图书(20193)
理论(18607)
(18572)
技术经济(18544)
科技(18453)
统计(18212)
(17837)
实践(16942)
(16942)
共检索到5620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郭煜  陈金至  
本文通过对201个国家1975~2010年面板数据的分析,发现固定汇率制度会导致政府规模的扩大,且该结论在不同类型的国家均成立。进一步的实证检验发现,政府规模的扩大是由外部风险导致的。固定汇率制度削弱了货币政策应对外部风险的能力,所以政府更偏好用财政政策来熨平经济波动,这直接导致了政府规模的扩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金至  尹依依  钱程  
本文通过对155个国家1980年至2010年面板数据的分析,研究了汇率制度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文献和实证分析表明,较之浮动汇率制,固定汇率制更有助于贸易发展、经济稳定与就业提高,从而能够缩小收入差距,但固定汇率制容易催生低效集权的政府,这又会使得收入差距扩大。相比之下,中间汇率制度能够显著缩小收入差距,即汇率制度与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着U型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中间汇率制通过促进就业,缩小了收入差距,且这一传导机制在非OECD国家尤为显著。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金至  尹依依  钱程  
本文通过对155个国家1980年至2010年面板数据的分析,研究了汇率制度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文献和实证分析表明,较之浮动汇率制,固定汇率制更有助于贸易发展、经济稳定与就业提高,从而能够缩小收入差距,但固定汇率制容易催生低效集权的政府,这又会使得收入差距扩大。相比之下,中间汇率制度能够显著缩小收入差距,即汇率制度与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着U型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中间汇率制通过促进就业,缩小了收入差距,且这一传导机制在非OECD国家尤为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林念  徐建国  黄益平  
本文基于对123个国家1980~2007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实际汇率变动与服务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受汇率制度的影响。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实际汇率升值与服务业发展速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二者的关系并不显著。静态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数据的计量模型设定均得到了相同的结论。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在于不同汇率制度下实际汇率的变动规律不同,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也不同。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琳  周欣  王弟海  高司民  
近年来,政府债务问题持续引起各界关注。本文从财政分权、政府会计制度与政府债务风险的关系出发,结合"一代"财政分权理论和"二代"财政分权理论的主要观点,通过31个样本国家2000—2015年的跨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记账基础改革在财政分权体制下对政府债务风险水平的影响,并分别检验了不同综合治理水平国家影响的差异性。研究发现:(1)一国财政分权程度越高,其政府债务风险增长水平越高;(2)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记账基础改革在与财政分权体制的共同作用下,对控制政府债务风险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落实并细化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加快政府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进程,确保政府财务数据的客观性和可比性;构建债务管理和政府财务报告信息衔接机制,全面反映政府财力结构和科学核算财政来源,完善财政资金约束制度体系;结合国际通用债务负担指标,科学设计政府财政纪律标准,积极推进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披露公开工作。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梅冬州  吴梦涛  钱铁峰  谭松涛  
已有较多研究讨论了实际汇率的决定因素,而从收入不平等角度出发的研究并不多。本文搜集和整理了172个国家和地区1970年到2016年的跨国面板数据,分析了收入不平等对一国实际汇率的影响,并引入政府支出探究了收入分配对非贸易品部门和实际汇率的影响机制。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对于非OECD国家,收入不平等和实际汇率显著负相关,即收入越不平等,实际汇率高估越严重,而在OECD国家中这一现象并不存在。进一步的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对于非OECD国家,一国收入不平等加剧会导致该国政府支出增多,从而扩大了非贸易品部门规模,导致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上升,使得实际汇率高估。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梅冬州  龚六堂  
本文对184个国家1980—2008年的面板数据分析表明,开放程度与政府规模的关系由两种力量作用所决定:一种力量是开放所带来的外部风险冲击,另一种是外部竞争压力带来的国内市场化改革。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两者作用使得开放程度与政府规模呈现倒U形变化;对于发达国家,由于其应对风险的能力强,使得开放程度与政府规模呈现负相关关系。对于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发现,两者作用使得开放程度与政府规模在东部呈负相关,在中西部呈正相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灏  
产权制度对环境外部性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清晰界定产权、对侵权行为的惩罚和建立有效的产权交易市场,都是产权制度直接影响环境的方面,而产权制度对经济、技术和教育的影响也间接影响着环境。利用2008~2010年的国家级面板数据检验了105个国家的产权指数(property rights index)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经济、教育和技术等各项指标的情况下,产权制度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的直接效应是显著的,产权制度越完善的国家污染水平越低。并且通过对世界各国过去五十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产权制度对环保法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郑建明  王万军  高凌云  
本文利用1990—2015年42个国家或地区上市公司数据以及IMF、 RR汇率制度分类数据,深入探讨汇率制度对公司投资弹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并检验金融发展水平不同经济体下汇率制度对公司投资弹性影响的跨国差异。研究表明,汇率制度对公司投资弹性产生显著影响,汇率制度弹性越大的经济体,公司投资弹性越小,且这种影响对亏损公司更强烈;汇率制度弹性增大会通过增大公司需求不确定性和削弱公司间学习效应作用于公司投资弹性;金融发展水平越高,汇率制度弹性对公司投资弹性的负向影响越弱。本文明确汇率制度对公司投资行为影响,以提高公司资源配置效率,也给政府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提供政策借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崔惠玉  张嘉洋  周伟  
中期预算是当前我国政府预算管理改革的重点领域,高效率始终是政府管理的出发点与归宿,探讨中期预算的实施对政府效率产生何种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世界银行统计的1996—2008年178个国家(地区)中期预算实施情况以及国家治理相关指标,对中期预算对政府效率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期预算的实施能有效地提高政府效率水平;随着中期预算阶段的晋级,其对政府效率的促进作用也得到提升;中期预算对政府效率的促进作用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政府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的国家以及政府债务水平较低的国家更为突出;中期预算的实施通过降低政府支出波动性、改善政府信息透明度、增加民众政治参与度以及加强政府腐败控制能力等方式,对政府效率产生了正向的影响;实施中期预算时间越长,政府效率的改进越明显,但这种效率的提升更多是由于中期预算在推行过程中不断的阶段晋级而产生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艳  李文秀  曹芳  
本文分析政治、经济、法律等不同制度环境影响服务出口复杂度的机制,并运用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总体而言,良好的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环境有利于促进一国服务出口复杂度提升,但不同制度变量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服务出口复杂度的影响存在差异。政治稳定性有利于所有国家服务出口复杂度提升,腐败控制、政府清廉度和政治民主度对发展中国家有显著正影响,政府规模对发达国家有显著负影响;商业自由度和投资自由度可显著促进服务出口复杂度提升,而货币自由度和金融自由度分别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显著负影响;产权保护度、法制完善度提高分别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服务出口复杂度提升更有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冀福俊  
文章利用1990—2013年128个样本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对中国城镇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在钱纳里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990年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基本符合国家一般规律,相较于国际一般的城镇化与经济发展路径,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比略显滞后。通过对固定效应模型个体效应的分析表明,中国的城镇化滞后主要是由阻碍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安排所导致,且这种制度障碍呈现不断减弱的趋势。因此,要使中国的城镇化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在加强经济发展的同时,对政府的政策制度安排进行不断变革。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俊  
企业违规是阻碍经济和社会良性发展的"毒瘤",因此,探讨企业违规的前因和发生机理以便有效地防范企业违规就显得十分必要。现有研究大多关注个人层面和情境层面的前因,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系统层面的制度前因。本文运用制度失范理论,利用来自152个国家(地区)2009—2015年间的面板数据,着重探讨作为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制度元素——政策与法律环境对企业违规的影响效应,并分析另一种社会制度元素——教育对该效应的调节作用。主要的实证结果如下:其一,一国(地区)的裙带主义与其企业违规程度显著正相关,而政府决策透明度、法律解决纠纷的效率以及警务可靠性均与企业违规程度显著负相关。其二,教育质量不仅直接抑制企业违规,而且显著地正向调节了警务可靠性与企业违规程度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本文是国内较早运用跨国面板数据对企业违规的制度前因进行探究的实证成果,所引入的制度失范视角在企业违规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本文结论对一国(地区)企业违规的治理亦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俊  
企业违规是阻碍经济和社会良性发展的"毒瘤",因此,探讨企业违规的前因和发生机理以便有效地防范企业违规就显得十分必要。现有研究大多关注个人层面和情境层面的前因,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系统层面的制度前因。本文运用制度失范理论,利用来自152个国家(地区)2009—2015年间的面板数据,着重探讨作为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制度元素——政策与法律环境对企业违规的影响效应,并分析另一种社会制度元素——教育对该效应的调节作用。主要的实证结果如下:其一,一国(地区)的裙带主义与其企业违规程度显著正相关,而政府决策透明度、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韩立岩  顾雪松  
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ODI)是过度还是不足的?这一问题随着我国ODI的迅速发展日益引起关注。本文利用66个国家1991-201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力图为回答这一问题提供经验证据。首先,通过补充实体经济因素和引入制度性因素来扩展投资发展路径理论(IDP),建立母国影响因素与ODI相联系的基准模型。然后,在基准模型中加入"中国"虚拟变量,以判断我国ODI相对于基准模型决定的期望水平是过度还是不足。最后,加入虚拟变量与影响因素的交叉项,发现我国ODI发展的推动和阻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我国ODI是不足的,"走出去"政策的实施有效推动了ODI,但是仍然低于适度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出口和国际储备积累是我国ODI发展的推动因素,而国内投资较强的替代效应和较差的融资环境是主要障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