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35)
2023(13359)
2022(11010)
2021(9872)
2020(8260)
2019(18291)
2018(17665)
2017(33905)
2016(18050)
2015(20262)
2014(20231)
2013(19699)
2012(18257)
2011(16867)
2010(17219)
2009(16750)
2008(15533)
2007(14280)
2006(12925)
2005(12237)
作者
(51481)
(43215)
(42656)
(40857)
(27341)
(20211)
(19525)
(16578)
(16287)
(15196)
(14931)
(14291)
(13937)
(13856)
(13666)
(13378)
(12598)
(12583)
(12226)
(12094)
(11016)
(10483)
(10390)
(10031)
(9790)
(9662)
(9482)
(9276)
(8589)
(8469)
学科
(89792)
经济(89681)
管理(57352)
(51834)
(44663)
企业(44663)
方法(29268)
(28963)
金融(28956)
中国(28076)
(26344)
银行(26318)
(25470)
数学(25422)
数学方法(25230)
(24553)
(22582)
地方(22390)
业经(19164)
(18703)
(16603)
(16405)
(15795)
财务(15750)
财务管理(15724)
企业财务(15083)
地方经济(13480)
(13258)
贸易(13246)
理论(13072)
机构
学院(260579)
大学(260139)
(120496)
经济(118079)
管理(94303)
研究(92317)
理学(79620)
理学院(78763)
管理学(77567)
管理学院(77089)
中国(76993)
(59516)
(53714)
科学(50228)
财经(46166)
(45896)
中心(43213)
(41669)
研究所(40981)
(40271)
经济学(40054)
(37809)
经济学院(35791)
财经大学(34232)
北京(33957)
(33171)
业大(32654)
(31902)
(31673)
师范(31323)
基金
项目(164804)
科学(130392)
研究(123565)
基金(120634)
(103800)
国家(102933)
科学基金(88456)
社会(82397)
社会科(78287)
社会科学(78273)
(63972)
基金项目(62256)
教育(56408)
自然(53086)
(52809)
自然科(51838)
自然科学(51826)
自然科学基金(50947)
资助(49544)
编号(48751)
成果(41386)
重点(37654)
(37079)
(36488)
(35686)
国家社会(35202)
课题(35150)
(34646)
(32974)
教育部(32752)
期刊
(142612)
经济(142612)
研究(86425)
中国(56482)
(47985)
(42877)
金融(42877)
管理(38611)
学报(37039)
(35547)
科学(34506)
大学(29361)
学学(28041)
教育(25134)
财经(25055)
经济研究(24558)
农业(22438)
技术(22433)
(21658)
业经(19993)
问题(17742)
(14676)
国际(14284)
技术经济(13490)
世界(13446)
理论(12291)
统计(12219)
现代(11582)
商业(11429)
(11220)
共检索到417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朱琳  徐剑刚  
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能够更加有效地配置资源和释放风险,是跨境资本流动的自动稳定器。基于32个新兴经济体1990年第一季度至2016年第四季度跨境资本流动数据,考察全球金融冲击背景下新兴经济体汇率制度选择对跨境资本流动的作用可以发现,全球金融冲击影响新兴经济体短期跨境资本流入,但不同汇率制度间存在系统性差异,相比于浮动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度和中间汇率制度强化了全球金融冲击对新兴经济体短期跨境资本流入的负影响。同时,考虑到中国作为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等诸多方面与其他样本新兴经济体存在的差异,将中国剔除后进一步检验汇率制度对全球金融冲击和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调节作用,亦得到了相似的结论。而且,替换全球金融冲击代理变量、考虑制度因素影响、考虑跨境资本流入导致汇率制度变迁的反向影响后该结论依然稳健。由此可以认为,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尽管灵活的汇率制度难以提供完美的绝缘性,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全球金融冲击对跨境资本流入的负面影响。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为真正实现由市场决定的汇率制度,我国监管部门一定要把人民币汇率制度市场化改革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改革的自主性、渐进性和可控性;一定要合理引导人民币汇率预期,促使汇率更好地发挥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粮  陈雷  
本文借鉴资产定价领域的收益-风险框架梳理了跨境资本流动的驱动因素,并基于跨境资本流动视角分析了浮动汇率制度的外部冲击缓冲器作用机制。本文选取全球149个国家(地区)45年和25年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浮动汇率制度能吸收外部收益因素对净资本流动的冲击,及外部风险因素对总资本流动的冲击,而由于其对外部风险冲击的缓冲效果较小,跨境总资本流动呈现出"二元悖论"假象。对于短期跨境资本流动,浮动汇率制度能够对外部收益冲击和外部风险冲击同时起到缓冲作用。在美联储加息和全球金融周期背景下,本文提出,中国应继续适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从而缓解外部冲击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实现国内宏观金融稳定。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韩绍宸  巩冰  时梁  杨诗琦  
各国金融状况相关性和联动性的逐步增强导致全球金融周期现象的出现,“三元悖论”和“二元悖论”相互取代对政策选择提出诸多挑战。危机期间美国货币政策紧缩、风险因素上行对资产价格、信贷增长、跨境资本流动的冲击作用明显增强,仅靠浮动汇率制度已无法隔绝外部冲击,需要利用资本流动管理降低金融连接强度,“二元悖论”成立;非危机期间金融市场波动性下降,浮动汇率制度的“自动稳定器”作用明显提升,“三元悖论”成立。为防范外部冲击、提升本国货币政策独立性,需有效运用宏观审慎政策和杠杆率限制降低金融市场的顺周期性,危机期间使用资本管制政策限制资本流动,通过建立风险水平的监测体系,选择适宜的时间窗口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实现汇率的自由浮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智茂  杨森  
伴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短期跨境资本流动规模也在进一步扩大,从而使金融系统及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受到严峻挑战。文章通过构建SV-TVP-VAR模型深入分析了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对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冲击影响,同时探究了货币政策对两者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短期跨境资本流入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平抑系统性风险,这一效应在国内外金融市场动荡时期更为显著;“价格型”货币政策相较于“数量型”货币政策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调控作用更为明显;此外,货币政策也会通过跨境资本流动对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间接调控效果。但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受跨境资本外流压力的影响,货币政策间接调控效果失效。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钱晓霞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钟辉  
在国际金融动荡、国际市场流动性充裕和我国经济稳步快速发展的格局下,我国面临的短期跨境资本流入压力空前加大。与此同时,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进人民币作为对外贸易和直接投资业务的结算货币,人民币开始走出去。在这种背景下,我国面临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压力如何,短期资本流动是否会出现新的特点,短期跨境资本对宏观调控政策和经济有何冲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许姣丽  刘德学  
制度因素会对美国经济冲击及传导产生影响,本文把美国供给冲击、需求冲击和货币冲击纳入同一个分析框架,通过建立稳健性的计量模型探讨了美国经济冲击对东亚地区经济波动的影响,并结合东亚地区具体的汇率制度和资本开放度等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发现固定汇率制度和中间汇率制度使美国货币政策加剧了对东亚地区经济波动的冲击,但浮动汇率制度下的美国货币冲击却能平抑东亚经济的波动;资本开放度对东亚经济的波动会产生滞后效应,滞后一期的资本开放度会加剧东亚地区的经济波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瑛  
随着我国经济的全方位开放,国内经济不可避免会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此时,如何完善汇率制度,减轻外部冲击对经济稳定的负面影响,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借助开放经济下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考察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抵御外部冲击的有效性,从而为汇率制度选择提供一个基础。从长远来看,随着中国贸易方向的多元化和资本管制不断放松,应增加汇率及汇率体制的灵活性,以帮助缓解外来冲击的不利影响,并为国内的货币政策操作提供一个方便的工具。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健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处在当今国际货币体系中心位置的美元,其汇率作为全球宏观经济的重要指标,在此次危机中的走势也引起很大关注。本文首先分析了代表实体经济影响汇率的经常账户余额对于美元汇率的影响;之后着重分析在虚拟经济冲击下的国际资本流动对于金融危机前后这一轮美元指数变动的影响;最后全面分析和探讨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对美元汇率影响,从而对汇率的决定及走势。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俊龙  孙韦  
短期国际资本的流动会扰乱一国经济或金融市场的稳定。本文基于我国1997年1月—2009年9月的月度数据,根据赤池信息准则与施瓦茨信息准则,采用泊松相关系数,对VAR试算取得变量间或有影响机制,并根据测算结果对相关宏观经济指标做OLS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短期国际资本的流动增大了中国证券市场的波动性,而对M2,CPI和ER等指标影响并不显著。本文最后根据结论对当前短期资本流动监管提出几点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孟楠  陈欣铭  
本文主要探讨了经济结构、经济冲击和政治偏好等因素在新兴市场国家汇率制度选择过程中所起到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经济结构和政治偏好对的汇率制度选择影响显著,而经济冲击的影响则相对不明显。这些特点与理论分析中对"短视决策者"的描述相符。借鉴新兴市场国家的历史经验并结合我国当前实际情况,人民币汇率制度应继续保持适度弹性,并且随着我国经济政治环境的变化而适时做出调整。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荧天  孟昊  
世界形势的复杂多变以及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政策的转向,使得新兴经济体跨境资本流动加剧,这将严重影响到一国经济的安全和稳定,因此,厘清其影响因素成为这些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科学性和全面性原则,本文从跨境总资本流量视角出发,实证分析新兴市场国家资本流动异常发生概率的成因。进一步,为解决变量内生性问题及有效刻画系统变量间的动态冲击反应,文中运用2011—2017年季度数据构建了PVAR模型,并得出了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图表。实证结果表明,新兴经济体的跨境资本在样本区间内异常波动频繁,同时受拉动和推动双重因素影响。由此,本文提出了我国应对跨境资本异常冲击的防范措施和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振林,刘爱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肖潇  张璟  刘晓辉  
本文根据三种不同标准,对资本流动进行了细分,并以全球162个经济体(1974-2010年)为样本,考察了不同类型的资本流动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组合投资资本、短期资本和权益资本流动程度越高的经济体越倾向于选择更有弹性的汇率制度,而其余四类资本流动——FDI资本流动、其他资本流动、长期资本流动和债务资本流动则对汇率制度选择没有显著影响。采用Reihart & Rogoff(2004)、Levy-Yeyati & Strurzenegger(2005)、Shambaugh(2004)等不同的汇率制度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肖潇  张璟  刘晓辉  
本文根据三种不同标准,对资本流动进行了细分,并以全球162个经济体(1974-2010年)为样本,考察了不同类型的资本流动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组合投资资本、短期资本和权益资本流动程度越高的经济体越倾向于选择更有弹性的汇率制度,而其余四类资本流动——FDI资本流动、其他资本流动、长期资本流动和债务资本流动则对汇率制度选择没有显著影响。采用Reihart & Rogoff(2004)、Levy-Yeyati & Strurzenegger(2005)、Shambaugh(2004)等不同的汇率制度分类方法或者采用不同计量模型并不改变本文的研究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