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22)
2023(6316)
2022(5299)
2021(4847)
2020(4030)
2019(9052)
2018(8867)
2017(17354)
2016(9472)
2015(10456)
2014(10304)
2013(10005)
2012(9504)
2011(8715)
2010(8931)
2009(8372)
2008(8239)
2007(7617)
2006(7039)
2005(6444)
作者
(28492)
(23638)
(23454)
(22447)
(15403)
(11298)
(10646)
(9165)
(9142)
(8726)
(8122)
(7900)
(7893)
(7859)
(7606)
(7455)
(7320)
(7161)
(6979)
(6912)
(6017)
(5921)
(5854)
(5598)
(5463)
(5424)
(5284)
(5266)
(4931)
(4788)
学科
(35846)
经济(35805)
管理(28233)
(25594)
(20737)
企业(20737)
方法(13604)
数学(11932)
数学方法(11732)
(11154)
中国(10596)
(9946)
(8788)
地方(8499)
(8410)
贸易(8406)
(8323)
(8208)
(8075)
业经(7780)
(7141)
银行(7119)
农业(7097)
(6894)
及其(6761)
(6721)
金融(6721)
政策(5818)
技术(5713)
环境(5700)
机构
学院(133822)
大学(133439)
(56292)
经济(55028)
研究(50797)
管理(49956)
理学(42342)
理学院(41852)
管理学(41050)
管理学院(40814)
中国(39660)
科学(31078)
(28725)
(27506)
(26673)
(25901)
研究所(24016)
中心(22926)
(21907)
农业(20614)
财经(20527)
业大(20389)
(18676)
(18626)
北京(18335)
(17099)
(16940)
师范(16837)
经济学(16768)
(16425)
基金
项目(86885)
科学(68490)
基金(63065)
研究(62319)
(56127)
国家(55663)
科学基金(46935)
社会(38937)
社会科(36842)
社会科学(36833)
(33995)
基金项目(31897)
自然(31489)
自然科(30767)
自然科学(30754)
自然科学基金(30243)
(29519)
教育(28699)
资助(27234)
编号(24605)
成果(20984)
重点(20071)
(19664)
(19351)
课题(18512)
(18366)
创新(17203)
科研(16603)
计划(16471)
教育部(16255)
期刊
(65510)
经济(65510)
研究(43802)
中国(30406)
(23902)
学报(22287)
科学(20578)
管理(20139)
(19505)
(17684)
金融(17684)
大学(16786)
农业(16201)
学学(15833)
教育(15580)
经济研究(11293)
技术(11084)
业经(10544)
财经(10026)
(8631)
(8293)
问题(8129)
(8049)
国际(8042)
世界(6782)
科技(6417)
技术经济(6294)
现代(6189)
(6104)
理论(6065)
共检索到214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崇攀  
一、现行利率对汇率的影响尽管目前我国的资本项目还没有放开,但自1994年的外汇体制改革,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以自由兑换以来,外资已可通过各种渠道渗透进我国。由于国内外利率差距较大,对国际短期资本吸引力很大,境外资金通过各种渠道将资本汇入大陆,而1998年以来,由于国内连续下调利率而美元则连续上调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徐艳  何泽荣  
利率和汇率作为两个重要的经济杠杆理应对一国的经济活动发挥不可替代的调节作用,然而,相当长一段时期以来,我国利率的市场化和汇率的非市场化使得二者的调节作用大相径庭,跛足而行的利率和汇率政策使得矛盾也由此而生。如何协调二者的矛盾也只能依靠市场化的力量和国家政策的调整,但MCI给了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金中夏  洪浩  
本文通过构建、校准、估计和模拟新凯恩斯两国(本国和外国)开放经济体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分析并解释我国均衡利率和均衡汇率形成机制及其主要变动原因,指出均衡利率和均衡汇率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了两种均衡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及其所包含的政策含义。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在不考虑外国利率状态的情况下(如封闭经济模型和小国开放经济模型),本国利率与汇率偏离和达到均衡的情况应同时存在,当本国汇率(利率)偏离均衡时,本国利率(汇率)也会偏离均衡。本国利率上升(或下降)压力与本国货币升值(或贬值)压力同时存在。因此,在估计与分析均衡利率和均衡汇率时,应充分考虑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本国利率与汇率政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锁云  高侯平  
开放经济条件下 ,一国实现内外均衡要求利率与汇率政策的协调。加入WTO的中国也面临着追求宏观经济均衡的目标 ,在内部经济存在通缩、失业 ,外部经济存在顺差但增幅减缓的条件下内外均衡的实现要求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我国财政政策施展空间有限、货币政策的效力不高 ,实现内外均衡要求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协调。我国利率是管制的 ,汇率是僵化的 ,利率、汇率变动与利率平价模型并不契合 ,因此短期来看要使利率下调、汇率稳定以实现内外均衡 ,长期则要求利率汇率的市场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贾润军  
利率和汇率的相关性是利率政策和汇率制度协调的理论依据。利率市场化和固定汇率制度的组合是一种非协调的利率政策和汇率制度的政策组合。在这种政策组合下,高利率政策和固定汇率制度的隐含担保所滋生的金融道德风险会产生叠加效应,在促进国际资本流入的同时,增加金融机构的货币错配,在长期内会引致双重危机,进而影响一国的金融稳定和经济稳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范立夫  
本文剖析了基于传统利率平价理论的"中美利差原则"指导下中国货币政策实践所面临的困境,指出货币当局放弃该原则主要是因为跨境资本的套利模式已经发生转变,即已不再是传统的利差套利模式,并引出资产价格套利的概念。以此为出发点,本文引入资产价格套利模式,对利率平价模型进行修正,建立资产加权收益率平价模型,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根据修正后的模型,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利率与汇率政策协调配合的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朱孟楠  韩晓雪  
通过建立中国特色的宏观开放模型,得出在利率、汇率双管制,且短期投机资本疯狂追逐升值与利差双盈利的情况下,利率与物价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汇率与物价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并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VAR、脉冲响应图进行实证研究;在IS-LM的框架下,进行利率与汇率政策的搭配协调研究。结果显示,降低利率、人民币升值能缓解物价上涨,并可以达到市场均衡,但物价对总供给冲击的敏感度将提高。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韩献栋  
系统属性与内外协调是美国对朝政策的重要特征,这源于朝鲜半岛地区是一种紧密型的地区体系。冷战结束初期的“一超多强”格局使得克林顿政府对朝政策的系统属性较弱,内外协调的特征十分明显。随着遏制中国战略的制定,美国对朝政策的系统属性逐渐增强,对朝政策逐渐失去独立性,开始套嵌于美国的亚太战略中。在内外协调方面,因国内战略共识的形成,内部协调的必要性逐步下降,但因韩国国内政治因素的存在,外部协调的特征仍然明显。从冷战结束初期的克林顿政府至当下执政的拜登政府,美国对朝政策整体上的发展轨迹展现出了上述特征。拜登政府执政后标榜其对朝政策以朝鲜半岛无核化为目标,并追求一种精准而务实的方法,但实际上,其对朝政策已全面回归至奥巴马政府时期的“战略忍耐”政策,且因美日韩三边安全合作体系的构筑以及对朝延伸威慑的强化,具有“战略忍耐”加强版的特征。拜登政府的这一政策本身内含着其难以克服的矛盾,一方面会刺激朝鲜,使朝鲜的拥核意志更加坚定,另一方面,它还需抑制因“朝鲜威胁”的存在而日渐走强的韩国拥核冲动,以使韩国在安全战略上更加依赖美国,这会促使矛盾和张力在美韩之间以及韩国国内左右政治势力之间产生,激化韩国的党争,进而有可能催生出更激进的政客和更激进的政策,并给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局势带来更为复杂的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于立  吴绪亮  
本文针对中国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中的误区和表现,提出并论证了知识产权政策保反兼顾、内外协调的"平衡观"及其经济学与法律依据,并以此为指导进一步理清政策思路,提出"保反阶段论"、"保反三分法"、"三三制体系"等政策主张,并针对品牌市场反垄断、创新和创牌战略、《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政策白皮书》等提出若干具体政策建议。本文强调,中国知识产权政策无论是基本指导理念,还是具体政策实施,都迫切需要实现从"只保不反"到"保反兼顾、内外协调"的根本性转变。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晓朴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7月1日起再次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这样,1996年以来央行已连续5次调低利率)。当前,在宏观环境业已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应该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利率和汇率之间的关系;货币当局有必要重新认识利率和汇率政策间的联系,在出台相关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到利率调整对汇率水平的影响,以确保人民币汇率的长期稳定。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淄  张力美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肖立伟  
本文建立了一个带有银行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将资本要求、准备金要求和贷款价值比(LTV)纳入同一个分析框架,基于福利损失函数和最优简单政策,定量研究了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相互作用。本文发现,使用恰当的宏观审慎工具能够减轻货币政策的负担,有助于改善货币政策福利,但部分工具可能会提高利率变化的波动。从政策工具是否合作看,通常情况下,合作对整体有利。当货币政策关注金融稳定时,政策工具合作的收益存在不确定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丁孜山  
论利率政策○丁孜山利率政策作用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深化的重要标志。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率政策已经成为各国政府货币当局的一种重要金融调控手段。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利率政策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何慧刚  
利率、汇率是货币市场与外汇市场的调节工具和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两者之间相互联动相互协调。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利率政策或汇率政策,而且取决于利率-汇率联动协调效应。加强利率-汇率联动协调是实现我国内外经济均衡的重要途径。文章首先分析利率-汇率联动协调机制的M-F-D模型,然后建立计量模型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和中美实际利差进行实证分析,进而分析我国偏离M-F-D的现实和原因,最后提出增强人民币利率-汇率联动协调机制、实现我国经济内外均衡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