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80)
- 2023(13969)
- 2022(12281)
- 2021(11682)
- 2020(9968)
- 2019(23686)
- 2018(23950)
- 2017(47131)
- 2016(25933)
- 2015(29814)
- 2014(30372)
- 2013(30300)
- 2012(27978)
- 2011(25205)
- 2010(25539)
- 2009(23516)
- 2008(23374)
- 2007(20944)
- 2006(18235)
- 2005(16316)
- 学科
- 济(103767)
- 经济(103648)
- 管理(73100)
- 业(70259)
- 企(57858)
- 企业(57858)
- 方法(50829)
- 数学(44356)
- 数学方法(43836)
- 农(28877)
- 财(26913)
- 中国(26586)
- 学(22862)
- 业经(22114)
- 地方(21173)
- 贸(19886)
- 贸易(19878)
- 制(19750)
- 易(19278)
- 农业(18972)
- 理论(18548)
- 务(17246)
- 财务(17169)
- 财务管理(17123)
- 和(16721)
- 银(16668)
- 银行(16615)
- 企业财务(16116)
- 行(15683)
- 技术(15372)
- 机构
- 大学(374238)
- 学院(373132)
- 管理(146941)
- 济(146039)
- 经济(142536)
- 理学(126424)
- 理学院(125028)
- 管理学(122792)
- 研究(122505)
- 管理学院(122141)
- 中国(93869)
- 京(80032)
- 科学(77637)
- 财(67668)
- 所(63402)
- 农(62391)
- 研究所(57569)
- 中心(57061)
- 业大(56796)
- 江(55643)
- 财经(53988)
- 北京(51042)
- 范(50234)
- 师范(49779)
- 农业(49096)
- 经(48776)
- 州(45652)
- 院(43388)
- 经济学(43289)
- 技术(40030)
- 基金
- 项目(247732)
- 科学(191999)
- 研究(181713)
- 基金(176450)
- 家(153063)
- 国家(151770)
- 科学基金(128971)
- 社会(110345)
- 社会科(104348)
- 社会科学(104315)
- 省(97843)
- 基金项目(94535)
- 自然(84638)
- 教育(84406)
- 自然科(82565)
- 自然科学(82543)
- 划(82239)
- 自然科学基金(81035)
- 编号(76610)
- 资助(73992)
- 成果(63006)
- 重点(55262)
- 部(54619)
- 课题(52452)
- 发(52441)
- 创(50866)
- 科研(47540)
- 创新(47397)
- 项目编号(46689)
- 大学(46503)
- 期刊
- 济(160794)
- 经济(160794)
- 研究(110063)
- 中国(69814)
- 学报(59363)
- 农(56488)
- 科学(53737)
- 财(52375)
- 管理(51397)
- 大学(43992)
- 教育(43604)
- 学学(41071)
- 农业(38589)
- 融(35917)
- 金融(35917)
- 技术(33201)
- 业经(26815)
- 财经(26018)
- 经济研究(24924)
- 经(22065)
- 问题(21649)
- 图书(20944)
- 业(20074)
- 理论(19289)
- 技术经济(18640)
- 实践(17664)
- 践(17664)
- 版(17461)
- 科技(17431)
- 商业(17123)
共检索到5467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涤
以购买力平价理论为代表的传统汇率理论认为均衡汇率是合理的汇率水平,汇率政策应当围绕均衡汇率来制订,这种分析范式具有局限性。本文指出汇率分析应当贴近现实,应当更关注汇率变动的影响而不是“合理、均衡”的汇率水平。均衡汇率并不存在,围绕影响外汇市场供求的因素展开的市场汇率分析更为有效。文章强调汇率决定权是国家主权的一部分,人民币汇率政策由我国根据国家利益,独立自主自行决定,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中国较为现实的汇率制度选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谢作诗
汇率问题的本质名义汇率可能高估或低估,但实际汇率不可能长期高估或低估的。经济的一个变量被固定下来,其它变量一定会围绕它做自动调整的。其结果,实际变量就会趋于回复其本来面目的。人民币名义汇率被低估,国内工资和物价就会上升,最终实际汇率是会得到调整的。实际汇率不可能被人为控制,实际汇率总是要得到调整的,总是要趋于呈现其本来面目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外经所课题组 毕吉耀 姚淑梅 张岸元
一、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基本情况从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至2007年6月1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811.0元兑换100美元升为762.89元兑换100美元,累计升值6.3%。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雷 王升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谢作诗 张原浩
固定汇率固定的只是名义汇率,实际汇率会通过工资和物价变动间接得到调整;浮动汇率无非是通过调整名义汇率直接调整实际汇率。人为能够控制的是名义汇率,控制不了的是实际汇率,实际汇率总是要调整。汇率问题本质乃是选择调整名义汇率来调整实际汇率的调整成本更低,还是选择调整工资和物价来调整实际汇率的调整成本更低的问题。文章认为,既不是弗里德曼主张的浮动汇率对,也不是蒙代尔主张的固定汇率对,不同国家应该选择不同的汇率制度。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应该选择固定汇率,发达国家则可选择浮动汇率。中国的劳动力市场自由度高,况且汇率间接调整的方向是工资和物价上升,这没有障碍,因此长期中人民币汇率不存在严重低估的问题。这可以...
关键词:
固定汇率 浮动汇率 调整成本 政治博弈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朱小慧
外汇管理与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概述1994年起,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贸易、金融、财税全面推进阶段。在金融领域,人民币汇率并轨成为外汇体制改革的重点。现将近年来理论界对这方面问题的研究情况概述如下:一、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从1994年1月1日起,我国...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最近,国外舆论对人民币是否升值众说纷纭,国外学者也纷纷发表各自的见解。本刊特从《经济学家》、《银行家》等杂志和相关网站上编译、摘编几篇有关文章,以供读者参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鹏
笔者主要讨论宏观政策遭遇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和以加息手段抑制通胀不可兼得的两难困境。文章在阐明利率和汇率的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上,从人民币估值压力和汇率制度的角度分析了造成货币政策两难的原因,得出了人民币汇率在国内经济条件成熟时应走向有限浮动的结论,并在文章最后提出了关于汇制改革、利率市场化及放松资本管制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一些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强永昌 吴兢 陈爱玮 胡晓华
人民币汇率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有关贸易收支关系的问题。在理论上,汇率变动对一国贸易收支的重要影响已成为一般性原理为人们广泛接受。但是,计量分析的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动对中国出口贸易影响很弱,且与进口贸易不相关。这表明,中美贸易失衡并非来源于人民币币值低估,通过人民币升值的方式来纠正中美贸易失衡并不符合“对症”规则的要求,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应该在考虑内外部均衡和国内经济稳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稳健地进行。
关键词:
汇率 对外贸易 进出口贸易弹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曙光
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基础上,本文首先讨论了汇率升值的短期压力和长期压力,前者源自内外经济失衡和双顺差的持续,后者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竞争力的增强,认为目前宏观经济失衡主要表现为实体经济和货币经济的两个双向循环和双向依赖;测度了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函数和进出口函数及其汇率弹性,估算了不同幅度汇率升值的成本,主要包括引进外资和出口贸易减少的数量,以及由此带来的GDP和就业人数减少的规模,发现三个季度后,升值的影响下降一半以上,七个季度以后,升值的影响近于消失。并据以对可选择的升值幅度和操作方式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三毛
出于国内政治利益考虑,美、日等发达国家频频向中国施压,要求对人民币进行升值、增加汇率制度弹性。人民币汇率制度调整受到了来自国际层面的巨大压力。发达国家主要通过以下渠道对中国施压:指控中国操纵汇率,利用多边机制将人民币汇率问题国际化,应用其国内政治规则和程序,借助外交手段或渠道,利用媒体左右国际舆论等。全面分析国际压力的传导渠道,有助于我们化解国际压力,在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和调整中保持主动。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国际压力 传导渠道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方文全
文章认为国际贸易壁垒障碍产生了生产要素可得性问题,是影响汇率制度的重要理论前提。从这个视角出发,分析认为中国并不具备大幅度改变要素比价的条件和内在需要,人民币汇率升值,总体上不利于改善我国的要素可得性处境,这与“广场协议”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形成鲜明的对照。
关键词:
汇率 人民币 生产要素可得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铮 张焕波
文章运用汇率转嫁理论,给出一组根据汇率变动分析经济危机的指标。并以中日韩三国为对象做了实证研究,论证了当关于汇率的出口产品价格弹性小于1时,本国汇率有贬值的可能;而大于1,本国汇率有升值的可能。当关于汇率的国内产品价格弹性偏离0较大时,汇率变动会引发国内经济危机。文章根据这些指标对当前人民币汇率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人民币应小幅升值的结论。
关键词:
汇率 经济危机 汇率转嫁 人民币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丁一兵
2006年1月14至15日,吉林大学经济学院举办了“21世纪初期东亚汇率合作与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一流学者和专家20余人参加了会议,10余位专家学者作了会议发言。会议开幕式由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李晓教授主持,吉林大学副校长王胜今教授致开幕词。研讨会由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李俊江教授、南开大学戴金平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雷达教授分别主持。与会代表主要探讨了如下问题:1.二十一世纪初期的东亚金融合作与汇率合作。关于东亚货币合作的经济基础,北京师范大学贺力平教授指出,东亚经济体对外经济关系近年来出现了“亚洲化”倾向,同时,美国、中国及亚洲其他经济体之间的三角贸易关系已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