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94)
2023(3373)
2022(2835)
2021(2744)
2020(2223)
2019(5246)
2018(5378)
2017(10131)
2016(5656)
2015(6569)
2014(6812)
2013(6739)
2012(6749)
2011(6234)
2010(6452)
2009(6231)
2008(6612)
2007(6266)
2006(5608)
2005(5349)
作者
(17191)
(14372)
(14222)
(13838)
(9476)
(6930)
(6545)
(5533)
(5466)
(5259)
(5012)
(4918)
(4719)
(4629)
(4491)
(4472)
(4345)
(4293)
(4216)
(3935)
(3919)
(3593)
(3331)
(3304)
(3300)
(3290)
(3213)
(3140)
(2937)
(2833)
学科
(26776)
经济(26739)
管理(15974)
(13664)
方法(13036)
(12918)
企业(12918)
数学(10326)
数学方法(10128)
理论(7475)
(6920)
(6680)
中国(6571)
(6270)
(6009)
银行(6001)
(5745)
(5728)
金融(5728)
业经(5370)
(4767)
(4760)
贸易(4754)
(4608)
(4048)
(3992)
教育(3984)
(3919)
(3730)
财务(3718)
机构
大学(93410)
学院(89206)
(37898)
经济(36972)
研究(31224)
管理(30588)
中国(27542)
理学(25416)
理学院(25111)
管理学(24504)
管理学院(24342)
(20230)
(20072)
科学(17698)
(16029)
财经(15864)
中心(14922)
(14415)
研究所(14275)
(13841)
经济学(13199)
北京(12911)
(12566)
师范(12445)
(12024)
财经大学(11946)
经济学院(11738)
(11375)
(10490)
(10479)
基金
项目(50436)
科学(39412)
基金(37392)
研究(37066)
(32209)
国家(31950)
科学基金(26975)
社会(23986)
社会科(22661)
社会科学(22656)
基金项目(18483)
教育(18012)
(17685)
资助(17166)
自然(16671)
自然科(16294)
自然科学(16290)
自然科学基金(16021)
(15578)
编号(14602)
成果(13920)
(12101)
重点(11574)
教育部(10800)
课题(10455)
大学(10267)
(10156)
国家社会(10077)
人文(9761)
(9748)
期刊
(45004)
经济(45004)
研究(32021)
中国(19156)
(16413)
(15474)
金融(15474)
学报(14518)
科学(12570)
管理(12459)
教育(11794)
大学(11371)
(11044)
学学(10516)
财经(9253)
(8043)
经济研究(7539)
技术(7074)
农业(6937)
国际(5871)
(5828)
问题(5791)
理论(4966)
图书(4848)
统计(4836)
业经(4786)
世界(4686)
(4569)
技术经济(4404)
实践(4329)
共检索到1472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志浩  江振龙  
本文系统梳理了主要汇率决定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发现,利率平价是距离现实问题最近且应用最为广泛的汇率决定理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后,利率平价理论中的抛补利率平价(CIP)和无抛补利率平价(UIP)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特征。危机前CIP是最稳定可靠的汇率决定理论,而UIP在实证研究中均被拒绝;而危机后,CIP竟表现出持续、显著性地偏离,而支持UIP的证据却开始不断显现。各种摩擦所引发的利率平价偏离,已成为当前汇率决定理论的研究前沿。1994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均衡汇率经历了三次重要改革,最终确立了人民币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由于资本管制并未完全放开,人民币利率平价理论自然难以成立。但随着资本账户不断开放,利率平价对人民币汇率的牵引力会越来越强,与此同时,引发利率平价偏离的各种因素也将在人民币汇率及其衍生品定价中体现出来。而这一过程正是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条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窦祥胜  杨炘  
均衡汇率模型的核心是分析基本经济因素变化对均衡汇率的影响,并利用它们之间存在着的系统联系来估计均衡汇率。通过现代经济计量分析发现,国内投资、经济增长、利用外资效果和对外贸易状况,是人民币均衡汇率的长期决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已经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变化发展阶段。从未来改革方向看,应当适当地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范围,以充分反映出人民币汇率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特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昕  朱睿民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阳  
本文简单回顾了购买力平价理论及其实证研究的发展,并用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两种方法对人民币汇率进行了相对购买力平价检验,结果证明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相对购买力平价是成立的。在此基础上按照相对购买力平价均衡汇率模型计算了人民币均衡汇率,结论为用这种方法求解均衡汇率是根本不可取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阳  
本文简要回顾了购买力平价理论及其实证研究的发展,并利用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两种方法对人民币汇率进行了相对购买力平价检验,结果证明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相对购买力平价是成立的。在此基础上按照相对购买力平价均衡汇率模型计算了人民币均衡汇率,结论是,用这种方法求解均衡汇率是根本不可取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长江  钟宁桦  
购买力平价是衡量均衡汇率的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依此方法对人民币低估程度的估计也曾经是最为严重的。本文就如何适当运用购买力平价来度量均衡汇率的问题做了系统性的文献回顾和评论。结合近期的相关研究,我们指出了在一些有关于人民币均衡汇率的讨论中所存在的需要商榷乃至于错误的地方。本文认为:相对于基本均衡汇率等方法,扩展型的购买力平价方法更适合于度量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世界银行2005年购买力平价数据显著降低了关于人民币低估程度的估计,根本性改变了人民币汇率问题争议的形势,而有关世界银行数据本身被低估的观点未必成立;最后,当前人民币汇率并不存在严重的低估。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阳  
本文利用行为均衡汇率模型估计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并在此基础上运用VAR模型的冲击响应方法分析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对国际收支和实际利率短期冲击的响应。我们的结论是当前人民币汇率有一定低估,同时短期波动分析表明我国外汇储备增加会使得实际汇率升值,而实际利差的上升则会使实际汇率贬值。另外,汇率升值会使得国际收支盈余增加。上述结果可为当前的政策制定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红伟  郭世玉  
汇率与利率关系一直是影响一国金融体系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国际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开放度的提高,汇率与利率之间的联系也更加密切。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和论证,得出利率平价理论在我国并不适合及人民币利率上调对汇率并不存在升值压力的结论。文章使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等方法进行了研究,试图对理论与实践的差异进行分析,并据此对我国现行的汇率机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磊  
汇率决定理论大致可分为传统汇率决定理论、现代汇率决定理论和宏观经济均衡汇率理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理论的共同特点是,以均衡汇率为核心标准,评判一国汇率水平的合理性。文章从汇率宏观和微观属性的角度出发,对均衡汇率的理念与现实意义进行了重新审视和分析,并就人民币汇率稳定性提出相关参考意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章杰  傅强  
文章通过构建BEER的状态空间模型,改进传统回归均值系数分析的缺陷,利用卡尔曼滤波估计各影响因素时变系数,研究了2000年1季度~2012年1季度各因素对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动态影响,并测算了人民币均衡汇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婧  
随着世界经济、金融的一体化,维持内外均衡将成为一国经济良性循环的重要保障。由于国际收支反映一国对外均衡状况,因此通过必要的经济杠杆调解国际收支,是保证对外均衡的重要手段。1997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后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席卷全球。从东南亚到欧洲,从日本...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林  
利率与汇率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变量,理论上它们之间存在正反馈的联动关系。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与VEC模型发现,人民币利率与人民币汇率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通过脉冲响应模型与方差分解分析发现,长期的联动效应要大于短期的联动效应,人民币利率对汇率的影响要大于人民币汇率对利率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再勇  
基于汇率决定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本文构建了宏观经济变量和微观市场因素相结合的人民币对美元月平均汇率决定理论模型,进一步,本文对所构建的人民币对美元月平均汇率决定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和样本内外预测效果分析,研究发现,在区间2005年8月至2013年8月,人民币对美元月平均汇率由中美相对利率、中美相对通货膨胀率、美中相对广义货币供应量、技术分析者预期以及基本面分析者预期决定。本文构建的人民币对美元月平均汇率决定模型无论是拟合效果还是样本内外预测效果都很好。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强  
Based on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RMB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a case study is made on RMB equilibrium of exchange rate for 1981—1993.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志昂  王义中  
本文试图在理论和实证上证明,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实际上存在着双重均衡,即实际汇率与名义均衡汇率的均衡,实际汇率对购买力平价低估基础上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性均衡,从长期看,实际汇率与名义均衡汇率的均衡,是以对长期购买力平价的低估为基础的。为此,我们在理论上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基于金融脆弱性的低汇率、高储备假说,建立了非合作博弈模型,说明汇率低估政策的博弈会产生系统性的低估效应。文章证明了东亚8个经济体的长期购买力平价成立,东亚主要经济体的货币在东亚金融危机后均出现对长期购买力平价的低估。我们认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双重均衡政策,对稳定我国和全球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