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72)
- 2023(9319)
- 2022(8530)
- 2021(8353)
- 2020(6807)
- 2019(16371)
- 2018(16241)
- 2017(30691)
- 2016(16816)
- 2015(19133)
- 2014(19188)
- 2013(19105)
- 2012(17536)
- 2011(15853)
- 2010(15534)
- 2009(14164)
- 2008(13613)
- 2007(11307)
- 2006(9772)
- 2005(8579)
- 学科
- 济(65409)
- 经济(65345)
- 管理(46120)
- 业(42958)
- 企(36331)
- 企业(36331)
- 方法(32855)
- 数学(28736)
- 数学方法(28446)
- 中国(16954)
- 农(16073)
- 财(15394)
- 学(14387)
- 业经(13864)
- 地方(13109)
- 贸(11977)
- 贸易(11967)
- 理论(11717)
- 易(11630)
- 和(10931)
- 农业(10675)
- 制(10650)
- 技术(9956)
- 务(9913)
- 财务(9856)
- 环境(9844)
- 财务管理(9837)
- 银(9807)
- 银行(9774)
- 融(9570)
- 机构
- 大学(232868)
- 学院(229215)
- 管理(95104)
- 济(90757)
- 经济(88730)
- 理学(82928)
- 理学院(82008)
- 管理学(80635)
- 管理学院(80236)
- 研究(77212)
- 中国(59195)
- 京(49723)
- 科学(48048)
- 财(40056)
- 所(38302)
- 中心(36060)
- 研究所(35224)
- 农(34250)
- 业大(34079)
- 财经(32655)
- 北京(31635)
- 江(31068)
- 范(30807)
- 师范(30562)
- 经(29899)
- 院(27947)
- 农业(26785)
- 经济学(26389)
- 州(26333)
- 师范大学(25077)
- 基金
- 项目(162391)
- 科学(127333)
- 研究(119463)
- 基金(118003)
- 家(102236)
- 国家(101400)
- 科学基金(87293)
- 社会(73686)
- 社会科(69773)
- 社会科学(69754)
- 基金项目(63617)
- 省(62302)
- 自然(57655)
- 自然科(56279)
- 自然科学(56269)
- 自然科学基金(55243)
- 教育(54503)
- 划(53093)
- 编号(49328)
- 资助(49000)
- 成果(39704)
- 部(35983)
- 重点(35959)
- 发(33703)
- 创(33543)
- 课题(33228)
- 创新(31204)
- 科研(31156)
- 教育部(30995)
- 项目编号(30773)
共检索到3333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林伟斌 王艺明
本文基于1994~2005年人民币外汇市场制度特征,构建了一个央行频繁干预情形下的人民币汇率决定的市场微观结构模型。该模型发现:即使宏观基本面没有出现变化,汇率也依然会发生波动,指令流的变动是短期汇率波动的根本推动力。指令流通过交易商层面的短暂性资产组合效应和市场层面的持久性资产组合效应对汇率波动产生影响。我国中央银行为了维护日内涨跌幅限制下外汇市场有充分的流动性,必须被动地入市干预,中央银行的干预量由汇率决定模型内生决定。本文为人民币外汇市场参与者和监管当局初步打开了人民币汇率形成的"黑匣子"。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决定 市场微观结构 央行干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昌利
本文进一步改进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研究视角和解释变量的选取处理,基于行为均衡汇率模型和协整方法,对人民币汇率的长期决定因素及失调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实证发现:1994年以来,中国可贸易部门生产率的相对增长、对外贸易持续失衡、政府支出上升是正向影响实际有效汇率的决定因素;而相对于美国的中国货币供求状况则起着负向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失调程度近年来趋弱,但在2008年之后一度出现"高估",近期可能出现下调波动。基于实证结果,对中国经济增长与汇率问题进行了若干解读。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蒋敏 柳欣
本文论证了在人民币汇率决定的博弈结构中,我国相对于国际货币发行国来说依然处于从属的弱势状态,未来人民币的汇率政策应超越贬值或升值的思维模式。
关键词:
汇率 博弈结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青峰 袁桓
人民币汇率决定分析郭青峰,袁桓一背景1985年12月深圳成立外汇调剂中心,我国开始建立人民币与外汇之间的新的关系。人民币有了新的双重汇率:官定牌价与外汇市场调剂价。经历多年努力,以人民币兑换美元为例,,官定牌价不断向外汇调剂价靠拢。到1991年,两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许莎雯
本文首先对"金砖四国"的汇率制度改革情况进行研究和比较,回顾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历程,按照经济规律的一般要求,在充分考虑我国实际经济条件和市场运行的情况之下,分析西方经典汇率理论对人民币汇率决定的适用性,同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汇率决定理论,为人民币汇率决定因素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然后重点从研究人民币汇率决定因素入手,探讨其深层次的内在规律,并提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决定因素 改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先立
在一般均衡框架下建立了一个动态的、跨期效用最大化的实际汇率决定模型,对基本模型进行扩展并分析了实际汇率的6种决定因素。基于理论分析,选取1994年一季度至2012年二季度的相关数据对人民币实际汇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外相对生产率对实际汇率的解释力度最大,净外国资产解释力度微弱且显著度较低。人民币实际汇率在样本期呈现高估和低估交替互现,且具有一定的修复调节机制,总体未显著偏离均衡水平,不存在大幅低估。因此,人民币应继续坚持"自主性"的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浪南 吴圣金 王升泉
本文根据人民币外汇市场的特征,基于噪声交易视角构建了一个包含央行干预的市场中基本面交易者和噪声交易者比例根据市场噪声状况动态调整的人民币汇率动态决定模型,并考察了央行干预对于市场交易者的影响和人民币汇率的运动轨迹。本文还采用TVP-VAR模型对理论模型得出的结论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模型的求解,本文得到不同情况下汇率收敛于基本面汇率的干预条件。此外,只要央行的适度干预和有效引导,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汇率会最终收敛于汇率的基本面价值。短期上,央行干预可以影响汇率的瞬间均衡汇率,但长期上,汇率的运动轨迹会回归到基本面汇率。实证研究的结果支持理论模型得出的结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浪南 吴圣金 王升泉
本文根据人民币外汇市场的特征,基于噪声交易视角构建了一个包含央行干预的市场中基本面交易者和噪声交易者比例根据市场噪声状况动态调整的人民币汇率动态决定模型,并考察了央行干预对于市场交易者的影响和人民币汇率的运动轨迹。本文还采用TVP-VAR模型对理论模型得出的结论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模型的求解,本文得到不同情况下汇率收敛于基本面汇率的干预条件。此外,只要央行的适度干预和有效引导,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汇率会最终收敛于汇率的基本面价值。短期上,央行干预可以影响汇率的瞬间均衡汇率,但长期上,汇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柯美水
全方位开放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典型特征,对外开放要求有一个健全、高效的内部机制。本文通过对购买力平价说和资产市场说两种汇率理论进行比较分析,指出当前以购买力平价来确定人民币汇率的做法已不合时宜,应以资产市场说作为改革方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艾莲 王莎 刘柏
汇率稳定是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保障。在顺应市场力量的同时,汇率适当引导不仅取决于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的动态调整,而且依赖于汇率升贬值区间的完整分布。采用分位数自回归分布滞后方法,本文从时间和波动幅度两个维度分别刻画了从2009年1月至2020年12月外汇实际干预和汇率沟通对汇率水平的差异化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期和短期视角下实际干预和汇率沟通在不同汇率波动区间呈现出时变和非对称特征。无论是长期均衡还是短期波动,实际干预都显著正向影响汇率水平,而汇率沟通在汇率升值和贬值区间的影响方向相异。因此,有效的外汇市场引导要同时兼顾汇率波动幅度和长短期影响,尤其是汇率沟通的短期影响引致长期的逆向变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江春 杨宏略 李小林
文章选取了无抛补利率平价、购买力平价、弹性/粘性价格货币模型、巴拉萨-萨缪尔森模型、资产组合模型、泰勒规则等理论模型,采用DMA/DMS、TVP-VAR、BMA等计量模型,并选择2005年7月至2016年12月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人民币汇率进行样本外预测,结果发现上述理论模型均对人民币汇率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但只有泰勒规则模型预测能力高于随机游走模型,其余6种理论模型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测能力并不比最简单的随机游走模型强。同时,基于多种计量模型的结果显示,DMS模型对人民币汇率预测的绩效最佳。进一步通过拓展后的泰勒规则模型对人民币汇率进行预测时发现,短期内央行外汇干预发挥的作用最大,汇率预期和风险溢价分别在中期和长期的预测结果中表现最为明显。
关键词:
货币模型 汇率 泰勒规则 样本外预测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余波
我国已经承诺在本世纪完成向《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八条款国过渡,并加快人民币自由兑换进程。正确认识当前人民币汇率决定的依据,对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加强外汇、外贸、税收等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具有重要意义。 一、汇率决定一般理论综述 (一)汇率决定理论简述 1、国际借贷说。该理论认为汇率决定于外汇的供给和需求,而外汇供求又是由国际借贷引起。商品进出口、债券买卖、利润与捐赠的收付、旅游支出和资本交易等都会引起国际借贷关系,其中只有已进入支付阶段的借贷即流动借贷才会影响外汇的供求关系。这一学说用外汇的供求解释汇率,主要说明短期汇率的变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司登奎 江春 李小林
本文通过将央行外汇干预引入到包含风险溢价的无抛补利率平价中,并采用非线性自回归分布滞后(NARDL)模型考察了2006年10月至2015年12月汇率预期和央行外汇干预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汇率预期与央行外汇干预对人民币即期汇率具有显著的短期和长期非对称影响,且在长期和短期内,人民币即期汇率均更易受升值预期影响;2央行的正向外汇干预在遏制人民币升值方面具有一定效果,但负向外汇干预不仅不会遏制人民币贬值,反而会助推人民币进一步贬值;3中美息差的缩小短期内会导致人民币贬值,在长期则会导致人民币升值;4风险溢价下降短期内会导致人民币贬值,在长期却会导致人民币升值,且长期人民币升值容易贬值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央行汇率干预行为研究:基于香港离岸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交易者预期异质性、央行干预效力与人民币汇率变动——汇改后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理研究
基于CGE模型的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及央行外汇干预实证研究
中国经济基本面、央行干预与人民币汇率预期
央行干预使得人民币汇率更加均衡了吗?
公开市场表态稳定了人民币汇率吗?:基于2014~2017年人民币汇率干预事件的研究
央行汇率沟通与实际干预调节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实效与条件改进
美国政治施压事件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研究:2005~2016年
人民币汇率对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基于2005年汇改以来的实证研究
央行干预视角下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美两国经济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