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30)
- 2023(9782)
- 2022(8311)
- 2021(7783)
- 2020(6485)
- 2019(14592)
- 2018(14900)
- 2017(28186)
- 2016(15744)
- 2015(17390)
- 2014(17812)
- 2013(16821)
- 2012(15666)
- 2011(14264)
- 2010(14897)
- 2009(14001)
- 2008(13987)
- 2007(12626)
- 2006(11556)
- 2005(10776)
- 学科
- 济(54496)
- 经济(54403)
- 管理(50446)
- 业(43189)
- 企(37203)
- 企业(37203)
- 制(20519)
- 财(20045)
- 方法(18238)
- 中国(17167)
- 农(16880)
- 数学(15407)
- 数学方法(15143)
- 体(14832)
- 业经(13640)
- 银(13220)
- 银行(13200)
- 行(12711)
- 融(12229)
- 金融(12222)
- 策(11981)
- 体制(11586)
- 学(11228)
- 务(11164)
- 财务(11114)
- 财务管理(11085)
- 税(10693)
- 理论(10509)
- 企业财务(10491)
- 贸(10291)
- 机构
- 学院(215736)
- 大学(214399)
- 济(89354)
- 经济(87209)
- 管理(78840)
- 研究(77071)
- 理学(65691)
- 理学院(64977)
- 管理学(63903)
- 管理学院(63460)
- 中国(60981)
- 财(49664)
- 京(45627)
- 科学(43054)
- 所(38927)
- 财经(36321)
- 江(36214)
- 中心(35170)
- 研究所(34360)
- 农(34013)
- 经(32775)
- 北京(29151)
- 范(28432)
- 师范(28131)
- 业大(28115)
- 院(28101)
- 州(27696)
- 经济学(27239)
- 财经大学(26563)
- 农业(26224)
- 基金
- 项目(133312)
- 科学(104921)
- 研究(103292)
- 基金(94865)
- 家(81445)
- 国家(80703)
- 科学基金(68815)
- 社会(64535)
- 社会科(61056)
- 社会科学(61046)
- 省(52309)
- 教育(49021)
- 基金项目(48095)
- 划(44037)
- 编号(43256)
- 自然(42201)
- 自然科(41195)
- 自然科学(41182)
- 自然科学基金(40446)
- 资助(39555)
- 成果(38508)
- 课题(32053)
- 制(30707)
- 部(30572)
- 重点(30349)
- 发(28531)
- 性(28150)
- 创(27735)
- 教育部(26596)
- 项目编号(26465)
共检索到3543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磊
2005年7月21日,人民银行发布了汇率生成机制改革公告。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在新的机制下,人民币汇率水平将保持基本稳定,由此会带来新的博弈格局并影响实体经济。由于汇率改革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通过结构差异来影响总量波动,财政政策将适度放松以扩大内需、预防通缩及调整结构,货币政策则将继续立足于本外币政策协调。
关键词:
汇率体制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余永定
2016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在增强汇率弹性的同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这为后续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和汇率政策制定及实施在方向上定了调。2016年的"8.11"汇改开启了我国外汇体制走向汇率浮动非常重要的一步。汇率要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在外汇市场动态均衡的调整过程中,官方汇率不断变化以适应市场的供求关系。中国将延续2016年年初以来的汇率形成机制,使汇率这种非常重要的价格合理反映市场真正的供求关系,减少政策对外汇市场的干预,由市场来决定人民币汇率。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余永定
2016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在增强汇率弹性的同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这为后续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和汇率政策制定及实施在方向上定了调。2016年的"8.11"汇改开启了我国外汇体制走向汇率浮动非常重要的一步。汇率要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在外汇市场动态均衡的调整过程中,官方汇率不断变化以适应市场的供求关系。中国将延续2016年年初以来的汇率形成机制,使汇率这种非常重要的价格合理反映市场真正的供求关系,减少政策对外汇市场的干预,由市场来决定人民币汇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敏一
体制转换时期的通货膨胀与宏观政策吴敏一通货膨胀是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的一大难题,但是在不同的体制背景下,通货膨胀的发生机制不尽相同,这种差异尤其反映在市场经济国家和计划经济国家以及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国家之间。最主要的一个区别是,前一类国家的通货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马建堂
新年伊始,国民经济特别是工业生产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1—2月份累计,工业总产值完成3807.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3%。是1988年以来增长最快的月份。目前这一增长势头不仅不减,而且全国上下进一步加快经济增长速度的呼声甚高。笔者认为,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率是必要的,但一定要头脑冷静,防止出现新一轮经济过热。在这方面我们有许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文涛
文章从中国宏观政策现实出发,分析了预期形成机制对宏观政策搭配及通胀预期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基于学习型预期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不仅能刻画预期通胀与实际通胀之间的趋势一致性与持续偏离,还能反映中国人民银行所公布的物价预期指数和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消费者预期指数的变化情况。从通胀预期管理角度看,宏观政策搭配不仅受基本面因素制约,还受公众预期形成机制的显著影响,并且应适时地由传统的"一松一紧"模式转变为"双松"或"双紧"模式。在当前形势下,宏观政策应侧重于"精确制导式"的定向调控,加大经济体制改革力度,完善经济供给面,以配合总需求并锁定政策目标。同时,通过积极沟通,塑造和稳定公众对宏观政策的预期,扩大政策调控空间,以实现经济平稳增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文涛
文章从中国宏观政策现实出发,分析了预期形成机制对宏观政策搭配及通胀预期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基于学习型预期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不仅能刻画预期通胀与实际通胀之间的趋势一致性与持续偏离,还能反映中国人民银行所公布的物价预期指数和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消费者预期指数的变化情况。从通胀预期管理角度看,宏观政策搭配不仅受基本面因素制约,还受公众预期形成机制的显著影响,并且应适时地由传统的"一松一紧"模式转变为"双松"或"双紧"模式。在当前形势下,宏观政策应侧重于"精确制导式"的定向调控,加大经济体制改革力度,完善经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哲希 韩少华
宏观政策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经济与金融的"双稳定"。以此为标准,本报告对2018年中国宏观政策的整体效果进行评价。就经济稳定而言,虽然经济增速完成了预期目标,但是应看到中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下行压力有所加大,特别是消费和投资需求较为疲软。作为逆周期调节工具,宏观政策在稳定经济尤其是稳定总需求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改善空间。就金融稳定而言,2018年防控金融风险取得一定成效,流动性风险与不当的金融创新风险有所缓解,结构性去杠杆也取得积极进展。但是,房地产泡沫、高债务与信用违约等风险依然不容忽视,需要进一步加强防范。
关键词:
宏观经济 宏观政策 经济稳定 金融稳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应剑波
汇改以来,我国经济面临着汇率大幅波动对整体经济特别是对外贸易的挑战,目前的金融危机又加剧了这种压力。如何采取正确的宏观政策以应对汇率波动和金融危机已成为当前宏观经济的迫切任务,日德两国本币升值时期宏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尚航
面对新常态下的经济困境,我国政府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针政策,长期来看,是为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实施提供一个正确的方向;短期来看,是要解决当前所面临的经济下滑压力过大、部分产业产能过剩、消费者需求与企业供给的结构性扭曲等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不能忽略需求侧的宏观政策,短期内达到改革的目标需要宏观政策的积极配合。
关键词:
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 新常态 宏观政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海林
最近,我国中央银行提出推行利率"两轨变一轨"工作。从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看,一方面,金融业对外开放大势不可逆,非常有必要尽快完成在货币调控方式与金融市场利率体系建设上与国际接轨,并以此培育、提升我国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利率"并轨"改革具有显著的战略意义;另一方面,在国内宏观政策转型驱动下,以适用于不同金融细分市场的公允的市场利率期限结构为纽带,在商业银行与非银机构之间形成一套公平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推动不同类型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马文涛 冯根福 李成 魏福成
本文通过构建契合我国现实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剖析了宏观政策转型与通胀预期管理的关联机制。研究发现,1998年我国宏观政策由以行政性干预为主转型为以市场化调控为主的模式。在此之前经济处于预期陷阱之中,而在此之后宏观政策能在短期内遏制通胀预期。但是,受反通胀与稳增长之间抉择的影响,加上行政性干预对经济的主要作用渠道由对市场化调控的"溢出效应"转向基于微观预算软约束的"逆向选择效应","货币政策状态"与"信贷供给状态"可能出现不一致,从而对通胀预期管理构成挑战。据此,建议宏观调控应将管理通胀预期作为前提,并进一步明晰政府与市场的边界,破除对行政性干预的过度依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宋立
宏观形势总体判断的依据(一)当前宏观调控面临的主要问题总体来看,我国当前宏观调控主要面临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国际资本特别是短期资本流入冲击,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泽广 高明生
在全球外部失衡的宏观背景下,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和金融深化进程的加快,股票价格同汇率波动的相关性日益增强。根据从理论层面阐释二者相互作用的潜在机制和渠道,并采用中国的数据利用协整分析,发现在汇率体制改革(2005年7月21日)之后,二者的波动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和双向的因果关系。因此,应理顺二者的互动机制需要推进各方面的综合改革,理顺这两个核心变量的互动机制,保持经济高效和健康发展。
关键词:
汇率 股票价格 联动效应 实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