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98)
- 2023(3930)
- 2022(3304)
- 2021(3030)
- 2020(2557)
- 2019(5830)
- 2018(5587)
- 2017(11235)
- 2016(5782)
- 2015(6340)
- 2014(6412)
- 2013(6208)
- 2012(5908)
- 2011(5332)
- 2010(5337)
- 2009(4635)
- 2008(4875)
- 2007(4246)
- 2006(3680)
- 2005(3359)
- 学科
- 济(24245)
- 经济(24222)
- 贸(16928)
- 贸易(16921)
- 易(16461)
- 业(14071)
- 管理(13827)
- 方法(13372)
- 企(11568)
- 企业(11568)
- 数学(11495)
- 数学方法(11388)
- 出(6264)
- 财(6149)
- 关系(5724)
- 口(5555)
- 出口(5551)
- 出口贸易(5551)
- 中国(5480)
- 学(5230)
- 农(4900)
- 融(4365)
- 金融(4365)
- 地方(4235)
- 制(4233)
- 业经(4181)
- 国际(4156)
- 务(4115)
- 财务(4110)
- 财务管理(4101)
- 机构
- 大学(85784)
- 学院(85257)
- 济(40566)
- 经济(39951)
- 研究(30515)
- 管理(29255)
- 理学(25648)
- 理学院(25359)
- 管理学(24893)
- 管理学院(24746)
- 中国(21591)
- 财(17608)
- 科学(17605)
- 京(16917)
- 所(15509)
- 财经(14710)
- 农(14483)
- 研究所(14276)
- 经济学(13841)
- 经(13480)
- 中心(12961)
- 经济学院(12782)
- 业大(12355)
- 农业(11737)
- 江(11627)
- 贸(11343)
- 院(11168)
- 财经大学(11151)
- 北京(10241)
- 范(10078)
- 基金
- 项目(58213)
- 科学(45644)
- 基金(43966)
- 研究(40503)
- 家(39235)
- 国家(38987)
- 科学基金(32519)
- 社会(26934)
- 社会科(25813)
- 社会科学(25808)
- 基金项目(22629)
- 省(21165)
- 自然(21103)
- 自然科(20667)
- 自然科学(20661)
- 自然科学基金(20326)
- 资助(18926)
- 教育(18618)
- 划(18413)
- 编号(14608)
- 部(13819)
- 重点(13469)
- 性(12629)
- 发(12374)
- 成果(12005)
- 创(11998)
- 教育部(11973)
- 国家社会(11940)
- 科研(11691)
- 人文(11358)
共检索到1224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廖泽芳 李婷
文章利用VAR模型考察2000~2015年期间中美货币政策对双边贸易的非对称传导事实,从理论上分析中美贸易失衡调整的汇率传递因素,并根据贸易价格汇率传递模型,估计了中美两国出口和进口价格方程,实证检验了中美两国进出口汇率传递的异质性: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汇率弹性较低,对中国出口的汇率弹性较高,而中国从美国进口的汇率弹性较高,对美国出口的汇率弹性较低,贸易定价模式不同以及汇率制度、通胀率、企业经营效率及商品品质等方面的差异是中美汇率传递异质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美国扩张性货币政策对中美贸易余额调整的作用非常有限,中美贸易差额不在于人民币汇率的高低,而在于中美国际分工地位和经济结构差异。同时,中国应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改善企业经营环境,提高出口商品质量,争取对外贸易定价权。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汇率传递 贸易失衡调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廖泽芳 李婷
文章利用VAR模型考察20002015年期间中美货币政策对双边贸易的非对称传导事实,从理论上分析中美贸易失衡调整的汇率传递因素,并根据贸易价格汇率传递模型,估计了中美两国出口和进口价格方程,实证检验了中美两国进出口汇率传递的异质性: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汇率弹性较低,对中国出口的汇率弹性较高,而中国从美国进口的汇率弹性较高,对美国出口的汇率弹性较低,贸易定价模式不同以及汇率制度、通胀率、企业经营效率及商品品质等方面的差异是中美汇率传递异质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美国扩张性货币政策对中美贸易余额调整的作用非常有限,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汇率传递 贸易失衡调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雪君 宋金奇 葛仁良
文章构建了含国际竞争价格人民币汇率传递模型,利用2003~2010年的月度数据,检验了中国对美国出口价格汇率传递。Almon变换后的多项式分布滞后(PDL)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对美国出口价格受到国际价格竞争的影响,人民币汇率传递弹性短期很低,长期相对更高。较小的汇率传递侵蚀了中国出口企业利润,降低了支出转移效应,大大削弱了通过人民币升值来改善中美两国贸易不平衡的有效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冬梅 郑尊信 谢帆
本文用HS8位编码商品的进口和出口单位价值之比作为商品相对质量的测度依据,基于非对称性视角首次研究了商品质量与汇率传递的关系。以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中日商品贸易为例,本文作了初步的实证研究,发现(1)日本出口商利用成本加成的变化吸收日元汇率的部分波动,使得汇率冲击不完全传递到人民币价格上;(2)商品质量相对较高的日本出口商更倾向于维持日元加成的稳定,使得传递率较高,商品质量是汇率传递商品间差异性的一个来源;(3)日元汇率偏离长期均值时产生的估值压力对传递率的不对称影响较为显著,高质量出口商品对日元估值压力也更敏感。
关键词:
汇率传递 商品质量 商品异质性 中日贸易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张茜
围绕产业内贸易对汇率传递异质性的影响,本文选取中韩19952014年HS6位代码产品的贸易数据,采用产业内贸易指数、产业内贸易虚拟变量、单位商品价值三种方法对产业内贸易类型予以细分,并加入金融危机、汇率制度两个因素,实证分析了中国从韩国进口商品价格的汇率传递异质性。研究发现:产业内贸易水平是影响中国从韩国进口商品价格汇率传递异质性的显著性因素。具体而言,在中国处于低质量贸易地位的行业中,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提高显著降低中国从韩国进口商品价格的汇率传递效应;而在中国处于高质量贸易地位的行业中,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提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汇率传递异质性 汇率传递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毕玉江
汇率是开放经济环境下的核心工具变量,汇率变动能在多大程度上引起商品相对价格变动是汇率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壁垒的逐渐多样化以及反倾销、保障措施使用逐渐的广泛,对汇率传递的研究也逐渐渗透到贸易保护政策上来,为此弄清汇率不完全价格传递现象存在的原因,从而发挥汇率传递在贸易保护中的作用。
关键词:
汇率传递 贸易保护 理论体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大平
本文首先介绍了汇率的进出口价格传递理论和汇率的国内消费价格传递理论,然后分析了这两类汇率传递对贸易平衡的影响。本文的分析得出,汇率变动对贸易平衡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汇率传递的速度和程度,以及两类汇率传递之间的关系。单从汇率传递来看,汇率变动对竞争性商品进出口的短期影响较大,长期影响较小;对垄断性商品进出口的短期影响较小,长期影响较大。
关键词:
汇率传递 贸易平衡 替代弹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维巍
本文基于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升值凸显的样本期对人民币汇率与中美两国分行业产品双边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据此探究和剖析了引起中美贸易失衡的主要根源。研究认为:人民币汇率并非引起中美贸易失衡的真正根源,中美两国贸易结构异质性引起的两国贸易互补性,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引起的购买力水平异质性和边际消费倾向差异性,以及产业结构差异性引起的中美两国经济主体的相异性才是引起中美贸易失衡的真正罪魁祸首,而且这些因素引起的失衡现象在短期内无法得到有效的逆转。与此同时,中美两国收入水平对中美贸易失衡也存在一定的影响效应。这意味着,要从根本上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中美双方应该共同致力于经济结构的转变,而并非过...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贸易失衡 结构异质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石峰 王忏 龚六堂
中国是中间品和消费品的重要进口国,且汇率对二者国内价格的传递程度存在差异。本文分析了汇率不完全传递和中间品贸易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基准模型中,中间品作为投入要素生产消费品,进口中间品传递程度影响本国中间品产出和消费品价格,进口消费品传递程度影响本国消费品产出和中间品价格。由于本国消费品价格黏性较高,消费品价格波动成为决定福利的重要因素,因此中间品汇率传递程度对政策影响更为显著。此外,敏感性分析发现,货币政策的福利依赖于进口中间品与消费品的相对汇率传递程度。当进口中间品传递程度低于消费品时,中央银行应钉住本国消费品价格;反之,则应稳定中间品价格。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曲昭光 吴东立
本文采用一个扩展的古诺模型分析证明了贸易模式与不完全汇率传递的关系。首先,本文从破解人民币升值背景下中国贸易规模和贸易顺差仍持续增长这一谜题出发,分析了中国贸易模式和出口结构特征,描述了中国在国际生产价值链上的角色,阐述了垂直型产业内模式和中间产品占比较大的贸易结构对人民币汇率传递水平的影响。其次,对Dornbusch采用的古诺模型进行拓展,引入贸易模式变量,构建了一个局部均衡的理论模型。模型分析表明,产业市场结构、本国供应商的市场地位和贸易模式是影响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水平的重要因素。最后,根据模型分析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胡晓鹏 惠佩瑶
目前已有许多学者以美国储蓄率相对投资率偏低来解释美国贸易逆差的成因,但这一观点往往忽视了跨国直接投资与跨国证券投资对国民收入循环体系的影响。基于此,文章拓展了国民收入"注入-漏出"模型,并依此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形成机理作出了理论解释,在实证层面尝试论证理论假说。文章认为,中美贸易失衡原因是美国以全球金融霸权创造了巨额利益,又使其国际收支结构失衡恶化。我们应当规范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流程以引导本国对外投资流向。主要结论有:中美贸易失衡是美国对中国"返销式"直接投资的结果;美国对中国直接投资是中美资本回报率差异的内生结果;美国金融霸权能使其获得大量低成本资金,从而助推了美国对外消费与对外投资的扩张。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继增 朱孟璐
当前中美贸易失衡持续保持高位,人民币汇率水平承受着巨大争议。本文在回顾中美经贸关系发展历程与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表明中美贸易失衡和人民币汇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人民币汇率变化、中美两国的单位劳动成本差异、中美两国的储蓄率差异、国外对华投资、中美产业结构差异等因素,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中美单位劳动成本差异、中美储蓄率差异及对华直接投资对中美贸易顺差都存在正向的影响关系。因此应正确对待劳动力成本上升、鼓励消费、改善中国在国际产品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建立以"所有权"为基础的经常项目统计系统。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伟 凌江怀
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经常是中美双边贸易争端的核心,也被认为是中国对美贸易不公平的实证依据,人民币升值的舆论压力正是由此而起。本文通过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和中美贸易差额建立VAR模型,重点考察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和中美贸易差额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认为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美贸易差额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的低储蓄率和相关贸易产品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相对低下造成的。单纯的人民币升值不会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
关键词:
汇率 贸易失衡 经济失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伟 朱军林
本文通过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和中美贸易差额建立VAR模型,重点考察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和中美贸易差额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认为人民汇率变动与中美贸易差额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的低储蓄率和相关贸易产品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相对低下造成的。单纯的人民币升值不会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
关键词:
汇率 贸易失衡 经济失衡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陆前进 卢庆杰
名义汇率改善贸易收支要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价格传递的弹性、美元名义有效汇率传递弹性和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的共同影响。实证研究显示,在2005年7月汇改前,汇率的进出口价值受美元汇率指数传递和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较大,修正的马歇尔—勒纳条件不成立;在汇改后,进出口价值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传递和需求价格弹性影响较大,修正的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而在1996年10月至2013年6月汇率的出口价值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和需求价格弹性影响较大,进口价值受美元有效汇率和需求价格弹性影响较大,修正的马歇尔—勒纳条件不成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