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88)
- 2023(9217)
- 2022(7697)
- 2021(7421)
- 2020(6032)
- 2019(14036)
- 2018(13607)
- 2017(26456)
- 2016(13965)
- 2015(15779)
- 2014(15606)
- 2013(15578)
- 2012(14719)
- 2011(13612)
- 2010(13498)
- 2009(12481)
- 2008(12524)
- 2007(10783)
- 2006(9629)
- 2005(8937)
- 学科
- 济(60364)
- 经济(60308)
- 管理(37817)
- 业(35477)
- 方法(27892)
- 企(27355)
- 企业(27355)
- 数学(25149)
- 数学方法(24909)
- 贸(24135)
- 贸易(24124)
- 易(23571)
- 中国(19510)
- 农(15959)
- 财(15115)
- 制(12454)
- 银(11308)
- 银行(11302)
- 业经(11048)
- 行(10982)
- 策(10959)
- 融(10617)
- 金融(10617)
- 出(10403)
- 学(10307)
- 农业(9726)
- 关系(9669)
- 地方(9395)
- 及其(8517)
- 务(8409)
- 机构
- 大学(202995)
- 学院(202073)
- 济(100352)
- 经济(98762)
- 研究(76881)
- 管理(74520)
- 理学(63604)
- 理学院(62923)
- 管理学(62088)
- 管理学院(61703)
- 中国(61219)
- 财(45219)
- 京(42396)
- 科学(41394)
- 所(38524)
- 财经(35888)
- 研究所(34838)
- 中心(33722)
- 经济学(33279)
- 经(33008)
- 农(30668)
- 经济学院(30110)
- 江(28470)
- 院(27532)
- 北京(27504)
- 财经大学(26920)
- 业大(25240)
- 范(24809)
- 师范(24615)
- 农业(24098)
- 基金
- 项目(129650)
- 科学(103587)
- 基金(98301)
- 研究(95963)
- 家(85800)
- 国家(85185)
- 科学基金(72284)
- 社会(64366)
- 社会科(61387)
- 社会科学(61377)
- 基金项目(49533)
- 省(45515)
- 自然(44727)
- 自然科(43756)
- 自然科学(43745)
- 教育(43618)
- 自然科学基金(43049)
- 资助(42455)
- 划(40021)
- 编号(36319)
- 部(31520)
- 成果(30584)
- 重点(29378)
- 发(28330)
- 国家社会(28303)
- 中国(27809)
- 教育部(27534)
- 性(26854)
- 创(26683)
- 人文(25999)
共检索到3138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石峰 王忏 龚六堂
中国是中间品和消费品的重要进口国,且汇率对二者国内价格的传递程度存在差异。本文分析了汇率不完全传递和中间品贸易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基准模型中,中间品作为投入要素生产消费品,进口中间品传递程度影响本国中间品产出和消费品价格,进口消费品传递程度影响本国消费品产出和中间品价格。由于本国消费品价格黏性较高,消费品价格波动成为决定福利的重要因素,因此中间品汇率传递程度对政策影响更为显著。此外,敏感性分析发现,货币政策的福利依赖于进口中间品与消费品的相对汇率传递程度。当进口中间品传递程度低于消费品时,中央银行应钉住本国消费品价格;反之,则应稳定中间品价格。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勇 范从来 陈峥嵘 陈新明
文章通过对2006年3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实施央票工具调控目标转变这一政策事件的观察,展开对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程序的演化分析,并对当前货币政策操作程序下货币市场利率波动的传递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随着利率形成机制从单一行政管制向双轨制过渡,货币政策操作程序已初步实现了从准备金总量程序向利率程序演化。在利率双轨制约束的操作程序下,人民银行能够稳定市场预期,引导货币市场利率,有效降低市场利率波动的传递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晓 李博囡
鉴于全球价值链的区域化发展以及中间品贸易的增多,本文以日本为例,通过建立三国贸易模型研究计价货币和中间品贸易对汇率传递的作用机制。本文利用日本2010—2018年出口贸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日元计价比例越高,汇率传递水平越高;中间品进口额增加,汇率传递水平降低,出口量受汇率变动的影响也降低。此外,日本出口量对汇率变动的反应程度略小于对出口价格的反应程度。同时,美元计价比例提高后,日本出口产品的目的国家价格和出口量的变动程度均有所增加。目前,通过区域内国际分工并降低对美元的依赖程度是日本出口商应对汇率风险的有效方法。在全球价值链区域化、本土化重构的趋势下,不仅亚洲区域贸易规则需要进行更高水平的调整,而且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也将大幅提升。
关键词:
计价货币 中间品贸易 汇率传递 日本经济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肖卫国 郑开元 袁威
在异质性房价预期和流动性约束条件下,本文构建了包括家庭消费决策、企业生产决策以及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决策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混合的RBC-VAR方法和1998年1季度至2010年3季度的数据模拟分析了住房价格、消费和货币政策选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预期房价上涨的家庭越多,住房价格波动对消费波动的影响越大;贷款价值比越高,住房价格波动对消费波动的放大效应越强,但经验证据并没有支持这种放大效应;盯住住房价格的货币政策获益很少,其在减少产出波动的同时增加了通货膨胀波动。因此,中国人民银行应遏制房价偏离均衡的上涨,尤其是房价上涨预期,但货币政策不宜盯住住房价格。
关键词:
住房价格 消费 货币政策 异质性房价预期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冯宗宪 陈伟平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理论界对货币政策是否影响银行体系稳定问题的更为广泛的关注。文章基于异质性视角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估计,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1年,货币政策变量对银行风险偏好的影响具有时滞性,贷款利率提高有助于抑制银行风险,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刺激银行更加冒险;不同银行对货币政策冲击会做出异质反应,随着资本充足率的提高,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效果减弱。因此,加强中国人民银行在宏观审慎监管中的主导作用、建立逆周期的货币政策和资本监管协调机制是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监管当局的重要议题。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聂学峰 刘传哲
本文利用相关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和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 ,对中国货币政策通过国际贸易传递的途径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论表明 ,我国货币政策无法通过汇率途径传递到国际贸易上 ,通过信贷传递到国际贸易上是扭曲的途径 ,货币政策能够通过物价途径对净出口有正面影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徐涛
1993年以后 ,我国以货币供给量 M2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这是我国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方式的一大进步。但近几年来 ,我国经济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货币供给量中间目标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失去了有效性 ,笔者认为 ,我国应以通货膨胀率为中间目标 ,采用多种方法综合管理 ,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袁伟彦 李文溥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通常是货币政策传递的重要渠道之一,把握货币政策传递的汇率效应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利用一个对短期识别施加合理约束的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传递的汇率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研究人民币升值对几个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冲击。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符的动态一般均衡(DGE)模型,分析我国货币政策汇率传递的形成机制。根据此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本文发现了与人民币汇率干扰货币政策效应程度相关的我国的若干经济特征。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汇率传递 SVAR DGE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徐梅
开放经济背景下,一国货币政策并不能完全独立不受干扰。本文通过构建EGARCH模型和TR模型,分析中美贸易条件变化对中国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目标的有效性。其中,中美贸易条件分解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美利率差和中美贸易摩擦,通过影响贸易差额和跨国资本流动干扰货币政策的目标实现。分析认为,在目前出口大于进口、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对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不明显。针对美国加息,中国应适当提高利率,以缩小利率差,一方面缓解人民币贬值和跨国资本流出压力,另一方面促进经济增长和平抑物价。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胜
本文拓展了开放经济中的货币政策模型,在引入国际货币和不完全汇率传递的框架下重点考察了最优货币政策问题。研究表明最优货币政策不仅取决于国际货币的比重,而且还受到汇率传递程度、经济开放度、货币需求弹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国际货币份额的下降和汇率传递程度的上升都能提高宏观政策调控的有效性,从而改善纳什均衡的福利水平;然而国际货币的存在和不完全汇率传递却可以为两国的货币政策合作提供更多的福利改进空间。
关键词:
国际货币 汇率传递 最优货币政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肖卫国 吴越 赵阳
本文通过脉冲响应函数计算人民币汇率变化对进口商品价格变化的传递率和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出口商品价格变化的传递率。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化对进口商品价格变化的不完全传递程度要高于人民汇率变化对出口商品价格变化的不完全传递程度。本文随后构建包含汇率变化对进口商品价格不完全传递特征的动态随机均衡模型,分析了在不同汇率传递率下,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中国产出的影响。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不完全传递程度越高,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中国通货膨胀率波动、利率波动和产出波动的影响越小。鉴于此,中国需要进一步深化汇率市场改革,逐步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高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同时,不断提高国内...
关键词:
货币政策冲击 汇率不完全传递 脉冲响应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朝举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本质上都是货币现象 ,源于货币政策的扩张性或紧缩性。持续的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将对一国实体经济的长期增长造成诸多危害。要避免经济增长过热或过冷 ,出路在于既反通货膨胀 ,亦反通货紧缩 ,为此应实施中立性的货币政策 ,通过前瞻性的微调来熨平经济增长的波峰和波谷 ,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关键词: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中立性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汤小滨 陶登高
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是有效需求不足,为刺激需求增长,自199年以来央行已经连续7次降息,但一直未收到明显效果,经济增长率继续处于下滑态势。我国经济是否已落入“流动陷井”之中?货币政策是否对我国经济已经失效?文章将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效果 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