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23)
- 2023(11687)
- 2022(10203)
- 2021(9858)
- 2020(8425)
- 2019(20182)
- 2018(19729)
- 2017(36807)
- 2016(19943)
- 2015(22600)
- 2014(22664)
- 2013(22107)
- 2012(20444)
- 2011(18312)
- 2010(17917)
- 2009(16564)
- 2008(16377)
- 2007(14146)
- 2006(11792)
- 2005(10525)
- 学科
- 济(84183)
- 经济(84102)
- 管理(55362)
- 业(52956)
- 方法(43525)
- 企(43232)
- 企业(43232)
- 数学(39447)
- 数学方法(38978)
- 财(23453)
- 农(21944)
- 中国(21137)
- 贸(20475)
- 贸易(20469)
- 易(19965)
- 业经(16319)
- 地方(15491)
- 学(15344)
- 务(14394)
- 财务(14352)
- 财务管理(14311)
- 农业(13908)
- 制(13762)
- 企业财务(13533)
- 出(13485)
- 和(11919)
- 融(11890)
- 金融(11887)
- 银(11581)
- 技术(11564)
- 机构
- 大学(276196)
- 学院(273736)
- 济(118526)
- 经济(116341)
- 管理(109641)
- 理学(95129)
- 理学院(94141)
- 管理学(92527)
- 管理学院(91998)
- 研究(90488)
- 中国(69831)
- 京(57035)
- 科学(53819)
- 财(53452)
- 农(44352)
- 所(44228)
- 中心(43888)
- 财经(42826)
- 业大(40736)
- 研究所(40250)
- 江(39746)
- 经(39193)
- 经济学(37215)
- 北京(35368)
- 农业(35002)
- 范(33981)
- 经济学院(33882)
- 师范(33621)
- 院(32817)
- 财经大学(32157)
- 基金
- 项目(188857)
- 科学(149404)
- 基金(139693)
- 研究(136279)
- 家(121677)
- 国家(120722)
- 科学基金(104384)
- 社会(87321)
- 社会科(83040)
- 社会科学(83017)
- 基金项目(73781)
- 省(72236)
- 自然(68396)
- 自然科(66855)
- 自然科学(66836)
- 自然科学基金(65651)
- 教育(63164)
- 划(61557)
- 资助(58192)
- 编号(55038)
- 成果(43739)
- 部(43005)
- 重点(42436)
- 发(39681)
- 创(39368)
- 科研(37474)
- 教育部(37226)
- 国家社会(36949)
- 创新(36889)
- 课题(36330)
- 期刊
- 济(118613)
- 经济(118613)
- 研究(76621)
- 中国(49650)
- 财(43088)
- 学报(41934)
- 农(38336)
- 管理(37849)
- 科学(37794)
- 大学(32264)
- 学学(30124)
- 农业(26175)
- 技术(25230)
- 教育(24790)
- 融(24650)
- 金融(24650)
- 财经(20791)
- 经济研究(20207)
- 业经(18596)
- 经(17865)
- 贸(16135)
- 问题(16081)
- 理论(15610)
- 统计(15155)
- 业(15024)
- 图书(14766)
- 实践(14330)
- 践(14330)
- 技术经济(13969)
- 国际(13718)
共检索到401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胡冬梅 郑尊信 潘世明
本文从出口企业微观定价的角度,采用高度分解的面板数据构建模型,针对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经由深圳港出口美国的部分8位数HS编码商品月度单价,研究在人民币升值期间出口商品的汇率传递效应、汇率传递在不同商品上的异质性以及出口厂商定价与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所研究出口商品的平均汇率传递率较高,接近完全传递,但传递率因商品类别而有重大差异。纺织服装等简单技术出口商品存在不完全传递,机电产品等中高技术商品则有过度传递现象。此外,汇制改革对部分出口厂商的定价行为确实产生了影响。边际成本和汇率变化是影响出口价格的重要因素,但两者对不同商品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别。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望远 李仲飞 蔡武
本文从出口企业定价的微观视角出发,选取广东省2005-2010年出口商品月度数据,通过采用面板随机系数模型对HS分类商品进行了细分行业的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广东省分行业出口商品在面对人民币升值时,汇率传递有较大差异;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存在汇率过度传递现象,出口商具有超强的策略定价能力,在国际市场中,面对人民币升值时,有提高出口价格的能力;对于不具有比较优势的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则存在逆传递的现象,出口商在面对人民币升值时,通过降低出口价格来维持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大多数行业介于这两者之中,人民币汇率的出口价格传递呈现不完全传递的状态。
关键词:
汇率传递 策略定价 面板随机系数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少英
本文实证分析了美元汇率按美国总进出口价格、分段进出口价格、分类商品进出口价格的传递率。实证结果表明,无论美元升值还是贬值,美国的进出口价格指数都会下降,而且美国出口价格的传递率比同期进口价格的传递率要小得多,升值期的传递率也比贬值期的传递率要小;美元升值比贬值对美国经常账户赤字的纠正更有利。因此,建议美国实行美元适度升值的政策,而且要结合其他政策才能改善其巨额经常账户赤字。
关键词:
美元汇率 进出口商品价格 传递率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会清
以中国的20种主要出口商品作为研究对象,考察1997年一季度至2016年四季度期间,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于出口商品价格的非对称传递特征。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变动产生了显著的非对称传递效应,人民币升值对出口贸易的负面冲击远强于人民币贬值对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人民币汇率的大幅变动对出口商品价格的影响也远强于汇率小幅变动的情形。汇率传递效应在汇改前后表现出动态的非对称性,汇率因素对出口商品价格的影响在2005年汇改之后才开始显现。由于进口投入品比例上的商品异质性,汇率传递效应及其非对称性传递特征仅限于资源性产品和中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丹俊霖 靳毓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出口商品价格的汇率传递效应及其变动趋势。发现我国出口商品价格存在汇率不完全传递现象。本文研究进一步发现,虽然我国出口商品价格存在汇率不完全传递现象,但综合整个研究期间来看,我国出口商品价格主要受到需求方收入水平和产品生产成本的影响,实际有效汇率对出口商品价格的作用并不大。另外,在国际金融危机和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背景下,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出口商品价格的作用显著提升。
关键词:
出口商品价格 汇率传递 SVAR模型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雅丽
本文利用汇率不完全传递理论,对2005年到2008年初我国出口企业的商品价格变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出口商品的汇率传递弹性较小且行业差别不显著;面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出口价格上升压力,出口企业减少价格加成的空间有限,主要是通过减少成本来降低汇率传递度的。据此本文认为由于出口商能够吸收一定幅度的汇率变动,短期内汇率政策效果不明显;但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应具有显著作用。从根本上来说,只有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包括通过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有效提高内需、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等,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的内外均衡发展。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不完全传递 出口商品价格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海云 王菁
将OFDI分为顺梯度和逆梯度两类,从OFDI的动机出发分析其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并构建出口商品高度化指数(EXPY),利用2007年~2016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结论为:OFDI能显著促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升级;东部、中部、西部OFDI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东部地区的促进效应最为明显。外商直接投资、金融发展程度、研发投入、人力资本均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这种优化效应存在地区差异。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项后军 许磊
本文运用多个行业的面板数据,考察了汇改后的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出口商品价格的传递效应以及不同行业的依市定价行为。研究发现:汇改后的汇率变化对我国大部分行业的出口商品价格具有长期影响,短期影响并不明显,国内出口企业只能在长期中逐步消化汇改后汇率的升值性变化;而从总体上看,大部分行业的出口商只能通过调整成本加成的形式靠自身利润的压缩将汇率变动吸收掉,仅有小部分行业能将汇率变化的50%以上传递出去,故汇改后汇率升值的大部分是由国内出口企业自己承受和消化掉的。这意味着汇改后人民币汇率的持续升值确实给实体经济中占有相当比重的出口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
汇率传递 依市定价 汇改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晓琴 刘国峰
本文构建了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中国汇率传递的理论分析框架,探索人民币汇率传递对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差异产生的影响。通过VAR模型对传递效应的分析,本文发现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出口价格受人民币汇率升值产生的负面影响要大于资本密集型商品,本币升值客观上促进了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结论是: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存在不完全传递,传递程度的差异对我国出口商品和相关产业的结构调整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汇率传递效应 出口价格 结构调整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卫平 冯春晓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问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国外一些学者的研究均发现中国总体出口高度化水平"出乎意料"地高。研究出口商品结构高度化的来源具有深刻的福利含义,本文基于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2-2007年出口商品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1)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均对出口商品结构高度化具有促进作用;(2)一般贸易方式对出口商品结构高度化的促进效应不明显,加工贸易方式具有显著的阻碍效应;(3)人力资本对出口商品结构高度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曙霄 郭沛
根据SITC将中国出口商品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并将初级产品按照用途分为食品类原料、非燃料原料和燃料,将工业制成品按照部门分为纺织服装类产品、化学产品、机械及交通运输产品、金属冶炼产品及电子产品等。利用2001—2008年的季度数据,计算各分类产品在中国出口金额中的比重,并通过实证检验,分析其对中国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总体价格贸易条件、初级产品价格贸易条件和工业制成品价格贸易条件,均呈现恶化的趋势。其中,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上升是总体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主要原因,燃料出口比重上升对初级产品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起主要作用,纺织服装类产品出口比重下降和电子产品出口比重上升,对工业制成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魏浩 赵田园
本文实证分析了不同类型商品(中间品、消费品、资源品)进口价格对国内不同类型商品(食品、衣着、医药、交通和家庭设备)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资源品进口价格上升、消费品进口价格上升都会引致中国国内消费价格上升,资源品进口价格的影响机制是成本增加效应,消费品进口价格的影响机制是需求结构升级效应;中间品进口价格上升对我国国内消费价格的影响效应不稳定、影响方向不确定,原材料类中间品进口价格的影响机制是成本下降效应和成本上升效应,机器设备类中间品进口价格的影响机制是质量升级效应、成本转嫁效应和效率提升效应。在制定政策应对外部冲击对国内消费价格的影响时,中国政府应依据进口商品的特点和属性,制定有差异的政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淑琴 鲍观明
本文基于21类HS标准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汇率传递机制下浙江省出口商品的策略定价能力及其汇改前后的变动情况。结论显示:浙江省凭借低廉的要素成本优势,以贴牌代工方式,融入到全球价值链(GVC)的底部环节,专注于劳动密集型、微利化、低技术含量的生产、加工、制造或组装,从而表现为劳动密集型出口商品具备超强策略定价能力,技术密集型出口商品则无策略定价能力;汇率改革以后,产业集群推动了大部分出口商品策略定价能力的提高。因此,浙江企业在融入全球价值链(GVC),充分发挥劳动密集型出口商品策略定价优势,巩固已有的国际市场需求和份额的同时,应参与构建基于本土市场需求的国家价值链(NVC),促进专业化市场及产...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利平
本文利用VAR模型,通过对2003年12月-2012年2月美国进口自中国的商品价格指数和进口自东南亚的商品价格指数、人民币名义汇率与石油价格的时间序列数据的研究,发现美国进口自中国的商品价格低廉的原因并不是源于人民币汇率;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劳动力市场买方垄断竞争、产品市场买方垄断或完全竞争,并以美元作为结算货币的局部均衡模型,分析了中国出口商品低价格的成因以及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中国出口商品价格的影响,并解释了本文计量结果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买方垄断 汇率传递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君
在国际贸易中,如何确定出口商品价格是交易双方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出口商品价格是影响外贸成交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产品能否为进口商接受,关系到市场占有率的高低以及需求量的变化与利润的多少,因此出口公司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认真核算出口商品价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