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36)
2023(12333)
2022(10446)
2021(9739)
2020(8659)
2019(20110)
2018(19843)
2017(38669)
2016(20861)
2015(23473)
2014(23471)
2013(23375)
2012(21473)
2011(19082)
2010(18773)
2009(17425)
2008(17380)
2007(15371)
2006(12865)
2005(11391)
作者
(58409)
(49132)
(49083)
(46719)
(31407)
(23777)
(22647)
(19299)
(18589)
(17344)
(16649)
(16464)
(15671)
(15271)
(15260)
(15236)
(14994)
(14717)
(14211)
(14115)
(12107)
(11876)
(11701)
(11255)
(11232)
(11019)
(10923)
(10610)
(9826)
(9690)
学科
(87455)
经济(87360)
(62275)
管理(60696)
(50420)
企业(50420)
方法(47718)
数学(43418)
数学方法(42946)
(26866)
中国(22160)
(21765)
(20261)
贸易(20258)
(19816)
(17909)
财务(17866)
财务管理(17825)
(17718)
企业财务(16966)
业经(16915)
地方(16134)
(15728)
银行(15701)
(15322)
(14815)
(14691)
金融(14688)
农业(14239)
(13211)
机构
大学(294404)
学院(293160)
(125237)
经济(122920)
管理(119298)
理学(103385)
理学院(102370)
管理学(100587)
管理学院(100059)
研究(90003)
中国(73743)
(60434)
(60068)
科学(54081)
财经(48543)
(46829)
中心(44797)
(44364)
(43879)
业大(43410)
(42602)
经济学(40086)
研究所(39830)
北京(37248)
农业(37102)
经济学院(36784)
财经大学(36683)
(34045)
(33824)
师范(33654)
基金
项目(201459)
科学(159964)
基金(150375)
研究(142871)
(130383)
国家(129373)
科学基金(113104)
社会(92958)
社会科(88444)
社会科学(88420)
基金项目(80235)
(77174)
自然(75191)
自然科(73551)
自然科学(73528)
自然科学基金(72246)
教育(66527)
(65581)
资助(63018)
编号(56442)
(46007)
重点(44687)
成果(43706)
(41795)
(41403)
科研(40045)
教育部(40027)
创新(39185)
国家社会(39102)
人文(38893)
期刊
(124092)
经济(124092)
研究(81954)
中国(50545)
(48708)
学报(43932)
管理(40783)
科学(40482)
(40186)
大学(33713)
(33095)
金融(33095)
学学(32251)
农业(26929)
技术(25657)
财经(23824)
教育(21069)
经济研究(20618)
(20246)
业经(19610)
问题(17287)
统计(16524)
(15404)
技术经济(15114)
理论(15082)
(14845)
(14796)
财会(14471)
实践(13686)
(13686)
共检索到4190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尹海员  
基于20052016年间2579个日度交易数据,分别运用静态和动态CoVaR方法测度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股市中的地产、贸易以及券商行业价格指数相互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实证结果发现,在任何风险水平下,汇率对股市相关行业的边际风险溢出效应都显著为正,在汇率发生较大波动时,要尤其注意股市相关行业的风险预警;风险水平加剧时,变量之间的风险总溢出呈现增强趋势,但边际外溢效应具有差异性,应着重防控汇率对地产、券商行业的边际风险溢出效应;汇率对股市相关行业的风险溢出效应的动态变化趋势与汇率制度改革进程有明显关联性,而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史嘉俊  叶李伟  
将广义CoVaR模型和溢出指数方法相结合,分别从极端上涨和极端下跌两个视角测度国际股市间极端风险溢出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社会网络方法构建下行风险和上行风险溢出网络,对全球14个股市在下行风险和上行风险溢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进行了动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无论是下行风险还是上行风险,欧洲和美洲成熟股市始终是主要的风险溢出净输出者,日本和韩国等亚洲股市是主要的风险溢出净输入者,风险类型的变化不会显著影响某一股市在全球股市中的地位;上行风险溢出和下行风险溢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协同性、周期性和非对称性;上行风险溢出与下行风险溢出之间具有较高的跨期相关性,两者之间存在相互引导作用。因此,可以构建合理的上行风险指标以实现对下行风险的有效预警。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沈虹  邢荧  
为了研究中美股市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文章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和CoVaR模型测度在不同分位数水平下,中美股市之间的风险溢出率(%CoVaR)。结果发现:当q由0.05变化到0.01时,中国股市对美国股市的风险溢出效应不断上升;另一方面,美国股市对中国股市的风险溢出效应也呈上升趋势,且上升趋势更为明显。除此之外,中国A股市场对美国股市的风险溢出效应比B股市场对美国股市的风险溢出效应更明显。在极端事件发生的情况下,中国A股市场受美国股票市场的影响也比B股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沈虹  邢荧  
为了研究中美股市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文章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和CoVaR模型测度在不同分位数水平下,中美股市之间的风险溢出率(%CoVaR)。结果发现:当q由0.05变化到0.01时,中国股市对美国股市的风险溢出效应不断上升;另一方面,美国股市对中国股市的风险溢出效应也呈上升趋势,且上升趋势更为明显。除此之外,中国A股市场对美国股市的风险溢出效应比B股市场对美国股市的风险溢出效应更明显。在极端事件发生的情况下,中国A股市场受美国股票市场的影响也比B股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希凤  张红  刘少华  王惠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国际金融市场间的联系更加密切,随着我国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国际性重大事件对我国股票外汇等金融市场的冲击也更加频繁且明显。为深入考察外部事件冲击对不同经济体的影响,从金融市场角度分析中美贸易摩擦等国际冲击的溢出影响,定量测度重大外部冲击在不同经济体之间的溢出效应尤其是对我国的溢出影响,从央行视角提出有效应对外部冲击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淑婉  
采用静态与动态空间计量模型,从空间和时间的双维度上对我国30个省市1998~201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支出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财政支出对相邻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项具有空间溢出效应;财政支出的空间溢出效应在空间维度上呈现出"西高东低"的趋势,即西部地区财政支出对相邻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具有较高的正向溢出影响,而东部地区的空间负外部性更明显;从时间维度上来看,财政支出的空间溢出效应总体上呈现出先增后减的倒U变化趋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晓星  段斌  谢福座  
本文通过融合EVT-Copula模型和CoVaR模型的分析特点,构建了EVT-Copula-CoVaR模型,研究了美国股票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结果发现美国股票市场对英国、法国、日本、中国香港及中国股票市场均存在显著的风险溢出效应,平均风险溢出强度为56%,对中国上证指数的风险溢出强度最弱,但也高达33%。模型诊断和后验测试表明,该模型方法可以有效地对单个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进行衡量,有利于金融监管当局及时跟踪系统性风险的变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芦婷婷  祝志勇  
人工智能对收入分配领域的挑战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但对于潜在的空间因素并未予以考虑。基于此,本文在理论分析人工智能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的空间效应的基础之上,使用2006~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静态空间杜宾模型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首次实证考察人工智能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长短期效应的差别以及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作用,使用多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劳动收入份额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空间因素不容忽视;人工智能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不仅降低本地的劳动收入份额,而且降低邻近地区的劳动收入份额;人工智能对劳动收入份额的空间溢出效应以短期效应为主;人工智能与社会保障支出的交互项并不显著,意味着社会保障支出的再分配功能并未在人工智能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过程中显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承智   张林  
把握数字经济新机遇是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重要战略途径,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论文基于2011—2020年省级层面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和农业绿色发展均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且有空间相关性,即空间因素不能忽略。(2)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的正“U”型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且相较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中部地区更有利于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促进效应的充分释放;数字化治理和数据价值化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显著,数字经济更有利于资源利用和环境治理能力的提升。(3)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以短期为主,长期空间溢出效应尚未显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承智   张林  
把握数字经济新机遇是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重要战略途径,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论文基于2011—2020年省级层面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和农业绿色发展均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且有空间相关性,即空间因素不能忽略。(2)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的正“U”型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且相较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中部地区更有利于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促进效应的充分释放;数字化治理和数据价值化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显著,数字经济更有利于资源利用和环境治理能力的提升。(3)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以短期为主,长期空间溢出效应尚未显现。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郭立伟  韩兆洲  
本文首先采用时变相关Copula模型对沪港两市收益率的动态相关性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BG算法将整个样本期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并利用Hong(2001)年提出的风险-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分析了不同时段两市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两地股市收益率的相关性存在逐步增强的趋势,进一步分析表明两市间风险溢出特征在过去发生了显著变化,风险溢出显著增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皓晔  杨坤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沿线各国的经济融合度不断提高,资本流动规模的增大将对各国股市间的风险溢出造成重要影响。本文从"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角度,运用EVT-Copula-CoVaR模型对沿线国家间股市风险溢出进行刻画,从而探讨不同时期内各国股市间风险溢出状态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与沿线其他国家股票市场间具有双向的、非对称的风险溢出效应;"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行增大了我国与沿线其他国家股市间的风险溢出强度,也就是说,当沿线其他国家股市处于极端风险情况时,我国股票市场受到冲击的概率将增大;倡议实施后,沿线东南亚国家对我国股市表现出了相对较高的风险溢出水平。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陈暮紫  魏纯  谢豪  李楠  
以GARCH-CoVaR分位数计量为基础,通过相对风险溢出值的阈值过滤,构建低度、中度和高度风险溢出邻接矩阵,把风险溢出关联关系嵌入金融网络中,研究了中国资本市场行业间的风险溢出的动态演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A股市场间内部行业关联度加强,各行业的风险溢出效应不断增强;无论牛市、熊市,中度风险溢出网络的关联最强,各行业的溢出传导多集中于中度风险,一旦形成下跌损失风险,牛市传导效应强于熊市;风险溢出影响力最大的行业包括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综合、通信等行业。建议风险监管应关注风险溢出关联性最强的行业,减弱共振效应对系统风险造成的负面冲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月琪  李丛文  
本文克服传统线性相关分析工具的不足,结合中国股票市场的现实,运用GARCH-时变Copula-CoVaR技术,测度了沪港通实施前后沪市与港市的联动效应以及风险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沪市和港市之间的联动效应以及风险溢出效应均具有时变性;沪港通机制增强了沪市与港市之间的联动性,并使股市关联结构变得更加稳定;与此同时,沪港通机制也提高了沪市、港市的自身风险状态以及相互之间的风险溢出水平,港市对沪市的风险溢出明显高于沪市对港市的风险溢出,风险溢出具有非对称性;沪股通与港股通在交易量以及投资额度之间的差异进一步加剧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郑棣  严予若  雷蕾  
本文尝试突破传统的研究思路,提出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根源在于资产负债的结构性错配,而不仅限于期限错配",将流动性细分为资产的市场流动性和负债的融资流动性,以此去度量商业银行在时间维度下的流动性风险。接着,本文将构建的流动性指标嵌入分位数回归法中,优化了对CoVaR的估计方法,度量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在空间维度的溢出效应,动态地刻画了银行间流动性风险的联动关系。经过测算,本文得到三个结论:第一,股份制商业银行对银行系统的流动性风险的溢出效应最强,体现为冲击力度大和波及范围广两个方面,同时,股份制商业银行自身也承受了最强的风险溢出。第二,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最强,远甚于其他不同类银行间的风险溢出效应。第三,资产规模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同时,流动性风险的溢出效应还与资产负债的结构组成有着潜在的关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