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66)
- 2023(14500)
- 2022(11739)
- 2021(10551)
- 2020(8948)
- 2019(19804)
- 2018(19537)
- 2017(38220)
- 2016(20421)
- 2015(22527)
- 2014(22630)
- 2013(22039)
- 2012(19924)
- 2011(17707)
- 2010(17675)
- 2009(16240)
- 2008(15261)
- 2007(13278)
- 2006(11802)
- 2005(10794)
- 学科
- 济(103711)
- 经济(103605)
- 管理(57370)
- 业(54062)
- 企(43169)
- 企业(43169)
- 方法(40587)
- 数学(36293)
- 数学方法(35851)
- 中国(25186)
- 农(23800)
- 地方(23125)
- 财(21821)
- 业经(20562)
- 学(19023)
- 制(16619)
- 农业(16439)
- 贸(14412)
- 贸易(14401)
- 融(14170)
- 金融(14169)
- 地方经济(14148)
- 易(13960)
- 银(13917)
- 银行(13895)
- 务(13322)
- 财务(13272)
- 行(13259)
- 财务管理(13246)
- 环境(13235)
- 机构
- 大学(284552)
- 学院(284022)
- 济(129970)
- 经济(127653)
- 管理(108975)
- 研究(97406)
- 理学(93965)
- 理学院(92977)
- 管理学(91335)
- 管理学院(90784)
- 中国(73959)
- 财(58082)
- 京(57877)
- 科学(56152)
- 所(47370)
- 财经(46553)
- 中心(45490)
- 农(43871)
- 研究所(42942)
- 江(42842)
- 经(42419)
- 经济学(42297)
- 业大(39460)
- 经济学院(37869)
- 范(35989)
- 师范(35622)
- 北京(35571)
- 院(35226)
- 财经大学(34714)
- 农业(33892)
- 基金
- 项目(192892)
- 科学(154075)
- 基金(143543)
- 研究(140070)
- 家(124913)
- 国家(123936)
- 科学基金(107787)
- 社会(93644)
- 社会科(89007)
- 社会科学(88990)
- 基金项目(74969)
- 省(73974)
- 自然(68362)
- 自然科(66885)
- 自然科学(66869)
- 自然科学基金(65690)
- 教育(64427)
- 划(61972)
- 资助(58526)
- 编号(54219)
- 重点(43559)
- 成果(43381)
- 部(43333)
- 发(42215)
- 国家社会(40332)
- 创(39947)
- 教育部(37955)
- 创新(37516)
- 课题(37370)
- 科研(37101)
共检索到4254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唐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深刻变化。过去三十年世界经济格局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深化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也创造了一种不稳定的双赢模式。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均在全球产业转移中获得了要素生产力递增的收益。要素生产率递增可能使采取固定汇率的货币经历从高估到低估的转变,全球产业转移支持了发展中国家广泛而持续地保持这一优势,并以经常性项目和资本项目间跨国补偿机制实现了全球经济不稳定的平衡,也创造了全球流动性过剩。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汇率 对外开放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信 张海冰
近期,全球流动性问题受到普遍关注,但对其确切含义却众说纷纭。文章深入分析了流动性概念、形成原因及其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这有助于认清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国际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面临的挑战,并采取适当的对策。
关键词:
流动性 经济全球化 金融衍生工具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国强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经济出现了结构性失衡,经济增长过热、流动性过剩与投资过热之间相互影响。通过对经济增长、流动性过剩和固定资产投资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发现经济增长过热与流动性过剩是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的主要原因。所以,实施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及继续推进汇率制度的改革,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问题的政策选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许文彬
本文通过对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和特点的考察,探索了目前我国流动性过剩的产业结构根源。文章首先回顾了关于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演进之间内在关系的若干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其次对我国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基于统计数据的考察,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现有产业结构下流动性过剩的生成机理,进而论证了要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必须着眼于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第三产业发展这一基本观点。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演进 流动性过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朝华 唐海风
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和分配结构的不合理,经济增长带来居民收入增长的同时,消费需求难以有效放大,储蓄和净出口的高增长成为必然。储蓄的高增长导致银行的存贷差上升,其分流导致股市和房市的流动性过剩;净出口的持续高增长和国际资本的大量涌入导致国际收支持续的高顺差。由于汇率缺乏弹性,基础货币的被动增加和货币乘数的预期外上升一并导致货币供给过剩。强化储备货币发行国的发行约束;调整外贸发展战略,优化产业结构;扩大消费需求;扩大汇率浮动区间;提高货币政策的科学性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和利用流动性过剩。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管涛
流动性过剩是一个全球性现象。全球经济失衡是造成世界范围流动性过剩的催化剂。其中,发达国家是流动性输出的重要来源地,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是流动性输入的主要目的地。后者又通过私人或官方对外资本输出的方式,将部分过剩的流动性回流到发达国家。流动性过剩造成了投资过快增长、通胀压力上升、资产泡沫积聚、资本流动冲击等风险。因此,必须重视经济对外失衡问题,及时采取综合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全球经济失衡 日元利差交易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畅
基于涵盖世界范围内98个国家时间跨度为1980—2014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实际汇率低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考察了由于经济体发展水平以及汇率制度不同而造成的差异,并加入了中国的经验证据。研究发现:(1)实际汇率低估整体上会促进经济增长。(2)实际汇率低估的经济效应会随着一国发展水平的提高被逐渐削弱,即在高收入国家的作用相对较小,中等收入国家的作用相对显著。(3)对于固定汇率制度国家来说,实际汇率低估会促进经济增长,但对于浮动汇率制度国家则会阻碍经济增长。(4)实际汇率低估主要通过促进工业增长和带动出口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外汇管理 汇率低估 汇率制度 经济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沈春苗 郑江淮
本文将内需规模吸引外资进入所引发的全球价值链和国家价值链竞争纳入存在"熊彼特式创新"的内生增长模型,探讨开放视角下扩大内需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机理,并采用2008-2016年34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和2008-2014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经验验证。结果表明,内需型经济全球化能够促进国别间包容性增长,却不利于国内包容性增长;内需扩张对国别间包容性增长影响效应受劳动力市场发育状况的调节,而对国内包容性增长影响效应受劳动力市场发育状况和劳动力技能结构的共同调节。
关键词:
内需 经济全球化 包容性增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邓力平 陈涛
“经济全球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突出的特征之一。贸易自由化的不断深化、资本自由化的推进以及人员的频繁跨境流动都给主权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下主权国家 税收制度面临的挑战 就税收制度而言,在这一领域让渡国家主权或者削弱国家对其管理的职能以迎合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则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先明 邵素军
大规模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推动了学术界重新思考抵御增长萎缩与长期增长绩效的关系。经济史研究表明,长期增长绩效是增长和萎缩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传统经济分析忽视了发展过程中增长萎缩的重要性;从长期增长的结果来看,降低萎缩率和萎缩频率与实现高增长率同样重要。本文从学说史的视角考察了主流经济学对增长萎缩分析缺失及其原因,分析了萎缩与长期增长绩效的经验史实,讨论了增长萎缩的内涵和导致增长萎缩的原因,并从社会能力的角度探讨了增长韧性的内涵。本文认为,社会能力为国家间的增长韧性差异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解释框架,而社会能力的积累有助于增强国家的增长韧性。
关键词:
增长韧性 社会能力 长期增长绩效 学说史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钞小静 任保平
影响经济发展结果的不仅仅是经济增长的速度,还有经济增长的质量。经济增长的质量也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经济转型实质是一场大规模的制度变迁过程,经济转型的关键是"使制度正确",形成社会制度结构中的关键变量——社会激励结构,节约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形成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激励和治理机制。中国特有的经济转型与经济增长质量变化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本文运用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度来对我国1978年改革以来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量化,在实证研究基础上得出体现我国经济转型的市场化率、工业化率、城市化率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是正向的相关关系,我国的经济转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志彪
Economic growth is a comprehensive and complex socioeconomic phenomenon,which is difficult to be explained solely from an economic or political viewpoint convincibly.In recent years many scholars are attempting the research of economic growth problem from the level of political implication. This is ...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哈继铭
全球流动性过剩推升新兴市场资产价格全球经济失衡现象仍在持续,当前表现为美国的经常账户逆差和亚洲(尤其是日本和中国)与石油输出国的顺差。顺差国大部分经常账户顺差以增持外汇储备的形式流入美国,压低美国长期利率,刺激其消费增长,经常账户赤字和资本账户盈余不断扩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健
地方债务究竟是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中国的政府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离不开庞大的流动性支持,构建地方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也必须把流动性作为关键因素加以考虑。本文认为,举借(清偿)地方债务,能够增加(减少)经济中的流动性,并通过地方政府事权、基础设施投资、官员政绩竞赛等三条渠道提高(降低)投资规模和投资机会,进而推动(拉下)地方经济增长。实证研究进一步发现,年新增债务占GDP的比重小于6%时,地方债务能够成为有效的财政政策工具,为地方经济增长服务;而依靠大规模的举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做法在长期内只会取得完全相反的结果。当前中国经济增速下行,主要原因就在于大量的流动性被用于清偿巨额的到期债务,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