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03)
2023(10841)
2022(9312)
2021(8536)
2020(7478)
2019(17162)
2018(17150)
2017(34843)
2016(18777)
2015(21313)
2014(21588)
2013(22039)
2012(21038)
2011(19413)
2010(19915)
2009(19119)
2008(18987)
2007(17479)
2006(15955)
2005(14582)
作者
(56200)
(47601)
(47489)
(45474)
(29957)
(22784)
(21674)
(18594)
(17687)
(16923)
(16374)
(15660)
(15122)
(15068)
(14786)
(14708)
(14188)
(13827)
(13764)
(13571)
(12086)
(11890)
(11598)
(10936)
(10917)
(10867)
(10540)
(10397)
(9753)
(9500)
学科
(104755)
经济(104675)
(54358)
(47258)
管理(46958)
方法(38296)
数学(34709)
数学方法(34506)
(32064)
企业(32064)
农业(30954)
中国(25381)
地方(23385)
业经(21919)
(19750)
(19233)
(19027)
贸易(19018)
(18522)
(18095)
(15189)
银行(15162)
(14575)
(13948)
金融(13945)
(13861)
地方经济(13640)
(13436)
环境(12893)
(12137)
机构
学院(288249)
大学(285241)
(137316)
经济(134772)
管理(107507)
研究(102161)
理学(91569)
理学院(90609)
管理学(89367)
管理学院(88838)
中国(80889)
(64114)
(60569)
(59364)
科学(59236)
(53345)
农业(49443)
研究所(47857)
财经(47690)
中心(47079)
业大(45415)
(44611)
经济学(43496)
(43023)
经济学院(39195)
北京(37623)
(35812)
师范(35520)
财经大学(34551)
(34500)
基金
项目(176849)
科学(138294)
研究(131623)
基金(128122)
(110480)
国家(109516)
科学基金(92288)
社会(85878)
社会科(81075)
社会科学(81050)
(69248)
基金项目(67650)
教育(58193)
(56836)
自然(56072)
自然科(54658)
自然科学(54641)
编号(54432)
自然科学基金(53665)
资助(52741)
成果(44496)
(41056)
(40735)
重点(39615)
课题(36548)
(35813)
国家社会(35776)
(35511)
教育部(34522)
(34093)
期刊
(163382)
经济(163382)
研究(90702)
(65725)
中国(54550)
(44893)
农业(44076)
学报(42817)
科学(40000)
管理(35785)
(33598)
金融(33598)
大学(32811)
学学(31466)
业经(29294)
经济研究(25914)
财经(24333)
技术(23812)
问题(23272)
(21262)
教育(21200)
(21032)
(17512)
世界(17415)
技术经济(16927)
经济问题(15603)
农村(15283)
(15283)
统计(15154)
农业经济(14722)
共检索到4464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家胜  
本文以2005年7月至2008年6月我国农产品进口金额的月度数据为样本区间,就我国经济增长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农产品进口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促进了我国从亚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农产品进口的增长,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从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的农产品进口有促进作用,但对其他洲农产品进口存在消极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经济增长还是人民币升值都对我国从非洲国家进口农产品没有积极影响。这种差异的形成原因可能是各大洲与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存在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庄道元  陈超  张蕾  
文章利用1980~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在单位根和协整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Granger因果检验,对我国农产品进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产品进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而且是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促进农产品进口,而农产品进品对经济增长贡献不显著。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原玲玲  王贝贝  
进口贸易是满足居民生鲜农产品消费需求的重要手段,2011年以来我国生鲜农产品进口贸易呈现进口规模持续扩大、产品结构特色明显、地区结构趋于多元化、多从沿海地区进口并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的发展特征。得益于市场网络健全、经营费用低、容纳量大和管理灵活等优势,70%80%的进口生鲜农产品通过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国内流通。生鲜农产品进口规模增长,主要缘于我国国民经济和居民收入提升、国内产品结构性短缺、质量安全事件频发、生产缺乏价格优势、人民币对外升值、自贸区谈判取得成效、打击走私力度加大、进口跨境电商高速发展的综合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伟  
在刚加入WTO时,有学者曾预测我国的农产品进口将大量增加,并对我国的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为了验证这一预测的正确性,本文利用我国2002~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加入WTO以来农产品进口依存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进口依存度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此外,农业劳动力和播种面积的增减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农业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很显然,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业没有出现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梁丹丹  
我国经济增长经由消费渠道和生产渠道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都是顺贸易偏向型的,最终综合农产品贸易效应也是顺贸易偏向型的;并且入世后,随着经济增长,我国的农产品贸易条件是趋于改善的。鉴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积极探索和发展更加适合的农业产业链整合模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生产的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关注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的趋势,在农产品贸易正常开展时,采取有力措施,扩大农产品出口。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曹永峰  
利用VAR模型和IRF检验对我国1980-2005年期间农产品进口和出口、人民币实际汇率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检验,证实了农产品的进口和出口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人民币实际汇率一定程度的升值不会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同时,农业经济增长对农产品进口和出口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家胜  
本文以2005年7月至2008年6月间月度数据为样本区间,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就消费、汇率对我国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农产品进口的影响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实质有效汇率、消费对国企和外企农产品进口的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对外企农产品进口方面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钟飞燕  
文章通过对农产品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机制进行分析,认为农产品通过价格波动和市场供需,决定着国际贸易的价格,最终通过经济学产业机制影响国家的农产品价格,进而对整个国家的经济产生影响。文章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的特征以及对农业增长的主要影响途径进行分析,剖析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产业结构调整机理,指出应对我国农业经济结构进行优化升级,完善和改进农产品经济政策,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钟飞燕  
文章通过对农产品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机制进行分析,认为农产品通过价格波动和市场供需,决定着国际贸易的价格,最终通过经济学产业机制影响国家的农产品价格,进而对整个国家的经济产生影响。文章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的特征以及对农业增长的主要影响途径进行分析,剖析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产业结构调整机理,指出应对我国农业经济结构进行优化升级,完善和改进农产品经济政策,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钟飞燕  
文章通过对农产品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机制进行分析,认为农产品通过价格波动和市场供需,决定着国际贸易的价格,最终通过经济学产业机制影响国家的农产品价格,进而对整个国家的经济产生影响。文章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的特征以及对农业增长的主要影响途径进行分析,剖析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产业结构调整机理,指出应对我国农业经济结构进行优化升级,完善和改进农产品经济政策,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徐芬  
我国农产品进口整体呈快速增长趋势,但存在较为明显的结构性失衡。特别是考虑到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农产品作为主战场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探究我国农产品贸易结构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可采用比较完善的三元分解框架研究方法,从我国农产品进口增长视角进行三元分解并剖析我国农产品贸易结构。结果发现,数量边际是影响我国农产品进口增长最主要的因素,我国对现有种类农产品进口依赖度过大,特别是对主要贸易伙伴和自贸区伙伴依赖度更大,可能增加我国贸易风险;我国农产品进口价格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长期偏高,优质高价产品进口增加,农产品进口定价权处于相对弱势;代表农产品进口种类的广度边际对进口增长的贡献与数量边际相比较小,但进口农产品种类总体比较丰富,且农产品进口的可替代性逐步增强。可见,从三元分解角度看,我国农产品进口贸易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应进一步扩大农产品进口种类,增加农产品来源的稳定性,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提高我国对农产品定价的话语权。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杜红梅  安龙送  
农业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众多的因素,有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等。除开这些因素之外,贸易是否也能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本文根据我国1980—2004年的数据资料,在对数据进行检验的基础上,运用OLS方法拟合了一个线性模型,旨在通过实证分析来检验农产品贸易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农产品出口在短期内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农产品进口则在长期内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施敏颖  
目前我国农产品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关税及关税配额。本文运用图形对这两种进口保护措施进行了经济学分析,指出在国内需求增长的情况下,配额比关税更具贸易保护作用,而且,与绝对配额相比,关税配额更能以较低的社会福利代价获取保护效应。尽管关税配额不失为一种较好的保护手段,但统计结果显示,关税配额并没有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最后分析了在目前条件下我国对农产品进行有效保护的可行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勇  王伟  易法海  
文章运用VAR方法研究通货膨胀、农产品价格、经济增长互相之间的影响。研究发现:(1)GDP的增长有很强的惯性,GDP受CPI和API的影响非常小,而对CPI和API的影响是决定性的。(2)CPI也有很强的惯性,表明通货膨胀一旦发生就不易控制;CPI受GDP的影响很大,受API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CPI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影响,对API的影响也较大。(3)API主要受GDP和CPI的影响,但自身也有滞后影响;API对GDP和CPI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由此可以发现,我国目前过高的经济增长是以偏高的CPI和API为代价,而且是高的CPI导致了高的API。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代明慧  张红丽  
本文利用VAR模型来研究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粮食安全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发现: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农产品价格波动与经济增长存在双向格兰杰关系,与粮食产量存在单向格兰杰关系,农产品价格波动会影响粮食产量与经济增长,并在不同滞后期影响程度有所差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