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39)
2023(7257)
2022(5971)
2021(5838)
2020(4721)
2019(10646)
2018(10168)
2017(20138)
2016(11106)
2015(12092)
2014(12195)
2013(12089)
2012(11267)
2011(9819)
2010(10264)
2009(9349)
2008(9821)
2007(8673)
2006(7730)
2005(6989)
作者
(30389)
(25385)
(25062)
(24421)
(16513)
(12159)
(11568)
(9716)
(9491)
(9488)
(8606)
(8380)
(8360)
(8164)
(8093)
(7627)
(7573)
(7479)
(7355)
(7189)
(6333)
(6279)
(6140)
(5848)
(5831)
(5790)
(5657)
(5634)
(5156)
(5108)
学科
(39197)
经济(39153)
管理(37854)
(35843)
(29514)
企业(29514)
(26900)
方法(16796)
数学(14911)
数学方法(14689)
中国(13142)
(13035)
财务(13019)
(12981)
财务管理(12974)
财政(12857)
企业财务(12451)
(11974)
(10453)
(9545)
地方(8805)
(8635)
银行(8629)
业经(8395)
(8129)
(8119)
农业(8107)
(8095)
贸易(8093)
(7946)
机构
学院(152989)
大学(151065)
(65325)
经济(63931)
管理(57716)
研究(52637)
理学(49245)
理学院(48729)
管理学(48002)
管理学院(47687)
(41441)
中国(41062)
(30675)
科学(30349)
财经(28620)
(26801)
(25928)
(24174)
中心(24061)
(23850)
研究所(23693)
财经大学(20956)
经济学(20422)
业大(20003)
北京(19340)
(19003)
(18942)
师范(18777)
(18748)
农业(18483)
基金
项目(96754)
科学(76540)
研究(72375)
基金(70730)
(61093)
国家(60536)
科学基金(51993)
社会(46251)
社会科(43905)
社会科学(43895)
(37137)
基金项目(35954)
教育(33866)
自然(33054)
自然科(32328)
自然科学(32320)
自然科学基金(31759)
(31324)
资助(30328)
编号(29066)
成果(25358)
(22434)
重点(21804)
(21693)
课题(20831)
(20219)
(19947)
教育部(19534)
国家社会(19015)
人文(18808)
期刊
(73239)
经济(73239)
研究(50844)
(36649)
中国(31042)
学报(21962)
(21817)
管理(21309)
科学(20190)
(19457)
金融(19457)
大学(17146)
学学(16341)
教育(16167)
财经(14788)
农业(14433)
经济研究(12823)
(12581)
技术(11610)
业经(11151)
问题(9335)
(8853)
财会(8606)
会计(8372)
(7993)
财政(7993)
国际(7388)
(7265)
(6993)
技术经济(6812)
共检索到239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阎坤  孟艳  
人民币升值压力是当前流动性过剩的一个重要诱因,但是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环境中,使人民币升值尚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协调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之间的比例关系,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是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治本之道",也是我国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本文运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探讨了当前财政政策的定位问题,认为目前比较适合在适度控制资本自由流动的前提下,推行柔性扩张的财政政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红坤  
由于国际收支的巨额顺差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国际流动性大量进入我国,致使我国出现了严重的流动性过剩。传统的货币政策治标不治本,作用不甚显著。根治流动性过剩的关键在于从源头防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效配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夏力  
1.采用市场化手段去产能,强化财政的激励和保障职能。以往去产能政策难以发挥作用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干预过多,使用各种行政手段来清理过剩产能而没有重视市场的作用。去产能应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导性作用,坚持企业在去产能中的主体地位,强化企业的责任意识。同时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以"有形之手"纠正市场失灵。作为政府调控的重要手段,财政在去产能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其激励和保障作用。一是通过财政补贴补偿企业在淘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金南   张峰   王立荣  
财政政策的国债流动性效应既为我国财政政策调控资本市场流动性提供有力支持,又是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共同调控流动性的重要前提。本文从国债期限溢价视角出发,基于斜t分布拟合方法,对我国支出类和税收类财政政策的国债流动性效应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积极的支出类财政政策的国债流动性效应主要体现在对短期国债期限溢价的调控上,但该政策的干预会提升长期国债期限溢价上涨的概率,导致远期流动性紧缩;积极的税收类财政政策的国债流动性效应集中体现在对中长期国债期限溢价的调控上,但其对短期国债期限溢价的影响较为微弱。因此,在财政政策调控流动性的具体实践中,财政部门需结合调控目标与政策协调机制,选择适当的财政政策工具。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文甫  
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以后,世界一些大国纷纷采取积极财政政策以应对危机,财政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再次引发关注。基于此,本文选取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季度数据,利用SVAR方法得出中国财政政策宏观效应的经验事实:政府支出增加对总产量、消费产生正效应;税收增加对总产量和消费产生负效应。然而,完全竞争背景下的真实周期模型却不能完全解释这些经验事实。于是,本文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下,以垄断竞争为经济背景,引入价格粘性、流动性约束、政府支出的正外部性以及投资调整成本等非完全竞争的因素,构建一动态新凯恩斯主义模型,数值模拟发现:流动性约束、政府支出的正外部性在解释中国财政政策效应的经验事实中充当重要角色,而仅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陆磊  刘学  
本文在Del Negro et al(2017)的研究基础上,探讨应对由流动性冲击导致的金融危机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作用。当流动性冲击影响资产价格并导致经济衰退时,减税政策通过增加政府债券发行提高了名义利率,从而为盯住资产价格的利率规则的货币政策稳定经济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间。因此,在财政政策的支持下,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仍然可以应对由流动性冲击导致的金融危机,而并不需要采用量化宽松政策。本文的研究对当前全球正在和即将采取扩表政策的央行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对我国当前和未来的宏观调控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程祖伟  
笔者通过拓广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并突破了传统的“三元冲突”汇率制度安排理论的研究路径,考虑引入资本流动性相对强度系数的概念,又在固定汇率制下引入“冲销”干预政策因素,提出了一个在固定和浮动汇率及不同资本流动性制度安排下财政—货币政策有效性指数曲线的新假说,对汇率—资本流动性制度安排对于宏观经济政策(财政—货币政策)综合有效性的影响问题做了一些较为深入的探讨。笔者认为,我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应尽可能地拥有宏观经济政策的自主权,考虑到我国当前金融市场体系尚不够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还存在严重障碍,所以在近期财政政策的权重应大于货币政策,从而在我国汇率制度改革过程中,为保留宏观经济政策的自主权,在加...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海鸣  
1998 年6 月开始启动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对1998 年下半年投资和GDP增长率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此次扩张并未充分实现预期的内需扩大的政策目标。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内需扩张存在制度性和结构性障碍的情况,提出了加强财政政策扩张强度以寻求短期均衡的指导思想,并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浪南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我国需求管理的两大宏观经济政策,是国家使用一定的政策工具来作用于经济,从而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的手段。本文先就这两大政策配套模式的各要素作一分析,然后根据当前经济运行情况作出选择。根据我国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套模式将是一个由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政策工具构成的有机体系。两大政策的决策过程是:第一步,财政部和人民银行根据某一时期经济运行情况选择最终目标。最终目标可用点或幅度表示。第二步,财政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革平  
(1 )我国现存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实质上是一种固定汇率制。最适货币区理论是关于汇率机制和货币一体化的理论。经济转型期金融深度不够以及宏观经济预期的不确定性表明我国固定汇率制度安排的必要性 ,而最适货币区理论则提供了这种制度安排的一些可能性解释。 ( 2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一直主导以积极财政政策。芒德尔一弗莱明模型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 ,财政政策作用大于货币政策 )有助于我们多角度理解这一现存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革平  
我国现存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实质上是一种固定汇率制。最适货币区域理 论是关于汇率机制和货币一体化的理论。经济转型期金融活动深度不够以及宏观经济预期的不确定 性表明我国固定汇率制度安排的必要性,而最适货币区域理论则提供了这种制度安排的一些可能性 解释。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一直以积极财政政策为主导。芒德尔-弗莱明模型(在固定汇率制度 下,财政政策作用大于货币政策)有助于我们多角度理解这一现存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军平  丛树海  
 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本文首先考虑了扩张性财政政策对财政风险(绝对风险和相对风险)的影响。基于理论分析的一般结论以及对我国相关经济参数的估计,文章从规范的角度分析了可供选择的、能够控制财政风险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文章认为,在目前,能够限制财政风险增加的扩张性政策是同时增加税收和公共支出的组合政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灿明  
根据对“十五”时期财政形势的认识和分析,对“十五”时期财政政策的走势 可以作出如下的判断:财政的周期性平衡仍是财政政策的中长期目标,但财政政策的相机抉择 作用的积极意义并不容忽视;财政支出政策的结构性调整将成为“十五”时期财政的重点;财 政收入政策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则势在必行。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柏檀  王水娟  李芸  
从经济学来看,政府投入学前教育的正当性来源于学前教育所带来的巨大的正外部性。正外部性的存在,导致"市场失灵",表现为学前教育的市场供给明显不足。政府投入学前教育的目的,恰在于通过对其正外部性的合理补偿,以提高学前教育的供给水平和供给质量。本文从公共外部性、社会外部性、空间外部性、代际外部性和消费外部性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学前教育的外部性特征,并从外部性的"内部化"角度,重新审视了政府在学前教育投入中的主导作用、政府投入中的公平导向、政府间投入责任的安排、对贫困幼儿的资助政策、以及财政投入方式的选择等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增福  
本文首先从公共产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与财政政策的相关性三个方面分析了在振兴东北中财政政策支持的必要性,其次从财政支出和税收优惠两个方面探讨了财政政策支持东北振兴的工具选择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