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58)
2023(9825)
2022(8465)
2021(7634)
2020(6673)
2019(15424)
2018(15110)
2017(29343)
2016(16335)
2015(18359)
2014(18303)
2013(18308)
2012(17095)
2011(15633)
2010(15488)
2009(14511)
2008(14480)
2007(13053)
2006(11121)
2005(9927)
作者
(50233)
(41993)
(41917)
(39891)
(26637)
(20334)
(19078)
(16570)
(15658)
(14721)
(14239)
(13886)
(13326)
(13316)
(13227)
(13131)
(13125)
(12483)
(12235)
(12197)
(10647)
(10302)
(10209)
(9834)
(9571)
(9392)
(9320)
(9260)
(8447)
(8381)
学科
(68848)
经济(68774)
管理(43586)
(42412)
方法(35746)
(33453)
企业(33453)
数学(32107)
数学方法(31881)
(18226)
(18159)
贸易(18155)
(17702)
(17534)
中国(16246)
(14199)
业经(13152)
(11741)
金融(11739)
农业(11530)
(11504)
地方(11270)
(10911)
银行(10855)
(10727)
财务(10711)
财务管理(10683)
(10308)
企业财务(10051)
(9641)
机构
大学(241490)
学院(238335)
(102487)
经济(100612)
管理(89786)
研究(82709)
理学(78237)
理学院(77349)
管理学(76036)
管理学院(75619)
中国(63201)
科学(52117)
(49820)
(49264)
(45112)
(43746)
业大(40922)
研究所(40137)
农业(39661)
中心(38196)
财经(36835)
(34765)
(33618)
经济学(32619)
北京(31009)
经济学院(29950)
(28682)
(28669)
师范(28225)
财经大学(27620)
基金
项目(161702)
科学(125519)
基金(118665)
研究(109966)
(106301)
国家(105485)
科学基金(88429)
社会(70487)
社会科(67030)
社会科学(67004)
基金项目(63391)
(62161)
自然(59458)
自然科(58144)
自然科学(58120)
自然科学基金(57118)
(53741)
教育(50469)
资助(49208)
编号(42787)
重点(36811)
(36281)
(34031)
成果(33941)
(33510)
科研(32366)
计划(32120)
创新(31488)
教育部(30564)
大学(30057)
期刊
(102740)
经济(102740)
研究(65109)
学报(45140)
(42647)
中国(41679)
科学(37996)
(34256)
大学(32518)
学学(31188)
管理(29092)
农业(28420)
(24418)
金融(24418)
财经(18156)
经济研究(17978)
技术(17772)
教育(17195)
业经(16082)
(15987)
(15536)
(14936)
问题(14653)
国际(14527)
理论(13245)
(12655)
实践(12051)
(12051)
技术经济(11972)
商业(11948)
共检索到3432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栗洪伟  
本文充分考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效应、汇率传递效应,应用Goldberg和Knetter提出的理论模型,并控制产出和货币供给等国内相关因素,对这些因素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进行经验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汇率波动对国内通胀具有短期的显著影响,但长期影响并不明显;而对国内通胀影响最大的是产出和通胀预期及粘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纪敏  陈玉财  
2011年初,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张健华局长作为总负责人,牵头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主任基金2011年第1期应急研究项目《国内通货膨胀走势与应对策略研究》,该项目包括1个总课题和7个分课题,由中国人民银行有关司局与中国科学院、国家信息中心、北京大学等单位合作完成。本专栏将陆续刊登该研究项目的系列成果。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陈玉财  
中国对国际大宗商品的巨大需求决定了其价格波动对国内物价有重要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引起国内通货膨胀的本质是"成本上升型"通货膨胀。国际大宗商品波动在国内传导主要通过直接消费渠道、生产渠道和间接渠道,间接渠道又可细化为预期渠道、联动渠道和扩散渠道。在比较国内外商品价格指数的基础上,本文以中国的数据为基础,建立了进口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缩写为ICPI)。并以CPI、ICPI、产出缺口和货币供应量构建计量模型,得出:货币供应量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最大,产出缺口次之,ICPI再次之;但如果考虑到ICPI的波动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谭小芬  邵涵  
本文使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总指数及其四种分类指数分别与国内物价指数构建VAR模型,结果表明:(1)不同大宗商品对PPI和CPI的影响存在差异。国际大宗商品指数与国际工业品价格指数对PPI的影响最大,国际食品价格指数对CPI的影响最大;(2)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大宗商品冲击对PPI、CPI的传导更加通畅,国际大宗商品对PPI的影响大小、持续时间仍远大于CPI,对CPI的累计影响不到PPI的四分之一;(3)工业品购进价格指数和PPI一样,能显著受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食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农产品价格指数和CPI一样,受自身价格惯性影响最大,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应密切关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趋势,加快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完善要素市场定价机制,在通货膨胀监测中关注PPI的变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恒  齐保垒  孙国茂  
文章采用含随机波动的时变向量自回归模型(TVP-SV-VAR),对政策漂移视域下的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与通货膨胀之间的时变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政策漂移与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之间存在双向影响关系,其交互效应使得我国政策漂移具有较强的自我实现机制;(2)政策漂移会通过直接和间接效应的叠加影响提升我国通货膨胀水平;(3)生产者价格指数作为通货膨胀的先行指标包含了较多大宗商品的价格变动,且主要体现为生产资料的价格变动;(4)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对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效应,且对城市消费价格的冲击较农村更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敬辉  范志勇  
实证研究发现大宗商品价格与货币供给和真实利率存在密切关系,并且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幅度往往要超过通货膨胀的波动幅度。本文在理论上提供了一个理性预期动态一般均衡模型,说明预期通货膨胀波动和利率调整通过改变真实利率影响经济主体的存货需求。存货需求波动进一步使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幅度超过通货膨胀波动幅度,并使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出现“超调”现象。将本模型应用到中国粮食市场发现中国粮食价格波动很好地支持了本模型的结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勇   寇明栋  
近年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冲击直接推高世界范围内通货膨胀并对国际投资产生威胁,因此在研究三者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应对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拉美地区通货膨胀的影响,前者梳理了价格冲击的传导机制,后者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分析了11个主要拉美国家的生产者价格指数和汇率变化。基于此,得到以下结论:其一,大宗商品价格冲击向拉美国家的传导机制是有效的;其二,在拉美地区,食品类大宗商品价格冲击对通胀的影响程度大于燃料类,而燃料类大于矿物类;其三,墨西哥和南美洲主要国家的通货膨胀稳定性高于中美洲国家。鉴于通胀会通过宏观政策调整、投资回报率变化、汇率风险、经济社会不确定性等渠道影响国际投资,为此,中国在对拉美地区投资时要及时作出投资策略应对。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天顶  
本文利用全球51个国家或地区1993年至2011年的季度数据重点探讨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冲击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作用。在Phillips曲线所突出强调的影响因素中,本文应用现有相关研究结果扩展考察包括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变化在内的一些非货币因素的影响效应。在应用多种估计技术下,本文研究表明在不同的大宗商品价格变化指标中食品价格变化在统计意义上显著地影响国内通货膨胀,而且该指标纳入到真实模型的后验包含概率较高。此外,产出缺口、贸易开放度、汇率制度安排、通货膨胀目标制以及政府规制质量等变量也显著影响着国内通货膨胀。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唐正明  郭光远  
本文通过改进Amiti et al.(2017)和Gopinath&Itskhoki(2010)的模型,基于大国开放经济下企业的一般定价框架和2005—2014年42国数据,利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探讨国内外通货膨胀的空间关联性及其在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下的非对称性问题。研究发现,大国间的通货膨胀存在空间关联性,该关联性与国际市场份额正相关;大宗商品价格对国内通货膨胀产生非对称性传导,该冲击除了体现在边际成本渠道,还表现出受市场份额影响的策略互补性。实证发现,存在受国际市场份额正向影响下的国内外通货膨胀的空间关联性;大宗商品价格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冲击主要源于能源价格的波动,这种传递效应与市场份额负相关,而且能源价格越高,其价格波动对通货膨胀的传递效应越显著。最后,本文为我国应对国际通货膨胀传导,尤其是应对大宗商品价格冲击的非对称性提供了政策启示和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道平  贾昱宁  
本文首次运用基于我国微观调查的大宗商品信心指数(CCI)数据,采用有向无环图技术(DAG)以及基于有向无环图的VAR模型,深入分析了我国大宗商品市场投资者情绪、大宗商品价格与通货膨胀的同期及动态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就同期而言,我国大宗商品市场投资者情绪变化与通货膨胀水平、大宗商品价格与通货膨胀之间均存在双向影响关系;中长期而言,投资者情绪能够对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和通货膨胀率变化做出相应调整,同时大宗商品价格水平变化也能够反映市场情绪冲击与国内通货膨胀水平;我国通货膨胀具有较强的"自我实现"机制。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天顶  
本文在Philips曲线设定下,通过扩展该模型实证考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冲击对中国通货膨胀动态的影响作用。本文在线性模型设定以及Markov机制转换设定下考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冲击对中国国内通货膨胀的传递效应。本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动态变化不仅在统计意义上显著地影响着中国通货膨胀动态,而且个别类别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化对中国通货膨胀动态的传递效应相对明显。最后,结合经验研究结果,本文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和启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方正亚  邓炜炜  
近年来,由于世界主要经济国家国际间贸易的不断加深,国际传导因素已经成为国内通货膨胀的一股重要推动力量,而实现这种价格传导的渠道,主要是大宗商品的国际间流通。因此,在当前形势下研究国际传导因素在我国通货膨胀中的地位与作用就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国际大宗产品价格研究"课题组通过对相关历史数据以及经济理论的分析得出,在当前的经济条件下,我国国内商品价格水平的国际传导主要通过贸易途径进行,CRB指数、进出口贸易等经济指标和我国物价水平有着较为密切的相关关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罗永泰  李津  
本文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采用Blundell和Bond(1998)提出的系统广义矩估计及Windmeijer(2005)的两步估计标准差的小样本纠正方法,对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价格波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呈显著下降趋势,通货膨胀预期对实际通货膨胀的形成作用逐步加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邓永亮  
运用EGARCH模型求出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量度,在VAR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协整检验并主要运用脉冲响应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人民币升值主要是通过降低进口中间产品的价格来抑制通货膨胀,汇率变动的支出转换效应在中国并不显著,用人民币升值来抑制通货膨胀,效果有限;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通货膨胀预期对通货膨胀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风云  
石油是现代工业经济中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石油进口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大,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本文在研究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基础上,运用H—P滤波、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条件异方差模型等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研究国际石油价格的变动趋势及其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