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3)
2023(1313)
2022(1076)
2021(965)
2020(823)
2019(1850)
2018(1904)
2017(4122)
2016(2408)
2015(2723)
2014(2726)
2013(2696)
2012(2446)
2011(2055)
2010(2156)
2009(2028)
2008(2101)
2007(2043)
2006(1816)
2005(1721)
作者
(5957)
(4979)
(4912)
(4847)
(3114)
(2411)
(2349)
(1934)
(1909)
(1793)
(1782)
(1655)
(1623)
(1619)
(1505)
(1497)
(1469)
(1466)
(1419)
(1361)
(1302)
(1212)
(1173)
(1158)
(1152)
(1144)
(1071)
(1069)
(992)
(986)
学科
(9910)
经济(9899)
(8613)
管理(7151)
中国(5958)
(5722)
劳动(5705)
(5483)
企业(5483)
方法(4858)
数学(4497)
数学方法(4480)
(4294)
(3620)
农业(3456)
(2943)
动力(2941)
(2831)
财务(2829)
人口(2826)
财务管理(2826)
劳动力(2815)
农业劳动(2592)
农业人口(2544)
企业财务(2326)
(1969)
贸易(1969)
(1935)
(1828)
业经(1702)
机构
学院(32988)
大学(32843)
(17331)
经济(17070)
管理(12360)
研究(10872)
理学(10559)
理学院(10484)
管理学(10328)
管理学院(10276)
中国(8246)
(7769)
(6830)
财经(6372)
经济学(6223)
(5848)
经济学院(5648)
(5450)
科学(5038)
(4962)
研究所(4843)
中心(4735)
财经大学(4723)
北京(4355)
(3990)
(3836)
师范(3807)
业大(3736)
(3713)
(3689)
基金
项目(20149)
科学(16339)
研究(15558)
基金(15340)
(12734)
国家(12626)
科学基金(11134)
社会(10934)
社会科(10374)
社会科学(10373)
基金项目(7737)
教育(7563)
(7282)
资助(7003)
自然(6470)
自然科(6337)
自然科学(6335)
自然科学基金(6243)
(6170)
编号(6151)
成果(5138)
(5022)
国家社会(4730)
教育部(4660)
人文(4510)
课题(4433)
重点(4403)
大学(4321)
(4291)
社科(4134)
期刊
(18464)
经济(18464)
研究(10199)
中国(8756)
(7122)
管理(4471)
(3676)
科学(3572)
财经(3557)
学报(3518)
(3373)
金融(3373)
教育(3271)
经济研究(3171)
大学(3133)
(3121)
学学(2981)
技术(2926)
问题(2619)
(2474)
(2474)
劳动(2474)
农业(2352)
业经(2195)
国际(2099)
世界(2028)
财会(2027)
(1950)
技术经济(1791)
会计(1711)
共检索到513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红彦  
将劳动力调整成本引入贸易模型,可分析经济开放条件下就业面对汇率冲击的调整过程。利用动态面板等方法对中国采掘业和工业33个部门1998—2009年汇率对就业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较高的劳动力调整成本和汇率波动降低就业汇率弹性,较高的经济开放度提高就业对汇率的弹性,较高的生产率降低就业对汇率的弹性;劳动力调整成本通过限制就业流动降低了就业汇率弹性,并且对低劳动生产率的行业的影响大于高劳动生产率行业。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红彦  
将劳动力调整成本引入贸易模型,可分析经济开放条件下就业面对汇率冲击的调整过程。利用动态面板等方法对中国采掘业和工业33个部门1998—2009年汇率对就业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较高的劳动力调整成本和汇率波动降低就业汇率弹性,较高的经济开放度提高就业对汇率的弹性,较高的生产率降低就业对汇率的弹性;劳动力调整成本通过限制就业流动降低了就业汇率弹性,并且对低劳动生产率的行业的影响大于高劳动生产率行业。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瑕  
刘少波在《人口学刊》1985年第6期上发表的浅谈劳动力的流向规律及第三产业在我国就业战略中的地位》一文中提出: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劳动力的流向并不是杂乱无章、任意发生的,而是表现出一定的、内在的必然性,遵循一定的规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红彦  周申  
文章主要分析在汇率冲击下,中国可贸易行业1998—2009年劳动力市场的调整过程。文章利用实际有效汇率指标和动态面板估计方法分析影响劳动力市场调整的不同渠道。结果表明,汇率贬值通过出口渠道增加就业和降低工资,通过进口渠道降低就业和提高工资,通过效率渠道促进就业和降低工资。高贸易依存度行业的就业汇率弹性大于低贸易依存度行业,低加成比例行业的就业汇率弹性大于高加成比例行业,劳动力技术结构是影响就业汇率弹性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何璇  张旭亮  李腾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劳动力就业问题一直是中央及各省关注的重点。利用1992~2012年浙江省相关统计数据,通过产业结构偏离度和产业结构调整转换速度两个指数,分析对比浙江省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的协调关系,发现其协调关系明显优于广东省和江苏省。分析对比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发现两者呈负相关关系,且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劳动力就业增长的影响明显小于广东省和江苏省。一方面,说明浙江省在产业结构与就业上更具协调性;另一方面,说明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进程缓慢。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雷  
文章以20012014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劳动力成本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及就业保护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能够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而且就业保护的加强会进一步强化这一正向作用。上述结论在考虑了内生性之后依然成立。拓展性检验的结果显示,劳动密集度会弱化劳动力成本与企业技术创新的正向关系,也会减弱就业保护对劳动力成本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强化作用。文章认为,企业必须正视当前劳动力市场结构变化和就业保护制度不断推进的影响,逐步转变发展思维和经营理念;政府应加强对企业转型发展的政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雷  
文章以2001~2014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劳动力成本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及就业保护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能够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而且就业保护的加强会进一步强化这一正向作用。上述结论在考虑了内生性之后依然成立。拓展性检验的结果显示,劳动密集度会弱化劳动力成本与企业技术创新的正向关系,也会减弱就业保护对劳动力成本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强化作用。文章认为,企业必须正视当前劳动力市场结构变化和就业保护制度不断推进的影响,逐步转变发展思维和经营理念;政府应加强对企业转型发展的政策引导,同时要落实就业保护政策,通过压力机制驱动企业技术创新;另外,政府还应认识到相关政策对异质性企业将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增强政策制定和执行的针对性,并通过市场机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的实现。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肖尧  杨校美  
劳动力成本是否影响我国工业结构,对我国工业结构调整将产生怎样的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利用2001—2013年我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以单位劳动力成本为门槛变量,构建门槛面板模型,检验单位劳动力成本与工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单位劳动力成本与工业结构调整呈现"U"型关系:当单位劳动力成本低于门槛值0.1246时,其对工业结构调整产生负面影响;而当单位劳动力成本高于该门槛值时,其对工业结构调整具有正向影响。本文的政策启示是,政府和企业应该以单位劳动力成本上升为契机,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生产方式,积极引导和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泽源  
无论是基于新古典经济学对生产函数的描述,还是最优资本结构理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都将对资本性投入产生影响,并将传导至企业资本结构调整的动态过程中。利用2009~2018年的上市公司数据构建研究样本,试图通过综合的理论分析与系统的实证检验考察劳动力成本上升如何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调整。研究发现,劳动力成本上升加速了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企业通过主动削减债务融资确保企业稳健经营。这种负向的资本结构调整现象在人力资本层次较低的企业中更加突出。进一步地,行业波动性、外部融资依赖程度及资产可逆性较低的企业,劳动力成本对资本结构的负向影响更显著。进行动机考察发现,高劳动力成本企业削减了债务融资后,股票的年度回报率显著上升。研究结论表明,企业资本结构的调整不仅锚定于目标资本结构,还应部分归因于劳动力成本影响下的经营杠杆变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红宇  
众多对中国城乡居民收入问题的研究 ,都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张的原因 ,归结于中国的农民太多 ,使农业经营的规模不经济 ,相对于农业的产出 ,农业劳动力是低效率的。要扭转这种收入差距存在和扩张的态势 ,就要努力调整劳动力就业的结构偏差 ,推动农村劳动力最大限度的转移 ,以农村劳动力在非农领域的充分就业 ,实现农民收入增长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是 ,需要创造什么条件、制定什么原则 ,做出什么努力 ,怎样达到这个目标 ,这构成了本文关注和希望解决的基本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志彬  徐玉龙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鄂永健  丁剑平  
文章在个体跨期最优模型中引入内生劳动力供给,并同时假定对资本流动存在限制,以此来分析实际汇率变动对就业的影响。结果发现:只有当消费者对商品消费的相对风险规避程度比较大,即消费的跨期替代弹性比较小时,本币实际贬值才会促进就业的增加,反之贬值会使就业减少。考虑到中国当前的具体情况,消费者商品消费的相对风险规避程度会比较大,因而人民币实际贬值会有利于就业。对中国的实证分析支持了这一结论,且该实证分析通过了实际汇率的超外生性检验。鉴于从长期来看中国消费者的相对风险规避程度有下降的趋势,过分的依赖于低币值的汇率政策来解决失业问题是不可行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丹  谷洪波  尹宏文  
本文以配第-克拉克定理为理论基础,依据国家三次产业划分标准,定性分析了我国农村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以来劳动力就业状况。然后引入偏差系数,进一步定量深入探究了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中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差情况。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为新时期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就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指导方向,提出"增加农村第一产业投入,稳定农村第一产业发展;提高农村第二产业技能,调整农村第二产业发展;优化农村第三产业结构,推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洪潮  王丹  
解决失地农村劳动力"再就业"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面临的突出现实问题。本文依据1985—2012年的面板数据,基于修正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剖析新型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升级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演化轨迹及三者的互动规律,进而从新型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两方面,提出了应大力发展与区域相适配的第三产业、应着力推进地方特色明显、产业基础扎实、城镇规模适中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牛蕊  
本文利用2000-2010年中国工业部门的数据,并将其划分为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等3类,使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检验了贸易结构变化对中国国内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进出口结构变化为贸易就业影响的主要部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贸易结构的变化对就业的影响逐年增强,贸易结构的变化整体而言对就业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需注意的是,单位劳动投入系数的减少是国内就业变化的重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