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86)
2023(4322)
2022(3477)
2021(3375)
2020(2730)
2019(6424)
2018(6297)
2017(12105)
2016(6438)
2015(7256)
2014(7127)
2013(7206)
2012(6170)
2011(5355)
2010(5255)
2009(4976)
2008(5045)
2007(4549)
2006(4089)
2005(3692)
作者
(15846)
(12924)
(12898)
(12399)
(8417)
(6103)
(5918)
(5024)
(4859)
(4624)
(4442)
(4437)
(4143)
(4039)
(4006)
(3919)
(3912)
(3862)
(3809)
(3753)
(3236)
(3072)
(3006)
(2978)
(2966)
(2956)
(2908)
(2873)
(2550)
(2517)
学科
管理(29198)
(22658)
(21896)
企业(21896)
(19808)
经济(19787)
(10590)
方法(9638)
(8113)
财务(8093)
财务管理(8073)
企业财务(7588)
数学(7465)
数学方法(7427)
(6362)
业经(5921)
(5751)
银行(5751)
理论(5295)
(5285)
中国(5188)
(5053)
(4996)
人事(4527)
人事管理(4527)
(4421)
金融(4421)
经营(4409)
(4252)
(3935)
机构
大学(81331)
学院(80939)
管理(36160)
(34181)
经济(33302)
理学(28892)
理学院(28617)
管理学(28436)
管理学院(28233)
中国(23770)
研究(22782)
(20406)
(16656)
财经(15082)
(13862)
中心(12996)
(12881)
财经大学(11590)
科学(11119)
经济学(10863)
(10826)
(10388)
北京(10336)
商学(10194)
银行(10107)
(10079)
商学院(10069)
人民(9963)
(9937)
经济学院(9844)
基金
项目(49458)
科学(39544)
研究(39062)
基金(36683)
(30643)
国家(30378)
科学基金(27138)
社会(25468)
社会科(24265)
社会科学(24258)
基金项目(19279)
(18160)
教育(18014)
自然(16545)
自然科(16170)
自然科学(16169)
编号(15913)
自然科学基金(15899)
(15382)
资助(14757)
成果(13212)
(11575)
重点(10768)
国家社会(10709)
(10701)
教育部(10640)
(10636)
课题(10593)
人文(10536)
(10515)
期刊
(40520)
经济(40520)
研究(26463)
(19119)
中国(18255)
管理(16813)
(15736)
金融(15736)
科学(8923)
学报(8289)
财经(7923)
教育(7837)
大学(7144)
技术(7096)
(6936)
学学(6554)
经济研究(6376)
(6337)
财会(6152)
会计(6051)
业经(5896)
现代(4676)
问题(4597)
国际(4430)
理论(4268)
通讯(4246)
会通(4216)
图书(4025)
商业(3898)
技术经济(3890)
共检索到1336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郭敏  张笑梅  郭凯  
在"十三五"新时期,充分认识汇率预期的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是实现有效引导、管理汇率预期的基本前提,也是平稳实现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国际资本自由流动和独立货币政策等汇改终极目标的必要条件。本文将从人民币汇改的角度,对不同阶段的人民币汇率预期特点及管理成效进行回顾和分析,以期为未来的汇率预期管理提供参考。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演进关于开放经济下的汇率制度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杨丽华  
自2005年7月21日我国宣布实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开始,十年来人民币汇率问题始终是国际舆论焦点和研究热点。本文在对现有文献进行研究、归纳和整理基础上,从汇改初衷出发,以汇改目标实现为切入点,将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关于汇改总体目标的阐述,以及官方关于汇改目标的详细解读细分为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弹性化和均衡化三大目标,并对此进行简要回顾和评述,为客观评价汇改成效提供一个基础性的研究视角。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白晓燕  郭昱  
本文通过剥离并分析不同频度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汇率(NDF)的数据特征,探寻汇改前后NDF市场所发生的变化,并依据分析结果选取了相对较优的一系列ARCH模型进一步比较汇改前后NDF汇率波动特征。研究表明,不同频度的NDF汇率波动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且在汇改之后,正负相关性、偏度差异等数据特征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虽然汇改的确使得NDF市场的有效性得到了显著增强,但同时该市场仍存在着风险偏好等异象。货币当局必须充分考虑改革对NDF市场产生的冲击及其造成的反作用力,重点关注升值预期可能对国内造成的诸多影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丽华  
2005年7月21日我国宣布实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汇改十年来人民币汇率问题始终是国际舆论焦点和研究热点。本文在对现有文献进行研究、归纳和整理基础上,从汇改初衷出发,以汇改目标实现为切入点,将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关于汇改总体目标的阐述,以及官方关于汇改目标的详细解读细分为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弹性化和均衡化三大目标,并对此进行简要回顾和评述,为客观评价汇改成效提供一个基础性的研究视角。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晓峰  陈华  
本文从交易者预期具有异质性特征的微观假定入手,考察交易者异质性预期及其交易行为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央行干预对异质性交易者行为的影响效力,为理解汇改后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理提供进一步的依据。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预期存在显著的异质性特征,在人民币汇率变动幅度扩大的2006年7月至2008年9月期间,央行干预强度的减弱,提高了技术分析者保持原来特征的概率和其相对于基本面分析者的比重。据此,本文认为,从市场机理的角度来看,央行干预强度的减弱,及其所导致的外汇市场中持有不断加强升值预期的技术分析者占主导地位等因素是推动人民币汇率变动幅度扩大的重要原因。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周远游  刘莉亚  盛世杰  
"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出现异常波动引起了广泛关注。国际经验表明,汇率波幅限制的渐进式放开,会导致汇率波动率变大。本文研究发现,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历次汇率波动率变大都和汇率改革进程同步。汇率波动与汇率制度的改变、波幅限制和弹性空间等均高度相关。自2012年汇改以来,在岸汇率波动的自相关性逐渐增大,导致较小的波动可能被放大从而形成异常波动。因此,在当前条件下,人民币汇率波幅限制不宜被过度放开。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周远游  刘莉亚  盛世杰  
"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出现异常波动引起了广泛关注。国际经验表明,汇率波幅限制的渐进式放开,会导致汇率波动率变大。本文研究发现,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历次汇率波动率变大都和汇率改革进程同步。汇率波动与汇率制度的改变、波幅限制和弹性空间等均高度相关。自2012年汇改以来,在岸汇率波动的自相关性逐渐增大,导致较小的波动可能被放大从而形成异常波动。因此,在当前条件下,人民币汇率波幅限制不宜被过度放开。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华强  苗启虎  
加强和改进汇率预期管理是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的重要手段。依据异质性预期理论和行为金融学原理,外汇市场参与者的羊群效应、噪声交易、投资者情绪等因素影响汇率预期形成,进而通过预期自我实现、自我强化等正反馈机制,对汇率变动产生影响。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人民币汇率预期管理的基本框架,但是在汇率预期管理过程中仍然受到外汇市场参与者结构、文化特征、套利交易行为、居民购汇行为等因素的影响,这就给人民币汇率预期管理带来较大的挑战。为此,要准确把握外汇市场预期变化,根据目标群体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在汇率走势上升、下降和转换的不同阶段分别采取相应的预期管理手段和措施,更加注重强化中央银行的市场信誉,提升人民币汇率预期管理能力,为稳汇率提供有效保障。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华强  苗启虎  
加强和改进汇率预期管理是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的重要手段。依据异质性预期理论和行为金融学原理,外汇市场参与者的羊群效应、噪声交易、投资者情绪等因素影响汇率预期形成,进而通过预期自我实现、自我强化等正反馈机制,对汇率变动产生影响。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人民币汇率预期管理的基本框架,但是在汇率预期管理过程中仍然受到外汇市场参与者结构、文化特征、套利交易行为、居民购汇行为等因素的影响,这就给人民币汇率预期管理带来较大的挑战。为此,要准确把握外汇市场预期变化,根据目标群体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丁志杰  郭凯  闫瑞明  
升值惯性是困扰汇改的难题,消除升值预期直接关系到汇改的成功与否。本文根据中国外汇市场的现实状况分析非均衡条件下人民币汇率预期性质,构建基于适应性预期的非抛补利率平价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具备向后看的适应性预期特征。这一结论对人民币汇率管理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相宁  张思聪  
构建半参数时变Copula模型,检验人民币汇率与黄金价格间的动态相关性,根据相关系数的变化趋势,分析两者相关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间接标价法下)与黄金价格的一般相关系数为正,且具有对称的尾部相依结构;人民币汇率改革对两者相关性的影响最为显著,次贷、欧债危机,以及国际主要货币的汇率政策,也对两者相关性产生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秀波  
"8·11汇改"标志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并取得阶段性胜利。既补上了相对滞后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改革"短板",也有力促进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但是,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8·11汇改"使得一些问题显性化。如加剧"稳增长"与"稳汇率"矛盾、"保汇率"与"保储备"的矛盾,新汇率形成机制在外汇市场无法出清时出现易贬难升现象。为确保汇改顺利进行,短期内应采取多种措施稳定人民币汇率;从长远来看,更重要的是摆正汇率政策定位,让汇率涨跌趋于常态化。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斯考特·肯尼迪  黄杨荔  
问题1:2015年8月11日中国采取了什么政策?回答:中国央行宣布,对汇率政策采取两步调整措施。首先,央行宣称,尽管人民币的日交易波幅仍将维持在上下2%的区间内,但每日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将以更为市场化的方式制定。央行抛开了以往参考前一天开盘价后单方面决定中间价的机制,将通过参考前一天的收盘价进一步与市场交流,以制定中间价。其次,央行还宣布了一个新的人民币参考价,较前一交易日的收盘价下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朱新玲  李娜  
本文选取"8.11汇改"和"人民币入篮SDR"为研究背景,采用事件研究法探讨了两事件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研究表明:"8.11汇改"和"人民币入篮SDR"两个事件均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了显著影响。"8.11汇改"是在事件公布初期对人民币汇率有较强的影响,但其影响力在20个交易日后基本衰退。"人民币入篮SDR"在事件公布初期没有引起市场的强烈反应,但在10个交易日后,入篮影响力开始显著,并随着事件窗的扩大,入篮影响力不断增强。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林楠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总供求分析框架,分析微观行为优化的宏观货币汇率条件,引入国内外相对货币结构差异因素,对均衡实际汇率进行拓展分析,进而对中国经济转型资本项目管制条件下实际汇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协整检验和动态回归。在本文分析框架下,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并不严重,结合协整和动态回归分析,进入2011年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已接近均衡水平,为此应审慎升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