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42)
- 2023(11136)
- 2022(9534)
- 2021(8900)
- 2020(7638)
- 2019(17568)
- 2018(17386)
- 2017(33993)
- 2016(17775)
- 2015(19801)
- 2014(19198)
- 2013(18949)
- 2012(16917)
- 2011(15110)
- 2010(14950)
- 2009(13458)
- 2008(12820)
- 2007(10891)
- 2006(9255)
- 2005(8267)
- 学科
- 济(70599)
- 经济(70496)
- 管理(55456)
- 业(49885)
- 企(43068)
- 企业(43068)
- 方法(34515)
- 数学(30919)
- 数学方法(30475)
- 财(22012)
- 制(17425)
- 中国(17211)
- 农(16756)
- 业经(15073)
- 务(13922)
- 财务(13862)
- 财务管理(13832)
- 企业财务(13119)
- 贸(12225)
- 贸易(12219)
- 体(12011)
- 银(11957)
- 银行(11941)
- 易(11929)
- 融(11631)
- 金融(11628)
- 学(11493)
- 行(11303)
- 地方(11039)
- 理论(11009)
- 机构
- 大学(241025)
- 学院(237604)
- 济(103400)
- 经济(101493)
- 管理(95842)
- 理学(83249)
- 理学院(82433)
- 管理学(80952)
- 管理学院(80480)
- 研究(75783)
- 中国(60042)
- 财(51106)
- 京(48416)
- 科学(41829)
- 财经(40522)
- 经(37029)
- 中心(36740)
- 所(35203)
- 江(34687)
- 经济学(33292)
- 农(32569)
- 业大(32213)
- 研究所(31663)
- 财经大学(30622)
- 经济学院(30119)
- 北京(29544)
- 范(28735)
- 师范(28449)
- 院(28140)
- 州(26698)
- 基金
- 项目(165893)
- 科学(133532)
- 基金(124864)
- 研究(122680)
- 家(107510)
- 国家(106700)
- 科学基金(93887)
- 社会(81255)
- 社会科(77302)
- 社会科学(77285)
- 基金项目(65658)
- 省(62861)
- 自然(60046)
- 自然科(58700)
- 自然科学(58685)
- 自然科学基金(57634)
- 教育(57479)
- 划(53290)
- 资助(50822)
- 编号(47933)
- 部(38594)
- 成果(38524)
- 重点(37256)
- 制(36361)
- 创(35417)
- 国家社会(34797)
- 教育部(34259)
- 发(34181)
- 创新(33215)
- 人文(33118)
共检索到3493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贾男 郑智峰 聂卉芬
本文用日汇率数据对汇改以后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无约束模型和有约束模型都得到了一致的结论:在人民币汇率的货币篮子中主要包括美元、欧元、日元和韩元四种货币;在汇改初期,美元的权重仍然非常大,这时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仍然是盯住美元的;但在以后的时期中,美元的权重逐步减少,欧元、韩元和日元的权重则一直稳步增加。2008年7月以后,人民币的汇率形成综合考虑了各种主要货币的汇率变动趋势,并且在不同时期灵活地改变篮子货币的权重,有意识地增加相对坚挺、国家经济形势较好的货币的权重。不仅如此,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也考虑了国内通货膨胀率的因素,人民币对内贬值会引起实际利率的上...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权重 形成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方颖 梁芳 牛霖琳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从长期钉住单一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转向以市场供求为基础、以一篮子货币为参考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本文将Frankel和Wei(2007)与非参数时变系数模型相结合,估计一篮子货币中包括美元、欧元等在内的各主要货币在决定人民币汇率时潜在的时变权重。利用时变权重中所包含的丰富信息,进一步分析影响美元权重的主要经济因素,发现人民币对美元的非交割远期合约(NDF)和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都与美元权重呈负相关关系,而美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对美元权重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时变系数模型 局部线性回归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陆前进
本文首先构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指数和篮子货币汇率指数,根据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指数和篮子货币相关性指数最大化可以确定篮子货币的权重和数量,并对新汇改后篮子货币的权重和数量进行测度。我们的研究发现:在参考一篮子货币中,美元的权重最高,英镑的权重最小,但是其他货币权重都占有一定比例,我们的货币篮子和央行的货币篮子线性相关性较高。根据每一种货币的权重大小,我们可以计算出篮子中每一种货币的数量。根据最优货币权重,我们发现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和篮子货币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误差修正模型显示人民币汇率参考篮子货币调整的短期弹性和长期弹性比较接近,说明人民币汇率参考篮子货币调整相对比较稳定。本文检验了模型的预测效果,模型拟合度较高,说明我们选取的货币篮子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关键词:
篮子货币 新汇改 货币权重 测度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翰庭
本文使用滚动回归及Chow检验等实证方法探究人民币汇率参考的货币篮子的构成与其在"8.11汇改"后的动态变化过程,以及人民币加入SDR这一事件是否使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产生结构性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汇改"后大多数货币的权重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汇改"使得货币篮子结构出现了多次改变,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显著提升,人民币加入SDR这一事件对货币篮子构成造成了结构性冲击。"汇改"也使人民币汇率短期内波动性提高,给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带来挑战,央行应审慎地推进汇率改革进程,预防金融风险。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朱孟楠 张雪鹿
本文在Frankel and Wei(2008)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滚动回归等方法解构汇改后的人民币汇率制度。首先,货币篮子构成具有时变性。美元占比虽在下降但仍最大;欧元曾占有10%以上份额,近几年却保持较低比例;东亚货币①在篮子中的重要性加大。我们认为国际货币体系格局、人民币国际化与东亚货币合作是决定我国货币篮子构成的最重要因素。第二,对外汇市场压力的反应、人民币升值、货币篮子构成的动态调整均体现了人民币汇率的弹性。第三,汇改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具有自动稳定的功能。
关键词:
货币篮子 汇率弹性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伊楠 李婧
在总结识别一篮子汇率制度传统方法的基础上,本文采用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月度主要篮子货币汇率数据、中国外汇储备和基础货币数据,首次运用BP检验方法对人民币一篮子汇率制度的演变过程进行了考察。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人民币汇率制度在5个时点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其中2005年7月、2008年7月和2010年6月3次变化非常显著,2006年12月和2011年10月2个首次被检验出的时点同样显著,且具有重要经济意义;模型的非参数估计结果进一步支持了上述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陆前进
在央行货币政策目标下,可以确定最优汇率水平及汇率水平的调整。我国外汇体制改革要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央行的汇率目标应由人民币对美元稳定转变为参考人民币有效汇率目标,确保人民币币值的总体水平稳定。实际上,参考篮子货币,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弹性将显著增加。央行应逐步放宽人民币对美元和非美元货币的波动幅度,人民币汇率最终将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发挥汇率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陆前进
文章主要研究如何建立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首先分析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和人民币有效汇率之间的关系。其次研究了从人民币钉住美元货币汇率向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人民币有效汇率目标)的过渡,以及建立一篮子货币汇率机制的方法和实证模拟研究,并考察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最后文章认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市场化改革是我国汇率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并给出了本文的主要结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白晓燕 唐晶星
本文综合运用交叉汇率滚动回归、多重结构变动模型和引入外汇市场压力的扩展模型,从两个维度——汇率与货币篮子的关联程度以及汇率机制的灵活程度,实证研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动态演变。研究发现,汇改既取得明显成效又具有显著渐进性,表现为多货币的篮子格局已初步形成,美元仍在其中居于主导,日元、韩元、林吉特和新加坡元曾经或正在发挥影响;经济冲击使篮子货币的权重分布发生多次结构变动;人民币升值中有10%-30%受市场力量推动,汇率机制灵活性相当可观。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许少强
我国加入WTO现在仅是时间问题。“入世”后,我国必定会加快金融开放的步伐,资本流出入管制将会逐步放松。这样,自1997年底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基本上被固定在1美元兑8.28元水平上不变的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显然难以适应形势的变化。虽然固定不变的钉住美元制有利于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谢科进 费新
根据人民币篮子中货币种类及其权重的合理假设,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中间指导价与“钉住”中间价显著相关。与“钉住”一篮子货币确定的汇率相比,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指导价波幅小、人民币升值趋势明显,这其中有汇率制度本身的原因,也和相对稳定的人民币汇率政策以及我国2005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收支顺差在继续扩大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
人民币 汇率 一蓝子货币 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2016年7月7日,在隔夜美元小幅下跌的背景下,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在离岸即期汇价均小幅上升,境内外汇差仍维持在100基点左右。市场人士指出,近段时间以来,英国"脱欧"公投导致全球外汇市场动荡,市场避险情绪升温,美元指数震荡走强,市场供求变化下人民币兑美元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许少强 李亚敏
本文首先运用ARMA模型对欧元、日元汇率进行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解释,然后,根据人民币汇率改革确定的参考"一篮子货币"原则,结合美元汇率加权计算,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长期走势进行预测,提出了加强人民币汇率变动的风险意识。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一篮子货币 ARMA模型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剑刚 邵华 唐国兴
本文研究2005年7月21日以来新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运行状况。回归结果初步表明,汇改后的10个月里,人民币似乎仍然钉住美元。Chow检验表明,自2006年2月起人民币汇率制度已发生结构性变化。子样本回归表明,人民币汇率制度已由钉住美元有序地过渡到参考一篮子货币。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一个动态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人民币灵活性不断加强。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篮子货币 结构性变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宿玉海 于海燕
本文以贸易差额的稳定作为人民币一篮子货币最优权重选择的政策目标,构建了人民币一篮子货币最优权重确定的模型,估算了人民币一篮子货币的最优权重,并将不同汇率形成机制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的幅度进行了比较,从而验证了自汇改以来人民币所参照的一篮子货币基本上是比较弱的参考。因此,我国央行应继续提高“一篮子货币”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的地位,使人民币汇率的走势更能反映与一篮子货币的关系,以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关键词:
人民币 一篮子货币 最优权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