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22)
- 2023(2826)
- 2022(2307)
- 2021(2057)
- 2020(1862)
- 2019(4262)
- 2018(3875)
- 2017(7522)
- 2016(4061)
- 2015(4513)
- 2014(4592)
- 2013(4544)
- 2012(3962)
- 2011(3348)
- 2010(3555)
- 2009(3536)
- 2008(4243)
- 2007(3496)
- 2006(2908)
- 2005(2818)
- 学科
- 管理(17340)
- 济(16682)
- 经济(16670)
- 业(16005)
- 企(14831)
- 企业(14831)
- 财(10673)
- 务(9658)
- 财务(9654)
- 财务管理(9642)
- 方法(9107)
- 企业财务(9068)
- 数学(7877)
- 数学方法(7792)
- 学(4678)
- 会计(3772)
- 中国(3103)
- 业经(3044)
- 理论(2946)
- 银(2847)
- 银行(2847)
- 制(2780)
- 农(2578)
- 行(2251)
- 贸(2190)
- 贸易(2188)
- 易(2151)
- 融(2143)
- 金融(2143)
- 划(2105)
- 机构
- 学院(59354)
- 大学(57990)
- 济(22727)
- 管理(22293)
- 经济(22239)
- 理学(19342)
- 理学院(19165)
- 管理学(18771)
- 管理学院(18661)
- 财(16274)
- 研究(15647)
- 中国(13233)
- 财经(11999)
- 京(11746)
- 经(10718)
- 会计(10283)
- 科学(9021)
- 江(8956)
- 财经大学(8720)
- 所(8027)
- 中心(7813)
- 商学(7503)
- 商学院(7448)
- 北京(7275)
- 业大(7111)
- 经济学(6983)
- 州(6925)
- 农(6622)
- 范(6567)
- 师范(6511)
- 基金
- 项目(36215)
- 科学(28517)
- 基金(27017)
- 研究(25809)
- 家(23223)
- 国家(23021)
- 科学基金(20471)
- 社会(17091)
- 社会科(16254)
- 社会科学(16252)
- 基金项目(13943)
- 省(13746)
- 自然(13517)
- 自然科(13233)
- 自然科学(13232)
- 自然科学基金(13011)
- 教育(12470)
- 资助(11841)
- 划(11224)
- 编号(10351)
- 成果(8700)
- 部(8335)
- 重点(8026)
- 性(7483)
- 教育部(7344)
- 人文(7309)
- 国家社会(7300)
- 科研(7226)
- 项目编号(7128)
- 创(7066)
共检索到890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虹 李雷
遵从"从微观数据到宏观预测"的理论框架,利用2007~2017年沪深A股第二、第三产业上市公司数据证实会计盈余具有宏观预测价值。实证结果发现:本产业的会计盈余增长率不仅与本产业未来GDP增长率正相关,而且与未来总量GDP增长率呈现正相关关系;在分析第二、第三产业的回归系数后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异与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时期这一背景有关。研究进一步拓展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关键词:
会计信息 产业增加值 会计盈余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罗宏 方军雄 曾永良 周大伟
本文遵循刚刚兴起的"从微观数据到宏观预测"理论框架,研究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盈余信息与未来通货膨胀水平之间的关系。具体地,我们首先考察上市公司汇总会计盈余变化是否具有对未来CPI、PPI和RPI的预测能力,继而进一步考察股权分置改革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否影响汇总会计盈余的宏观决策价值。研究发现,汇总会计盈余变化能有效预测未来通货膨胀水平,并且对于不同通货膨胀指标其预测能力存在差异,这种预测效应在强制性制度变迁即股权分置改革和新会计准则实施以后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宏观经济分析师在预测未来通货膨胀时利用了
关键词:
汇总会计盈余 通货膨胀 制度环境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罗宏 方军雄 曾永良 周大伟
本文遵循刚刚兴起的"从微观数据到宏观预测"理论框架,研究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盈余信息与未来通货膨胀水平之间的关系。具体地,我们首先考察上市公司汇总会计盈余变化是否具有对未来CPI、PPI和RPI的预测能力,继而进一步考察股权分置改革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否影响汇总会计盈余的宏观决策价值。研究发现,汇总会计盈余变化能有效预测未来通货膨胀水平,并且对于不同通货膨胀指标其预测能力存在差异,这种预测效应在强制性制度变迁即股权分置改革和新会计准则实施以后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宏观经济分析师在预测未来通货膨胀时利用了企业汇总会计盈余信息。
关键词:
汇总会计盈余 通货膨胀 制度环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韦琳 肖梦瑶
基于2011~2019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业绩说明会语调对盈余价值相关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积极的业绩说明会语调能够提高企业的盈余价值相关性。在进行工具变量法、Heckman两阶段检验、更换关键变量、剔除高管变更样本等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稳健。影响机制检验证实,业绩说明会语调在媒体报道数量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和未被"四大"审计的企业中对提高盈余价值相关性发挥更显著的作用。进一步从公司未来业绩和管理层动机考虑业绩说明会语调的可靠性,发现当公司未来业绩与业绩说明会语调方向一致时,业绩说明会语调与盈余价值相关性的正向关系得到增强;当存在管理层动机时,业绩说明会语调与盈余价值相关性的正向关系被削弱。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肖志超 胡国强
会计信息对宏观经济增长的预测功能已得到证实,但这一预测功能的实现路径尚不清楚。文章基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内在逻辑与会计稳健性原则,将净利润分解为资产减值项目和调整会计盈余两部分,考察了会计信息的宏观经济预测功能的实现路径。研究发现,汇总的资产减值损失和汇总的调整会计盈余对GDP增长均具有预测功能。但资产减值损失主要通过稳健性原则将对宏观经济运行风险的估计提前反映在盈余信息中,预测路径表现为"风险感知";而调整会计盈余的预测功能主要通过与GDP收入法下营业盈余的相关性来实现,体现为"盈余传导"。进一步研究发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郭飞 吴秋生
以2007~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重中介效应模型,从盈余的稳健性、持续性和可实现性等方面,实证检验其在战略差异与企业价值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战略差异对企业价值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盈余稳健性和盈余持续性能够在战略差异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中发挥中介效应,盈余可实现性在两者间不具有中介效应。研究结论表明,企业在实施差异发展战略过程中,应保持会计处理稳健性,保持主业持续发展,以充分实现战略差异的企业价值提升功能。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东祥 刘英顺
本文采用小波分析法分别考察盈余和资产质量两类财务信息对银行股价的预测力。研究发现,盈余信息可作为预测未来短期银行股价的有效依据,预测力在"熊市"更显著。单个盈余指标对银行股价的有效预测频域多限于半年内,其中每股净利润对股价预测的效果最好,能有效预测未来短期和中期的股价波动,而总资产报酬率的解释力相对较小。资产质量信息对银行股价的有效预测主要在未来中长期,单个指标对股价的预测在2012年之后显著,其中,资本充足率对股价的预测较为显著,但不良贷款率的解释作用则很微弱。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李文贵
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1年度的预测盈余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我国财务分析师的预测精确度、预测修正情况及预测倾向性等预测特性。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分析师的预测盈余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其修正行为能进一步改善预测效果;其预测行为具有显著的乐观倾向。同时还发现,虽然分析师及其提供的服务尚未得到投资者的完全认同,但市场确实对分析师预测盈余的公布做出了反应。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东祥 刘英顺
本文采用小波分析法分别考察盈余和资产质量两类财务信息对银行股价的预测力。研究发现,盈余信息可作为预测未来短期银行股价的有效依据,预测力在"熊市"更显著。单个盈余指标对银行股价的有效预测频域多限于半年内,其中每股净利润对股价预测的效果最好,能有效预测未来短期和中期的股价波动,而总资产报酬率的解释力相对较小。资产质量信息对银行股价的有效预测主要在未来中长期,单个指标对股价的预测在2012年之后显著,其中,资本充足率对股价的预测较为显著,但不良贷款率的解释作用则很微弱。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苏治 魏紫
与现有的基于"价值相关性"的无形资产研究不同,本文从资本市场最专业的财务报表使用者———证券分析师的视角出发,研究了财务报表对无形资产反映的充分程度,即无形资产资本化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影响,并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的结果表明,企业无形资产资本化程度与分析师盈余预测跟随、盈余预测误差、盈余预测分散性皆呈"负相关"关系。企业无形资产资本化程度越高,分析师盈余预测跟随次数越少,分析师盈余预测误差越小,分析师之间的盈余预测分歧越小,并且对于无形资产价值占公司总价值比例较高的公司,这种负相关关系更为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谢海娟
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多元回归模型研究企业盈余管理对政府补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企业负向盈余管理越大获得的政府补助越多,企业正向盈余管理越大则不会得到更多的政府补助。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与负向盈余管理相比较,正向盈余管理更够能提高政府补助使用价值;然而当正向的盈余管理程度变得越高,政府补助的使用价值会变得越低。上述结论丰富和拓展了盈余管理及政府补助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同时印证了近些年我国监管机构致力提高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罗付岩
使用A股上市公司2001—2010年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GMM)估计技术对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与投资效率的面板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结果发现:(1)盈余管理与过度投资存在正的显著相关关系;(2)盈余管理与公司的过度投资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盈余管理对过度投资水平的影响具有短暂性、临时性的特点,而过度投资水平对盈余管理程度具有持续性的特点。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秦婧华 李竹梅 和红伟 张珂莹
本文以2012~2014年我国沪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内部控制为中介变量,检验并揭示内部控制对于公司治理影响盈余质量的中介传导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我国沪市A股制造业企业而言,公司治理下的控股股东性质、股权集中度、董事会规模及高管持股比例等4个指标对盈余质量有显著影响;内部控制在上述4个指标和盈余质量间发挥中介传导效应,但存在差异:内部控制在控股股东性质与盈余质量间部分中介效应显著,在股权集中度、高管是否持股与盈余质量间完全中介效应显著,而在董事会规模与盈余质量间的中介效应并不显著。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公司治理 盈余质量 中介效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静如
会计准则允许企业应用公允价值选择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减小盈余波动。文章利用9家中国上市银行近4年的面板数据,对公允价值选择权应用与盈余波动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应用公允价值选择权并非减小了银行的盈余波动,反而扩大了盈余波动。而股市的波动对银行盈余也有着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公允价值选择权 盈余波动 公允价值会计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秧秧
2014年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新政为企业实施盈余管理带来机会。A股市场出现相对密集的会计政策同步调整,主流年限平均法变更为加速折旧方式。这与此前折旧政策变更几乎一致地延长使用年限、摊薄费用从而提升业绩的情况形成鲜明反差。本文以A股市场折旧会计政策变更公告为线索,发现计税折旧新政下企业调低当期业绩、"储蓄"未来期间盈余的证据。针对此,本文提出增强会计政策变更核查、改进信息披露内涵以及严处业绩操控个案的监管建议。
关键词:
加速折旧 税收政策 会计变更 盈余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