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02)
2023(4162)
2022(3370)
2021(3348)
2020(2759)
2019(6367)
2018(6103)
2017(11477)
2016(5690)
2015(6765)
2014(6530)
2013(6795)
2012(6444)
2011(6150)
2010(5858)
2009(5448)
2008(5191)
2007(4332)
2006(3809)
2005(3604)
作者
(15609)
(13199)
(13139)
(12730)
(8369)
(6186)
(5992)
(5229)
(5130)
(4784)
(4430)
(4319)
(4287)
(4225)
(4106)
(4092)
(4014)
(3840)
(3727)
(3439)
(3436)
(3113)
(3048)
(3011)
(2991)
(2922)
(2818)
(2673)
(2649)
(2618)
学科
(31036)
经济(31007)
方法(14900)
数学(14135)
数学方法(14071)
管理(13982)
(12980)
中国(11717)
(9721)
贸易(9716)
(9563)
(8350)
企业(8350)
(7581)
(5382)
关系(5350)
(5210)
(5164)
(5119)
银行(5119)
(5067)
农业(4949)
(4829)
金融(4829)
业经(4689)
环境(4640)
结构(4514)
(4331)
人民(4186)
出口(4182)
机构
大学(90734)
学院(87788)
(50777)
经济(50363)
研究(36247)
管理(32636)
中国(29685)
理学(28286)
理学院(27989)
管理学(27800)
管理学院(27634)
(20374)
(19465)
科学(18039)
经济学(18023)
(17630)
财经(17037)
经济学院(16261)
研究所(16211)
(15928)
中心(14888)
北京(13167)
财经大学(12943)
(12718)
科学院(11581)
(11279)
(10731)
研究中心(10707)
师范(10677)
社会(10653)
基金
项目(58024)
科学(47464)
基金(46661)
研究(42822)
(40835)
国家(40577)
科学基金(34569)
社会(31557)
社会科(30142)
社会科学(30137)
基金项目(23464)
自然(20213)
资助(19837)
自然科(19811)
自然科学(19805)
自然科学基金(19500)
教育(18915)
(17400)
中国(16417)
(16098)
(15372)
国家社会(15090)
编号(14839)
教育部(13688)
重点(13039)
(12507)
人文(12414)
社科(11927)
重大(11775)
成果(11753)
期刊
(53203)
经济(53203)
研究(31441)
中国(15835)
(13279)
管理(12505)
科学(12356)
经济研究(11509)
学报(11225)
(9966)
大学(9162)
财经(9037)
(8695)
金融(8695)
(8673)
学学(8603)
世界(8271)
(7949)
国际(7882)
农业(7319)
问题(7000)
业经(6841)
技术(5582)
(5146)
教育(5111)
统计(4728)
技术经济(4645)
商业(4577)
经济问题(4102)
(3968)
共检索到1330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尉高师  雷明国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居民在极低的收入水平下平均消费倾向持续下滑 ,如何解释这一事实成了现代消费理论的一个谜团。本文从我国居民消费的行为特征出发 ,通过一个家庭效用最大化模型分析得出 ,这一事实的根源在于我国经济转型所导致的居民“大额刚性支出”的上升 ,同时也证实了熊彼特“消费不只与收入有关”的疑问。为使我国尽快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 ,本文建议 ,应通过政府的转移支付或切实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 ,降低人们对“大额刚性支出”额度的预期 ,在发展中解决我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闫甜  李峰  
文章使用H-P滤波法对我国1990~2009年R&D投资与经济周期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我国的R&D投资在1991~2000年间表现出明显的"逆周期性"特征,而200~2009年间则表现出明显的"顺周期性"特征。这一特征的转变,主要由外部冲击因素变化所引起。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丹  
本文通过对最终消费率的分解,发现导致最终消费率持续走低的表面原因在于居民消费项目的变化。但是,通过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特点的分析后发现,导致居民消费过低的根本原因,一是居民真实收入不高,居民的储蓄性动机仍然很强,政府对居民的"补贴不足";二是政府对消费性投资产品的供给严重不足。对于这两方面的原因,政府都可以采取有效的行动来改善目前的消费状况。实证分析表明,居民真实收入的增加依然是影响居民消费最重要的因素;政府在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性支出的增加可以有效促进居民消费,而对消费性产品的投资也可以进一步促进居民消费的扩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治  
作为内生增长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新熊彼特 (Neo-Schumpeterian)增长模型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Segerstrom,Anant & Dinopoulos(1990)的研究是把熊彼特方法引入内生增长理论的最早尝试,其后, Aghion和Howitt(1992)等经典文献奠定了新熊彼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颜鹏飞  汤正仁  
新熊彼特理论是以最近20多年来熊彼特创新理论、演化经济学、复杂性科学、系统理论等为基础而迅速发展起来的跨学科理论体系。该理论突出量变到质变、动态非均衡、产业经济分析,对产业、金融、公共部门及相互关系和作用的研究构成理论的基本框架。与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和价格机制在一组限制条件下研究资源配置效率的视角相反,新熊彼特理论的视角是有限理性、创新机制、突破原有条件限制。新熊彼特发展通道描绘了创新和不确定状态下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政府在发展过程中的责任,因而该理论对我国实施产业规划和政策导向、高新企业孵化导向等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红梅  
从经济思想史的演进来看,直到20世纪40年代后,人们才重新肯定技术变革的重要性,在此之前,人们对技术变革的研究始终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尽管亚当·斯密曾强调劳动分工为诱导技术和组织变革的方式,但是,在以后的著作中,除了提到农业和制造业两大部门的分离作为技术进步的不同场所外,其他方面并没有过多的涉及,甚至于在古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谷雨  
当代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个人生活消费居然不受工资收入水平的限制,社会消费层次居然不受经济发展阶段的限制。结果,一方面是贫穷落后,另一方面是消费过热;一方面是低工资和低收入,另一方面是高水平消费能力和更高档次的消费欲求;一万面是难以摆脱的欠发达经济,另一方面却是直追发达国家的消费方式。为了解开这个颇具当代中国特色的消费之谜,本文已在刊物上一期先行分析了“公款消费”的行为方式、本质特性和社会效益,其中着重指出了公款消费特有的“为公”和“为私”双重兼有的特征,使其具有急速自我膨胀的内在冲动和外部条件。紧接上文,本期接下来分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谷雨  
马来西亚的《星洲日报》今年6月10日刊文指出,现在许多人都在谈论中国是否面临经济过热的问题。其实,所谓经济过热的提法,基本上是从西方经济模式中抄袭来的东西,并不适用于中国。今日中国的经济情况只适宜于用“消费过热”来形容,而不应该用“经济过热’束形容……哪来这么多的钱? 近年来,许多国际机构(尤其是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深经济学家来华访问考察时,经常会不约而同地产生出一个疑惑:我们在餐馆里看到的是满席的山珍海味,在街上看到的是时髦的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曹希敬  胡维佳  
创新理论是解释经济周期的一个重要视角。本文以熊彼特及其主流新熊彼特主义学者的创新理论为依据,考察了他们以创新解释经济周期的逻辑发展过程,并扼要评论了他们的理论贡献与不足之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客  
中国煤炭产业的转型在近些年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正是因为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现实的问题,人们才开始探讨煤炭产业的转型。但是,产业转型的理论依据却很少被提及。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创立的创新理论,恰恰为中国煤炭产业的转型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持。根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体系,阐述了产业转型的本质就是创新,转型的动力是为了产业得到持续的发展,并且从创新的五种情况出发探讨了煤炭产业转型的方向。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陈林  朱卫平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企业层面数据,整理出中国524个四位数代码产业的2005—2006年产业层面数据。我们假设政府对国有经济比重较大的产业设置了较强的行政进入壁垒,并以国有经济比重大小为标准对样本进行分组回归。结果表明,国有经济比重大的行政进入壁垒产业的创新与市场结构呈显著"U形"曲线关系,熊彼特假说成立;国有经济比重小的自由市场产业的创新与市场结构呈显著"倒U形"曲线关系,熊彼特假说不成立。本文认为,忽略行政垄断和自由市场的制度因素,把国有经济比重大小不一的样本混合起来进行回归估计,可能是以往国内外实证研究出现结果不显著、不稳健,甚至互相矛盾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何青  杜巨澜  薛畅  
居民部门福利水平,不仅决定于收入与消费的绝对水平,也取决于其波动水平即风险程度。通过金融市场和财政转移支付而实现的收入的交换流通,以降低本地消费与本地产出的相关性分担本地产出波动导致的居民消费的风险。本文计算了1985—2011年中国消费风险分担的趋势,发现中国省级消费风险分担水平偏低而且增加趋势不明显。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而采取的地方保护行为,严重抑制了财政转移支付和银行信贷市场在分担消费风险中的作用,直接造成了中国较低的消费风险分担水平。而金融业的国有化,则没有呈现出类似的影响。本文的结论对中国未来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和金融业市场化改革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林卫斌  施发启  谢利平  
单位GDP用电量的变化是导致电力消费偏离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本文把国民经济细分为43个行业,运用对数平均指数法分解出2006—2009年电耗强度变化的结构效应与强度效应。结果表明:①总体上看,在电耗强度的变化中结构效应的比重不到30%,强度效应起主导作用,占70%以上。②各年间结构效应的绝对值都是负的,即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于单位GDP用电量的下降具有积极的作用。③细分到具体行业,电力、钢铁、化工、有色金属和建材等高耗能产业的电耗强度和产值比重的变化对单位GDP用电量的变化起着主导作用。精确的分解分析不仅解释了中国电力消费之谜,对于节能减排政策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一个缓慢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短期内能耗强度下降的主导因素在于细分行业自身能耗强度下降,当前节能减排的重点和主要潜力在于提高细分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严成樑  龚六堂  
20世纪90年代以来,熊彼特增长理论(Schumpeterian Growth Theory)的兴起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经济增长理论,其不仅为内生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而且为我们研究其他问题提供了一个更为一般性的分析框架。熊彼特增长理论的核心特征是内生的研发和创新是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本文从代表性的熊彼特增长模型、熊彼特增长理论的应用、基于熊彼特增长理论的实证研究、熊彼特增长理论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等几个方面较为详细地回顾了近二十年来这一领域发展中较为重要的文献。本文旨在通过梳理这一领域文献的发展脉络和内在演化逻辑,为国内学者研究熊彼特增长理论提供一些线索。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蓉  贾根良  
战后以来,“新熊彼特”在科学技术问题的研究上已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对“新熊彼特”技术变迁理论的兴起进行了概要性的评述,着重介绍了知识、学习与组织的关系,以及创新起源的争论和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并简要说明了“新熊彼特”对目前五大研究领域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