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96)
2023(13970)
2022(11329)
2021(10422)
2020(8485)
2019(19236)
2018(19119)
2017(37035)
2016(19776)
2015(22140)
2014(22171)
2013(22052)
2012(20387)
2011(18563)
2010(19214)
2009(18076)
2008(18036)
2007(16520)
2006(14925)
2005(13855)
作者
(56746)
(47662)
(47331)
(44539)
(30202)
(22792)
(21362)
(18554)
(18051)
(17189)
(16111)
(15940)
(15378)
(15145)
(14619)
(14367)
(14005)
(13783)
(13731)
(13560)
(11857)
(11837)
(11630)
(11213)
(10742)
(10688)
(10649)
(10589)
(9621)
(9344)
学科
(96199)
经济(96092)
(90536)
(72543)
企业(72543)
管理(66921)
(47067)
方法(37132)
业经(32146)
农业(31646)
数学(28739)
数学方法(28207)
中国(26683)
(25267)
地方(22026)
技术(19169)
(18872)
(18262)
财务(18208)
财务管理(18187)
理论(17187)
企业财务(17176)
(16825)
(15991)
(15937)
贸易(15921)
(15421)
(14707)
(14627)
(14404)
机构
学院(294112)
大学(284300)
(127041)
经济(124630)
管理(119477)
理学(102266)
理学院(101294)
管理学(99659)
管理学院(99129)
研究(94773)
中国(76900)
(59977)
(58274)
(56840)
科学(54688)
(47321)
(46764)
中心(44453)
业大(44323)
财经(44261)
农业(44041)
研究所(42080)
(40016)
北京(37888)
(37071)
(36804)
经济学(36750)
师范(36517)
经济管理(34328)
(33172)
基金
项目(184430)
科学(147501)
研究(139874)
基金(133386)
(113636)
国家(112483)
科学基金(99110)
社会(90977)
社会科(86034)
社会科学(86011)
(75316)
基金项目(70125)
教育(63052)
自然(61960)
自然科(60599)
自然科学(60589)
(60312)
自然科学基金(59532)
编号(58758)
资助(54117)
成果(46079)
(44932)
(41248)
重点(40514)
(40511)
(39782)
课题(39496)
创新(37669)
国家社会(36945)
发展(36892)
期刊
(156703)
经济(156703)
研究(87087)
中国(63709)
(60902)
管理(49049)
(45036)
农业(41048)
科学(39464)
学报(37812)
业经(32391)
教育(31277)
(31111)
金融(31111)
大学(30930)
技术(29768)
学学(29353)
经济研究(22542)
财经(21532)
(21511)
问题(20319)
(18643)
技术经济(17830)
世界(15638)
商业(15208)
农村(15063)
(15063)
农业经济(14772)
现代(14692)
统计(14666)
共检索到4577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余永跃  
永续农业是对现代农业的反思与超越。从20世纪80年代起至今,各种超越现代农业的永续农业生产方式蓬勃兴起,它们的共同宗旨是保持永久耕种,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维护人类健康安全,呵护地球永续发展。评述了永续农业的三种主要发展模式,即有机精致农业生产体系、生态综合农业生产体系和休闲观光农业生产体系;同时,分析了永续农业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并指出永续农业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借鉴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俞建国  王小广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重要内容中之一,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模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云魁  于换军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的金融需求长期未能得到满足,农户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非常普遍,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中国农村金融项目信贷资金的引入为缓解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从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贵州及桂西项目资金转贷的运作流程来看,资金到达最终目标群体(中低收入农户)的路径有以下4种:财政转贷模式、农信社转贷模式、妇联转贷模式以及村级发展基金试验模式。在制度、机制、利率、定位4种模式方面各有其特点,这些特点也决定了它的可持续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庆芳  
本文以中小学发展变革的趋势为背景,解析了中小学校长肩负的专业职责以及所扮演的专业角色的新内涵,并基于全国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实践,总结概括了促进校长专业发展的五种行之有效的模式。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鸿磊  柳谊生  
本文对国内外现有商业模式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并根据研究者研究目的和学科背景的不同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分类。此外,本文在现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对商业模式价值评估的方法和思路做了初步探讨。通过本文,可以了解国内外商业模式相关理论的演进脉络,更充分地利用国内外已有商业模式理论成果,指导我国企业管理者和研究者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和理论研究方面做出更多的贡献。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彭立峰  
在封闭自然经济向开放市场经济转变的特定历史条件下,近代中国的思想先驱们基于全新的理念,重新审视并全面诠释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他们明确指出机械化、集约化和科技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由路径,而政府应主动辅导农业发展,唯有通过政府与农民的良好合作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上述农业发展思想对于今日中国的"三农"建设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熙保  
关于现代农业增长的道路,不少农业发展经济学家作了理论探讨。本文将评述两种不同的农业发展理论:梅勒的资源互补论和速水佑次郎与拉坦的资源替代论。 一、梅勒观点:农业发展 阶段与资源互补论 美国农业经济学家约翰·梅勒(JohnW.Mellor)在60年代针对发展中国家提出了一种农业发展理论,我们称之为资源互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牟子平  雷红梅  李新  
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农业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评价、模式、区域类型划分以及技术与政策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评述,并指出了今后应重点研究的方向。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弗农·W·拉坦   房丽娜  
本世纪前,几乎所有粮食产量的增加都是靠开发新土地获得的。只有东亚、中东和西欧例外,因为它们的土地面积有限。到本世纪末,要想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一定要提高每公顷产量。在世界上的许多地区,农业从资源为基础向科学为基础转变仅发生在一个世纪之内。在少数几个国家里,这种转变始于19世纪。目前的多数发达国家,直到本世纪上半叶,才开始这种转变。世界上多数发展中国家,只是在本世纪中期才开始这种转变。科学技术支持了这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朝晖  曹阳  
回顾我国三十多年来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及工程造价计价模式的发展历程,比较每次费用项目调整的主要内容,揭示各次调整的政策背景,介绍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取代定额计价模式的过程,分析当前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展望与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马交国  马永欢  刘清春  
在国家政策和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物流业和物流园区蓬勃发展,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物流园区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分别从物流园区的基本内涵、空间布局、园区建设和发展模式四个角度,对当前我国物流园区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评述,发现目前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物流园区的概念、功能、类型等方面,缺少对动力机制、互联网技术的分析,研究学科比较单一,缺少跨学科复合研究。作者指出,物流园区的相关研究应置于更广阔的研究视角下,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尤其要关注互联网技术的影响。最后作者指出了当前我国物流园区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今后我国物流园区研究提出建议和展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柳骅  赵秀敏  石坚韧  
[目的]城市扩张带来的全球环境危机和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期望,引发了人们对城市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思考。朴门永续农业将食物生产系统重新引入城市空间,以期为生态住区建设和可持续城市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设计指引。[方法]基于文献和相关案例研究,从设计理论和实践方法两个方向探索了朴门永续农业在城市住区环境中的整合模式与方法。[结果]朴门永续农业在可持续发展、绿色基础设施、宜居社区、城市与社区建设4个维度均能产生积极作用;朴门永续农业在城市生态住区的构建必须明确相应的设计策略、设计目标和原则,并从分区规划、空间设计和物种选择3个方面重点阐述朴门永续农业在城市生态住区的设计内容和方法;在城市住区可以从节点型景观层、组团级景观层以及中心景观层3个层面渐进式地展开整合设计。[结论]基于朴门永续理念的城市生态住区建设可使住区环境成为一个具有复合生态效益,宜居又可持续的环境系统,并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柳骅  赵秀敏  石坚韧  
[目的]城市扩张带来的全球环境危机和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期望,引发了人们对城市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思考。朴门永续农业将食物生产系统重新引入城市空间,以期为生态住区建设和可持续城市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设计指引。[方法]基于文献和相关案例研究,从设计理论和实践方法两个方向探索了朴门永续农业在城市住区环境中的整合模式与方法。[结果]朴门永续农业在可持续发展、绿色基础设施、宜居社区、城市与社区建设4个维度均能产生积极作用;朴门永续农业在城市生态住区的构建必须明确相应的设计策略、设计目标和原则,并从分区规划、空间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润羊  
随着新农村建设实践的蓬勃开展,新农村建设模式的研究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探讨,而新农村建设模式本身是构建西部地区新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模式的基础。在概述了模式和发展模式含义的基础上,综述了目前理论和实践中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分类,从层面、共同点、层次、分类依据和视角等五个方面对新农村建设模式进行了述评,指出了已有新农村建设模式存在的七大方面不足,由此初步界定了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内涵,展望了未来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八个方面的趋势。并分析了新农村建设模式对构建西部地区新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模式的五点启示:新农村建设本身的模式是基础、西部区域的科学分区是前提、多种因素综合考虑是必须、主导因子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